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用消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6929发布日期:2020-02-21 19:01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用消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用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暖通空调通风系统是暖通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暖通空调是负责室内或车内暖气、通风及空气调节的设备,控制室内温度,提高室内舒适度,是中大型工业建筑或办公建筑中重要的一环,在制药、电子以及油气等领域或行业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目前,现有应用于暖通空调通风系统中的消音装置采用较多零部件,在其内部空气流经处采用较多金属件用于空气阻流达到消音的目的,但是同时,在空气流经金属尤其是金属片时,会使金属片产生振动,从而在减少了空气流经的声音时却产生了其余噪音,并且金属件连接较多,连接关系较为复杂,而该装置普遍应用于户外或者车间,四季温差变化使零部件热胀冷缩,产生空隙会形成较为刺耳的噪音,并且连接关系随温差变化会产生松动,后续维护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用消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用消声装置,包括固装在进风管3上的法兰1,法兰1上固装有消音筒2,所述消音筒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出风管4,进风管3的出口端沿消音筒2内延伸,进风管3的延伸端外套设有第一消音凸起6,所述消音筒2内壁上贴设有消音棉5,消音筒2内部的拐角处固设有第二消音凸起7,第二消音凸起7完全覆盖其拐角处,所述第一消音凸起6和第二消音凸起7均为弧形凸起,第一消音凸起6和第二消音凸起7上分别均设有通风孔。

所述第一消音凸起6和第二消音凸起7之间设置有消音板8,消音板8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固装在消音筒2内壁上。

所述第二消音凸起7和出风管4之间设置有消音板8,消音板8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固装在消音筒2内壁上。

所述第一消音凸起6由均为球形的内消音凸起602和外消音凸起601组成。

所述第一消音凸起6和第二消音凸起7中部的通风孔尺寸小于其两边的通风孔尺寸。

所述进风管3的延伸端外壁与消音筒2内壁之间留有空隙,空隙的厚度大于消音棉5的厚度。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消音凸起,能对空气流进行初次消音,并对空气流进行分解,通过设置消音棉,能避免空气流与消音筒内壁产生摩擦和噪音,通过设置第二消音凸起,能缓解空气流转向时产生的急流噪音,对转向的空气流进行分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消声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法兰,2-消音筒,3-进风管,4-出风管,5-消音棉,6-第一消音凸起,7-第二消音凸起,8-消音板;601-外消音凸起,602-内消音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用消声装置,包括固装在进风管3上的法兰1,法兰1上固装有消音筒2,所述消音筒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出风管4,进风管3的出口端沿消音筒2内延伸,进风管3的延伸端外套设有第一消音凸起6,所述消音筒2内壁上贴设有消音棉5,消音筒2内部的拐角处固设有第二消音凸起7,第二消音凸起7完全覆盖其拐角处,所述第一消音凸起6和第二消音凸起7均为弧形凸起,第一消音凸起6和第二消音凸起7上分别均设有通风孔(图中未标出)。

上述消音筒2通过螺栓固定在法兰1上,上述第一消音凸起6和第二消音凸起7均为硬质耐磨橡胶材质,既避免金属材质与空气流的振动和噪音,又具有一定的消音效果。第一消音凸起6固定套设在进风管3的延伸端外,可以是粘结固定,也可以是其他固定方式。第二消音凸起7也可以通过粘结固定在消音筒2内壁上。

为了提高消音效果,所述第一消音凸起6和第二消音凸起7之间设置有消音板8,消音板8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固装在消音筒2内壁上。消音板8为圆柱状,为消音棉材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消音效果,所述第二消音凸起7和出风管4之间也设置有消音板8,消音板8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固装在消音筒2内壁上。当然,两道的消音板8也可以都不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音凸起6由均为球形的内消音凸起602和外消音凸起601组成,能对空气流进行二道分解。

为了便于将空气流进行更有效地分解,所述第一消音凸起6和第二消音凸起7中部的通风孔尺寸小于其两边的通风孔尺寸,这样空气流会较多地流向两侧,从而达到分解目的。

为了便于对第一消音凸起6两侧的空气进行多次分解,所述进风管3的延伸端外壁与消音筒2内壁之间留有空隙,空隙的厚度大于消音棉5的厚度。第一消音凸起6两侧的空气会部分流向所述空隙中,经空隙处的消音棉5进行消音,再缓慢流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进风管3内的空气流通过第一消音凸起6向四周进行分流,分流后经消音棉5、第一道的消音板8进行消音、降低流速,然后在拐角处经第二消音凸起7进行再次分流,有效缓解了空气流转向时产生的噪音和流速,最后通过第二道的消音板8进入出风管4。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