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1220发布日期:2018-07-27 21:3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灶具作为重要的厨房用品被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灶具均外露设置,灶台上容易堆积灰尘。则相应出现了具有翻盖结构的灶具,如申请号为201620448878.6(授权公告号为CN2057831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燃气灶具的翻盖保护结构》,其中公开的燃气灶具在灶台上转动设置翻盖组件,进而实现对灶具的保护。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则对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的智能化要求相应提高,该燃气灶具的智能化程度低,无法满足人们对智能化产品的要求。而现有技术中如果实现智能菜谱的制作则需要灶具、锅具、吸油烟机等共同完成,如此用户需要使用智能菜谱功能时,则需要相应购买整套的厨房用品,使用成本高。

另外,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实现对工作过程中的锅具温度进行检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47315B(申请号为200880008066.8)的中国发明专利《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公开的烹调器将用于检测烹调容器工作温度的部件设置在主体的中心,该结构不适用于燃气灶,会影响燃气灶的中心火,进而影响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不影响燃气灶的火焰分布且能在不受火焰影响下准确获取锅具温度的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成本低且智能化程度高的翻盖式多功能灶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灶,包括

灶具本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光管,中空设置且对应于灶具本体上放置锅具的高度设置,并且导光管自所述灶具本体的一侧向放置锅具的方向延伸设置;

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光管内;

主控单元,设置在灶具本体内且与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灶具本体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内具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相连通的风道,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所述导光管安装在安装基座上,并且所述风道还与导光管相连通。

为了方便于不同的锅具的温度检测,所述导光管能伸缩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设在导光管的后部。

为了方便适用于不同外部轮廓的锅具,所述导光管设置有至少两个,每个导光管内均设置有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其中一个导光管的前端端面竖直设置而与导光管的轴线相垂直,另一个导光管的前端端面倾斜设置。

作为改进,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灶具本体一侧并能覆盖在所述灶具本体上的翻盖。

为了方便获取锅具内的温场分布情况,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所述翻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能相对于翻盖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在翻盖内侧壁的上部移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

操作键,嵌设在所述灶具本体的上表面上并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显示屏,嵌设在所述翻盖的内侧壁上并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扬声器,设置在所述翻盖或者灶具本体上,并且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通信单元,设置在所述翻盖或者灶具本体上,并且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为了直线智能菜谱的录制,还包括有:

摄像头,嵌设在所述翻盖组件的内壁上并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语音采集器,设置在所述翻盖组件或者灶具本体上,并且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灶具的一侧并且设置在导光管内,燃气灶上放置的锅具的温度进行测量时,导光管的前端可以抵在锅具的外壁上,进而避免周围火焰对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另外通过风机作用,可以向导光管内吹入较小的风,可以将导光管前端部的周围的火焰吹离,避免进入导光管与锅具贴合缝隙内火焰影响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一步提高了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在翻盖内嵌设显示屏,同时设置扩声器、摄像头,语音采集器,方便实现菜谱的播放,同时也能实现智能菜谱的录制,使用智能化程度高,用户体验好。并且智能化功能部件集中设置在燃气灶上,无需额外设置在其他厨房用具上进行配合使用,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气灶打开翻盖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燃气灶闭合翻盖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燃气灶,包括灶具本体1、安装基座12、翻盖6、导光管2、主控单元4、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3、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7、风机5、操作键8、显示屏9、扬声器10、通信单元100、摄像头200、语音采集器300。其中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3、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7、风机5、操作键8、显示屏9、扬声器10、通信单元100、摄像头200、语音采集器300均与主控单元4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主控单元4设置在灶具本体1内,该主控单元4可以采用灶具自带的控制器。

其中灶具本体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灶具本体1,该灶具本体1具有燃烧组件11,燃烧组件11的燃烧方式和燃气后的火焰分布方式可以任意设置。

安装基座12设置在灶具本体1上表面的后方,该安装基座12可以与灶具本体1的上表面一体设置。翻盖6则转动连接在该安装基座12上,通过翻转翻盖6实现其开合,即可以打开露出灶具本体1,还可以关闭而覆盖灶具本体1。翻盖6的驱动方式可以设置为手动翻动或者电机驱动等现有的各种的驱动方式。

