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6341发布日期:2018-10-12 22:3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套管换热器的种类繁多,但其换热效率低,经换热器热媒通道排出的流体中所含的热量仍然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套管换热器,其换热效率高,热媒通道流体出口处的流体与冷媒通道入口处流体的温度差极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管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分别同轴设置有喇叭形的收口件,两个所述收口件的开口较大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对应端同轴相连,所述收口件的开口较小端分别用以连通管道,所述壳体内竖向设有多根管件,且每根所述管件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并分别与两个所述收口件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侧壁靠近其上下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接口,两个所述收口件和多根管件组合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管件之间形成与两个接口连通的第二通道;

所述管件为圆管,且每根所述管件的外表面分别沿其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外换热片,每个所述外换热片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管件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管件的两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管件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外换热片,使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流体之间换热更充分。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外换热片远离所述管件的一侧均设有U形的换热槽,所述换热槽槽口背离所述管件,所述换热槽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管件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管件的两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外换热片的远离管件的一侧设置U形槽,能进一步的提高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流体之间的换热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管件的内壁均沿其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内换热片,每个所述内换热片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管件长度方向延伸至管件的两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管件的内部设置内换热片,能更进一步的提高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流体之间的换热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根所述管件呈波纹状或螺旋状分布在壳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管件设置波纹状或是螺旋状可延长管件的长度,使得管件内流体在壳体内能进行更长时间的热交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位于两个所述接口之间的位置自上向下间隔设有多块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每根所述管件均贯穿多个所述隔板;每个隔板的边缘分别设有一个缺口,以将相邻的两个腔室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隔板可以使得第二通道内的流体在壳体内流动的距离变长,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隔板的缺口交错分布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二通道内的流体在壳体内呈波浪形向上流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隔板且将相邻隔板的缺口相对设置,使得第二通道内的流体在壳体内流动的时间更长,行程更远,能进一步的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包裹有一层保温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保温层减少换热器的热量的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套管换热器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管件、外换热片、内换热片和换热槽的结构简图。

图中:1壳体、2收口件、3管件、31外换热片、32换热槽、33内换热片、 4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套管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下端分别同轴设置有喇叭形的收口件2,两个所述收口件2的开口较大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的对应端同轴相连,所述收口件2的开口较小端分别用以连通管道,所述壳体1内竖向设有多根管件3,且每根所述管件3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壳体1的上下端,并分别与两个所述收口件2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1侧壁靠近其上下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接口4,两个所述收口件2和多根管件3组合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壳体1内部与所述管件3之间形成与两个接口4连通的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内的流体与第二通道内的流体相互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管件3为圆管,且每根所述管件3的外表面分别沿其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外换热片31,每个所述外换热片31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管件3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管件3的两端。通过在管件3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外换热片,使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流体之间换热更充分。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外换热片31远离所述管件3的一侧均设有U形的换热槽32,所述换热槽32槽口背离所述管件3,所述换热槽32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管件3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管件3的两端。在外换热片的远离管件的一侧设置U形槽,能进一步的提高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流体之间的换热效率。

当然所述壳体和也可以是其他形状规则的柱形结构。且所述管件宜采用满足强度的前提条件下,尽量薄,使得换热效率尽可能好的提高,且优选的管件、内换热片、外换热片和换热槽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当然管件、内换热片、外换热片和换热槽可一体挤出成型。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管件3的内壁均沿其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内换热片33,每个所述内换热片33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管件3长度方向延伸至管件3的两端。在管件的内部设置内换热片,能更进一步的提高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流体之间的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多根所述管件3呈波纹状或螺旋状分布在壳体1内,优选的,每根所述管件3的长度一致。将管件设置波纹状或是螺旋状可延长管件的长度,使得管件内流体在壳体内能进行更长时间的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位于两个所述接口4之间的位置自上向下间隔设有多块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每根所述管件3均贯穿多个所述隔板;每个隔板的边缘分别设有一个缺口,以将相邻的两个腔室连通,相邻的两个隔板的缺口交错分布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二通道内的流体在壳体1内呈波浪形向上流动。设置隔板且将相邻隔板的缺口相对设置,使得第二通道内的流体在壳体内流动的时间更长,行程更远,能进一步的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包裹有一层保温层。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可采用泡沫或隔热棉制成,其不仅可以保温,还可以防止工人被壳体烫伤。设置保温层减少换热器的热量的流失。所述壳体1的长度为其直径的3倍以上。能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宜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的可以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其质轻强度好。

其中,第一通道作为热媒通道,则第二通道作为冷媒通道,热媒通道内的流体由上向下流动,而冷媒通道内的流体由下向上流动,二者相互进行热交换,其换热更加充分,当然隔板之间间隔的距离也可以尽量的缩小,多设置隔板则进一步的提高冷媒通道内流体的行程。由于管件均采用螺旋或波纹状在壳体内分布,且壳体内设置隔板,可以将热媒通道和冷媒通道的行程均延长,但同时可极大的压缩整个套管换热器的长度,减小体积,使得其换热效果成倍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