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产品加工的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0540发布日期:2019-10-09 00:4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用于水产品加工的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的干燥机。



背景技术:

水产品生产季节性强,原料易于腐败,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原料进行及时保鲜和加工处理。由于水产干制品不许冷藏,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不需低温链,并且水分含量很低(一般在14%以下),使运输、储藏和食用更为简便、成本低,同时还可避免低温链过长引起的污染和品质降低。因此,水产品的干燥生产是水产品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除了储藏的目的外,很多水产干制品因其具有独特风味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干咸鳕鱼、干咸鲨鱼、干咸沙丁鱼等是世界很多地区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各种烤鱼片、海米、干贝、贻贝干、干海参、干鲍鱼等也是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近几年,世界每年干燥鱼的总产量达3140000吨。

水产品的传统干燥方法就是日光干燥法,传统日光干燥不需特殊设备,只需要将水产品放在太阳光下晒干即可,其干燥成本低,是最经济的干燥方法。目前,室外日光干燥仍是许多地区,特别是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众多发展中国家鱼品干燥的主要方式。由于日光干燥完全依赖自然环境条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不易控制干燥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品加工的干燥机,有效循环利用干燥能源,热效率高、传热系数高,干燥过程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物料干燥彻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水产品加工的干燥机,包括:

第一干燥箱,用于对物料初次加工,第一干燥箱具有进料管和第一传料管,

第二干燥箱,用于对第一干燥箱初次干燥后的物料二次干燥,第二干燥箱与第一传料管连通,还具有出料口,

加热箱,用于将空气加热后输入第一干燥箱、第二干燥箱内,

其中,第一干燥箱通过第一排气管与加热箱连接,将低温气体送回加热箱内,第一排气管一端口设于第一干燥箱内上部,另一端口设于加热箱内下部,第一干燥箱与干燥箱之间的第一排气管上设有对第一排气管内部气体降温的冷凝组件,冷凝组件包括第四箱体,第四箱体具有与第一排气管连通的第二腔室,第四箱体还具有设于第二腔室上方的第一腔室。

本发明采用二次干燥处理工艺对物料进行二次干燥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将物料在自然光下长时间干燥处理方式,本发明所采用的二次干燥工艺可保证物料干燥效果,并相比于自然干燥的时间得到极大的缩短,采用第一干燥箱和第二干燥箱分别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可实现控制干燥温度,避免了环境对干燥的影响效果,且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干燥处理,对物料干燥过程中的热效率高、传热系数高,有效提升物料干燥质量、缩短加工时间,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排气管将第一干燥箱和加热箱之间的连通,并设置第一排气管的进/出气口位置来实现将第一干燥箱内温度较低的空气回收至加热箱内,第一干燥箱内的注入的热气是从第一干燥箱下部注入,考虑到加热状态下的空气质量低于相对温度较低的空气,热空气会上升的因素,这样以便于在第一干燥箱内热气从上往下对干燥箱内的物料干燥,并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一并向上带出第一干燥箱,通过第一排气管将排出空气送入加热箱内进行再次加热,而加热箱内的第一排气管的管口设于加热箱下部,这样有利于较冷气体将热气体向上推动形成气体流动。第一排气管将第一干燥箱内物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带出,故通过设置冷凝组件对第一排气管内流通的气体进行冷却处理,使汽化水体液化并收集,通过第四箱体内设的第二腔室来保证气体流经冷凝组件,在第二腔室上方设置第一腔室以便于热传导至第一腔室内,对第二腔室内流经的空气进行吸热,为提高第一腔室的吸热效果可在第一腔室内部注入冷却液来提高吸热效果,实现回收的气体中含有汽化的水体液化,实现热量回收,有效提升物料干燥质量、缩短加工时间。

具体的,第二腔室两对应侧壁分别连接第一排气管,实现气体流通,这样扩大气体在第二腔室内的流通量,也有益于气体在第二腔室内的停留时间延长,提高对气体中含有的水分冷凝效果,第二腔室下方的第四箱体具有第三腔室,第三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通过连通孔连通。第一腔室内存储有吸热液体。第一排气管上还设有泵体,对于冷凝后产生的水体因重力作用下滑至第二腔室底部,通过连通孔将其收集进第三腔室内,为保证更换第一腔室内的液体更换,可在第四箱体上设开合盖,同理为便于排放第三腔室内的水体,可在第四箱体上设另一开合盖便于排放水体。

