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的移动床干燥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93986发布日期:2020-03-27 19:5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物料的移动床干燥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干燥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对煤炭、矿粉、粮食、化工原料等物料进行干燥、降低水分的物料的移动床干燥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多需要将物料所含水分降低的单元过程,如煤炭、矿粉、粮食、化工原料等物料进行干燥,降低水分的干燥过程。在这些物料干燥中,有多种方法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如气流干燥、回转管干燥、移动床干燥等。但是,对含有细粉比较多且颗粒分布较寛的物料而言,气流干燥由于气固接触时间短,就容易带来大颗粒干燥不足,细颗粒过度干燥的问题;处理物料量大和物料摩擦性强的情况下、回转管干燥由于回转管与物料之间的相对速度大,容易引起回转加热管的摩擦和腐蚀,导致设备造价高的问题;传统的移动床虽然能较好的缓解气流干燥和回转管干燥的问题,但往往干燥效率比较低,特别是物料与加热面的更新不足,蒸发蒸汽的导出不及时导致干燥效率低等的问题之外,还有当进入高水分物料的情况下,堵塞和下行不畅就会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以及大规模的干燥设备常会出现不均匀出料直接影响着移动床的均衡下料和正常运行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提高干燥器对于物料的适应性和均匀出料成为工业化装置稳定运行的重要课题。因此,探索一种适应物料量大、物料水分变化大的粗细颗粒的混合物料的均匀干燥、物料与加热面的更新良好、蒸发蒸汽的导出及时、进出料控制简单、干燥效率高、对设备摩损小的干燥方法及装置,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干燥过程的节能环保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的移动床干燥方法与装置,物料依靠重力从上到下经过分流不断进行加热面单元更新,并能及时导出蒸发蒸汽的加热板构成的且能适应不同物料水分并均匀出料的移动床干燥器;通过上部设置外加动力的移动式加热面,或横向间距大的固定加热面且有冲击气体喷入的加热方式,克服高水分物料的粘性,保障高水分物料下的顺畅运行;下部加热面设置为固定加热面,并且相邻加热面单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不重叠,由此形成物料向下流动时的分流,实现与加热面接触的物料更新,提高换热效率;通过在上下加热面单元之间的空间设置蒸发蒸汽导出通道及时导出蒸发蒸汽提高蒸发速度,进而提高干燥效率;通过干燥器全截面出料,保障了重力移动床全截面均匀下料的实现;通过底部干燥物料出料的散发蒸发促进了水分的降低和物料的冷却,达到能源高效利用、物料干燥效率的提高和操作环境的保障。本方法与装置为实现物料量大、物料水分变化大的粗细颗粒均匀干燥、进出料控制简单、干燥效率高、对设备摩损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装置保障,且具有投资费用少、设备简单、能耗低、有效控制粉尘污染的特点。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物料的移动床干燥方法,物料依靠重力从上向下移动受到热源的间接加热被干燥的过程分成上部加热区和下部干燥区两部分,离物料进口近的上部加热区采用防止物料架桥堵塞的加热方式,离物料进口远的下部干燥区采用加热面位置固定的固定加热方式;

所述上部加热区采用防止物料架桥堵塞的加热方式是采用如下任意方式:

(1)加热面依靠外加动力移动的移动式加热方式,移动是摆动或旋转或直线移动,

(2)加热面位置固定,在其物料空间向物料释放冲击气体。

所述方法,在下部干燥区的固定加热面下部的出料控制机构为出料全横截面与加热部分等面积的非收缩型方式出料。

所述方法,是在物料完成干燥从干燥器中排出后,通过散发蒸发机构使物料中的水分形成蒸汽排出。

所述方法,是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作为上部加热区的热源使用,所述蒸发蒸汽通过风机将其从下部干燥区抽吸送入上部加热区的热源通道,或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作为上部加热区冲击气体的加热热源使用,对进入干燥器前的冲击气体进行加热。

