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385发布日期:2019-03-19 21:1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中,普遍需要配置电控盒,用于放置控制空调各模块的控制电器元件,从而来控制各部件的相关工作。空调电控盒一般设置于空调内部,但是现有的电控盒内将电器元件平铺安装在电控盒内,导致电控盒需要较大的平面安装空间,而电控盒内的元器件高度不同,会在电控盒内留下空隙,使盒体空间浪费,布局不够合理,这样又将造成整个空调器体积增大,影响空调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控盒,以解决目前电控盒内部结构排布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控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立体式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至少两层安装平台,用于安装电器元件,不同的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不同。。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安装平台之间通过支板支撑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安装平台划分成多个安装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束线扣。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固线条,用于固定电线,所述壳体的一面侧壁上设有进线孔,所述固线条位置与所述进线孔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固线条包括至少一个下凹的固线槽,所述固线槽两侧设有凸起的固线台,所述固线台顶面设有固定孔,用于安装压板。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安装平台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用于固定电器元件。

进一步的,部分所述安装平台内具有镂空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底部具有沿边缘设置的支撑框,在所述支撑框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卡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板相匹配的卡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控盒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控盒中设置有安装架,将电控盒的内部结构进行分层,电器元件可以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安装平台上,优化内部结构排列,提高空间利用率,进而减小电控盒体积。

(2)通过挡板将同一水平高度的安装平面分成多个安装区域,电器元件可以安装在不同区域,使电控盒内布局更加整齐,便于装卸检修。

(3)安装架一端设置有固线条,对导线进行分流和固定,保证了导线稳定和牢固,避免导线的散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空调器的电控盒内部结构排布不整齐,空间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含上述的电控盒。

由于电控盒体积缩小,相应的空调器中用于安装电控盒的空间缩小,有利于改善空调器内部结构,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架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架的使用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盒盖,3-盒体,4-底板,5-侧壁,6-安装架,7-第一安装平台,8-第二安装平台,9-挡板,10-第一安装区域,11-第二安装区域,12-支板,13-加强条,14-束线扣,15-加强板,16-出模孔,17-第一安装孔,18-镂空部,19-第二安装孔,20-第三安装孔,21-第一支撑柱,22-第二支撑柱,23-固线条,24-固线槽,25-固线台,26-固定孔,27-支撑框,28-卡板,29-定位孔,30-安装底座,31-凸片,32-第四安装孔,33-进线孔,34-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文中所有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仅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控盒,结合图1-4所示,所述电控盒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盒盖2和盒体3。盒体3包括底板4和侧壁5,侧壁5设置在底板4的一侧边上,其垂直底板4竖直向上,并且延伸至底板4上相邻的两侧边中部,构成一个半包围的结构,便于盒盖2和盒体3之间的装配。

在盒体3上设置有立体式的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用于对壳体1内部空间进行分层,安装架6拥有多层安装平台结构,各个安装平台与底板4之间的距离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6包括第一安装平台7和第二安装平台8,电器元件固定在安装平台上。第一安装平台7设置在第二安装平台8的上部,或者第一安装平台7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平台8外侧的上部,第一安装平台7和第二安装平台8之间互相平行,第一安装平台7的面积小于第二安装平台8的面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对电控盒的内部进行了分层,电器元件可以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安装平台上,优化内部结构排列,提高空间利用率,进而减小电控盒体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电器元件的数量和形状,将安装架6设置成具有3-5层不同高度的安装平台,尽可能提升电控盒内的空间利用率。

实施例二

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控盒,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挡板9,所述挡板9将所述安装平台划分成多个安装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挡板9设置在第二安装平台8的中部位置,并将第二安装平台8分成第一安装区域10和第二安装区域11,挡板9的高度较第一安装平台7的高度略低,将第二安装平台8分成两部分,使电器元件可以安装在不同区域,令电控盒内布局更加整齐,便于装卸检修。

不同平面的安装平台通过支板12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平台7的大部分结构处于第二安装区域11端部外侧的上方,其一小部分结构向所述第一安装区域10方向延伸,第一安装平台7与第二安装平台8之间通过支板12进行固定,支板12为第一安装平台7两侧相对平行并向下垂直延伸至第二安装平台8的薄板,支板12的上端与第一安装平台7等宽连接,下端较窄,由宽到窄的中段可以采用直线、或弧线进行过度,节省占地的空间,使得第一安装平台7与第二安装平台8之间构成一个中空结构,允许导线的穿过,提升空间的利用率。

挡板9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平台7一侧的支板12紧贴,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9和第一安装平台7一侧的支板12重合。挡板9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平台8的端部,在挡板9另一端的上部设置为斜边。在挡板9的斜边及其转角处设置有加强条13,用于加强挡板9的斜边结构,在加强条13上设置有束线扣14,束线扣14为“L”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束线扣14设置为三个,两个垂直与加强条13的表面设置在其两端上,另一个垂直与挡板9的水平上边并竖直向上的设置在其上,三个束线扣14中安装位置靠外的两个为“L”的直边朝下方安装,安装位置中间的为“L”直边朝向上方安装,使得相邻的束线扣14的“L”直边朝向为互相相反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束线扣14可以为1个或5个,设置在所述挡板9上。