具体的,第一干燥箱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内部通过隔料板分别上下空间,进料管、第一排气管、第一传料管分别与第一干燥箱上部箱体连接。利用隔料板将第一干燥箱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且隔料板表面均布有通孔,在物料送入第一干燥箱后,物料在干燥过程中所分离出的杂质或较大的水滴可直接通过隔料板上设置的通孔落入第一干燥箱下半部分,提高干燥效率以及干燥物的加工质量,进料管和第一排气管与第一干燥箱顶壁连通,第一传料管连接于隔料板上方的第一干燥箱箱的第二箱体的侧壁,以便于第一干燥箱内的物料传递。

具体的,第二箱体下部箱体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轴设于第二箱体上部箱体内,第一电机转轴环绕布设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叶面与转轴轴线平行,搅拌叶片与转轴连接的对应边具有内凹弧面,搅拌叶片另外两边缘外凸,与弧面交接处圆角过度。通过在第二箱体内设置第一电机来驱动其转轴旋转带动搅拌叶旋转对第二箱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处理作用,实现扩大物料之间的间隙,相比于现有采用光照晾晒的方式,物料在晾晒过程中往往处于静态,气体在物体表面流动效果并不好,本发明通过对物料的搅拌,促使物料在第二箱体内搅拌运动,扩大物料与空气之间的接触,提高物料的干燥效果,搅拌叶片的旋转对进入第二箱体内的气体具备搅拌作用,提高第二箱体内气体流动效果,进一步的将搅拌叶片与转轴连接的对应边设置内凹弧面,同时搅拌叶片另外两边缘外凸,与弧面交接处圆角过度,这样搅拌叶片竖直方向上,两端部对气流的带动效果大于搅拌叶片中部,便于竖直方向上搅拌叶片两端部的气流向中部集中实现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产生的热流与未蒸发水分热熔流以及干燥物料热熔流三者之间部分叠加,以提高物料整体热解速率和挥发分产率,使物料在第一干燥箱中短时间内达到失水峰值,避物料在长时间失水过程中其内部营养成分逐渐降低,保证了所加工物料的品质并彻底干燥了物料。

具体的,第二箱体下部箱体连通有集液管,集液管与设于第二箱体外的液体回收箱连接,物料放入第二箱体内可能会沥出一部分水分加上在干燥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较多的水分,通过隔料板上的通孔,从物料上分离出来的水分集中在第二箱体下部由集液管进行集中收集至液体回收箱进行集中处理,防止第二箱体下部收集的水体大量汽化加重干燥所用能耗。

具体的,第二干燥箱包括第三箱体,第三箱体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一传料管、第二电机和第二排气管,第二电机转轴与设置在第三箱体内的搅拌轴连接,第三箱体下部侧壁上连接有第二输气管。第二排气管连接有泵体。第三箱体的出料口设有阀门,物料在第一干燥箱内进行了快速干燥,经第一干燥箱处理的物料在短时间内快速失水,有效减少物料内部的营养成分的流失,物料在经第一干燥箱干燥处理后,通过传料管将物料输送至第二干燥箱内进行第二次干燥处理,在第二干燥箱内同样采用搅拌的方式对物料进行搅拌,所采取的搅拌轴为常用搅拌轴,物料在第二干燥箱内进行较长时间的干燥,对物料进行彻底干燥,搅拌轴的搅拌速度不宜过快且搅拌轴选用材质应为陶瓷材质或304不锈钢,物料在第二干燥箱内进行不断的翻滚搅拌作用下逐渐降低其体内含水量,在第三箱体一侧设置第二输气管来输入气体使其向上流动至第二排气管排出气体,实现第三箱体内的气体流动,避免大量水蒸气在第三箱体内大量停留。

具体的,第一干燥箱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的箱壁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隔热板,内壁表面均布矩形状内陷槽体。在内壁上设置矩形内陷槽体,气体沿内壁流动过程中需经过各槽体,降低气流沿内壁的流动速度并增大气体与内壁之间的热量交换,保持第二箱体内部温度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设置隔热板来隔绝内壁与外壁之间的热量交换,进一步保证内壁的保温效果。

具体的,加热箱通过第一输气管分别与第一干燥箱、第二干燥箱连通,第一输气管的进/出气管口均设于第一干燥箱、第二干燥箱、加热箱上半部分。用于实现将加热箱内加热后的空气输入各干燥箱内对物料进行加热操作。

具体的,加热箱内设有电加热板,电加热板由控制器控制,第一干燥器内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二干燥器内设有第二温度检测器,控制器通过连接线分别与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二温度检测器连接。利用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二温度检测器分别对第一干燥箱和第二干燥箱内部温度进行监控,在温度较低时,控制器控制电热板增大空气加热温度,本发明中所指的控制器为电脑终端。

