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7532发布日期:2019-01-04 23:1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流体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工业生产的时候对高温流体的能量利用较少,尤其对从加热窑炉或者锅炉出来的高温流体利用的较少,目前还没有一种良好的热交换装置可以将含有杂质的高温流体重新变成纯净的高温流体,从而造成能量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热交换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含有杂质的高温流体变为纯净的高温流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流体热交换装置,包括:

高温流体箱,所述高温流体箱具有用于容纳高温流体的高温流体容置腔,所述高温流体箱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并用于向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内输入高温流体的高温流体入口,所述高温流体箱的下端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并用于将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内的高温流体输出至外界的高温流体出口以及循环流体出口,所述高温流体箱的侧壁的上部开设有循环流体入口;

低温流体箱,所述低温流体箱环套于所述高温流体箱,所述低温流体箱的内壁、上壁和下壁以及所述高温流体箱的外壁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纳低温流体的低温流体容置腔,所述循环流体入口连通至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所述低温流体箱的下部开设有连通至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并用于向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内输入低温流体的低温流体入口;

螺旋挡片,所述螺旋挡片位于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内并沿所述低温流体箱的轴向螺旋环绕且连接于所述高温流体箱的外壁,所述螺旋挡片的内侧片沿连接于所述高温流体箱的外壁,所述螺旋挡片的外侧片沿连接于所述低温流体箱的内壁,所述低温流体箱的内壁、所述高温流体箱的外壁以及所述螺旋挡片共同围设形成螺旋状流道;

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位于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内且所述换热组件的两端口分别连通所述循环流体入口和所述循环流体出口,所述换热组件至少包括一个由换热管螺旋盘绕而成的换热件。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件,各所述换热件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换热件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所述换热件,各所述换热件在竖直方向上以所述高温流体箱轴线为轴周向等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件的所述换热管至少盘绕两圈。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减少所述低温流体箱内的流体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至少由硅酸铝、莫来石纤维、氧化铝纤维和氧化铝制成的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低温流体箱为由金属、陶瓷或耐高温树脂材料制成的低温流体箱。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挡片为由导热性金属制成的螺旋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流体箱为由导热性金属制成的高温流体箱。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从所述高温流体入口向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中输入高温流体,同时从低温流体进水口向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中输入低温流体,低温流体在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内沿所述螺旋挡片形成的流道由下向上螺旋输送,使得低温流体能够充满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输送过程中流动状态的低温流体与所述高温流体箱中的高温流体能够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输送到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上部的低温流体由循环流体入口进入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内的流体再次与所述高温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使得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内的高温流体逐渐冷却,换热组件内的低温流体的温度逐渐升高,被加热的换热器内的流体从循环流体出口流出所述流体热交换装置,完成热交换过程,这样经过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的含有杂质的高温流体便能够把热量传递给从所述低温流体入口输入的纯净流体,并能够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所述换热件由换热管螺旋盘绕而成,增大了所述换热件与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内的高温流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换热充分。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大幅降低供能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低温流体箱;101、低温流体容置腔;11、螺旋挡片;12、低温流体入口;121、第一管路;20、高温流体箱;201、高温流体容置腔;21、高温流体入口;211、第二管路;22、高温流体出口;221、第三管路;23、循环流体入口;24、循环流体出口;241、第四管路;25、换热件;30、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热交换装置,包括:

高温流体箱20,所述高温流体箱20具有用于容纳高温流体的高温流体容置腔201,所述高温流体箱20于其上端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并用于向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内输入高温流体的高温流体入口21,所述高温流体箱20于其下端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并用于将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内的高温流体输出至外界的高温流体出口22以及循环流体出口24,所述高温流体箱20于其侧壁的上部开设有循环流体入口23;

低温流体箱10,所述低温流体箱10环套于所述高温流体箱20,所述低温流体箱10的内壁、上壁和下壁以及所述高温流体箱20的外壁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纳低温流体的低温流体容置腔101,所述循环流体入口23连通至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101,所述低温流体箱10于其下部开设有连通至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101并用于向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101内输入低温流体的低温流体入口12;

螺旋挡片11,所述螺旋挡片11位于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101内并沿所述低温流体箱10的轴向螺旋环绕且连接于所述高温流体箱20的外壁,所述螺旋挡片11的内侧片沿密封连接于所述高温流体箱20的外壁,所述螺旋挡片11的外侧片沿密封连接于所述低温流体箱10的内壁,所述低温流体箱10的内壁、所述高温流体箱20的外壁以及所述螺旋挡片11共同围设形成螺旋状流道;

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位于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内,且所述换热组件的两端口分别连通所述循环流体入口23和所述循环流体出口24,所述换热组件至少包括一个由换热管螺旋盘绕而成的换热件2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从所述高温流体入口21向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中输入高温流体,同时从低温流体进水口向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101中输入低温流体,低温流体在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101内沿所述螺旋挡片11形成的流道由下向上螺旋输送,使得低温流体能够充满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101,输送过程中流动状态的低温流体与所述高温流体箱20中的高温流体能够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输送到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101上部的低温流体由循环流体入口23进入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内的流体再次与所述高温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使得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内的高温流体逐渐冷却,换热组件内的低温流体的温度逐渐升高,被加热的换热器内的流体从循环流体出口24流出所述流体热交换装置,完成热交换过程,这样经过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的含有杂质的高温流体便能够把热量传递给从所述低温流体入口12输入的纯净流体,并能够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所述换热件25由换热管螺旋盘绕而成,增大了所述换热件25与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内的高温流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换热充分,提高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大幅降低供能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循环流体入口23位于所述螺旋状流道的末端。这样能够使得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101能够充分容纳流体。

优选地,所述换热组件的两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入口23和所述循环流体出口24的连接为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件25,各所述换热件25依次连接,以使得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内的流体的热量被充分与所述换热件25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各所述换热件25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交错设置,以使得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内的多个方位的高温流体均匀进行热交换,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所述换热件25,各所述换热件25在竖直方向上以所述高温流体箱轴线为轴周向等间隔布置,以使得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内的流体能够全面换热,避免换热不均匀,使得高温流体的热量能够被高效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件25的所述换热管至少盘绕两圈。以增大高温流体与所述换热件25内的流体的接触面积,使得高温流体的热量能够被高效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减少所述低温流体箱10内的流体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保温层30。所述低温流体容置腔101内的流体经所述高温流体容置腔201内的流体的热交换温度升高,所述保温层30能够避免外界温度过低时被加温的低温流体向外界空气传递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30为至少由硅酸铝、莫来石纤维、氧化铝纤维和氧化铝制成的保温层30,以增加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低温流体箱10为由金属、陶瓷或耐高温树脂材料制成的低温流体箱10,以使得所述低温流体箱10起到耐高温的效果,增加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挡片11为由导热性金属制成的螺旋挡片11,以起到较佳的热传导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流体箱20为由导热性金属制成的高温流体箱20。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这样便使得所述高温流体箱20内的高温流体的热交换过程得以高效进行。

优选地,所述流体热交换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低温流体入口12连通的第一管路121、与所述高温流体入口21连通的第二管路211、与所述高温流体出口22连通的第三管路221以及与所述循环流体出口24连通的第四管路241,以方便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的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高温流体和低温流体可以为液体或气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