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冷器用复合冷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8440发布日期:2018-10-19 21:1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冷器用复合冷却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中冷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冷器用复合冷却管。



背景技术:

在中冷器中,冷却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起着将高温空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带,再让冷却空气带走的作用。目前随着排放要求的一步步提高,对中冷器的散热效率也在逐步提高。传统的冷却管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需要一种高效的冷却管来适应新的发展。

现有改进技术是通过提高翅片密度和改变形状,以增加散热面积来提高换热量。但是翅片密度增加和形状的改变同样会带来阻力增加的问题,这限制了该技术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旨在提交一种高效中冷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冷器用复合冷却管,包括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其特征在于内冷却管内部为冷媒通道,内外冷却管之间的区域构成热媒通道,所述的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之间直接连接或通过肋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用复合冷却管,增压热空气从热媒进口管流入中冷器,再流入外冷却管与内冷却管之间的热媒通道,在复合冷却管内产生对流换热,将热量分别传递到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上,形成两路散热:第一路,制冷剂从冷媒进口管流入中冷器,再流入复合冷却管的内冷却管内的冷媒通道,带走传递到内冷却管上的热量;第二路,在复合冷却管连接到中冷器时,外冷却管同散热带是相连的,传递到外冷却管上的热量通过导热传递到散热带上,散热带上的热量再通过强制对流的冷风带走。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冷却管在通过散热带散热的同时,增加了通过内冷却管由制冷剂带走热量的系统,实现了双重散热,大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不需要增加太多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冷却管的截面呈圆形、椭圆形、腰圆形或圆角过渡的扁方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冷却管由上下两平板,及两边板围合构成,所述的两边板为平板或圆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外冷却管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肋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外冷却管之间的热媒通道内设有肋片。该肋片由外冷却管内壁向内延伸出,延伸至内冷却管外壁或延伸至外冷却管的另一端内壁,从流道方向看其截面形状为但不限于波浪形或直线型,肋片与冷却管交接处有圆角。肋片的作用可增加复合冷却管的整体强度,同时也用于连接内外冷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冷却管的冷媒通道内设有紊流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的内冷却管截面为圆形结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的内冷却管截面为椭圆形结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带截面为波浪形紊流片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带截面为直线形紊流片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的中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的中冷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的换热示意图。

图中,1-外室体,2-内室体,3-内主板,4-第一主板,5-复合冷却管,6-散热带,7-外冷却管,8-内冷却管,9-肋片,10-紊流片,11-热媒通道,12-冷媒通道,13-冷媒进口管,14-冷媒出口管,15-热媒进口管,16-热媒出口管,17-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冷器用复合冷却管,包括外冷却管7和内冷却管8,内冷却管8内部为冷媒通道12,内外冷却管之间的区域构成热媒通道11。所述的内冷却管8由上下两平板,及两边板围合构成,上下两平板与边板的交接处有圆角过渡。所述的外冷却管7由上下两平板,及两边板围合构成,上下两平板与边板的交接处有圆角过渡。

所述的内外冷却管之间的热媒通道11内设有肋片9。该肋片9由外冷却管内壁向内延伸出,延伸至内冷却管8外壁或延伸至外冷却管7的另一端内壁,从流道方向看其截面形状为但不限于波浪形,肋片9与冷却管交接处有圆角。肋片的作用可增加复合冷却管的整体强度,同时也用于连接内外冷却管。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图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冷却管8的截面呈圆形,且内冷却管8和外冷却管7直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是内外冷却管一次成型,也可以内外冷却管分别成型,然后通过焊接连成一体。此时,内外冷却管之间的热媒通道可以不设置肋片。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图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冷却管8的截面呈椭圆形,且内冷却管8和外冷却管7直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是内外冷却管一次成型,也可以内外冷却管分别成型,然后通过焊接连成一体。此时,内外冷却管之间的热媒通道也可以不设置肋片。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图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冷却管8内还设有紊流片10。

参照图8,本实用新型复合冷却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图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冷却管8的截面呈圆形,且内冷却管8和外冷却管7直接连接;肋片9的截面呈直线形。

参照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冷却管应用于一种高效中冷器,该高效中冷器包括:

两端相对设置的外室体1;

两端相对设置的内室体2,所述的内室体2置于所述的外室体1内;

两端相对设置的第一主板4,第一主板4的周边与外室体1连接,第一主板4上还设有排孔;

两端相对设置的内主板3,所述的内主板3置于所述内室体2的内侧,内主板3上开设有排孔,每个排孔上设有凸缘17;

一个芯体,所述的芯体置于两端的第一主板4之间,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冷却管5和散热带6,所述的冷却管5为复合冷却管,包括外冷却管7和内冷却管8,所述的外冷却管7两端穿入第一主板4的排孔内;所述的内冷却管8两端与所述的内主板3的凸缘17连接,内冷却管8内部为冷媒通道12,该冷媒通道12通过内主板3上的排孔与两端内室体2连通;内外冷却管之间的区域构成热媒通道11,所述的热媒通道11与两端外室体1连通;两端的外室体1分别通过热媒进口管15和热媒出口管16与热媒连接,两端的内室体2分别通过冷媒进口管13和冷媒出口管14与冷媒连接;

所述的热媒回路和冷媒回路呈逆流布置,所述的热媒进口管15和热媒出口管16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的冷媒进口管13和冷媒出口管14分别设置在冷却器的上下两端。

组装好的中冷器通过焊接连成一个整体结构。

参照图8,本实用新型的高效中冷器其工作原理如下:增压热空气通过热媒进口管15经外室体1流入中冷器,再流入复合冷却管5外冷却管7与内冷却管8之间的热媒通道11,在复合冷却管5内产生对流换热,将热量分别传递到外冷却管7和内冷却管8上;外冷却管7同散热带6是相连的,传递到外冷却管7上的热量通过导热传递到散热带6上,散热带6上的热量再通过强制对流的冷风带走;制冷剂从冷媒进口管13经内室体2连接流入中冷器,再流入复合冷却管5的内冷却管8,带走传递到内冷却管8上的热量。本实用新型的带复合冷却管5的高效中冷器在通过散热带6散热的同时,增加了通过内冷却管8由制冷剂带走热量的系统,实现了双重散热,从而能明显的提高换热。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实用新型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