导光管2能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基座12的前壁面上并向前延伸设置,并且该导光管2可伸缩设置。本实施例中采用简单的伸缩结构,即将导光管2设置为连接套接的至少两个管体,通过推拉管体实现伸缩功能。导光管2的设置高度与灶具本体1上放置锅具400的高度相匹配,进而使得导光管2向锅具400方向伸出后可以顶在锅具400的外壁面上。而导光管2通过可伸缩设置的结构可以满足在不同锅具400放置在灶具本体1上时,导光管2的前端均能顶在锅具400的外壁面上。并且本实施例中,导光管2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导光管2的前端端面竖直设置而与导光管2的轴线相垂直,另一个导光管2的前端端面倾斜设置。如此当使用不同外形轮廓的锅具400时,都能方便导光管2的前端端面与锅具400外壁更好的贴合。当锅具400中溢出烹饪物在导光管2上后,导光管2可以自安装基座12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使用非常方便。

各导光管2中空设置,每个导光管2内均设置一个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3,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3设在导光管2的后部。在对锅具400温度进行检测时,锅具400上发出的红外温度信号经过导光管2的导向被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3接收,进而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3将检测获取的红外温度信号传送给主控单元4,主控单元4经过计算获取当前的锅具400烹饪温度,进而方便主控单元4进行灶具控制。在测温过程中,由于自锅具400的侧面检测获取烹饪温度,则不会影响对灶具本体1内的燃气组件的设置要求,能够适用于要求中心火的燃气灶。并且在测温过程中,导光管2可以屏蔽其周围的火焰对红外温度信号的影响,提高了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同时为了避免火焰自导光管2与锅具400贴合的缝隙处进入到导光管2内而影响温度检测准确性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安装基座12内具有安装腔121以及与安装腔121相连通的风道122,风道122的出口还与导光管2相连通。安装腔121内设置有风机5,工作时,主控单元4控制电机开启,以小转速转动,进而向导光管2内吹风,风自导光管2与锅具400贴合的缝隙处外溢,则能将导光管2与锅具400贴合的缝隙处的火焰吹离导光管2周围,进而解决了火焰自导光管2与锅具400贴合的缝隙处进入到导光管2内而影响温度检测准确性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并且由于风量较小,不会影响火焰的正常加热。

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7连接在翻盖6的内侧壁的上部并能相对于翻盖6上下移动,该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7可以通过如电机等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在灶具本体1工作过程中,主控单元4可以控制用于驱动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7的驱动机构进行工作,进而驱动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7按照设定周期上下移动,并且实时采集锅具400内的温场信息并传送给主控单元4,该主控单元4可以根据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7传送的温场信息进一步优化获取的温度信息,同时可以获取锅具400内的温场分布情况,获取锅具400内的烹饪状态,进而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灶具的精确控制。

操作键8嵌设在灶具本体1的上表面上,显示屏9嵌设在翻盖6的内侧壁上,扬声器10设置在翻盖6内侧壁的顶部,摄像头200嵌设在翻盖6组件的内侧壁的顶部。语音采集器300设置在翻盖6上。本实施例中的通信单元100采用如WiFi模块等无线通信单元100,该通信单元100嵌设在翻盖6内。在进行烹饪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手机、电脑上的菜谱通过通信单元100传送至主控单元4,进而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屏9、扩音器对菜谱文件进行播放,用户则可以在播放的菜谱的指导下进行烹饪。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操作操作键8进行智能菜谱的录制,在烹饪过程中,主控单元4可以控制摄像头200录制烹饪画面,主控单元4同时控制语音采集器300采集用户对菜谱的语音说明。另外,主控单元4还可以将采集的温度信息也加入到智能菜谱文件中,进而完成智能菜谱的录制,录制好的智能菜谱文件可以通过通信单元100上传至网络服务器中,或者上传至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中。如此使得该燃气灶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增加了烹饪乐趣,提高了用户体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