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苦荞米加工的干燥冷却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4985发布日期:2020-05-20 03:12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规模化苦荞米加工的干燥冷却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苦荞米规模化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规模化苦荞米加工的干燥冷却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苦荞是谷类作物中唯一的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的作物,这七大营养素包括生物类黄酮、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纤维素,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苦荞的壳韧性强,米仁的脆性大,米仁与壳之间无间隙,造成苦荞米脱壳困难,国内现有苦荞米加工大都采用熟脱壳工艺技术,包括原料预处理、蒸煮、干燥、脱壳、二次干燥、冷却和分级等工序,其中二次干燥、冷却和分级工艺对最终苦荞米品质稳定性和标准化具有重要影响。脱壳后的苦荞米往往水分含量不达标,需要进行干燥脱水、降温冷却和分级筛分才能得到标准化的合格产品。现有苦荞米的加工设备中干燥、冷却及分级装置都是分离的,设备占地面积大,工作效率低,且不能实现连续化生产。因此,如何实现苦荞米生产的干燥、冷却和分级的连续化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苦荞米加工的干燥冷却分级装置,主要解决主要解决现有技术苦荞米的干燥冷却分级装置的不能实现连续化、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规模化苦荞米加工的干燥冷却分级装置,包括烘干箱,设置于烘干箱内的传送带,设置于烘干箱左上方并与传送带对接的进料口,通过管道与烘干箱左下方连通的热风装置,与烘干箱上方连通的第一排风管道,与烘干箱右下方连通的振动分级装置,用于向振动分级装置内泵入冷风的第一正压风机,一端与振动分级装置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一排风管道连通的第二排风管道,以及与第一排风管道末端相连的负压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与烘干箱连通的热风筒,设置于热风筒上方用于压入冷风的第二正压风机,以及设置于热风筒下方用于冷风加热的电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分级装置包括与烘干箱和第二排风管道均连通的上壳体,与上壳体对接形成密闭空间的下壳体,分层设置于下壳体内的分为三级的分级筛板,分别对应设置于每级分级筛板层末端的出料口,设置于下壳体上用于振动分级筛板的振动电机,以及设置于下壳体底部的振动弹簧座。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内位于传送带的下方还设置有带有均匀通风孔的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风管道为若干与烘干箱连通的管道,管道的另一端汇集成一个总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正压风机设置有两个出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式结构,系统采用负压运行,使苦荞米的干燥脱水、降温冷却和分级筛分一体化设计,大大提高了苦荞米加工效率,并且整个过程苦荞米不与外界接触,防止了物料与外界的交叉污染,环境清洁,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工艺的要求,推广性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送带下方设置挡板,通过在挡板上设置通风孔的方式使热风与传送带上的苦荞米接触,能使热风更加均匀地与待干燥的苦荞米接触,干燥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振动电机,工作时,使两个振动电机处于不同的工作频率,使振动筛板整个效果更好,苦荞米分级更充分,也便于苦荞米在振动作用下从物料口掉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振动分级装置的上、下壳体分离设置,减少下壳体在振动分级过程中的振动对上壳体的影响,同时,通过在下壳体底部的设置振动弹簧座,减缓振动分级装置与安装面之间的振动,避免整个装置发生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烘干箱,2-传送带,3-进料口,4-热风装置,5-第一排风管道,6-振动分级装置,7-第一正压风机,8-第二排风管道,9-负压风机,10-热风筒,11-第二正压风机,12-电加热装置,13-上壳体,14-下壳体,15-分级筛板,16-出料口,17-振动电机,18-振动弹簧座,19-通风孔,2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规模化苦荞米加工的干燥冷却分级装置,包括用于苦荞米首先进行干燥的烘干箱1,苦荞米在烘干箱1内的不锈钢传送带2上进行动态循环操作,利用设置于烘干箱1左上方并与传送带2对接的进料口3进行苦荞米原料加料,并且利用与烘干箱1右下方连通的热风装置4通入热风进行加热烘干,随后利用后的热风通过与烘干箱1上方连通的第一排风管道5进行排出,从不锈钢传送带2送过来的干燥后的苦荞米进入到与烘干箱1右下方连通的振动分级装置6进行分级筛选,利用第一正压风机7向振动分级装置6内泵入冷风用于干燥后的苦荞米加速冷却,冷却风通过一端与振动分级装置6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一排风管道5连通的第二排风管道8排出振动分级装置6。整个排风过程辅以与第一排风管道5末端相连的负压风机9进行。

此外,所述热风装置4包括通过管道与烘干箱1连通的热风筒10,设置于热风筒10上方用于压入冷风的第二正压风机11,以及设置于热风筒10下方用于冷风加热的电加热装置12利用电加热装置12对冷风加热的方式产生热风用于对苦荞米的干燥。为了使不锈钢传送带2上的苦荞米均匀受热干燥,所述烘干箱1内位于传送带2的下方还设置有带有均匀通风孔19的挡板20。同时,所述第一排风管道5为若干与烘干箱1连通的管道,管道的另一端汇集成一个总管道。也能使气流流出更加分散,达到均匀受热的效果。

同时,利用振动分级装置6对干燥后的苦荞米进行冷却分级,所述振动分级装置6包括与烘干箱1和第二排风管道8均连通的上壳体13,与上壳体13对接形成密闭空间的下壳体14,分层设置于下壳体14内的分为三级的分级筛板15,分别对应设置于每级分级筛板15层末端的出料口16,设置于下壳体14上用于振动分级筛板15的振动电机17,以及设置于下壳体14底部的振动弹簧座18。分级后的苦荞米通过不同的出料口进行收集,完成分级。其中,所述第一正压风机7设置有两个出风口,使冷却效果更好。所述振动电机设置有两个,两个振动电机分别装于振动分级装置6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且两个振动电机在下壳体14上倾斜设置(即不在同一水平线),使进料端呈现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同时出料端呈现小振幅高频率振动,振动分级装置6的中部重叠两种振动,使振动分级装置6起到更有效的筛分作用,出料也更加方便。

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式结构,系统采用负压运行,使苦荞米的干燥脱水、降温冷却和分级筛分一体化设计,大大提高了苦荞米加工效率,并且整个过程苦荞米不与外界接触,防止了物料与外界的交叉污染,环境清洁,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工艺的要求,推广性强。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