实现所述物料干燥方法的装置,物料的干燥装置至少由干燥器外壳、物料进口、移动加热面、固定加热面、蒸发蒸汽导出通道、物料出料控制机构组成;物料入口位于移动加热面上部,移动加热面位于固定加热面的上部,物料出料控制机构位于固定加热面的下部;蒸发蒸汽导出通道位于移动加热面与固定加热面之间及固定加热面层间;

所述移动加热面及其移动加热装置是如下所述的任意一种装置:

(1)加热面移动的加热装置至少由对物料加热的加热面、加热面的热源进口、依靠外加动力转动的转轴、加热面与转轴之间的连接构件组成,加热面为围绕转轴转动的圆曲面,在移动方向上能产生使物料向两侧分流的呈先端小后部大的流线形状,在距转轴相同距离加热面单元之间设置有物料通道,或加热面为围绕转轴转动的间隔设置的圆管组成,距转轴近的圆管直径大于离转轴远的圆管直径,

(2)加热面移动的加热装置至少由对物料加热的加热面、加热面的热源进口、加热面的热源出口、加热面水平移动机构、加热面移动动力组成;加热面由间隔设置的圆管组成。

实现所述物料干燥方法的装置,物料的干燥装置至少由干燥器外壳、物料进口、固定加热面、冲击气体导入管、冲击气体排出口、蒸发蒸汽导出通道、物料出料控制机构组成;物料入口位于干燥器顶部,冲击气体导入管位于干燥器上部的加热面层间,上部加热面间的横向间距大于下部加热面间的横向间距;蒸发蒸汽导出通道位于固定加热面层间,物料出料控制机构位于下部固定加热面之下。

所述装置,物料出料控制机构至少由导流板、导流板转轴、导流板转动动力传递机构、导流板转动动力源组成;在出料横截面上导流板多个间隔平行设置并能够围绕导流板转轴转动,导流板长度大于相对应的同方向的干燥器横截面长度,导流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各板宽度之和不小于相对应的干燥器横截面长度。

实现所述物料干燥方法的装置,在物料完成干燥从干燥器排出后使物料中的水分形成蒸汽排出的散发蒸发机构至少由承载物料的倾斜板、振动器、蒸汽出口、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组成;承载物料的倾斜板分多段多层设置,倾斜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2~12°。

具体说明如下:

实现物料干燥的装置,由干燥器外壳、物料入口、移动加热面、固定加热面、物料出料口控制机构、用于物料中水分蒸发产生的蒸汽导出的蒸发蒸汽导出通道与之相连接的蒸发蒸汽出口、干燥物料的散发蒸发机构组成的干燥器中,上部加热区设置移动加热面、下部干燥区设置固定加热面。物料从物料入口进入移动床干燥器内,依靠重力从上向下通过移动加热面构成的上部加热区,然后再向下通过固定加热面构成的下部干燥区,被热源间接加热温度升高,所含水分被蒸发,物料得到干燥后从底部的物料出料控制机构排出,再经过干燥物料散发蒸发机构将所含余热产生的蒸发蒸汽排出后送往下一道工序。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发蒸汽导出通道,从蒸发蒸汽出口排出干燥器之外。

物料在干燥器的上部水分含量高粘性较大,特别是如水分达到11%以上的炼焦煤等,煤料团聚,粘附现象严重,流动性很差,如果直接应用固定式干燥面干燥则容易形成很严重的物料架桥,不能向下流动;应用移动式加热面干燥,由于加热面通过外源动力的推动形成摆动、转动或水平移动等运动,通过移动能够很好地克服物料的架桥,保障了物料的向下流动,其中摆动不仅能使物料向两个方向均匀输送,同时运动和连接机构也相对简单,可作为优选。根据发明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物料被加热温度升高后流动性显著提高;水分有所降低后,粘性也会大幅降低,流动性大幅提高。通过固定式加热面加热的干燥区被进一步加热得到干燥。上部的移动加热面加热保障了高水分物料的不架桥流动,下部的固定式加热面加热保障了低成本的高效率干燥。通常,物料干燥器底部要设置倒锥形的收缩段并在其下安装出料控制阀,但物料在倾斜的收缩段,边部的物料受到倾斜板的支撑分力作用,下降动力减小,物料流动变慢,形成横截面上的物料流动速度的分布不均匀,进一步向上传导造成边部物料过干燥或堵塞,中心部物料加热不足的物料水分差。因此,对于大规模的移动床物料出料中极易形成的横截面上物料流动速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的解决是保障物料均匀干燥和顺畅运行的重要技术课题和难题。本发明通过由全横截面均匀间隔平行设置的导流板及其统一动作的转动,在干燥器出料处形成均匀可调的物料流动通道很好地实现了全横截面的均匀可调出料,保障了移动床干燥器的均匀干燥和均匀顺畅的运行。

