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2527发布日期:2019-01-08 22:2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移载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载体,特别是一种针对热压成型产品所使用的气密式连续气氛烧结热压成型装置的移载板。



背景技术:

热压成型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是将具有一定厚度的材料置于模具中,加热模具或环境,使材料软化而覆盖于模具表面,再以机器压挤,经过冷却阶段固化后,就可得到热压成型的产品。

热压成型的材料,以玻璃为例,玻璃因为具有较高透光的特性,因此显示设备(如手机、手表等电子产品)多选其作为窗口部分的外壳。可见手持电子产品表面通常设有玻璃壳体,以保护产品内部的显示模块。目前玻璃壳体大部分都是平板的外形,所以在电子产品的上表面会形成有接缝。再者,由于电子产品的周边必须保留一定宽度的机构部分,用以固持平板状的玻璃,因此电子产品的顶面也就无法完全被利用。因此,立体或曲面玻璃已渐渐的被运用于电子产品的玻璃壳体上。

平板式玻璃壳体较易制造,而具有立体形状的玻璃壳体制造则较为不易。目前,具有立体形状的玻璃壳体的制造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为:制造多片平板式玻璃单元,然后借由粘贴边缘的方式形成具有立体形状的玻璃壳体。第二种为:制造一定厚度的长方体玻璃,而后于该长方体玻璃上多次的研磨以形成具有多侧面的立体造型。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均耗时耗力,生产速度非常慢。一般而言,由于玻璃素材为一平板状,如果要生产一具有造型的玻璃,较佳的作法是将平板状的玻璃素材设置于一上模件与一下模件之间,接着加热上模件、下模件以及玻璃素材,以使玻璃素材软化。当上述的玻璃素材软化时,上模件与下模件便可进行合模动作,以使上模件沿一合模方向与下模件共同塑造玻璃素材的外形,借以生产相对应的模造玻璃。中国台湾专利公告M452174号专利名称为用来制造模造玻璃的成型设备(公告日2013年05月01日专利公告数据参照),其包含有一母型模具件、一第一公型模具件、一第二公型模具件、一支撑顶杆以及一压杆。该第一公型模具件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于该母型模具件上,该第二公型模具件设置于该母型模具件与该第一公型模具件之间。该支撑顶杆穿设于该母型模具件,该支撑顶杆用来推顶于该第二公型模具件,借以支撑该第二公型模具件与该第一公型模具件共同夹持一模造玻璃。该压杆设置于该第一公型模具件的一侧,该压杆用来下压于该第一公型模具件,以使该第一公型模具件与该第二公型模具件相对该母型模具件移动至一合模位置,借以成型该模造玻璃。然而上述成型设备仍无法达到业界连续、快速的制造高质量模造立体玻璃的需求,为其缺失。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已知技术上下加热式成型设备侧视图,其主要包括有上加热板A、底加热板B及位移机构C,模具D是置于底加热版B上,借位移机构C来拨动位移模具D,虽然模具D与底加热板B为接触式加热,然而由于位移机构C是位于炉内,易因炉内高温而变形或损坏,为其缺失。