具体的,加热箱底部开口设置,采用可过滤气体的过滤板进行封口,通过对加热箱底部开口设置以便于空气进入加热箱内进行加热处理,并且加热后的气体质量较轻,上浮于加热器上部不会从加热箱底部流出,通过这只过滤板可对进入加热箱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滤除空气中的杂质,提高对物料干燥的卫生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二次干燥处理工艺对物料进行二次干燥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将物料在自然光下长时间干燥处理方式,本发明所采用的二次干燥工艺可保证物料干燥效果,并相比于自然干燥的时间得到极大的缩短,采用第一干燥箱和第二干燥箱分别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可实现控制干燥温度,避免了环境对干燥的影响效果,且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干燥处理,对物料干燥过程中的热效率高、传热系数高,有效提升物料干燥质量、缩短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用于水产品加工的干燥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加热箱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干燥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电机与其搅拌叶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箱体内壁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箱体其箱壁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干燥箱内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冷凝组件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干燥器;11-第一传料管;12-第一排气管;13-第二箱体;14-隔料板;15-搅拌叶片;16-第一电机;17-进料管;18-内壁;181-内陷槽体;19-外壁;191-隔热板;20-液体回收箱;21-集液管;30-冷凝组件;31-第四箱体;32-第一腔室;33-第二腔室;34-第三腔室;35-连通孔;40-加热箱;41-第一输气管;42-第一箱体;43-过滤板;50-控制器;51-连接线;52-第一温度检测器;53-电加热板;54-第二温度检测器;60-第二干燥器;61-阀门;62-第三箱体;63-搅拌轴;64-第二输气管;65-第二电机;66-第二排气管;70-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8所示,用于水产品加工的干燥机,包括:

第一干燥箱10,用于对物料初次加工,第一干燥箱10具有进料管17和第一传料管11,

第二干燥箱60,用于对第一干燥箱10初次干燥后的物料二次干燥,第二干燥箱60与第一传料管11连通,还具有出料口,

加热箱40,用于将空气加热后输入第一干燥箱10、第二干燥箱60内,

其中,第一干燥箱10通过第一排气管12与加热箱40连接,将低温气体送回加热箱40内,第一排气管12一端口设于第一干燥箱10内上部,另一端口设于加热箱40内下部,第一干燥箱10与干燥箱40之间的第一排气管12上设有对第一排气管12内部气体降温的冷凝组件30,冷凝组件30包括第四箱体31,第四箱体31具有与第一排气管12连通的第二腔室33,第四箱体31还具有设于第二腔室33上方的第一腔室32。

本发明采用二次干燥处理工艺对物料进行二次干燥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将物料在自然光下长时间干燥处理方式,本发明所采用的二次干燥工艺可保证物料干燥效果,并相比于自然干燥的时间得到极大的缩短,采用第一干燥箱10和第二干燥箱60分别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可实现控制干燥温度,避免了环境对干燥的影响效果,且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干燥处理,对物料干燥过程中的热效率高、传热系数高,有效提升物料干燥质量、缩短加工时间,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排气管12将第一干燥箱10和加热箱40之间的连通,并设置第一排气管12的进/出气口位置来实现将第一干燥箱10内温度较低的空气回收至加热箱40内,第一干燥箱10内的注入的热气是从第一干燥箱10下部注入,考虑到加热状态下的空气质量低于相对温度较低的空气,热空气会上升的因素,这样以便于在第一干燥箱10内热气从上往下对干燥箱10内的物料干燥,并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一并向上带出第一干燥箱10,通过第一排气管12将排出空气送入加热箱40内进行再次加热,而加热箱40内的第一排气管12的管口设于加热箱40下部,这样有利于较冷气体将热气体向上推动形成气体流动。第一排气管12将第一干燥箱10内物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带出,故通过设置冷凝组件30对第一排气管12内流通的气体进行冷却处理,使汽化水体液化并收集,通过第四箱体31内设的第二腔室33来保证气体流经冷凝组件30,在第二腔室33上方设置第一腔室32以便于热传导至第一腔室32内,对第二腔室33内流经的空气进行吸热,为提高第一腔室32的吸热效果可在第一腔室32内部注入冷却液来提高吸热效果,实现回收的气体中含有汽化的水体液化,实现热量回收,有效提升物料干燥质量、缩短加工时间。