从干燥器排出的物料温度高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如果不定向排出会向周围散发,形成水汽影响环境及物料后续运输及储存,水蒸气的冷凝会形成水滴,造成局部煤料湿度过大。另一方面,如果将物料中的水蒸气有效地排出不仅可降低物料温度有利于运输和储存,还可促进物料水分的进一步降低。本发明采用散发蒸发机构形成蒸发空间,并且在振动倾斜板上输送物料的同时,促进了物料的疏松及表面更新,加速了物料层中水分的蒸发和物料降温,高效的实现了进一步的干燥、降温和物料输送。

移动加热面的移动可采用围绕转轴的转动(具体方式可以是摆动或旋转),也可以是在干燥器横截面上的横向移动。采用摆动方式可以更好地使煤料均匀下料,且与热源的连接更方便。转动移动加热面采用围绕转轴转动的圆曲面,能够使加热面的转动阻力达到最小,且在移动方向上能产生使物料向两侧分流的呈先端小后部大的流线形状分散了物料的阻碍作用,降低了物料对加热面转动形成的阻力;在距转轴相同距离加热面单元之间设置有物料通道,促进了物料的移动与加热界面更新。加热面也可由围绕转轴转动的间隔设置的圆管组成,距转轴近的圆管直径大于离转轴远的圆管直径,使得距转轴远的圆管的线速度大而形成的阻力通过小直径产生小阻力的特点降低转动的物料阻力。采用横向移动方式的加热面可以用间隔设置的圆管组成的加热面更方便。

在固定加热面加热区域,在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固定加热面;加热面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在加热面之间的空间流通物料颗粒,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加热板构成加热面单元(在干燥器的横向方向上,加热面之间存在一个非接触区域)。在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热面单元(在干燥器的横向投影面上,加热面单元之间存在一个非接触区域),且上下相邻的加热面单元的加热板在俯视投影面上不重叠。这样,物料依靠重力向下移动,通过一个加热面单元后进入下一个加热面单元。由于上下相邻的加热面单元的加热板在俯视投影面上不重叠,所以,物料在进入下一个加热面单元时,加热板会对物料起到分流作用,使得在上一层加热面单元中与加热面接触的物料进入物料流内部,而在上一层加热面单元时处于物料流内部的物料与下一层加热面单元接触,直接被加热,从而实现了物料的加热界面更新,促进了加热面与物料的传热。由此,物料在干燥器内随着下行不断进行传热界面的更新,大幅提高了传热效果,在下行过程中得到高效的加热,使所含的水分蒸发得到干燥。在实际工程中,加热面与水平面垂直设置成严格的90°是比较困难的,只要加热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90°±10°以内均可认为是加热面与水平面垂直设置。

物料在下行过程中通过加热面单元时被热源加热,温度升高,水分被蒸发产生蒸发蒸汽,且水变成蒸汽后体积急剧增加,需要及时从干燥器中导出。在上下相邻加热面单元之间的空间设置了蒸发蒸汽导出通道,使得蒸发产生的蒸发蒸汽能够通过该导出通道从蒸发蒸汽出口及时排出到干燥器之外,保障了干燥器中的传热和物料流动的顺畅高效的进行。蒸发蒸汽导出通道可以布置到加热面下端,也可布置到加热面上端。也可根据干燥对象和热源情况,布置在上下加热面单元之间的适当位置。

