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562发布日期:2018-10-12 22:25阅读:14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的出风结构为直接向目标空间送风的结构,一般的,出风结构上均设置有风向调节组件,如两组可转动的叶片分别用于上下扫风调节和左右扫风调节。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出风口送出的风会直接吹向人体,这种直吹风会带来不好的体表感受,为避免该种情况,部分中央空调会在出风口设置斜向的导向结构,以此将风流倾斜的导向出风口周边的区域而不直吹;在另一些改进中,会在出风口的中央区域直接设置一块挡板,同时将出风口的环状出风口设置为斜向出风结构。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可以调节的出风结构会存在只扫人体体表降低舒适感的不足,而固定类型的出风口却无法自主调节,两类空调出风结构的优点无法兼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出风结构,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口上设置有横向调节叶和径向调节叶,所述出风口为喇叭口;

还包括驱动单元和遮挡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遮挡件,所述遮挡件在活动行程上具有遮挡位置;

在所述遮挡位置,所述遮挡件遮挡于所述出风通道内出风口的内侧,所述遮挡件的边缘部分与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间形成一环形的通风间隙,所述遮挡件的面积介于所述出风通道径向截面的面积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

上述的空调出风结构,所述遮挡件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叶片,各所述叶片转动连接于所述出风通道中,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各所述叶片转动;

在所述遮挡位置,各所述叶片拼成一板材。

上述的空调出风结构,所述遮挡件为遮挡片,所述遮挡片滑动连接于所述出风通道中,所述遮挡片的滑动路径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轴向垂直布置。

上述的空调出风结构,所述遮挡片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缠绕于卷轴上,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卷轴转动。

上述的空调出风结构,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支撑网,在所述遮挡位置,所述遮挡片搭接于所述支撑网上。

上述的空调出风结构,所述喇叭口内设置有喇叭筒,

在所述遮挡位置,所述遮挡件的边缘部分连接于所述喇叭筒的筒壁上。

一种空调,所述空调的出风结构为上述的空调出风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出风结构,在出风通道内活动设置遮挡件,使其在运动行程上具有挡住出风口中心区域的位置和避开出风口中心区域的位置,如此控制人员可以在挡住出风口中心区域和避开中心区域间进行切换,可以实现空调风向和吹送范围的较大幅度的自由调节。

由于上述空调出风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空调出风结构的空调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遮挡件和拉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出风通道;2、横向调节叶;3、径向调节叶;4、驱动单元;5、遮挡件;6、通风间隙;7、拉绳;8、卷轴;9、支撑网;10、喇叭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通道1,所述出风通道1的出风口上设置有横向调节叶2和径向调节叶3,所述出风口为喇叭口;还包括驱动单元4和遮挡件5,所述驱动单元4驱动所述遮挡件5,所述遮挡件5在活动行程上具有遮挡位置;在所述遮挡位置,所述遮挡件5遮挡于所述出风通道1内出风口的内侧,所述遮挡件5的边缘部分与所述出风通道1的内壁间形成一环形的通风间隙6,所述遮挡件5的面积介于所述出风通道1径向截面的面积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

具体的,出风通道1的出风口为喇叭口,即沿着风流方向径向尺寸依次变大的结构,如此使得喇叭口边缘部分的出风为斜风,即风流方向与出风管道的轴线相倾斜的风。横向调节叶2和径向调节叶3为风向调节结构,其用于从两个方向上调节风向,如空调调节中的左右扫风和上下扫风,其为现有技术,不赘述。本实施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在出风口内位于横向调节叶2和径向调节叶3的内侧设置遮挡件5,遮挡件5接受驱动单元4如电机或者液压件的驱动,遮挡件5在运动行程上具有遮挡位置的避让位置,在遮挡位置,其遮挡于出风口的中心区域,使得出风口的中心部分被挡住,而边缘部分形成环状的通风间隙6,遮挡件5的面积介于所述出风通道1径向截面的面积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此时,由出风通道1排出的风流在中心区域被遮挡件5挡住了,而由通风间隙6予以排出,同时由于出风通道1的出风口部分为喇叭口,由通风间隙6排出的风流倾斜的沿着出风口的边缘部分予以排出,如此不会直接吹向与出风口正对的区域,大多数情况下人都位于这个区域,即在该种情况下风流不会直吹人体。而在避让位置,遮挡件5对出风没有遮挡作用,此时跟现有技术中空调的出风模式一致。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遮挡件5具有两种运动模式,其一为遮挡件5始终位于出风口内中心区域,所述遮挡件5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叶片,遮挡件5整体类似于百叶窗结构,各所述叶片转动连接于所述出风通道1中,驱动单元4驱动各所述叶片转动;在所述遮挡位置,各叶片与风流的方向垂直,拼成一板材,阻挡风流从出风通道1的中心区域流出,而在避让位置,各叶片转动到避让位置,此时各叶片与风流的方向平行,即与出风通道1的轴线平行设置,此时遮挡件5对风流几乎没有影响。

其二为遮挡件5在两个位置间往复运动,其中,遮挡位置时,遮挡件5位于出风通道1内的中心区域,避让位置时,遮挡件5位于出风通道1的外部,通过驱动单元4驱动遮挡件5在两个位置间往复运动,如此实现遮挡风流和放开风流间进行切换。

本实用新型中,无论是驱动单元4驱动遮挡件5转动还是往复运动,均是机械领域的公知常识和惯用技术手段,本实施例不就其具体驱动结构和传动结构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结构,在出风通道1内活动设置遮挡件5,使其在运动行程上具有挡住出风口中心区域的位置和避开出风口中心区域的位置,如此控制人员可以在挡住出风口中心区域和避开中心区域间进行切换,可以实现空调风向和吹送范围的较大幅度的自由调节。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二种驱动方式中,优选的,遮挡件5为遮挡片,遮挡片滑动连接于所述出风通道1中,所述遮挡片的滑动路径与所述出风通道1的轴向垂直布置,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片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拉绳7,所述拉绳7缠绕于卷轴8上,所述驱动单元4驱动所述卷轴8转动,卷轴8卷动以卷起拉绳7,如此拉动遮挡片,较为优选的,遮挡片为柔性结构,其也可以由卷轴8卷起,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卷轴8的卷动以卷起和松开拉绳7和遮挡片,如此无需为遮挡件5设置过多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支撑网9,在所述遮挡位置,所述遮挡片搭接于所述支撑网9上,由于遮挡片为柔性结构,在风流的冲击下容易变形,通过支撑网9支撑遮挡片,支撑网9一方面不会阻挡风流,另一方面为遮挡片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喇叭口内设置有喇叭筒10,在所述遮挡位置,所述遮挡件5的边缘部分连接于所述喇叭筒10的筒壁上,喇叭筒10将出风口内部分出两个通道,中心区域可由遮挡件5进行覆盖的通道和边缘部分没有由遮挡件5进行覆盖的通道,如此降低出风口内形成涡流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的出风结构为上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上述空调出风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空调出风结构的空调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