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7275发布日期:2019-09-03 19:5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节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所用的翅片式换热器采用圆形管,当空气等流体流经圆形管背风面时容易产出空气逃逸,管内外流体不能充分换热,造成翅片式换热器背风面换热效率低下,从而导致整个换热器换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换热效率更高的换热器及空调。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路,换热管路包括异型管,异型管包括:

迎风壁,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限定出圆心线以及穿过圆心线的对称面,迎风壁关于对称面对称;

背风壁,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呈弧形,与迎风壁连接并共同围合形成容纳制冷剂的管腔,背风壁关于对称面对称;

其中,背风壁与对称面的交点到圆心线的距离大于迎风壁到圆心线的距离,背风壁的越远离迎风壁的部位曲率越大。

进一步地,背风壁与迎风壁的连接处至少线连续。

进一步地,背风壁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呈椭圆弧。

进一步地,与背风壁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重合的椭圆弧的短轴等于与迎风壁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重合的圆弧的直径。

进一步地,与背风壁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重合的椭圆弧的长轴为与迎风壁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重合的圆弧的直径的四分之七到四分之五之间。

进一步地,换热管路包括直线段以及与直线段连接的弯曲段,直线段为异型管。

进一步地,换热管路包括直线段、弯曲段以及连接直线段和弯曲段的过渡段,直线段为异型管,弯曲段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地,异型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换热管路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

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器,由于在使异型管的背风壁被拉长,且沿气流的流经方向,其曲率逐渐变大,使得气流将产生科恩达效应而贴附于背风壁的表面流动,增大了气流与异型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异型管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管路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异型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管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是现有的换热器中的换热管路的截面图。现有的换热管路截面呈圆形,当空气吹向换热管路后,换热管路的背风面的气体流动紊乱,使得空气与换热管路的背风面接触不充分,导致换热效率低下。

如图2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的换热器可以用于空调、冰箱、冰柜或冷库等设备之中,其包括换热管路,换热器包括换热管路,换热管路中装载有制冷剂,制冷剂通过在换热管路中产生物理形态的变化而吸收或放出热量,从而达到换热的效果。换热器换热时,会单独设置产生送风气流200的送风装置,使送风装置产生的气流吹向换热器,从而能够加快换热器的换热。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路包括异型管100,异型管100包括迎风壁110以及背风壁120两个部分。迎风壁110指异型管100的正对送风气流200的管壁,背风壁120指异型管100的背对送风气流200的管壁。如图2所示,迎风壁110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为了描述方便,以下将迎风壁110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均称为横截面)呈圆弧形,且迎风壁110限定出圆心线111以及穿过圆心线111的对称面112,迎风壁110关于对称面112对称。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圆心线111指迎风壁110的所有横截面的圆心所连成的线,当异型管100为直管时,圆心线111为直线,对称面112为平面;当异型管100为弯曲状时,圆心线111则为曲线,对称面112为曲面,圆心线111以及对称面112是虚拟的线和面,实际并不存在。

背风壁120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以下将背风壁120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均称为横截面)呈弧形。背风壁120与迎风壁110连接并共同围合形成容纳制冷剂的管腔,背风壁120亦关于对称面112对称,即对称面112可以将异型管100分隔成两个彼此对称(当异型管100为复杂弯曲状时仅局部对称)的部分。特别地,背风壁120与对称面112的交点到圆心线111的距离大于迎风壁110与对称面112的交点到圆心线111的距离,背风壁120的越远离迎风壁110的部位曲率越大,换句话说,沿送风气流200的流动方向,背风壁120的由平坦状慢慢变成弯曲状,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送风气流200能够被背风壁120吸引而沿着背风壁120的表面流动,增大了送风气流200与异型管100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异型管100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率。

为了使送风气流200由迎风壁110流向背风壁120时能够更加顺畅,在一种实施例中,背风壁120与迎风壁110的两个连接处至少线连续(即两者的连接处平滑过渡),至少线连续表示两个连接处还可以是曲率连续或更高阶的连续。这样的连接方式可以保证送风气流200能够更容易附着在管壁表面。

一种实施例中,背风壁120的横截面呈椭圆弧,且与其重合的椭圆的长轴平行于对称面112,短轴垂直于对称面112。特别地,在别的实施例中,异型管100可以整体横截面呈椭圆,但是异型管100整体呈椭圆形使得异型管100的变形较大,管道制造时容易出现裂纹。并且换热管路的换热效率不仅与送风气流200和管壁的接触面积有关,还与换热管路中的制冷剂容量有关,而迎风壁110成圆形的形状显然可以使装载的制冷剂的容量(指迎风壁110部分围合的容量)最大化。即异型管100的迎风壁110的截面呈圆弧形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异型管100内的制冷剂的容量,异型管100的背风壁120呈上述的椭圆弧形可以最大程度提高送风气流200与管壁的接触面积。

在一种实施例中,与背风壁120的横截面重合的椭圆弧的短轴等于与迎风壁110的横截面重合的圆弧的直径,这样可以使得迎风壁110以及背风壁120的连接处可以更好地进行平滑过渡。进一步地,与背风壁120的横截面重合的椭圆弧的长轴为与迎风壁110的横截面重合的圆弧的直径的四分之七到四分之五之间,即背风壁120到圆心线111的最远点的长度为迎风壁110到圆心线111的长度的四分之七到四分之五之间。

换热管路可以整体均为异型管100,也可以仅局部为异型管100。换热管路包括直线段11以及与直线段11连接的弯曲段12,为了方便对换热管路进行加工,在一种实施例中,换热管路仅直线段11为异型管100。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换热管路也可以包括直线段11、弯曲段12以及连接直线段11和弯曲段12的过渡段,直线段11为异型管100,弯曲段12的横截面截面呈圆形。具体地,异型管100一体成型,即异型管100的迎风壁110以及背风壁120之间没有连接节点。进一步地,换热管路整体也可以一体成型,即换热管路的直线段11、过渡段以及弯曲段12之间没有连接节点。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