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4407发布日期:2019-08-09 21:0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灶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灶具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灶具组件,其台架嵌入式安装固定,加热器具装于台架中,该类产品存在加热器具在台架内定位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灶具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灶具组件,包括:加热器具;台架,所述台架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被适配为能收容至少1个所述加热器具,其中,所述加热器具的侧壁和/或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组件,在加热器具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弹性件和/或在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弹性件,加热器具容置于凹槽中时,加热器具的侧壁与凹槽的侧壁会对弹性件形成挤压,该情况下,弹性件能产生弹性反作用力并施加于加热器具,以推挤加热器具,使加热器具在凹槽内实现自动找正,这样,加热器具在台架中的装配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且装配过程中无需精密地装配定位,加热器具装配于台架的操作更简单、方便,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且对于凹槽被适配为用于收容2个及以上的加热器具的情况,通过弹性件推挤加热器具自动找正可以促进加热器具之间相互紧靠,这样,凹槽内的加热器具之间可形成更紧密地排列,使得加热器具之间的拼接缝隙可以更小,整个灶具组件产品造型更美观,同时也避免了拼缝偏大引起的藏污纳垢的问题,产品清洁度更好。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灶具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器具的侧壁和/或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安装结构。

在本方案中,在加热器具的侧壁和/或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弹性件,这样,弹性件在台架的装配工序可更简单、快捷,且利用安装结构可同时实现对弹性件进行装配指示和定位,兼顾提升产品装配效率和弹性件的装配精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弹性件适配连接。

在本方案中,设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孔以用于与弹性件适配连接,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的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通孔。这样,弹性件与安装孔之间可形成弹性件贯穿安装孔的装配形式,更利于保证弹性件的装配牢固性,这样,加热器具向下装入凹槽的过程中,弹性件不容易被碰掉,使得弹性件对加热器具的支撑效果更可靠。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地,所述安装孔包括翻边通孔或无翻边通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方案中,设置通孔包括翻边通孔,这样可以增加弹性件与安装孔的配合长度,有利于提升弹性件的抗剪切强度,降低加热器具与台架拆装过程中弹性件的受损风险,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设置通孔包括无翻边通孔,同样可以实现弹性件与安装孔之间装配,同时,可具有简化台架加工工艺,降低台架成本的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包括颈部和第一头部,所述第一头部设在所述颈部的一端,所述颈部嵌套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头部位于所述台架的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安装孔周围的部位抵靠。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件包括颈部和第一头部,颈部嵌入于安装孔内实现弹性件限位固定于凹槽的侧壁或限位固定于加热器具的侧壁,第一头部位于凹槽内,当加热器具压紧第一头部时,颈部与安装孔的装配形成自紧配合,可确保弹性件装配可靠,通过使第一头部被安装孔周围的部位支撑,可使得第一头部内部形成弹力反作用于加热器具,以推挤加热器具实现加热器具自动找正,加热器具在台架中的装配精度更高,且装配过程中无需精密地装配定位,加热器具装配于台架的操作更简单、方便,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二头部,所述第二头部设在所述颈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头部能与所述安装孔周围的部位抵靠以限位。

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二头部,其设于颈部的另一端,使第二头部用于与安装孔周围的部位抵靠以限位,这样可以防止加热器具装入凹槽内的过程中将弹性件碰掉,提升弹性件的装配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头部上构造有穿孔部,所述穿孔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颈部连接,且沿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穿孔部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本方案中,设置穿孔部,且使得向远离颈部的方向,穿孔部的宽度逐渐减小,这样可更方便、快捷地将穿孔部穿过安装孔,以实现将颈部嵌入安装孔内实现对弹性件装固,产品使用更方便,且减小了弹性件穿孔安装过程中的损伤,更利于保证产品寿命。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材料质体。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件为弹性材料质体,也即弹性件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这样的结构可使得加热器具在台架中不会有过大的晃动量,更利于加热器具维持稳定。更优选地,弹性材料质体为硅胶体、橡胶体或弹性棉体等,具有成本低,且弹性、耐热性及抗老化性能优异的优点,可以提升产品性价比。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安装结构能拆装地连接。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件与安装结构能拆装地连接,这样,用户根据弹性件老化情况可对弹性件进行更换,确保产品的自动找正功能得以延续,当然,对于产品装配过程,也可便于组装人员试用不同型号的弹性件以确保组装精密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器具的侧壁和所述凹槽的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凸伸部,且所述凸伸部朝向所述加热器具的侧壁和所述凹槽的侧壁中的另一个凸伸,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凸伸部上。

