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3550发布日期:2019-07-03 04:0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属于电热膜加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热膜供暖系统是区别于以散热器、空调、暖气片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供暖系统,在面式供暖领域采用现代宇航技术研发的低碳供暖高科技产品,电热膜供暖是供暖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电力为能源,通过红外线辐射进行传热的新型供暖方式。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的主体--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的聚酯膜。它具有耐高压、耐潮湿、承受温度范围广、高韧度、低收缩率、运行安全、便于储运等优良性能。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电热膜地暖装置在功能上存在一些不足,在电热膜地暖装置安装时,对于其安装防护存在缺陷,在电热膜地暖装置使用时,对于电热膜发热体的防护效果不佳,所以现在急需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稳定,防护效果好,适于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包括电源、温控器、断路器、电源线、地暖机构、地板以及地面,所述地板安装在地面上侧,所述地暖机构设置在地板与地面之间,所述电源线右侧连接有地暖机构,所述电源线上侧连接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上侧连接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上侧连接有电源,所述地暖机构包括防水布、挤塑板、保温膜、防护套下层、电热膜、防护套上层、静电消除层、绝缘导热膜、防水层、金属载流条、油墨条以及卡口,所述防水布安装在地面上侧,所述挤塑板安装在防水布上侧,所述保温膜安装在挤塑板上侧,所述防护套下层安装在保温膜上侧,所述电热膜安装在防护套下层上侧,所述防护套上层安装在电热膜上侧,所述静电消除层安装在防护套上层上册,所述绝缘导热膜安装在静电消除层上侧,所述防水层安装在地板下侧,所述金属载流条安装在电热膜内部下侧,所述油墨条安装在电热膜内部上侧,所述卡口连接在电热膜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通过线缆连接有温感探头,且温感探头安装在电热膜正中心位置的油墨条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断路器内部设有短路保护器,所述断路器通过电源线与温控器、电源以及电热膜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挤塑板通过塑胶棒固定,所述保温膜为铝箔以及玻璃纤维网合成的反射膜,所述保温膜之间通过反射膜胶带固定,所述保温膜为粘贴安装在挤塑板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下层为柔性PET材料,所述防护套上层为柔性PVC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消除层为碳晶层,所述静电消除层设有接地端,所述静电消除层通过接地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载流条为铜线,所述金属载流条为盘旋状,所述油墨条为多组条状,所述金属载流条与油墨条热压在PET薄膜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通过卡口与金属载流条相连接,且连接口采用绝缘胶泥与PVC电工胶带做防水绝缘处理,所述电热膜之间通过电源线与卡口相并联,且连接口采用绝缘胶泥与PVC电工胶带做防水绝缘处理,所述电热膜切口采用绝缘胶泥防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因添加了防水布、挤塑板、保温膜、防护套下层、电热膜、防护套上层、静电消除层、绝缘导热膜、防水层、金属载流条、油墨条以及卡口,该设计增加了安装时对电热膜的防护措施,提高了电热膜地暖装置的使用稳定性,解决了原有电热膜地暖装置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

因挤塑板通过塑胶棒固定,保温膜为铝箔以及玻璃纤维网合成的反射膜,该设计防止了地面对于电热膜的损伤,同时防止了热能从地面散失而浪费,因电源线通过卡口与金属载流条相连接,且连接口采用绝缘胶泥与PVC电工胶带做防水绝缘处理,电热膜之间通过电源线与卡口相并联,且连接口采用绝缘胶泥与PVC电工胶带做防水绝缘处理,电热膜切口采用绝缘胶泥防水处理,该设计提高了对电热膜的防水绝缘防护效果,增加了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稳定,防护效果好,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中地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中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2-温控器、3-断路器、4-电源线、5-地暖机构、6-地板、7-地面、51-防水布、52-挤塑板、53-保温膜、54-防护套下层、55-电热膜、56-防护套上层、57-静电消除层、58-绝缘导热膜、59-防水层、551-金属载流条、552-油墨条、553-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热膜地暖装置,包括电源1、温控器2、断路器3、电源线4、地暖机构5、地板6以及地面7,地板6安装在地面7上侧,地暖机构5设置在地板6与地面7之间,电源线4右侧连接有地暖机构5,电源线4上侧连接有断路器3,断路器3上侧连接有温控器2,温控器2上侧连接有电源1。

