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2192发布日期:2018-09-11 21:2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710245551.8和中国专利CN201710244509.4提出了加热熟化食物的机构,包括灶体总成和锅体,灶体总成的两端各具有一个转轴,每个转轴分别对应一个支撑架,且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支撑架中,使灶体总成得到转动支撑。其中一个转轴配置有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机构等组成),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该转轴带动灶体总成及另一个转轴转动。

但这两篇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当驱动装置驱动其中一个转轴转动时,根据杠杆原理,在驱动装置与该转轴之间的径向力作用下,会使转轴倾斜,阻力增大,导致电机和减速机构卡死损坏的几率较大,寿命缩短;(2)两个转轴的同心度要求极高,生产装配时的工艺难度大;(3)基于保持烹饪器具清洁的需要,需要拆装、清洗,但现有的灶体总成的支撑装置结构复杂,不利拆装、清洗,而且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其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所述转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灶体,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

主支撑架;

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主支撑架的两侧,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灶体并被配置为能带动所述灶体上下转动;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支撑装置还包括:

第一副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转轴;

第二副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装置;

托板,所述托板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副支撑架、所述第二副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托板上。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构和动力输出部;

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动力输入部,所述动力输出部和所述动力输入部传动连接,使所述转轴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输出部和所述动力输入部均为轮式结构,所述动力输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动力输入部的直径。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齿盘和感光开关,所述齿盘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齿片,所述齿盘同轴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感光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副支撑架上,且所述感光开关的位置与所述齿片的位置相匹配,使得所述感光开关能够采集所述齿片的转动圈数。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副支撑架为U形板结构,其下段固定在所述托板上,中段支撑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上段固定有所述感光开关。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灶体具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具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贯穿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封住所述第一轴孔,所述堵头内穿设有导线。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板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副支撑架、所述第二副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水平段上,所述竖直段为U形板结构,且所述竖直段的各部分均与所述水平段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主支撑架以单臂支撑的方式支撑转轴,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双臂支撑相比,能够避免驱动装置与转轴之间的径向力作用下转轴倾斜,使得阻力增大的可能性降低,最终减小了电机和减速机构卡死损坏的几率,延长了寿命。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装配时同轴度要求,结构更简化,节约了成本,也利于拆装、清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爆炸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转动支撑装置;

200-灶体;

101-主支撑架;

1011-主支撑面板;

1012-翻边;

102-转轴;

1021-第一轴孔;

103-驱动装置;

104-第一副支撑架;

105-动力输入部;

106-托板;

107-动力输出部;

108-轴承座;

109-轴承;

110-堵头;

111-齿盘;

112-感光开关;

113-垫片;

114-第二副支撑架;

115-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动支撑装置100与灶体200的组合结构,转动支撑装置100用于支撑灶体200。具体地,该转动支撑装置100包括主支撑架101、转轴102和驱动装置103。

其中,请继续参阅图3-图5,作为一种优选的主支撑架101,其构造为板状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主支撑面板1011,主支撑面板1011上具有用于安装转轴102的安装孔,灶体200和驱动装置103分别设置在主支撑面板1011的两侧。当转动支撑装置100与灶体200的组合结构的外部还具有外壳时,主支撑面板1011能够起到隔板的作用,将外壳内部隔成两个独立的区域,避免灶体200所在区域的油烟、汤汁等进入驱动装置103所在的区域。优选地,主支撑面板1011面向驱动装置103的一侧的外周具有一圈与主支撑面板1011垂直的翻边1012。由于设置有一圈翻边1012,一方面显著增强了支撑能力,另一方面便于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转轴102可转动地穿设在主支撑架101上,转轴1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主支撑架101的两侧,转轴102的第一端连接灶体200并被配置为能带动灶体200上下转动。作为一种优选的转轴102,转轴102具有第一轴孔1021,第一轴孔1021贯穿转轴1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由此,可利用第一轴孔1021穿设线缆,便于给灶体200供电及传输信号。