在本方案中,将弹性件设于凸伸部上,一方面,该结构对于弹性件安装的引导、指示效果更好,使得弹性件的装配更便捷,且可避免弹性件错装问题,利于保证弹性件装配稳固、可靠,另一方面,利用凸伸部可实现对弹性件抬升,确保弹性件能有效支撑加热器具,防止弹性件被避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伸部包括弹性凸伸部和刚性凸伸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方案中,设置凸伸部包括弹性凸伸部,这样,利用凸伸部自身的弹性,可以进一步强化加热器具与台架之间的适配调节过程,进一步加大对加热器具装配偏差的补偿量,进一步降低将加热器具装入台架的操作难度,提升产品使用体验,且利用凸伸部自身的弹性,可使得加热器具与台架之间具有更宽泛的允差偏差裕度,使得加热器具的选配更灵活,同时也可利用弹性凸伸部的弹性吸收部分加热器具与凹槽之间的侧向压紧力,这样,弹性件受到的压紧作用相对减弱,可以防止弹性件被压溃的问题,且利于延长弹性件的使用寿命。

设置凸伸部包括刚性凸伸部,对弹性件的抬升作用更可靠,确保弹性件能有效支撑加热器具,防止弹性件被避空,同时,刚性凸伸部对于其所在的侧壁的刚度的强化作用好,使得侧壁不容易变形,提升产品质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凸伸部包括弹性凸伸部的情况,所述弹性凸伸部包括弹臂,所述弹臂的一端被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臂上设有所述弹性件;对于所述凸伸部包括刚性凸伸部的情况,所述刚性凸伸部包括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所述弹性件。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凸伸部包括弹臂,弹臂具有较好的弹性变形能力,可以进一步强化加热器具与台架之间的适配调节过程,进一步加大对加热器具装配偏差的补偿量,进一步降低将加热器具装入台架的操作难度,提升产品使用体验。优选地,弹臂由凹槽侧壁的局部区域或加热器具侧壁的局部区域一体构造成型。

设置刚性凸伸部包括凸台,凸台可实现对弹性件抬升,确保弹性件能有效支撑加热器具,防止弹性件被避空,同时,凸台对于其所在侧壁的刚度的强化作用好,使得侧壁不容易变形,从而提升产品整体质量。优选地,凸台由凹槽侧壁的局部区域或加热器具侧壁的局部区域一体构造成型。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器具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所述弹性件,多个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凹槽的周向间隔地分布;和/或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所述弹性件,多个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凹槽的周向间隔地分布;和/或若干所述弹性件中的全部或部分位于其所在侧壁上下方向的中点与所述所在侧壁上端之间的位置;和/或所述加热器具的侧壁上的所述弹性件的周围分布有散热孔;和/或所述凹槽的侧壁上的所述弹性件的周围分布有散热孔。

在本方案中,在加热器具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弹性件,并使多个弹性件沿凹槽的侧壁的周向间隔地分布,更具体例如,台架的凹槽所收容的加热器具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对于台架的凹槽所收容的加热器具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单个加热器具的周圈设置多个弹性件,相应地,该多个弹性件也会沿凹槽的周向间隔地分布,这样可在单个加热器具的周围存在多个弹性施力点,加热器具的找正效果更好,且加热器具相对于台架的对中性也更好、装配也更稳定;对于台架的凹槽所收容的加热器具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多个加热器具拼合所形成的构件的周圈设有多个弹性件,相应地,该多个弹性件也会沿凹槽的周向间隔地分布,这样,因受到弹性件的推挤力,加热器具之间会相互靠拢,使得各个加热器具更稳定,且多个加热器具之间找正效果更好,加热器具之间的拼缝也更小,整个灶台组件表面不会出现加大的段差感,且也避免了拼缝过大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