较佳的,挡板9的中部至其有斜边的一端部上设置有加强板15,加强板15与挡板9重合,所述束线扣14均安装在加强板15上,其用于加强挡板9的结构,保证挡板9的强度,避免束线扣14上绕线过重导致挡板9发生形变。

在所述第二安装区域11上紧贴加强板15处设置有出模孔16,其与束线扣14的位置对应,出模孔16与加强板15等长,其宽度较束线扣14略宽,束线扣14在第二安装区域11上的投影处于所述出模孔16内部,出模孔16用于出模。

实施例三

如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电控盒,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安装架6的各个安装平台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各种电器元件。

所述第一安装区域10上设置有三个第一安装孔17,第一安装孔17为圆形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区域10靠近端部的位置,其用于安装接线端子或者其他的电器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7设置为至少一个。在第一安装区域10的中部还设置有镂空部18,镂空部18可以为矩形、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用于使得导线可以进入第一安装区域10的下方,对导线进行分流整理,避免导线绕行,镂空部18附近还设置也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7。

在所述第二安装区域1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19,第二安装孔19为圆形结构,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域11的中部或者靠近支板12的端部位置,其用于安装接线端子或者其他的电器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9设置为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一安装平台7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安装孔20,第三安装孔20为圆形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平台7的中部或者其向第二安装区域11延伸处的端部位置,其用于安装接线端子或者其他的电器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孔20设置为至少一个。

结合图5所述,在所述第二安装平台8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柱,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17或第二安装孔19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柱21,所述第一支撑柱21内还可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17或第二安装孔19相连的螺纹,可以用于安装紧固电器元件,在贴近镂空部18的第一安装孔17外同心设置有第二支撑柱22,所述第二支撑柱22直径较第一支撑柱21大,设置在第二安装平台8背面的镂空部18和出模孔16之间,第一支撑柱18和第二支撑柱22高度相同,用于对第二安装平台8进行支撑、定位,避免第二安装平台载重过大导致发生形变,保证第二安装平台的平整。

实施例四

如上述实施例三所述的电控盒,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6所示,所述安装架6还包括固线条23,固线条23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平台7的所述第二安装平台8端部,固线条23为长条形的波浪形结构,其一半安装在第二安装平台8的端部,并与第二安装平台8的端部重合,一体成型,其另一半水平延伸出第二安装平台8。固线条23的上表面的呈波浪形,波浪形的凹陷处为固线槽24,波浪形的凸起从中水平截去,剩下的水平平台为固线台25,压线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26,用于固定压线板,在本实施例中,固线槽24设置为四个,用于引导固定导线,对导线进行分流整理,固线台25设置为五个,用于安装固定压板,避免导线的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线槽24设置为最少一个,所述固线台25设置为最少两个。

实施例五

如上述实施例四所述的电控盒,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6所示,在所述第二安装平台8的底部具有沿边缘设置的支撑框27,支撑框27为薄板结构,其与支撑柱的高度相同,用于对第二安装平台8进行垫高,使得在第二安装平台8的下方的底板4上也能安装有高度较小的电器元件,提升了空间的利用率。

在支撑框27上设置有卡板28,卡板28为“L”型结构,其一端为支撑框27底部继续向下延伸的短板,另一端为与第二安装平台8水平的短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区域1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卡板28,第二安装区域1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卡板28,三个卡板28朝向同一个方向安装,在底板4上设置有与相匹配的卡槽,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二安装平台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板28,用于对安装架6整体进行定位和固定,保证安装架6的稳定。

在第二安装区域11上还设置有定位孔29,定位孔29为矩形孔,紧贴着第二安装区域11外侧的支撑框27,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9与卡板28的位置相对应,其设置在卡板28的正上方,卡板28的投影在定位孔29内,其用于对安装架6的定位,保证卡板28与卡槽的完全契合。

实施例六

如上述实施例五所述的电控盒,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7所示,所述盒体3上还设置有安装底座30,其为矩形盒子用于安装、放置各种电器元件,其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片31,所述凸片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32,用于将所述安装底座30固定在所述盒体3上,在底板4上未设置安装底座30和安装架6的区域安装有各种电器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4上未设置安装底座30和安装架6的区域安装的为较大型的电器元件,以符合电控盒内的空间布置结构。

在盒体3的两侧各设置两个固定片,在盒盖2上设置有对应的固定片,用于将盒盖2和盒体3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将电控盒固定在空调器内,如图1所示,盒盖2在于安装架6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进线孔33,进线孔33的外轮廓为“M”型结构,其角落过渡处为圆弧结构,避免磨损导线,在本实施例中进线孔33设置在一固定片的位置处,并取消盒盖2上的固定片结构。固线条23靠近进线孔33安装,并与进行孔33的位置相对应,进入进行孔33的导线可以直接固定在固线条23上,保证导线的整齐和稳定。

在盒体3与盒盖2组装后,其之间有一面无薄板遮挡,便于对电控盒内部情况的观察,在此无薄板一面,盒盖2延伸出一折板34,便于将电控盒的固定。

实施例七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控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