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1780发布日期:2018-07-27 21:3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烘箱,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



背景技术:

汽车地毯、垫毯均一般是一层皮质的基地上侧、下侧或者两侧加上多层毛毡或者皮毛,压制机对半成品压制成型前需将其加热,现有技术一般是将半成品送入烘烤箱中加热烘烤,当垫毯具有三层及以上结构时,是在基底的正反两面各加入一层,为了保证压制效果,对其加热的时间比两层时间更长,影响了生产效率同时,还会产生垫毯上下层之间受热不均的情况,影响后续的压制情况,同时一个工位的烘烤箱完成烘烤后,需要对移出烘烤箱的烘烤装置进行取料下料再摆料,这段时间相当于烘烤箱是闲置的,并且通常烘烤的时间大于取料下料再摆料的时间,人员单独操作时等待烘烤完成造成了人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烘烤效果好且生产效率高的车用垫毯烘烤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包括箱体、两个下料架以及架设在下料架上的烘烤装置;箱体为具有一个内腔的半封闭结构,箱体包括设置在内腔下部的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内腔上部的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设置在第一开口上的第一活动门以及设置在第二开口上的第二活动门,内腔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活动门远离内腔的一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凹部,第二活动门远离内腔的一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凹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沿送料的方向分别设置在箱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下料架包括连接箱体的本体、设置在本体上侧部的第二导轨、两个设置在本体上侧部的限位部以及固定在本体远离箱体的一端的第一动力装置;烘烤装置包括两个可水平置入内腔的烘烤架、连接两个烘烤架的连杆以及设置在烘烤架底部的滑动装置,烘烤架远离连杆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动力装置相配合推动的顶板,烘烤架置入内腔时,第一加热装置以及第二加热装置分别位于烘烤架的上下侧;两个下料架分别连接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滑动装置支撑在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上,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的宽度大于连杆的宽度。

优选的,第一加热装置以及第二加热装置为陶瓷电发热棒。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动力装置以及第三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与第一活动门传动连接,第三动力装置与第二活动门传动连接。

优选的,箱体的壁面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的,内腔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优选的,第二导轨具有两条并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两侧;两个限位部分别设置第二导轨两侧,本体在两条第二导轨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孔槽。

优选的,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高度一致。

优选的,滑动装置33为滚轮、滑块或齿条的一种。

优选的,第一动力装置19为汽缸或油缸的一种。

优选的,烘烤架包括上架体、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杆配合的螺母以及下架体,上架体边缘为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内侧连接有钢丝网或者镂空的钢板,金属框架设置有与调节螺杆对应的通孔,调节螺杆竖向固定在下架体上,通孔的直径小于调节螺杆的直径,上架体穿过调节螺杆并被螺母托住。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通过设置箱体,并在内腔中上下设置第一加热装置以及第二加热装置,使得加热迅速,垫毯半成品加热的时间减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因为设置了第一加热装置以及第二加热装置,使得多层结构的垫毯半成品可以从上下分别被加热,使得加热效果相对单独从下部加热更均匀,加热效果好;通过开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使用下料架上的油缸推动使得双烘烤架的烘烤装置可以在箱体的左右进出,在一个烘烤架进行烘烤的同时另一个烘烤架进行取料下料上料等操作,烘烤完成后马上进入下轮,避免了烘烤箱的闲置,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车用垫毯烘烤箱的三维视图;

图2为部件箱体的正面视图;

图3为部件烘烤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包括两个箱体1、下料架2以及架设在下料架2上的烘烤装置3;

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包括箱体1、两个下料架2以及架设在下料架2上的烘烤装置3;箱体1为具有一个内腔11的半封闭结构,箱体1包括设置在内腔11下部的第一加热装置12、设置在内腔11上部的第二加热装置15、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31、设置在第一开口13上的第一活动门14以及设置在第二开口131上的第二活动门141,所述壁面构成内腔11并且设置有保温层(图中未标出),所述保温层用于烘烤时加热保温节省能量损失维持内腔11温度,内腔11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导轨18,第一活动门14远离内腔11的一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凹部16,第二活动门141远离内腔11的一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凹部161,第一开口13与第二开口131沿送料的方向分别设置在箱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使得烘烤装置3可以沿着第一导轨18从第一开口13进,从第二开口131出,反之亦然;下料架2包括连接箱体1的本体21、设置在本体21上侧部的第二导轨22、两个设置在本体21上侧部的限位部23以及固定在本体21远离箱体1的一端的第一动力装置19,第一动力装置19较优的为汽缸或油缸的一种,第一动力装置19包括推杆191以及固定在箱体1上的缸体192;推杆191可以在油压的作用下朝向箱体1的推进;烘烤装置3包括两个可水平置入内腔11的烘烤架31、连接两个烘烤架31的连杆32以及设置在烘烤架31底部的滑动装置33,烘烤架31远离连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推杆191相配合的顶板34,烘烤架31置入内腔11时,第一加热装置1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15分别位于烘烤架31的上下侧;两个下料架2分别连接第一开口13以及第二开口131,滑动装置33可为滚轮、滑块或者齿条的一种,滑动装置33在第一导轨18和/或第二导轨22上移动,第一凹部16以及第二凹部161的宽度大于连杆32的宽度。