在凹槽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弹性件,并使多个弹性件沿凹槽的侧壁的周向间隔地分布,这样可在台架内的加热器具的周围存在多个弹性施力点,使得台架内的单个加热器具或台架内的多个加热器具形成的整体可受到多个弹力实现更加精确地找正,同时使得加热器具在台架内维持稳定、不容易晃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的侧壁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左侧壁与所述右侧壁相对,且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弹性件;和/或所述凹槽的侧壁包括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与所述后侧壁相对,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装饰件,另一个上设有所述弹性件。

在本方案中,在左、右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弹性件,这样,加热器具的左、右对位性更好,加热器具的左、右晃动量也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前侧壁和后侧壁中的一个上设置装饰件,另一个上设置安装结构,这样,安装结构上的弹性件可将加热器具向装饰件推挤,使得加热器具与装饰件之间的拼缝小,用户在装饰件侧基本看不到拼缝,整个灶具组件产品造型更美观,同时也避免了拼缝偏大引起的藏污纳垢的问题,产品清洁度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台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台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台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台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所示台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台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台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台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台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所示台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台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灶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所示灶具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所示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所示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5中所示E-E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所示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4中所示灶具组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所示G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台架,110凹槽,111凹槽的侧壁,1112弹臂,11121连接臂,11122 抵靠臂,1113凸台,11131围边,11132顶面,120安装结构,121翻边通孔, 1211翻边,122无翻边通孔,130散热孔,141左侧壁,142右侧壁,143前侧壁,144后侧壁,145装饰件,200弹性件,210第一头部,220颈部,230第二头部,231穿孔部,2311第一端,2312第二端,300加热器具,310面板, 320底座,321加热器具的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灶具组件。

如图1至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组件,包括:加热器具300和台架100,台架100设有凹槽110,凹槽110被适配为能收容至少1个加热器具300,其中,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和/或凹槽110的侧壁111上设有若干弹性件200。

可以理解的是,灶具组件中的加热器具300的数量可为单个或多个,灶具组件中的加热器具30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加热器具300中的各个加热器具300之间在类型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多个加热器具300 可全部为电磁炉,或全部为电热炉,或部分为电磁炉、另一部分为电热炉,当然,加热器具300的具体类型并不局限于所列举的电热炉或电热炉,也可为微波炉、烤炉、电磁和红外等混合加热源炉具等,此处不再穷举,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组件,在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设置有若干弹性件200和/或在凹槽110的侧壁111上设置有若干弹性件200,加热器具300容置于凹槽110中时,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与凹槽110的侧壁111会对弹性件200形成挤压,该情况下,弹性件200能产生弹性反作用力并施加于加热器具300,以推挤加热器具300,使加热器具300在凹槽 110内实现自动找正,这样,加热器具300在台架100中的装配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且装配过程中无需精密地装配定位,加热器具300装配于台架100的操作更简单、方便,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且对于凹槽110被适配为用于收容2个及以上的加热器具300的情况,通过弹性件200推挤加热器具300自动找正,可以促进加热器具300之间相互紧靠,这样,凹槽110 内的加热器具300之间可更紧密地排列,使得加热器具300之间的拼接缝隙可以更小,整个灶具组件产品造型更美观,同时也避免了拼缝偏大引起的藏污纳垢的问题,产品清洁度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3所示,凹槽110的侧壁 111上设有安装结构120,弹性件200连接于该安装结构120。这样,弹性件200在台架100的装配工序可更简单、快捷,且利用安装结构120可同时实现对弹性件200进行装配指示和定位,兼顾提升产品装配效率和弹性件200的装配精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将弹性件200设于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 上,而凹槽110的侧壁111上不设置弹性件200的方式,具体如,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设置安装结构120,弹性件200连接于该安装结构120。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分别在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凹槽110的侧壁111上设置安装结构120,且两者的安装结构120上分别设有弹性件 200。