加热面单元之间设置的蒸发蒸汽导出通道是下部具有进入蒸发蒸汽的开口,蒸发蒸汽导出通道的上部封闭,物料不能从上部进入蒸发蒸汽导出通道内。蒸发蒸汽通道的形状可以是简单的折角边形状,也可以是圆弧,只要能形成蒸发蒸汽的导出通道,并防止物料的流入即可。蒸发蒸汽导出通道可以是一层单独设置,也可以是两层叠加,两层之间留有蒸发蒸汽进入的空隙;单层设置需要下部宽一些,双层设置则可减少通道下部宽度,有利于防止架桥产生。

由于加热面单元之间设置了蒸发蒸汽导出通道可以对从上向下移动的物料构成分流作用,所以,上下相邻的加热面单元的加热板在俯视投影面上即使重叠,也由于蒸发蒸汽导出通道实质上可以起到物料的分流作用,能够实现物料在流经加热面单元时的加热界面更新。但上下相邻的加热面单元的加热板在俯视投影面上不重叠,会经过蒸发蒸汽导出通道和加热板的双重分流,其加热界面的更新效果更好。因此,实际工程中优选上下相邻的加热面单元的加热板在俯视投影面上不重叠的结构配置。

加热面一般采用内部通入热源的夹套板型结构,其内部面设置垂直于夹套内部面的内部面金属筋条,也会大幅加强夹套加热面的刚度,防止加热面由于内部通入的热源的压力造成加热面向外隆起,从而保持加热板的外部面平整,保证物料的顺畅流动。

物料出料控制机构,通过导流板转动动力源和导流板转动动力传递机构带动导流板围绕导流板转轴转动,实现物料出料控制机构的开闭及调节其出料速度。在出料横截面上导流板多个间隔平行设置,导流板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物料下流的通道;导流板处于向下垂直状态时,相当于物料出料控制机构全开,达到最大的出料速度;当导流板随着与水平面夹角ω的变小,下落时受到导流板的作用力增加,导流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变小等影响,物料通过的流量变少,由此调节导流板与水平面夹角ω的大小,即可调节物料出料流量;当物料导流板倾斜到一定角度,ω小于物料在平板上的滑动角后,物料不再能流动,物料出料控制机构关闭。导流板长度大于相同方向的干燥器横截面相对应的长度,导流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各板宽度之和不小于干燥器的横截面相对应的尺寸,保证了导流板能够控制干燥器横截面的物料的流动,也保证物料不会向横向溢出。

对于水分含量高,粘性较大的物料,在干燥器的上部加热区还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克服物料架桥,保障物料顺畅地向下移动:即在移动床的上部加热区设置横向间距较大的固定加热板,在加热板层间的物料区间内导入能够产生冲击作用的冲击气体。在物料形成架桥时通入冲击气体,对物料架桥产生冲击力使其破坏,保证物料的下移。冲击气体采用压缩空气,通过设置于物料空间的冲击气体导入管及在其上所开的冲击气体喷出孔喷出,为防止物料通过喷出口进入管道内,冲击气体喷出孔可设置成向下的孔。压缩空气可以是大气温度的空气也可以是经过加热的热空气,热空气在冲破架桥的同时还能起到对物料的加热作用。另外,上部加热区的加热面高度低于下部干燥区加热面高度也能够减少物料架桥的作用。