进行作业时,烘烤装置3对应第一开口13的一个烘烤架31进入箱体1的内腔11中,另一个烘烤架31留在箱体1对应外第二开口131的下料架2上,并通过滑动装置33支撑在第二导轨22上,旋转第一活动门14将第一开口13封闭,旋转第二活动门141将第二开口131封闭,从而使得内腔11形成一个密闭的结构,连杆32通过第二凹部161伸出内腔11,烘烤架31置入内腔11时,第一加热装置1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15分别设置在烘烤架31的上下侧,使得待烘烤的垫毯上层和下层可同时受到加热,避免只开启第一加热装置12导致的上下层结合的部位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第一加热装置1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15分别从上下对结合部位烘烤,使得内腔11中的温度更均匀,烘烤效果更好,烘烤所用的时间也能相应缩小提高生产效率;在烘烤的同时,对应第二开口131的烘烤架31仍然位于内腔11的外侧进行下料、上料以及摆放操作,烘烤完成后,旋转第一活动门14将第一开口13打开,旋转第二活动门141将第二开口131打开,对应第二开口131的下料架2上的第一动力装置19开启,推杆191顶住留在内腔11外的烘烤架31的顶板34移动直至该烘烤架31完全进入内腔11中,同时,内腔11中完成烘烤待下料的烘烤架31在连杆32的作用下向对应第一开口13的下料架2移动,完成移动后进行下料,滑动装置33从第一导轨18滚动至第二导轨22,限位部23对烘烤架31起到导向限制防止位移偏转,最终实现待烘烤的烘烤架31进入内腔11和完成烘烤待下料的烘烤架31移出内腔11,此时再度旋转第一活动门14将第一开口13封闭,旋转第二活动门141将第二开口131封闭,连杆32通过第一凹部16伸出内腔11;由此上述操作反复即可实现烘烤箱的不间断烘烤,由于是在烘烤时完成下料上料等操作,节省了时间,因此提高了烘烤箱的使用频次,缩短了生产周期。

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加热装置1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15为陶瓷电发热棒,能源利用率高,寿命长,节省成本。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二动力装置142以及第三动力装置143,第二动力装置142与第一活动门14传动连接,第三动力装置143与第二活动门141传动连接。第二动力装置142以及第三动力装置143可为汽缸、油缸或电机的一种。通过这种设计,使得设备可以自行开闭第一活动门14以及第二活动门141,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内腔11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7,且可在内腔11的上下两部分别设置温度感应器17,使得生产人员随时知道箱体1中的温度情况,避免在温度不达标或者超标的情况下进形垫毯的烘烤工序,进而避免生产的垫毯出现质量隐患。

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二导轨22具有两条并分别设置在本体21的两侧,两条第二导轨22之间的距离小于烘烤架31的宽度,每一条第二导轨22上均有滑动装置33支撑,使得支撑稳固;两个限位部23分别设置第二导轨22两侧用于导向,本体21与第一开口13以及第二开口131的底端高度应当一致,使得第一导轨18与第二导轨22的高度一致,方便滑轮33在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22之间转移,当然如果本体21与第一开口13以及第二开口131底端高度不一致,适当的抬高第一导轨18或第二导轨22,使得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22水平高度一致即可,本体21在两条第二导轨22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孔槽25,第一动力装置19固定在本体21的底侧部,推杆191与顶杆34配合,推杆191在孔槽25中进行往复动作,充分利用下料架2下方的空间使得设备的高度减小。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烘烤架31包括上架体311、调节螺杆312、与调节螺杆312配合的螺母317以及下架体313,上架体311边缘为金属框架314,金属框架内侧连接有钢丝网或者镂空的钢板315,金属框架314设置有与调节螺杆312对应的通孔316,调节螺杆312竖向固定在下架体313上,通孔316的直径小于调节螺杆312的直径,上架体311穿过调节螺杆312并被螺母317托住;通过旋转螺母317在调节螺杆312上的高度使得上架体311在内腔11中具有适宜的高度方便受到第一加热装置12和/或第二加热装置15的加热,使得受热均匀,烘烤效果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