当然,本设计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几个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也不设计安装结构120,而采用将弹性件200直接粘接在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或凹槽110的侧壁111上实现弹性件200固定,例如,利用双面胶或胶水粘接弹性件200实现对弹性件200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13所示,安装结构120包括安装孔,安装孔与弹性件200适配连接。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的优点。

优选地,安装孔为通孔。这样,弹性件200与安装孔之间可形成弹性件200贯穿安装孔的装配形式,更利于保证弹性件200的装配牢固性,这样,加热器具300向下装入凹槽110的过程中,弹性件200不容易被碰掉,使得弹性件200对加热器具300的支撑效果更可靠。

更优选地,如图1至图13所示,安装孔包括翻边通孔121,也即安装孔包括带有翻边1211的通孔,具体例如,在凹槽110的侧壁111上制作出直冲孔后,对直冲孔进行翻边处理以制作出翻边通孔121。利用翻边通孔 121,可以增加弹性件200与安装孔的配合长度,有利于提升弹性件200的抗剪切强度,降低加热器具300与台架100拆装过程中弹性件200的受损风险,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如图5和图6所示,翻边通孔121具有翻边1211,且进一步优选地,翻边1211朝向凹槽110的侧壁111的外侧凸伸。这样,在保证安装孔与弹性件200之间的配合长度的同时,可使得凹槽110的侧壁111能更均匀地对弹性件200支撑,这样,弹性件200上受到的集中应力更小,有利于延长弹性件200的使用寿命。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也可设计安装孔包括无翻边通孔122,也即不带翻边1211的通孔,具体例如为直冲孔,该结构同样可以实现弹性件200与安装孔之间适配安装,且由于无翻边通孔122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可具有简化台架100加工工艺,降低台架100成本的优点。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部分安装孔为翻边通孔121,另一部分安装孔为无翻边通孔122。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安装孔为盲孔,使盲孔以卡固方式实现对弹性件200装配。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9所示,弹性件200包括颈部220和第一头部210,第一头部210设在颈部220的一端,颈部220嵌套在安装孔内,第一头部210位于台架100的凹槽110内,且第一头部210与安装孔周围的部位抵靠。这样,当加热器具300压紧第一头部210时,颈部220 与安装孔的装配形成自紧配合,可确保弹性件200装配可靠,通过使第一头部210被安装孔周围的部位支撑,可使得第一头部210内部形成弹力反作用于加热器具300,以推挤加热器具300实现加热器具300自动找正,加热器具300在台架100中的装配精度更高,且装配过程中无需精密地装配定位,加热器具300装配于台架100的操作更简单、方便,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17、图18、图19、图20和图21所示,弹性件200还包括第二头部230,颈部220贯穿安装孔,第二头部230设在颈部220的另一端,第二头部230能与安装孔周围的部位抵靠以限位。这样可以防止加热器具300装入凹槽110内的过程中将弹性件200碰掉,提升弹性件200 的装配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如图17和图19所示,第二头部230上构造有穿孔部231,穿孔部23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311和第二端2312,第一端2311与颈部220 连接,且沿第一端2311向第二端2312的方向,穿孔部231的宽度逐渐减小。这样可更方便、快捷地将穿孔部231穿过安装孔,以实现将颈部220 嵌入安装孔内实现对弹性件200装固,产品使用更方便,且减小了弹性件 200穿孔安装过程中的损伤,更利于保证产品寿命。

优选地,如图17和图19所示,弹性件200为一体成型部件。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弹性件200为弹性材料质体。也即弹性件200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这样的结构可使得加热器具300在台架100中不会有过大的晃动量,更利于加热器具300维持稳定。