申请人先前申请获准的公告号I613160号专利名称为气密式模造立体玻璃连续成型装置的专利,其主要包括有:炉体,为密闭式,炉体外部两端设有交换系统,炉体内部设有气密腔;交换系统设置于炉体两端,炉体两端交换系统间设有外输送道,各交换系统包括有设置于炉体侧的内气密门及设置于外输送道侧的外气密门,内气密门及外气密门间形成气密空间,并设有位移装置将载板推入或移出炉体,当载板被送进炉体前,炉体头端的内气密门及外气密门为封闭,待气密空间内抽真空并导入保护气体至与气密腔内相同环境后,炉体侧内气密门方打开将载板推入气密腔内,当载板要送出气密腔前,炉体尾端的内气密门及外气密门为封闭,且气密空间内已经抽真空并导入保护气体至与气密腔内相同环境,炉体侧内气密门方打开将载板推入气密空间内,以避免气密腔内混入炉外空气;气密腔设置于炉体内部,包括有气密腔体,气密腔体内具有内输送道,内输送道连接炉体两端交换系统内气密门,并设有滑轨,以作为载板移动的轨道,该气密腔为气密式,并导入保护气体,且依制程区分有升温区、高温成型区及冷却区,升温区及高温成型区内设有至少一层断热层,且断热层中央形成热场,热场内设有视制程程序所需温度的加热组件,冷却区具有冷却装置,高温成型区设有加压系统;外输送道,连接炉体两端交换系统;加压系统,主要是由压缸、加压轴与加压柱构成;如此构成本发明,待成型平板玻璃置于模具成型面中,模具则置于载板上,载板经交换系统进入气密腔,经升温区的预热,及高温成型区的高温,使模内玻璃软化,并借加压系统的加压而成型,再经冷却区的冷却后,经交换系统送出炉体外部,再脱模而成(2018年2月1日专利公告数据参照)。该专利的模具是置于载板上,载板经交换系统进入气密腔,经升温区的预热,及高温成型区的高温,使模内玻璃软化,并借加压系统的加压而成型,再经冷却区的冷却后,经交换系统送出炉体外部,再脱模而成。由于交换系统是设置于炉体外部,并借炉内载板位移,因此不会有前述已知技术易因炉内高温而使位移机构变形或损坏的缺失。但是,因为载板与下方下加热板间具有载板本身的厚度间隔,因模具与下加热板间隔着载板厚度,因此间接接触加热在加热及冷却的速度上有改善的空间,实有必要提出更佳的设计,使连续热压成型装置更臻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鉴于已知技术的缺失,积其多年实际从事精密陶瓷科技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专业知识,经不断研究、改良后,终有本实用新型的研发成功,公诸于世。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载板,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热压成型产品所使用的气密式连续气氛烧结热压成型装置的移载板的崭新设计,该气密式连续气氛烧结热压成型装置主要包括有一密闭式炉体,炉体外部两端设有交换系统,交换系统以外输送道连接,炉体内部设有气密腔,气密腔内设有内输送道,内输送道连接炉体两端交换系统,该气密腔为气密式,并导入保护气体,且依制程区分有升温区、高温成型区及冷却区,升温区及高温成型区内设有至少一层断热层,且断热层中央形成热场,热场内设有视制程程序所需温度的上加热组件及下加热组件,上加热组件对热场上方辐射加热,下加热组件设置于下加热板中,以对移载板底部传导加热,该下加热板设有滑轨,以作为移载板移动的轨道,冷却区具有冷却装置,高温成型区设有加压系统,待热压成型物置于模具成型面中,模具则置于移载板上,移载板推入气密腔经升温区的预热,及高温成型区的高温使待热压成型物软化并借加压系统的加压成型,再经冷却区的冷却后送出炉体外部,再脱模而成。本实用新型的移载板端面上具有至少一个且贯通该移载板底部的容置槽,用以容置模具,并使模具底部与气密式连续气氛烧结热压成型装置的下加热板直接接触,而使模具与下加热板传导加热。本实用新型的移载板除具有连续、高效率及高质量热压成型产品的功效外,更具有较佳的加热及冷却速度。

本实用新型前述容置槽是相对于模具的外形设置,或容置槽中央两侧具有大于模具宽度的流通槽,使模具相对于流通槽处具有较佳的受热或冷却效果,并且具有温度控制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技术上下加热式成型设备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压成型装置正面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压成型装置上端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压成型装置升温区剖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压成型装置高温成型区剖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载板模具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A 上加热板;B 底加热板;C 位移机构;D 模具;1 炉体;2 交换系统;20 内气密门;21外气密门;22 气密空间;23 位移装置;3 气密腔;30 气密腔体;31 内输送道;32 升温区;33 高温成型区;34 冷却区;35 断热层;36 热场;37 上加热组件;370 下加热组件;371 下加热板;372 滑轨;38 冷却装置;4 外输送道;5 加压系统;50 压缸;51 加压轴;52 加压柱;6 移载板;60 容置槽;61 流通槽;7 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本实用新型前述目的的技术手段,现列举一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即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获致更佳的了解。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热压成型产品所使用的气密式连续气氛烧结热压成型装置的移载板的崭新设计,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热压成型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于玻璃、金属、陶瓷或金属陶瓷异质复合材料等。请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气密式连续气氛烧结热压成型装置主要包括有:

