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种子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8077发布日期:2019-04-30 18:4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种子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子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种子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种子收获后,为了便于储藏,防止种子霉变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种子进行烘干。由于作物种子颗粒较小(如小麦水稻等),所以在烘干过程中需要确保烘干气与种子充分接触,否则极易出现烘干不彻底的现象,造成种子烘干不均匀。目前常用的塔式烘干设备一般采用将种子逐层摆放铺展开,再通过烘干气供给装置向塔内通气,以此确保烘干气能够伸入种子层与种子接触。然后该结构塔式烘干设备填料繁琐,占地面积大,造成其整体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立式种子干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种子干燥设备,包括烘干釜,烘干气管路自所述烘干釜底部伸入烘干釜,所述烘干气管路位于烘干釜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沿着烘干气管路的侧壁自下至上依次排布;烘干釜顶部设置有搅拌盘,搅拌盘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自上至下插入烘干釜内部的种子层中,所述搅拌盘与转轴相连,所述转轴通过同步带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烘干釜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烘干釜内部气体向外抽送的风机;烘干釜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向烘干釜内部供送种子的供料仓。

优选的,供料仓分别与用于向供料仓内部供送种子的输送机相连。

优选的,搅拌杆的位置与烘干气管路的位置相错位,使得搅拌时搅拌杆能够避让烘干气管路。

优选的,搅拌杆的位置圆周排布,同一圆周上相邻的搅拌杆之间通过收紧钢丝进行固定。

优选的,烘干釜侧壁上设置有倾斜向上的进料口,所述供料仓的出料口分别与对应的进料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种子烘干装置可一次性盛装较多的待烘干种子,无需逐层平铺填料,填料便捷,烘干速度较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搅拌杆与搅拌盘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烘干管路、2搅拌盘、3搅拌杆、4伺服电机、5风机、6供料仓、7输送机、8收紧钢丝、9进料口、10轴、A烘干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立式种子干燥设备,其主要用于湿度较大的种子进行烘干,整个设备通过机架架设在工作间内。它包括烘干釜A,烘干气管路1自烘干釜A底部伸入烘干釜A,所述烘干气管路1位于烘干釜A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沿着烘干气管路1的侧壁自下至上依次排布;即位于烘干釜A内的烘干气管路1的端部封闭,其侧壁上排布气孔,在烘干过程中,烘干气通过这些气孔排出,与位于不同深度的种子接触,提高扩散速度。

进一步地,烘干釜A顶部设置有搅拌盘2,搅拌盘2上设置有搅拌杆3,所述搅拌杆3自上至下插入烘干釜A内部的种子层中,所述搅拌盘2与转轴10相连,所述转轴10通过同步带与伺服电机4相连;所述烘干釜A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烘干釜A内部气体向外抽送的风机5;转轴10下端与搅拌盘2固定连接,其上端自烘干釜A顶部的轴承座伸出到烘干釜A外侧,固定同步带轮,并与伺服电机相连。烘干釜A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向烘干釜A内部供送种子的供料仓6。烘干釜A容积固定,向烘干釜A内填入指定量的种子,关闭供料仓6 出料口,开启烘干气管路1中的烘干气供给装置。烘干釜底部为漏斗型,便于排料口进行排料。

优选的,供料仓6分别与用于向供料仓6内部供送种子的输送机7相连。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5的出气端与排气管路相连,排气管路将热气排出到室外。

优选的,搅拌杆3的位置与烘干气管路1的位置相错位,使得搅拌时搅拌杆3能够避让烘干气管路1。烘干气管路1与烘干釜A侧壁上的过孔之间焊接并保持密封。

如图2所示,优选的,搅拌杆3的位置圆周排布,同一圆周上相邻的搅拌杆3之间通过收紧钢丝8进行固定。

优选的,烘干釜A侧壁上设置有倾斜向上的进料口9,所述供料仓6的出料口分别与对应的进料口9相连。

优选的,烘干气管路1中设置有温度表,风机5出气端设置有用于测量出气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相连,显示器固定设置在设备支架一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