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悬挂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742发布日期:2019-04-13 00:39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悬挂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悬挂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主要由板片、密封垫和支撑框架组成,各相邻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板式换热器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紧螺栓夹紧而成。

目前,板式换热器板片是由上下横梁定位叠装而成,板片上下设有悬挂定位口,悬挂定位口与上下横梁配合,达到板片悬挂定位作用。板片采用悬挂叠装的方式安装,板片的安装只是依靠板片上下横梁定位和安装人员的经验安装,现有的上下横梁一般采用工字钢,板片两端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工字钢相配合的定位口,但是这种配合定位结构不够精确,容易使板片产生横向错位,出现板片与板片之间错位等情况,较难精准定位,给板片的悬挂组装带来困难,不仅影响板式换热器生产工作效率,还不能保证板式换热器板片安装精度,造成使用时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悬挂定位结构,使板片悬挂安装方便快捷、精准对位,避免出现错位现象,提高组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悬挂定位结构,包括横梁、板片;所述横梁底部为圆弧形的导杆,在导杆的两侧设有弧形的挂钩,所述板片的两端设有定位翼翅,所述定位翼翅的中部为与导杆形状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定位翼翅的两侧为与挂钩形状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定位翼翅的形状与导杆和挂钩之间的槽孔相匹配。

在所述导杆上还设有板片安装口,所述板片安装口的宽度大于板片厚度。

所述板片安装口的宽度大于板片厚度2-5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板片与横梁导杆的悬挂定位结构可以实现板片与横梁导杆的五点定位配合,极大的减少甚至避免了板式热交换器安装和使用时,板片间出现错位等的情况,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板式热交换器整体组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大大增加了板片组装效率和精度,使板式换热器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片悬挂示意图。

图2是图1的P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板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板片定位翼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中:1-板片、2-定位翼翅、3-横梁、4-固定压紧板、5-支架、6-板片安装口、7-导杆、8-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不仅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悬挂定位结构,包括横梁3、板片1;所述横梁3底部为圆弧形的导杆7,在导杆7的两侧设有弧形的挂钩8,所述板片1的两端设有定位翼翅2,所述定位翼翅2的中部为与导杆7形状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定位翼翅2的两侧为与挂钩8形状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定位翼翅2的形状与导杆7和挂钩8之间的槽孔相匹配。

在所述导杆7上还设有板片安装口6,所述板片安装口6的宽度大于板片1厚度。

所述板片安装口6的宽度大于板片1厚度2-5mm。

使用时,见图1,将板片1从导杆7的板片安装口6处插入,将板片1上的定位翼翅2滑入到导杆7与挂钩8之间,并沿着导杆7的方向滑动,使板片1安装到位。

如图1所示,悬挂到位的板片1,其定位翼翅2与导杆7、挂钩8的配合结构中有a、b、c、d、e五个定位点,这五个定位点可以有效的控制板片1不会发生横向串动和错位,增加了板片1的安装精度,极大的减少甚至避免了板式热交换器使用时,板片1间出现错位渗漏的情况,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板式热交换器整体组装时间,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