火锅油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8805发布日期:2018-06-15 23:5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火锅油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火锅油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火锅油烟处理装置一般是顶吸式的,即将设备设置在火锅上方,但其存在油烟气体常四散飘逸的现象,火锅台面上的油烟气体难全部排除,效果差,且处理效率低;且现有技术一般是将处理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其带有较高的热量,造成一定的热污染。另外现有的静电捕集装置的阳极板在风机开机时,因结构稳定性差,较易抖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吸收油烟气体效果差、存在热污染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将油烟气体全部吸收、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的火锅油烟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火锅油烟处理装置,包括火锅本体,火锅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火锅盆的凹槽,火锅本体内位于凹槽下方设有油烟处理室,火锅本体上位于凹槽的四周均设有复数个油烟进口,油烟进口均布在凹槽四周,油烟处理室内上部设有引风板,引风板将油烟处理室隔成缓冲腔和处理腔,处理腔内设有水膜降温装置,水膜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腔上部的溢水槽和与溢水槽连通的环形水管,环形水管内的水流入溢水槽内,溢水槽中的水溢出形成水膜并与进入降温室内的油烟气体充分接触。

作为优选,还包括循环水箱,循环水箱通过出水管与环形水管连接。

作为优选,处理腔底部设有集水罩,集水罩底端设有出水端,出水端通过出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

作为优选,集水罩侧壁上部设有溢油口,溢油口位于出水端的上方。

作为优选,油烟处理室底部设有接油盒。

作为优选,集水罩侧壁上部设有溢油口,溢油口通过出油管与接油盒连通。

作为优选,出水管盘旋在处理腔外侧壁上。

作为优选,溢水槽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溢水槽的顶部设有与环形水管连通的进水口,溢水槽上位于降温室内部的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

作为优选,还包括补水罐,补水罐通过补水管与环形水管连接,补水管上连接有补水泵。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在风机的驱动下,热的油烟气体经油烟进口进入缓冲腔内,缓冲腔与处理腔所营造的负压作用,使位于火锅本体附近的洁净空气也部分进入油烟处理室内,由于不同气体比重和粘度不同,使洁净空气在油烟气体的旋流外形成一圈气墙,阻止了油烟气体向外扩散、飘散,油烟气体完全进入缓冲腔内,效果好。设有第一过滤网、水膜降温装置、静电捕集单元、第二过滤网,可将油烟气体中的油污、有害气体等进行吸收处理,并对油烟气体中的温度进行降温,减少油烟气体直接排放大气造成的PM2.5浓度增加和热污染的产生。另外静电捕集单元的阳极管采用横截面为八边形的结构,较为稳定,不易抖动,且电场强度均匀,可提高电离净化效果;溢水槽的设置使得形成的水膜更为的均匀,可与进入的油烟气体充分接触,提高降温效果。水通过循环水箱进行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油烟处理室内的简易结构图。

图3是图2的油烟处理室内的部分剖面简易结构图。

图4是图1的溢水槽、环形水管的部分剖面结构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火锅本体、2—凹槽、3—引风板、4—通孔、5—油烟处理室、6—风机、7—缓冲腔、8—处理腔、9—第一过滤网、10—第二过滤网、11—接油盒、12—阳极管、13—阴极线、14—横梁、15—直砣、16—高压变压器、17—底板、18—溢水槽、19—环形水管、20—进水口、21—出水口、22—出水管、23—油烟进口、24—补水泵、25—集水罩、26—补水管、27—循环水箱、28—出气管、29—出油管、30—溢油口、31—循环水泵、32—补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火锅油烟处理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火锅本体1,火锅本体1上设有用于放置火锅盆的凹槽2,火锅本体1内位于凹槽2下方设有油烟处理室5,火锅本体1上位于凹槽2的四周均设有复数个油烟进口23,油烟进口23均布在凹槽2四周,可提高引风效果。油烟进口23为条形。油烟进口23与油烟处理室5相通。