优选地,转轴102的外部套设有轴承109,主支撑面板1011的其中一个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座108,轴承109的外圈固定在轴承座108内。进一步优选,轴承109的数量为两个,都位于轴承座108内,由于轴承109的数量为两个,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轴承座108一体地具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具有多个通孔,转动支撑装置100还包括垫片113,垫片113位于主支撑面板1011的靠灶体200的一侧,垫片113为环形结构,垫片113上具有与连接法兰对应的通孔,可在二者的通孔内穿设螺栓等紧固件,以将轴承座108可靠地固定在主支撑面板1011上。本实施例中,垫片113以及轴承座108上连接法兰的设置,在不增加主支撑架101厚度、结构的前提下,使得转轴102能够可靠地被主支撑架101转动支撑。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3传动连接转轴102的第二端,以带动转轴102上下转动。作为一种优选的驱动装置103,其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机、减速箱和动力输出部107。优选地,电机和减速箱为一体式结构,由此,如图3所示,仅需固定电机和减速箱中的其中一个,便可使二者均得到固定,简化了固定结构。

本实施例中,转轴102上套设有动力输入部105,动力输出部107和动力输入部105传动连接,使转轴102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优选地,动力输出部107和动力输入部105均是轮式结构,动力输出部107的直径小于动力输入部105的直径。由于动力输出部107的直径小于动力输入部105的直径,在传递转动的过程中,转轴102的转速小于动力输出部107的转速。优选地,动力输出部107和动力输入部105之间由皮带、链条或者齿轮传动。

优选地,转动支撑装置100还包括托板106,托板106设置在主支撑面板1011的面向驱动装置103的一侧,托板106固定在主支撑架101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托板106,托板106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和水平段均为板状结构,且竖直段和水平段优选为一体式结构。竖直段具有与主支撑面板1011上的安装孔片匹配的通孔,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主支撑面板1011上,水平段沿水平方向延伸,用于支撑其它部件。

优选地,竖直段为U形板结构,且竖直段的各部分均与水平段连为一体。通过上述设置竖直段和水平段之间的结构强度得到显著提升,可防止水平段承接重物后变形。

优选地,转动支撑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副支撑架104,用于支撑转轴102。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一副支撑架104,第一副支撑架104为U形板结构,其包括三段顺次垂直连接的板,下段呈水平状态,固定在托板106上。中段呈竖直状态,中段支撑转轴102的第二端,上段呈水平状态。

优选地,转动支撑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副支撑架114,用于支撑驱动装置103。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二副支撑架114,其为L形板结构,其下段呈水平状态,固定在托板106上,其上段呈竖直状态,驱动装置103固定在上段。

优选地,还包括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转轴102的转动角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角度检测装置,角度检测装置包括齿盘111和感光开关112。齿盘111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齿片(图中未示出),齿盘111同轴套设在转轴102上,感光开关112设置在第一副支撑架104的上段,且感光开关112的位置与齿片的位置相匹配,使得感光开关112能够采集齿片的转动圈数。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齿盘111为圆盘结构,齿盘111的外周向外突出形成一齿片,齿片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周期性地进入感光开关112的感应区,由此,可记录转轴102的转动圈数及检测转动每转动一圈是否到位。此外,还可以设置多个齿片,每个齿片之间具有预设的夹角,以精确测量转轴102的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不再进一步叙述。

优选地,灶体200具有连接轴,连接轴套接在转轴102的第一端。示例性地,连接轴的直径小于转轴102的第一端的直径,二者套接时,连接轴伸入转轴102的第一端的,二者之间具有定位销(图中未示出)等定位结构,以防止二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或者不必要的相对滑动。

优选地,转轴102的第二端设置有堵头110,堵头110封住第一轴孔1021,堵头110内穿设有导线。作为一种优选的堵头110,其具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具有安装孔,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连接法兰固定到第一副支撑架104上。堵头110的一端伸入转轴102的第一轴孔1021,且堵头110伸入第一轴孔1021内部分的外径小于第一轴孔1021在此区域的内径,二者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弹性护套115,以保护线缆,以及提高封堵效果。

本实施例中,主支撑架101以单臂支撑的方式支撑转轴102,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双臂支撑相比,能够避免驱动装置103与转轴102之间的径向力作用下转轴102倾斜,使得阻力增大的可能性降低,最终减小了电机和减速机构卡死损坏的几率,延长了寿命。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装配时同轴度要求,结构更简化,节约了成本,也利于拆装、清洗。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