第二腔室33两对应侧壁分别连接第一排气管12,实现气体流通,这样扩大气体在第二腔室33内的流通量,也有益于气体在第二腔室33内的停留时间延长,提高对气体中含有的水分冷凝效果,第二腔室33下方的第四箱体31具有第三腔室34,第三腔室34与第二腔室33之间通过连通孔35连通。第一腔室32内存储有吸热液体。第一排气管12上还设有泵体70,对于冷凝后产生的水体因重力作用下滑至第二腔室33底部,通过连通孔35将其收集进第三腔室34内,为保证更换第一腔室32内的液体更换,可在第四箱体31上设开合盖,同理为便于排放第三腔室34内的水体,可在第四箱体31上设另一开合盖便于排放水体。

第一干燥箱10包括第二箱体13,第二箱体13内部通过隔料板14分别上下空间,进料管17、第一排气管12、第一传料管11分别与第一干燥箱10上部箱体连接。利用隔料板14将第一干燥箱10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且隔料板14表面均布有通孔,在物料送入第一干燥箱10后,物料在干燥过程中所分离出的杂质或较大的水滴可直接通过隔料板14上设置的通孔落入第一干燥箱10下半部分,提高干燥效率以及干燥物的加工质量,进料管17和第一排气管12与第一干燥箱10顶壁连通,第一传料管11连接于隔料板14上方的第一干燥箱10箱的第二箱体13的侧壁,以便于第一干燥箱10内的物料传递。

第二箱体13下部箱体内设有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转轴设于第二箱体13上部箱体内,第一电机16转轴环绕布设搅拌叶片15,搅拌叶片15的叶面与转轴轴线平行,搅拌叶片15与转轴连接的对应边具有内凹弧面,搅拌叶片15另外两边缘外凸,与弧面交接处圆角过度。通过在第二箱体13内设置第一电机16来驱动其转轴旋转带动搅拌叶15旋转对第二箱体13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处理作用,实现扩大物料之间的间隙,相比于现有采用光照晾晒的方式,物料在晾晒过程中往往处于静态,气体在物体表面流动效果并不好,本发明通过对物料的搅拌,促使物料在第二箱体13内搅拌运动,扩大物料与空气之间的接触,提高物料的干燥效果,搅拌叶片15的旋转对进入第二箱体13内的气体具备搅拌作用,提高第二箱体13内气体流动效果,进一步的将搅拌叶片15与转轴连接的对应边设置内凹弧面,同时搅拌叶片15另外两边缘外凸,与弧面交接处圆角过度,这样搅拌叶片15竖直方向上,两端部对气流的带动效果大于搅拌叶片15中部,便于竖直方向上搅拌叶片15两端部的气流向中部集中实现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产生的热流与未蒸发水分热熔流以及干燥物料热熔流三者之间部分叠加,以提高物料整体热解速率和挥发分产率,使物料在第一干燥箱10中短时间内达到失水峰值,避物料在长时间失水过程中其内部营养成分逐渐降低,保证了所加工物料的品质并彻底干燥了物料。

第二箱体13下部箱体连通有集液管21,集液管21与设于第二箱体13外的液体回收箱20连接,物料放入第二箱体13内可能会沥出一部分水分加上在干燥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较多的水分,通过隔料板14上的通孔,从物料上分离出来的水分集中在第二箱体13下部由集液管21进行集中收集至液体回收箱20进行集中处理,防止第二箱体13下部收集的水体大量汽化加重干燥所用能耗。

第二干燥箱60包括第三箱体62,第三箱体62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一传料管11、第二电机65和第二排气管66,第二电机65转轴与设置在第三箱体62内的搅拌轴63连接,第三箱体62下部侧壁上连接有第二输气管64。第二排气管66连接有泵体70。第三箱体62的出料口设有阀门62,物料在第一干燥箱10内进行了快速干燥,经第一干燥箱10处理的物料在短时间内快速失水,有效减少物料内部的营养成分的流失,物料在经第一干燥箱10干燥处理后,通过传料管11将物料输送至第二干燥箱60内进行第二次干燥处理,在第二干燥箱60内同样采用搅拌的方式对物料进行搅拌,所采取的搅拌轴63为常用搅拌轴,物料在第二干燥箱60内进行较长时间的干燥,对物料进行彻底干燥,搅拌轴63的搅拌速度不宜过快且搅拌轴63选用材质应为陶瓷材质或304不锈钢,物料在第二干燥箱60内进行不断的翻滚搅拌作用下逐渐降低其体内含水量,在第三箱体62一侧设置第二输气管64来输入气体使其向上流动至第二排气管66排出气体,实现第三箱体62内的气体流动,避免大量水蒸气在第三箱体62内大量停留。

