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热回收对流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6325发布日期:2018-10-12 22:3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全热回收对流换热管,属于机械零件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生产生活的经济成本,也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管,就是一种充分利用能源的设备零件,所谓换热指冷热两流体间所进行的热量传递,是一种属于传热过程的单元操作。换热的目的主要有物料的加热、冷却、汽化或冷凝,以达到或保持生产工艺所要求的温度或相态,是对热量的综合利用,用待冷却的热流体向待加热的冷流体供热,以提高热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全热回收对流换热管,通过物料的对流,实现对热量的综合利用,用待冷却的热流体向待加热的冷流体供热,以提高热量利用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热回收对流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防水膜层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状缠绕成粗细均匀的柱形,所述换热管缠绕成的柱形结构外侧设有防水膜层,所述防水膜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换热管缠绕成的柱形结构形成的腔室为对流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为空心管,所述换热管截面为圆形或是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可单根呈螺旋状缠绕成柱形,也可多根并列呈螺旋状缠绕成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和对流腔室内流通需要换热的物料,所述换热管和对流腔室内流通的物料互为逆向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为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全热回收对流换热管,通过物料的对流,实现对热量的综合利用,用待冷却的热流体向待加热的冷流体供热,以提高热量利用率,同时利用管型螺旋结构,增大对流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换热效率可达到80%以上,充分利用能源,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全热回收对流换热管,包括保温层1,防水膜层2和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3呈螺旋状缠绕成粗细均匀的柱形,所述换热管3缠绕成的柱形结构外侧设有防水膜层2,所述防水膜层2的外侧设有保温层1,所述换热管3缠绕成的柱形结构形成的腔室为对流腔室4。

所述换热管3为空心管,所述换热管3截面为圆形或是方形。

所述换热管3可单根呈螺旋状缠绕成柱形,也可多根并列呈螺旋状缠绕成柱形。

所述换热管3和对流腔室4内流通需要换热的物料,所述换热管3和对流腔室4内流通的物料互为逆向流动。

所述换热管3为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铝。

因为换热管3成螺旋状缠绕,因此换热管3呈螺旋状缠绕成的柱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弯曲,在实行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整个对流换热管弯曲成所需要的形状进行安装。

在具体实施时,整体的对流换热管长度在1米以上,这样的长度不仅可以增加流动时的接触面积,而且也增加接触时间,提高换热效率。文中所称全热回收是指将对流中冷流体的热量全部转化到热流体中,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热量散热到空气中,另外因为散热管长度的不同以及对流体流动速度的不同也会导致对流体换热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的不同,理论上换热效率可以无限接近100%,可以从管材的长度成本与换热效率中找到一个最优的配比来实行。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