炉体1,其为密闭式,炉体1外部两端设有交换系统2,炉体1内部设有气密腔3;

交换系统2设置于炉体1两端,炉体1两端交换系统2间设有外输送道4,各交换系统2包括有设置于炉体1侧的内气密门20及设置于外输送道4侧的外气密门21,内气密门20及外气密门21间形成气密空间22,并设有位移装置23将移载板6推入或移出炉体1;

气密腔3设置于炉体1内部,包括有气密腔体30,气密腔体30内具有内输送道31,内输送道31连接炉体1两端交换系统2内气密门20,该气密腔3为气密式,并导入保护气体(一般为惰性气体,如氮气;提供保护气体的装置为已知技术,不多赘言),且依制程区分有升温区32、高温成型区33及冷却区34,升温区32及高温成型区33内设有至少一层断热层35,且断热层35中央形成热场36,热场36内设有视制程程序所需温度的上加热组件37及下加热组件370(温度控制等装置为已知技术,不多赘言),上加热组件37对热场36上方辐射加热,下加热组件370设置于下加热板371中,以对移载板6底部传导加热,该下加热板371设有滑轨372(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以作为移载板6移动的轨道,冷却区34具有冷却装置38 (冷却装置38为已知技术,不多赘言),高温成型区33设有加压系统5;

外输送道4连接炉体1两端交换系统2;

加压系统5,请参阅图5所示,加压系统5主要是由压缸50、加压轴51与加压柱52构成;

待热压成型物置于模具7成型面中,模具7则置于移载板6上,移载板6经交换系统2进入气密腔3,经升温区32的预热(避免温度变化太快损坏),及高温成型区33的高温,使模具7内待热压成型物软化,并借加压系统5的加压而成型,再经冷却区34的冷却后,经交换系统2送出炉体1外部,再脱模而成。

请参阅图2所示,设置于炉体1两侧的交换系统2,各交换系统2包括有设置于炉体1侧的内气密门20及设置于外输送道4侧的外气密门21,内气密门20及外气密门21间形成气密空间22,当移载板6被送进炉体1前,炉体1头端的内气密门20及外气密门21为封闭,待气密空间22内抽真空并导入保护气体至与气密腔3内相同环境后(抽真空的过程会将模具7上的空气,特别是氧气,及杂质一并抽离),炉体1侧内气密门20方打开将移载板6推入气密腔3内,当移载板6要送出气密腔3前,炉体1尾端的内气密门20及外气密门21为封闭,且气密空间22内已经抽真空并导入保护气体至与气密腔3内相同环境,炉体1侧内气密门20方打开将移载板6推入气密空间22内,如此具有避免气密腔3内混入炉外空气,来提高待热压成型物成型质量的功效。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载板6是运用于前述气密式连续气氛烧结成型装置,该移载板6端面上具有至少一个且贯通该移载板6底部的容置槽60,用以容置模具7,并使模具7底部与气密式连续气氛烧结成型装置的下加热板371直接接触,而使模具7与下加热板371传导加热,本实用新型的移载板6除具有连续、高效率及高质量热压成型产品功效外,由于借由本实用新型移载板6容置槽60的设计,模具7底部与下加热板371为直接接触,直接与下加热板371传导加热,更具有较佳的加热效果和冷却效果。如此可摒除先案载板与下方下加热板间具有载板本身的厚度间隔,因模具与下加热板间隔着载板厚度,因此间接接触加热在加热及冷却的速度上较差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前述容置槽60是相对于模具7的外形,如长、宽进行设置的(即略大于模具7的长度及宽度),或容置槽60中央两侧具有大于模具7宽度的流通槽61,由于模具7相对于流通槽61处具有流通的空间,因此可得较佳的受热或冷却效果,进而具有对模具7温度控制的功效。如此而达成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熟悉此项技艺人士,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