第一干燥箱10包括第二箱体13,第二箱体13的箱壁包括内壁18和外壁19,内壁18与外壁19之间设有隔热板191,内壁18表面均布矩形状内陷槽体181。在内壁18上设置矩形内陷槽体181,气体沿内壁18流动过程中需经过各槽体181,降低气流沿内壁18的流动速度并增大气体与内壁18之间的热量交换,保持第二箱体13内部温度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设置隔热板191来隔绝内壁18与外壁19之间的热量交换,进一步保证内壁18的保温效果。

加热箱40通过第一输气管41分别与第一干燥箱10、第二干燥箱60连通,第一输气管41的进/出气管口均设于第一干燥箱10、第二干燥箱60、加热箱40上半部分。用于实现将加热箱40内加热后的空气输入各干燥箱内对物料进行加热操作。

加热箱40内设有电加热板53,电加热板53由控制器50控制,第一干燥器10内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器52,第二干燥器60内设有第二温度检测器54,控制器50通过连接线51分别与第一温度检测器52、第二温度检测器54连接。利用第一温度检测器52、第二温度检测器54分别对第一干燥箱10和第二干燥箱60内部温度进行监控,在温度较低时,控制器50控制电热板53增大空气加热温度,本发明中所指的控制器50为电脑终端。

加热箱40底部开口设置,采用可过滤气体的过滤板43进行封口,通过对加热箱40底部开口设置以便于空气进入加热箱40内进行加热处理,并且加热后的气体质量较轻,上浮于加热器40上部不会从加热箱40底部流出,通过这只过滤板43可对进入加热箱40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滤除空气中的杂质,提高对物料干燥的卫生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用于水产品加工的干燥机实际使用时:物料干燥前对各部件内部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放入物料前,通过控制器50来控制电加热板53对空气加热后分别输入第一干燥室10和第二干燥室60内,第一温度检测器52和第二温度检测器54进行温度检测并反馈数据至控制器50内,当温度达标后,操作人员或采用机械手将物料通过进料管17放入第一干燥箱10内进行干燥,物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体由集液管21收集并送入液体回收箱20内,烘干所产生的水蒸气从第一排气管12排出,冷凝组件30对水蒸气进行冷凝处理,去除第一排气管12气体中大部分水分后将气体输入回加热箱40进行再次加热利用,物料在第一干燥箱10内完成干燥后,利用第一传料管11将物料传送至第二干燥箱60内进行二次干燥处理。需注意物料在第一干燥箱10内的干燥时间短于在第二干燥箱60内的干燥时间。本实施例中所指的物料为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水产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实施例1的干燥机和实施例2的操作方法对鲍鱼进行干燥试验,作为实验组,同时设定两组对照组,对照组1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所使用设备为kl-2d-4zg微波真空干燥设备,广州凯棱工业用微波设备有限公司所生产,微波功率2000w,真空度-80kpa,对照组2采用自然晾晒干燥,于夏季室外温度32℃~38℃的天气下进行晾晒。

所干燥的鲍鱼为腌制后的鲍鱼,鲍鱼为水产市场购买;

经测试实验组所干燥鲍鱼使其干基含水率至10%以下用时30min,对照组1所干燥鲍鱼使其干基含水率至10%以下用时10min,对照组2所干燥鲍鱼使其干基含水率至10%以下用时为2天~3天。

对各组所加工的鲍鱼色泽评价如下:实验组所加工的鲍鱼色泽为橙黄色,对照组1所加工的鲍鱼为暗黄色,对照组2所加工的鲍鱼颜色为灰白色。

对各组所加工的鲍鱼口感评价如下:实验组所加工的鲍鱼硬度适中,有较高的弹性和咀嚼性;对照组1所加工的鲍鱼弹性一般;对照组2所加工的鲍鱼硬度适中,弹性一般且有腥味。

对各组所加工的鲍鱼进行氨基酸含量测定,本试验中测定值为牛磺酸tau(质量份数/g·kg-1),各组所用鲍鱼干燥前牛磺酸值为72.78±0.18,各组干燥后进行测试,实验组鲍鱼牛磺酸含量为71.66±0.34;对照组1鲍鱼牛磺酸含量为52.34±0.40,对照组2鲍鱼牛磺酸含量为50.18±0.25.

通过上述试验及检测结果可知,对照组1的干燥速度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2,但实验组所加工的鲍鱼色泽、口感由于对照组1、2,且实验组所加工的鲍鱼氨基酸流失率远低于对照组1、2,可见通过实验组所加工的鲍鱼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鲍鱼干燥工作且营养成分流失率较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