下部干燥区的物料温度高,上部加热区的物料温度低,将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作为上部加热区的热源使用能够达到节能效果,可以通过风机将其从下部干燥区抽吸送入上部加热区的热源通道,可以是从上部加热区热源通道出口抽吸进入也可从上部加热区热源通道入口处压送进入。从下部干燥区抽出的蒸发蒸汽在进入上部加热区热源通道前通过除尘装置除去所含颗粒物可防止其沉降于上部加热区的热源通道内,形成堵塞。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还可作为上部加热区冲击气体的加热热源使用,对进入加热器前的冲击气体进行加热,冲击气体在防止物料架桥的同时还能具有加热和带走物料中水分的目的,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实际工程中,还可将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同时也作为处于干燥器上部的任意固定加热板的热源使用,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物料依靠重力从上到下经过分流不断进行加热面单元更新,并能及时导出蒸发蒸汽的加热方式及干燥器结构能适应不同物料水分并均匀出料的移动床;通过上部设置外加动力的移动式加热面,或横向间距大的固定加热面且有冲击气体喷入的加热方式,克服了高水分物料的粘性,保障高水分物料下的顺畅运行;下部干燥区的加热面设置为固定加热面,并且相邻加热面单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不重叠,由此形成物料向下流动时的分流,实现与加热面接触的物料更新,提高换热效率;通过在上下加热面单元之间的空间设置蒸发蒸汽导出通道及时导出蒸发蒸汽提高蒸发速度,进而提高干燥效率;通过干燥器全横截面出料,保障了重力移动床全截面均匀下料的实现;通过底部干燥物料出料的振动蒸发促进了水分的降低和物料的冷却,达到能源高效利用、物料干燥效率的提高和操作环境的保障;通过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作为上部加热区的物料加热热源使用或冲击气体的加热热源使用,实现热源的多效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方法与装置为实现物料量大、物料水分变化大的粗细颗粒的均匀干燥、进出料控制简单、干燥效率高、对设备摩损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装置保障,且具有投资费用少、设备简单、能耗低、有效控制粉尘污染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上部移动加热面加热下部固定加热面加热移动床物料干燥器正面示意图;

图2:上部移动加热面加热下部固定加热面加热移动床物料干燥器侧面示意图;

图3:圆周曲面移动加热面加热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4:圆周曲面移动加热面加热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5:圆管移动加热面加热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6:圆管移动加热面加热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7:上部设置冲击气体的大间距加热面加热下部小间距固定加热面加热移动床物料干燥器正面示意图;

图8:上部设置冲击气体的大间距加热面加热下部小间距固定加热面加热移动床物料干燥器侧面示意图;

图9:冲击气体导入管结构示意图;

图10:物料出料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物料出料控制机构结构a-a示意图;

其中:1-物料,2-干燥器外壳,3-物料入口,4-移动加热面,5-固定加热面,5a-横向大间距固定加热面,6a-固定加热面物料通道a,6b-固定加热面物料通道b,7-蒸发蒸汽导出通道,8-物料出料控制机构,9-干燥物料散发蒸发机构,10-物料出口,11-移动加热面转轴,12-移动加热面热源入口,13-移动加热面热源出口,14-蒸发蒸汽出口,15-固定加热面热源入口,16-固定加热面热源出口,17-圆周曲面加热面,18-移动加热面移动前端流线型尖端,19-移动加热面物料通道,20-移动加热面与转轴连接板,21-移动加热面摆动方向,22-转轴近处大直径加热管,22-转轴远处小直径加热管,23-冲击气体导入管,24-冲击气体排出口,25-冲击气体喷出孔,26-导流板转动动力源,27-导流板转动动力传递机构,28-导流板,29-导流板转轴,b-上部加热板横向间距,b-下部加热板横向间距,β-振动板与水平面夹角,ω-导流板与水平面夹角。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上部移动加热面加热下部固定加热面加热移动床炼焦煤干燥方法和装置的实施方案。

干燥器如图1和图2所示,物料(炼焦煤物料)1从干燥器外壳2上设置的物料入口3进入干燥器依靠重力从上向下移动,经过移动加热面4被加热升温后进入固定加热面5进一步被加热,所产生的蒸发蒸汽通过蒸发蒸汽导出通道7并经蒸发蒸汽出口14排到干燥器之外,煤料水分下降,最后通过物料出料控制机构8从干燥器中流出进入干燥物料散发蒸发机构9,所含热量促使煤料中的水分进一步蒸发,煤料温度下降,最后煤料从物料出口10送入煤料输送系统(图中未标示)进入煤仓供装煤使用。