可选地,弹性件200为硅胶体、橡胶体或弹性棉体,具有成本低,且弹性、耐热性及抗老化性能优异的优点,可以提升产品性价比。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弹性件200与安装结构120能拆装地连接,具体如弹性件200通过穿接部实现与安装孔的卡接,当然,也可为弹性件200利用其弹性实现的与安装孔的过盈装配。这样,用户根据弹性件200老化情况可对弹性件200进行更换,确保产品的自动找正功能得以延续,当然,对于产品装配过程,也可便于组装人员试用不同型号的弹性件200以确保组装精密性。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8及图10至图13所示,对于凹槽110 的侧壁111上设有弹性件200的情况,凹槽110的侧壁111上设有凸伸部,且凹槽110的侧壁111上的该凸伸部朝向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凸伸,弹性件200设在该凸伸部上。其中,通过将弹性件200设于凸伸部上,一方面,该结构对于弹性件200安装的引导、指示效果更好,使得弹性件200 的装配更便捷,且可避免弹性件200错装问题,利于保证弹性件200装配稳固、可靠,另一方面,利用凸伸部可实现对弹性件200抬升,确保弹性件200能有效支撑加热器具300,防止弹性件200被避空。

其中,凸伸部可包括弹性凸伸部和刚性凸伸部中的一种或多种。

举例而言,如图2至图8所示,对于凸伸部包括弹性凸伸部的情况,弹性凸伸部可具体包括弹臂1112,弹臂1112的一端被连接,具体例如弹臂 1112的一端被弹臂1112所在的凹槽110的侧壁111连接,弹臂111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弹臂1112上设有弹性件200。其中,弹臂1112具有较好的弹性变形能力,可以进一步强化加热器具300与台架100之间的适配调节过程,进一步加大对加热器具300装配偏差的补偿量,进一步降低将加热器具300装入台架100的操作难度,提升产品使用体验。优选地,弹臂 1112由凹槽110的侧壁111的局部区域或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的局部区域一体构造成型。

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弹臂1112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装配有弹性件200,其中,优选地,弹臂1112上的安装孔邻近弹臂1112的自由端,相应地,弹臂1112上的弹性件200邻近弹臂1112的自由端。

更优选地,如图6和图8所示,弹臂1112包括连接臂11121和抵靠臂 11122,连接臂11121的一端与凹槽110的侧壁111连接,另一端折弯构造出该抵靠臂11122,弹性件200位于抵靠臂11122上。其中,通过设置连接臂11121与抵靠臂11122在衔接处形成折弯造型,且弹性件200位于抵靠臂11122上,当加热器具300位于凹槽110中的情况下,利用折弯造型可以使弹臂1112及弹性件200对加热器具300的反作用力主要指向凹槽 110的中心线处,而在其他方向上的分力较小,这样,弹臂1112及弹性件 200的弹力进行推挤加热器具300以促使加热器具300找正的做功效率更高。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7和图19所示,弹臂1112由凹槽110的侧壁 111的局部区域一体构造成型,例如,对凹槽110的侧壁111的局部区域冲压以构造出弹臂1112。

举例而言,如图10至图13所示,对于凸伸部包括刚性凸伸部的情况,刚性凸伸部可具体包括凸台1113,弹性件200设置在凸台1113上。

更具体地,凸台1113为向凹槽110内隆起的凸包结构,其具体包括围边11131和顶面11132,该围边11131轴向的一端连接于凹槽110的侧壁 111,另一端被顶面11132封盖,安装孔设于顶面11132,弹性件200装配于安装孔。

优选地,凸台1113为锥形棱台,该结构更方便于加热器具300向下装入安装槽中,同时,该结构也可在保证自身强度和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小顶面11132面积,从而减少凸台1113与加热器具300之间的磨损。

