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9329发布日期:2019-03-27 09:4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插式电磁感应保温炉,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保温炉是利用物料的感应电热效应而使物料加热保温的加热棒浸泡式保温炉。在感应保温炉中的交变磁场的搅拌作用下,铝中材质的成分和温度均较均匀。感应保温炉除能在大气中加热保温外,还能在真空和氩、氖等保护气氛中加热或保温,以满足特殊质量的要求。感应加热棒在透热火保温软磁合金、高阻合金是其中一种保温炉。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加热棒自上而下插入炉膛内,然而由于热量向上传导会造成加热棒电性元件损坏,并且由于加热棒自上而下插入,会有部分加热棒高出金属溶液液面上方,会造成热能浪费,并且某些金属溶液在高温情况下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金属,造成金属溶液不纯,容易产生氧化金属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所述炉体侧壁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与炉体本体的炉膛相连通,所述加热棒包括加热棒杆部和加热棒头部,所述加热棒杆部贯穿所述通孔插入炉膛内部,所述加热棒头部密封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本体整体呈L型结构,炉体本体内部设有L型炉膛,L型炉体本体的两头部的顶面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取液口,所述进料口和取液口分别与炉膛的两端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棒杆部包括石墨棒、陶瓷棒和电热丝,所述石墨棒呈中空结构,所述陶瓷棒安装于石墨棒的空腔内,所述陶瓷棒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电热丝缠绕于外螺纹之间的间隙,所述电热丝与石墨棒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棒头部由两个直径不同的柱体结构相互连接构成,直径较小的柱体的顶面与直径较大的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棒杆部与直径较小的柱体底面相连接,直径较小的柱体限位于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直径较大的柱体贴附于炉体本体外壁,封闭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本体顶面还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炉膛相连通,且开口位于加热棒杆部上方,所述开口处设有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上方设有料槽,所述料槽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料槽底部呈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本体的炉衬包括外板、耐火浇注层、绝热板和绝热陶瓷纤维板,所述耐火浇注层贴附于整个炉膛外周,所述绝热板贴附于整个耐火浇注层外周,所述绝热陶瓷纤维板贴附于整个绝热板外周,所述外板贴附于整个绝热板外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棒浸没于铝液中,可减小炉膛内气体温度,防止金属溶液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减少废弃金属渣的生成;(2)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棒横向插入使得料液受热更为均匀,电能转换率高,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3)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由于热量向上传递而造成电性元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的俯视图;

图4为保温炉炉壁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热棒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本体;11-炉膛;12-取液口;13-进料口;14-封盖;15-料槽;16-外板;17-耐火浇注层;18-绝热板;19-绝热陶瓷纤维板;2-加热棒;21-石墨棒;22-陶瓷棒;221-外螺纹;23-电热丝;24-加热棒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包括炉体本体1和加热棒2,炉体本体1整体呈L型结构,炉体本体1内部设有L型炉膛,L型炉体本体1的两头部的顶面分别设有进料口13和取液口12,进料口13和取液口12分别与炉膛的两端部相连通。炉体侧壁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与炉膛相连通,所述加热棒2包括加热棒杆部和加热棒头部24,所述加热棒杆部贯穿该通孔插入炉膛内部,所述加热棒头部24密封所述通孔。

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炉体本体顶面还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炉膛相连通,且开口位于加热棒杆部上方,所述开口处设有封盖14。可通过打开封盖14对炉膛内和加热棒2进行清洗或检修。

如图1和2所示,进料口13上方设有料槽15,料槽15与进料口相连通,料槽15底部呈弧面,便于进料。

如图4所示,炉体本体1的炉衬包括外板16、耐火浇注层17、绝热板18和绝热陶瓷纤维板19,耐火浇注层17贴附于整个炉膛11外周,绝热板18贴附于整个耐火浇注层17外周,绝热陶瓷纤维板19贴附于整个绝热板18外周,外板贴附于整个绝热板18外周。

如图1和5所示,所述加热棒2包括加热棒头部24和加热棒杆部,加热棒头部24和加热棒杆部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加热棒头部24由两个直径不同的柱体结构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直径较小的柱体的顶面与直径较大的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加热棒杆部与直径较小的柱体底面相连接。所述直径较小的柱体限位于所述通孔中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直径较大的柱体贴附于炉体本体1的外壁,封闭所述通孔。

特别地,所述加热棒杆部包括石墨棒21、陶瓷棒22和电热丝23,所述石墨棒21呈中空结构,所述陶瓷棒22安装于石墨棒21的空腔内,所述陶瓷棒22的外周设有外螺纹221,所述外螺纹221之间的间隙缠绕有电热丝23,所述电热丝23与石墨棒21内壁相接触。电热丝23与外部充电机相连,通过充电机供电使得电热丝23加热,电热丝将热量传递至石墨棒21,通过石墨棒21对料液进行加热。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以铝液为例,首先将料液通过料槽15倒入炉膛内部,通过控制充电机使得电热丝23加热通过石墨棒21导热对炉膛内的铝液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可通过取料口12取出铝液。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加热石墨棒21直接横插入炉体,使石墨棒21直接与炉体内铝液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另配备有智能化逆变控制器统,控制系统与连接于电源和电热丝23之间,使电热丝23通过三倍电流1100V,使电热丝23自身加热外,对合金丝置于石墨棒21空间内封闭端处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对整个石墨棒21内温度设到安全特性的可控温度对其保护,温度达到设置温度即停止加热本实用新型对石墨棒21产生涡流,使石墨棒21自身产生加热,再传于铝液,这样加热方式与传流热辐射相比较,不会因为气氛温度高而产生氧化铝,减少清渣时间,延长炉体寿命。且热能全部被铝液吸收,电能转换率高,完全实现热传导高效率的应用于传统气氛温度传导铝液的方式直接反应速率快,达到恒温可控制温差,减少能耗的浪费。且,本实用新型降低耗材费用,因整个工况温度低,至使炉体石墨加热棒、合金丝等材料在完全远未达到传统热辐射保温炉的炉内气氛温度,使其整个炉内在正常的铝液温度下工作,使其稳定性得到很大程度提高,无需更换其配件。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