移动加热面加热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移动加热面的移动通过摆动方式实现,通过外源动力(图中未标示)带动转轴11转动使得圆周曲面加热面17和移动加热面移动前端流线型尖端18沿摆动方向21做往复运动,煤料通过物料通道19移动并与加热面接触被加热。摆动的移动加热面由圆周曲面加热面17和移动加热面移动前端流线型尖端18组成,圆周曲面和流线型尖端大幅降低了加热面移动的阻力;摆动最大角度为15°。加热面个数可依据设备大小决定。

煤料向下移动进入固定加热面区域后进入物料通道6a后再进入加热面单元物料通道6b,进一步依靠重力下降被加热,物料中所含的水分蒸发产生蒸发蒸汽进入蒸发蒸汽通道7通过蒸发蒸汽出口14导出系统之外,物料中的水分被蒸发而降低。加热热源从热源入口15进入加热板中的热源通道,通过加热板对物料干燥后从热源出口16排出干燥系统。

移动加热面和固定加热面均为内部设有热源通道的夹套式加热板。固定加热面5与水平面成直角设置,横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加热面构成加热面单元,加热面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加热面单元物料通道,从上到下加热面单元物料通道6a、加热面单元物料通道6b依次设置;相邻加热面单元的加热板在横向呈交叉设置,即上下相邻的加热面单元的加热板在俯视投影面上不重叠。这样就促成了物料在下降过程中的分流,使得在上一层加热面单元中与加热面接触的物料进入物料流内部,而在上一层加热面单元时处于物料流内部的物料与下一层加热面单元接触,直接被加热,从而实现了物料的加热界面更新,促进了加热面与物料的传热。

热源采用蒸汽,表压为0.5mpa。由于固定加热面为板型结构,内部的热源压力会使加热板变形,因此,在夹套加热面内侧加了加强筋。这样,既不影响煤料流动,又能大幅加强夹套加热面的刚度,防止加热面由于内部通入的热源的压力造成加热面向外隆起,保证物料的顺畅流动。

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通过风机将其抽出后压送导入上部加热区的热源通道内作为物料加热热源使用(图中未标示),蒸发蒸汽在进入风机前通过除尘器将蒸汽中所含微细煤粒除去后蒸汽进入风机。

物料出料控制机构8如图10所示,煤料通过导流板28之间的间隔空间向下流动从干燥器中排出,导流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0mm。导流板28通过导流板转动动力源26和导流板转动动力传递机构27带动围绕导流板转轴29转动,形成ω为10~25°之间的可调节角度,控制物料出料速度。导流板长度比相同方向的干燥器横截面的长度每一侧长60mm,导流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各板宽度之和等于干燥器的横截面相对应的尺寸,保证了导流板能够控制干燥器横截面的物料的流动,也保证物料不会向横向溢出。

干燥物料散发蒸发机构9由上下两层振动板组成,上下两层分别向不同方向倾斜,振动板与水平面夹角β在2~12°之间可调节,依据振动幅度与出料量决定。上层振动板为非整体的多块分板组成,在多块分板间的间隔空间能够下落煤料。煤料从出料控制机构下落到上层振动板后,受到振动作用一边上下跳动,一边向前运动,下落到下一层振动板上后继续向不同方向在跳动中移动,最后从物料出口10排出。在振动板上的煤料之上具有蒸汽移动的空间,在振动和移动过程中水分蒸发,物料温度由85℃降到50℃以下,水分进一步降低。散发蒸发的水蒸气由抽风机抽吸排出(图中未标示)。振动振动方式为通常工业中常用的振动电机(图中未标示)。

煤料的水分由11.5%干燥到8%,而且随蒸发蒸汽带出的粉尘很少。

通过移动床干燥器的上部设置外源动力移动式加热面,克服高水分物料的粘性,防止架桥,保障了高水分物料下的顺畅运行;固定加热面单元之间形成的物料分流,实现与加热面接触的物料更新,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在上下加热面单元下设置的蒸发蒸汽导出通道及时导出蒸发蒸汽提高了蒸发速度,进而提高了干燥效率;通过将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作上部加热区的热源使用降低了热源蒸汽的用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干燥物料是褐煤,由水分30%干燥到15%。所用热源为导热油,热源入口200℃,热源出口150℃。