优选地,凸台1113由凹槽110的侧壁111的局部区域一体构造成型,具体地例如,可通过对凹槽110的侧壁111的局部进行钣金拉伸处理以构造出该凸台1113。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于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设有弹性件的情况,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设有凸伸部,且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的该凸伸部朝向凹槽110的侧壁111凸伸,弹性件200设在该凸伸部上。其中,凸伸部的其他附加技术特征可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凸伸部的附加技术特征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孔为圆孔,圆孔的加工性好,利于兼顾产品加工效率和成本。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安装孔为方形孔、椭圆孔、长圆孔等。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9所示,对于凹槽110的侧壁111上设有弹性件200的情况,进一步优选设计凹槽110的侧壁111上设有多个弹性件200,多个弹性件200沿凹槽110的周向间隔地分布。这样可在台架100 内的加热器具300的周围存在多个弹性施力点,使得台架100内的单个加热器具300或台架100内的多个加热器具300形成的整体可受到多个弹力实现更加精确地找正,同时使得加热器具300在台架100内维持稳定、不容易晃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设有弹性件的情况,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设有多个弹性件200,多个弹性件200沿凹槽110 的周向间隔地分布。

更具体例如,台架100的凹槽110所收容的加热器具30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对于台架100的凹槽110所收容的加热器具300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单个加热器具300的周圈设置多个弹性件200,相应地,该多个弹性件200也会沿凹槽110的周向间隔地分布,这样可在单个加热器具300 的周围存在多个弹性施力点,加热器具300的找正效果更好,且加热器具 300相对于台架100的对中性也更好、装配也更稳定;对于台架100的凹槽110所收容的加热器具30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多个加热器具300拼合所形成的构件的周圈设有多个弹性件200,相应地,该多个弹性件200 也会沿凹槽110的周向间隔地分布,这样,因受到弹性件200的推挤力,加热器具300之间会相互靠拢,使得各个加热器具300更稳定,且多个加热器具300之间找正效果更好,加热器具300之间的拼缝也更小,整个灶台组件表面不会出现加大的段差感,且也避免了拼缝过大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1、图16和图18所示,对于凹槽110的侧壁 111上设有弹性件200的情况,若干弹性件200中的全部或部分位于凹槽110 的侧壁111上下方向的中点与凹槽110的侧壁111上端之间的位置。也即若干安装结构120位于凹槽110的侧壁111的中上部位。这样有利于加热器具300在受到弹性件200的弹力作用时保持平衡,而不会因为弹性件200 的弹力导致加热器具300翻转、偏斜,对加热器具300的偏位制约效果更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设有弹性件的情况,若干弹性件200中的全部或部分位于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下方向的中点与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端之间的位置。也即若干安装结构120位于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的中上部位。这样有利于加热器具300在受到弹性件 200的弹力作用时保持平衡,而不会因为弹性件200的弹力导致加热器具 300翻转、偏斜,对加热器具300的偏位制约效果更好。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图7和图12所示,对于凹槽 110的侧壁111上设有弹性件200的情况,凹槽110的侧壁111上的弹性件 200的周围分布有散热孔130。这样,在弹性件200推挤加热器具300的情况下,会使得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与凹槽110的侧壁111之间产生间隙,可以对弹性件200周围的散热孔130形成有效避空,使得产品散热效率更高。