地暖机构5包括防水布51、挤塑板52、保温膜53、防护套下层54、电热膜55、防护套上层56、静电消除层57、绝缘导热膜58、防水层59、金属载流条551、油墨条552以及卡口553,防水布51安装在地面7上侧,挤塑板52安装在防水布51上侧,保温膜53安装在挤塑板52上侧,防护套下层54安装在保温膜53上侧,电热膜55安装在防护套下层54上侧,防护套上层56安装在电热膜55上侧,静电消除层57安装在防护套上层56上册,绝缘导热膜58安装在静电消除层57上侧,防水层59安装在地板6下侧,金属载流条551安装在电热膜55内部下侧,油墨条552安装在电热膜55内部上侧,卡口553连接在电热膜55前侧,该设计增加了安装时对电热膜55的防护措施,提高了电热膜地暖装置的使用稳定性,解决了原有电热膜地暖装置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

温控器2通过线缆连接有温感探头,且温感探头安装在电热膜55正中心位置的油墨条552的上侧,该设计实现了对地暖装置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断路器3内部设有短路保护器,断路器3通过电源线4与温控器2、电源1以及电热膜55相连接,该设计增加了对电热膜地暖装置漏电与短路时的电路防护措施,挤塑板52通过塑胶棒固定,保温膜53为铝箔以及玻璃纤维网合成的反射膜,保温膜53之间通过反射膜胶带固定,保温膜53粘贴安装在挤塑板52上端面,该设计防止了地面7对于电热膜55的损伤,同时防止了热能从地面7散失而浪费,防护套下层54为柔性PET材料,防护套上层56为柔性PVC材料制成,该设计实现了对电热膜55的贴紧式防护,增加了电热膜55的防护效果,静电消除层57为碳晶层,静电消除层57设有接地端,静电消除层57通过接地端接地,该设计能够很好地将电热膜地暖装置的静电消除,增加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金属载流条551为铜线,金属载流条551为盘旋状,油墨条552为多组条状,金属载流条551与油墨条552热压在PET薄膜内,该设计保证了电热膜55的发热效果以及适于推广性,电源线4通过卡口553与金属载流条551相连接,且连接口采用绝缘胶泥与PVC电工胶带做防水绝缘处理,电热膜55之间通过电源线4与卡口553相并联,且连接口采用绝缘胶泥与PVC电工胶带做防水绝缘处理,电热膜55切口采用绝缘胶泥防水处理,该设计提高了对电热膜55的防水绝缘防护效果,增加了使用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首先使用人员将防水布51平铺在地面7上端面,地面7铺满防水膜后,将挤塑板52平铺于防水布51上单面,挤塑板52采用塑胶棒固定,待挤塑板52设完成后,清扫挤塑板52表面的灰尘,随后通过PE胶将保温膜53粘贴在挤塑板52上端面,且保温膜53之间通过反射膜胶带连接固定,在电热膜55厂家生产时,防护套上层56与防护套下层54均已安装在电热膜55上下端面,随后计算地面7面积,然后裁取相应尺寸的电热膜55进行安装,在采用外界专用卡钳将卡口553与金属载流条551相连接,电热膜55之间利用电源线4和卡口553并联连接,且电源线4与卡口553接口和电热膜55切口均采用绝缘胶泥密封,再在密封处粘贴PVC电工胶,粘紧贴牢,再将电热膜55通过卡口553和电源线4与断路器3、温控开关以及电源1相连接,同时电源线4与电热膜55连接处也需要采用绝缘防水密封,随后将温感探头水平安装在每条电热膜55中间位置的油墨条552上端面处,接线完成后,通电测试电热膜55发热效果,测试完成后将电热膜55上端面的灰尘清理干净,铺设静电消除层57,并且将其接地,随后在静电消除层57上端面安装绝缘导热膜58,然后在绝缘导热膜58上端面安装防水层59,多采用无纺布或者防水布51,然后再将地板6等装饰安装在防水层59上端面,电热膜电暖装置安装完成。

当电热膜地暖装置需要铺设在地砖下侧时,需要在防水层59上端面添加一层颗粒防护层,然后在颗粒防护层上端面再添加一层防水层59,再在防水层59上端面铺设水泥层,在水泥层上端面铺设地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