在干燥器的上部采用圆管组成的移动加热面,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离转轴近的管直径为φ60、中间为φ48、外缘为φ32,其移动加热面采用摆动方式实现移动,摆动最大角度为20°。移动加热面采用上、下两个单元叠加设置,增加了移动加热区域,依此适应褐煤的高水分,更有利于防止架桥。且在两个移动管加热单元之间设置了蒸发蒸汽导出通道,促进蒸发的进行。

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通过风机抽吸进入上部加热区的热源通道内作为物料加热热源使用(图中未标示),风机置于上部加热区的热源通道出口,蒸发蒸汽在进入上部加热区热源通道前通过除尘器将蒸汽中所含微细煤粒除去。

由于褐煤水分高,容易架桥,通过摆动的圆管加热面,有效地预防和消除煤料的架桥,并且固定加热面也比实施例1所用装置的加热面间距离大一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干燥对象为面粉,由水分13%干燥到8%。移动加热面采用转动的方式实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移动加热面采用在干燥器的横截面上横向移动的方式实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上部加热区采用横向大间距,加热面层间设置冲击气体导入管,下部固定加热面加热干燥的移动床炼焦煤干燥方法和装置的实施方案。

干燥器如图7和图8所示,物料(炼焦煤)1从干燥器外壳2上设置的物料入口3进入干燥器依靠重力从上向下移动,经过横向大间距加热面5a被加热升温后进入固定加热面5进一步被加热,所产生的蒸发蒸汽通过蒸发蒸汽导出通道7并经蒸发蒸汽出口14排出干燥器之外,煤料水分下降,最后通过物料出料控制机构8从干燥器中流出进入干燥物料散发蒸发机构9,所含热量促使煤料中的水分进一步蒸发,煤料温度下降,最后煤料从物料出口10送入煤料输送系统(图中未标示)进入煤仓供装煤使用。

上部加热区的横向大间距加热面5a的横向间距b为500mm,下部干燥区的固定加热面5的横向间距b为300mm。上部加热区设置有冲击气体导入管23,在该管的下圆周设置有冲击气体喷出孔25,如图9所示。冲击气体采用经加热后温度升到80℃的压缩空气(图中未标示),在完成煤料防架桥冲击作用后从冲击气体排出口24排出。

煤料向下移动进入固定加热面的下部干燥区后进入物料通道6,进一步依靠重力下降加热,物料中所含的水分蒸发产生蒸发蒸汽进入蒸发蒸汽通道7通过蒸发蒸汽出口14导出系统之外,物料中的水分被蒸发而降低。加热热源从热源入口15进入加热板中的热源通道,通过加热板对物料干燥后从热源出口16排出干燥系统。下部干燥区的加热板设置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通过风机将其抽出后压送导入上部加热区的热源通道内作为物料加热热源使用,蒸发蒸汽在进入风机前通过除尘器将蒸汽中所含微细煤粒除去后蒸汽进入风机。

煤料的水分由11.5%干燥到8%,而且随蒸发蒸汽带出的粉尘很少。

通过移动床干燥器的上部加热区设置横向大间距加热面和防架桥冲击气体导管,克服高水分物料的粘性,防止架桥,保障了高水分物料下的顺畅运行;下部干燥区固定加热面单元之间形成的物料分流,实现与加热面接触的物料更新,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在上下加热面单元下设置的蒸发蒸汽导出通道及时导出蒸发蒸汽提高了蒸发速度,进而提高了干燥效率;通过将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作上部加热区的热源使用降低了热源蒸汽的用量。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通过风机将其抽出后压送导入上部加热区的热源通道内作为物料加热热源使用,蒸发蒸汽在进入风机前通过除尘器将蒸汽中所含微细煤粒除去后蒸汽进入风机。同时,下部干燥区的蒸发蒸汽通过风机将其抽出后送入用于上部加热区的冲击气体的加热系统作为冲击气体的加热热源使用。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