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设有弹性件的情况,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的弹性件的周围分布有散热孔。这样,在弹性件推挤加热器具300的情况下,会使得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与凹槽110的侧壁111之间产生间隙,可以对弹性件周围的散热孔形成有效避空,使得产品散热效率更高。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9所示,对于凹槽110的侧壁111上设有弹性件200的情况,更具体而言,凹槽110的侧壁111包括左侧壁141和右侧壁142,左侧壁141与右侧壁142相对,且左侧壁141和右侧壁14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弹性件200。这样,加热器具300的左、右对位性更好,加热器具300的左、右晃动量也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如图1和图9所示,左侧壁141和右侧壁142上分别设有弹性件200。这样,左、右侧壁上的弹性件200可相向推挤加热器具300,对于多个加热器具300位于凹槽110中的情况,可使得左右排列的加热器具300 之间能相向靠拢以减小拼缝宽度,以使得整个组合灶具产品造型更美观,同时也避免了拼缝偏大引起的藏污纳垢的问题,产品清洁度更好,对于单个加热器具300位于凹槽110中的情况,可使得加热器具300在台架100中的对中性好、稳定性也更高。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9所示,凹槽110的侧壁111包括前侧壁143 和后侧壁144,前侧壁143与后侧壁144相对,在前侧壁143和后侧壁144 中的一个上设置装饰件145,另一个上设置弹性件200,这样,安装结构 120上的弹性件200可将加热器具300向装饰件145推挤,使得加热器具 300与装饰件145之间的拼缝小,用户在装饰件145侧基本看不到拼缝,整个组合灶具产品造型更美观,同时也避免了拼缝偏大引起的藏污纳垢的问题,产品清洁度更好。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对于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上设有弹性件的情况,可选地,

当台架100的凹槽110适配单个加热器具300时,该加热器具300的前、后、左、右壁面的至少之一上设有弹性件200。

当台架100的凹槽110适配多个加热器具300时,该由多个加热器具300 拼合所形成的整体的前、后、左、右壁面的至少之一上设有弹性件200,相邻加热器具300的相对侧壁上可不设弹性件2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4至图21所示,灶具组件包括两个加热器具300,当然,加热器具300的数量也可为3个、4个甚至更多,此处以两个电磁炉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每个加热器具300包括面板 310和底座320,面板310设于底座320顶部,并与底座320合围形成电器室,电器室内容置有电磁线圈盘、风机等电器元件,底座320的侧壁作为加热器具300的侧壁321。

加热器具300装配于台架100时,其底座320位于凹槽110内,面板 310周边搭靠在凹槽110口部,且优选两个面板310之间毗邻分布,其中,弹性件200装配于凹槽110的侧壁111上的安装结构120,并且,左侧壁 141上的弹性件200向右推挤左侧的加热器具300的底座320的侧壁,右侧壁142上的弹性件200向左推挤右侧的加热器具300的底座320的侧壁,使得两个加热器具300之间左右相向靠拢,以使得如图14和图15所示,两个加热器具300的面板310在H衔接处实现良好过渡,基本形成无缝拼合,另外,后侧壁144上的弹性件200向前推挤两个加热器具300的底座 320,使得两个加热器具300与位于前侧壁143上的装饰件145维持抵靠,以使得如图14和图15所示,两个加热器具300的面板310与装饰件145 在I衔接处实现良好过渡,基本形成无缝拼合,这样,整个组合灶具的顶面11132不会有缝隙带来的段差感,美观性更好,且避免了拼缝过大引起的组合灶具内部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

另外,如图17和图19所示,本方案凹槽110的侧壁111上构造有弹臂1112,安装结构120包括翻边通孔121,翻边通孔121设于弹臂1112上,弹性件200包括弹性硅胶件,弹性件200安装于翻边通孔121内,可以进一步增加挤压弹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灶具组件,在加热器具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弹性件和/或在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弹性件,加热器具容置于凹槽中时,加热器具的侧壁与凹槽的侧壁会对弹性件形成挤压,该情况下,弹性件能产生弹性反作用力并施加于加热器具,以推挤加热器具,使加热器具在凹槽内实现自动找正,这样,加热器具在台架中的装配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且装配过程中无需精密地装配定位,加热器具装配于台架的操作更简单、方便,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且对于凹槽被适配为用于收容2个及以上的加热器具的情况,通过弹性件推挤加热器具自动找正可以促进加热器具之间相互紧靠,这样,凹槽内的加热器具之间可形成更紧密地排列,使得加热器具之间的拼接缝隙可以更小,整个灶具组件产品造型更美观,同时也避免了拼缝偏大引起的藏污纳垢的问题,产品清洁度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