油烟处理室5内上部设有引风板3,引风板3上设有复数个通孔4。引风板3将油烟处理室5隔成缓冲腔7和处理腔8。在风机6的驱动下,热的油烟气体经油烟进口23进入缓冲腔7内,缓冲腔7与处理腔8所营造的负压作用,使位于火锅本体1附近的洁净空气也部分进入油烟处理室5内,由于不同气体比重和粘度不同,使洁净空气在油烟气体的旋流外形成一圈气墙,阻止了油烟气体向外扩散、飘散,油烟气体完全进入缓冲腔7内。因为油烟进口23离油烟气体很近,在油烟进口23产生的负压无需很大,即可使凹槽2上的油烟气体顺畅的抽入油烟处理室5内,因此风机6的功率比现有的要小,节能效果明显。

处理腔8内自上而下设有第一过滤网9、水膜降温装置、第二过滤网10、静电捕集单元。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0均采用不锈钢过滤网。油烟处理室55底部设有接油盒11。油烟处理室5的底板17上设有排油口,底板17上位于排油口两边均设有卡槽,接油盒11卡接在卡槽上,便于接油盒11的拆卸。

水膜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腔8上部的环形的溢水槽18和与溢水槽18连通的环形水管19,环形水管19内的水流入溢水槽18内,溢水槽18中的水溢出形成水膜并与进入处理腔8内的油烟气体充分接触,与油烟气体进行热交换,实现对油烟气体进行降温的作用;另外水可吸附含油烟气体中的油污、一些有害气体,净化油烟气体。溢水槽18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溢水槽18的顶部设有与环形水管19连通的进水口20,溢水槽18上位于降温室17内部的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21,水在溢水槽18内渐渐上涨到位于溢水槽18侧壁上部的出水口21时溢出形成水膜,溢出的水流更为均匀,充分与油烟气体接触,提高降温效果。还包括循环水箱27,循环水箱27通过出水管22与环形水管19连接。出水管22盘旋在处理腔8外侧壁上,一方面减少出水管22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增加水的流程和时间,增加水散热的时间,水进入循环水管后温度可相对降低得更多,且可同时为处理腔8外侧壁进行降温,提高降温效果。出水管22上连接有循环水泵31。

处理腔8侧壁下部设有用于供油烟气体排出的出气口,处理腔8底部设有集水罩25,集水罩25底端设有出水端,出水端通过出水管22与循环水箱27连接。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28,出气管28与风机6的进气端连接。出气管28内设有脱水板,用于吸收处理后的气体中的水分,防水损坏风机6。风机6设置在气体流向的最末端,可减少风机6受到油烟气体的污染,减少清洗风机6的次数,且可保护风机6,防止油污影响风机6的工作。

还包括补水罐32,补水罐32通过补水管26与环形水管19连接,补水管26上连接有补水泵24。

集水罩25侧壁上部设有溢油口30,溢油口30位于出水端的上方,为油烟气体降温后的水堆积在集水罩25中,并通过出水端慢慢排出,水堆积在集水罩25中时,吸附的油污会浮在水的上方,并通过溢油口30排到接油盒11内,水可以再循环利用。溢油口30通过出油管29与接油盒11连通。从溢水槽18流出的水通过集水罩25排入循环水箱27内,再通过循环水泵31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静电捕集单元包括导电阳极管组,导电阳极管组由复数根平行排列的阳极管12组成,阳极管12的横截面为八边形,横截面为八边形的阳极管12更近于圆形,其电场强度分布更均匀,捕集效果更佳,且结构稳定性好,不易抖动。另外横截面为八边形的阳极管12与横截面为圆形的阳极管12的比表面积一样的条件下,横截面为八边形的阳极管12占用空间更小,因此其除尘效果更好。阳极管12的中心悬挂有阴极线13。静电捕集单元上部设有用于悬挂阴极线13的横梁14,阴极线13上端悬挂在横梁14上,阴极线13下端设有直砣15。阳极管12和阴极线13连接高压变压器16。静电捕集单元的作用是将油烟中的油污、有害气体等在电场中一起荷电后被收集到导电阳极管组上。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