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燃气锌合金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8091发布日期:2020-05-15 15:18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燃气锌合金熔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燃气锌合金熔炉。



背景技术:

锌合金是以锌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常加的合金元素有铝、铜、镁、镉、铅、钛等低温锌合金。锌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易熔焊,钎焊和塑性加工。锌合金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熔炉来进行冶炼。

熔炉是冶金行业常用的熔化金属的设备,一般包括炉体、燃烧嘴、炉膛、放入炉膛内的坩埚和把燃烧后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烟囱。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熔炉,一般采用以焦炭、柴油或者是燃气燃烧机作为能源,加热坩埚时,会产生的大量含有有害气体的烟气,而且这些大量高温废气在未被利用的状态下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节能燃气锌合金熔炉,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如下:一种节能燃气锌合金熔炉,包括炉体、燃料存储室、换热器、鼓风机以及集烟装置;所述炉体内设有敞口式的炉膛,所述炉膛内衬有耐火砖,所述耐火砖围合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坩埚,且燃烧室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坩埚的坩埚座,所述燃烧室顶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使坩埚通过的通孔,且通孔处设有若干排烟口;所述燃料存储室与燃烧室之间连接有送料管,且燃烧室内设有用于点燃燃料的点火器;所述换热器内设有相邻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鼓风机与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另一端与燃烧室之间连接有第二进风管;所述集烟装置包括设于排烟口上方的集烟罩,所述集烟罩内设有导烟机构,所述集烟罩的顶部与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烟管,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烟管;所述集烟罩的底部设有环形导烟部,所述环形导烟部上设有吸烟口,且吸烟口与排烟口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导烟机构包括抽风机,所述集烟罩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抽风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且支撑板上密布有使烟气通过的导烟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烟罩的抽风机可以将从排烟口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集中的收集,并将高温烟气导入到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内,与第一换热通道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对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再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烟管内填充有用于净化烟气的复合过滤层,所述复合过滤层内填充有脱硫剂、活性炭以及复合纤维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烟气内的有害物质在复合过滤层内进行多层过滤、净化后,被排放到大气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加环保。

进一步地,所述坩埚上设有用于封闭坩埚的坩埚盖,所述坩埚盖包括两块相互拼接的盖板,且两块盖板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坩埚的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坩埚盖盖合于坩埚上,既可以起到坩埚内的熔融金属于外界空气隔绝的作用,还可以对坩埚进行保温,较少热量的散失。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上设有用于实时监测坩埚内温度的温感装置,所述温感装置包括伸入坩埚内的温感元件,所述温感元件连接有pid温控仪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感元件可以实时监测坩埚内温度的,根据温度的变化,调整燃料以及助燃空气的输送量。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的外壁包覆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纳米板层、耐高温保温棉层以及石棉板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可以对炉体内进行保温,减少热量的散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鼓风机持续地向燃烧室内鼓入空气,空气流经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过程中,与流经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高温烟气发生热交换,将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充分再利用,使空气的温度升高,高温空气由第二进风管输送至燃烧室内,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果,使燃烧室内的热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燃气锌合金熔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炉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炉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集烟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炉体1、金属外壳11、保温层12、燃料存储室2、送料管21、送料阀22、换热器3、第一导烟管31、第二导烟管32、鼓风机4、第一进风管41、第二进风管42、单向阀43、集烟罩5、环形导烟部51、吸烟口52、抽风机6、支撑板61、导烟孔62、燃烧室7、耐火砖71、坩埚座72、点火器73、坩埚8、盖板81、隔板82、排烟口83、pid温控仪表9、支架91、温感元件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节能燃气锌合金熔炉,如图1和2所示,包括炉体1、燃料存储室2、换热器3、鼓风机4以及集烟装置;炉体1外包覆有金属外壳11,炉体1内设有敞口式的炉膛,炉膛内衬有耐火砖71,耐火砖71围合形成燃烧室7,燃烧室7的外壁包覆有保温层12,保温层12由内向外依次为纳米板层、耐高温保温棉层以及石棉板层。

如图1和2所示,燃料存储室2与燃烧室7之间连接有送料管21,送料管21上安装有送料阀22,且燃烧室7内设有用于点燃燃料的点火器73。换热器3内设有相邻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鼓风机4与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进风管41,第一换热通道的另一端与燃烧室7之间连接有第二进风管42,且第二进风管42上设有单向阀43。

如图2和3所示,燃烧室7内设有坩埚8,且燃烧室7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坩埚8的坩埚座72;坩埚8上设有用于封闭坩埚8的坩埚8盖,坩埚8盖包括两块相互拼接的盖板81,且两块盖板81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坩埚8的开口处。燃烧室7顶部设有隔板82,隔板82上设有使坩埚8通过的通孔,且通孔处设有若干排烟口83。

如图1和4所示,集烟装置包括设于排烟口83上方的集烟罩5,集烟罩5内设有导烟机构,导烟机构包抽风机6,集烟罩5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1,抽风机6固定安装在支撑板61上,且支撑板61上密布有使烟气通过的导烟孔62。集烟罩5的顶部与换热器3的第二换热通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烟管31,第二换热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烟管32,第二导烟管32内填充有用于净化烟气的复合过滤层,复合过滤层内填充有脱硫剂、活性炭以及复合纤维棉。集烟罩5的底部设有环形导烟部51,环形导烟部51上设有吸烟口52,且吸烟口52与排烟口83相对。

如图1所示,进一步设置,炉体1上还设有温感装置,温感装置包括支架91以及安装在支架91上的温感元件92,温感元件92伸入坩埚8内,并且温感元件92能够实时监测坩埚8内温度,温感元件92连接有pid温控仪表9,pid温控仪表9安装在炉体1的外壁上。

本方案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使用时,首先将固态的金属锌合以及其他元素的固态金属放入到坩埚8内,将坩埚8盖盖合于坩埚8的敞口端。

开启鼓风机4,并打开第二进风管42上的单向阀43,作为助燃剂的外界空气在鼓风机4的作用下,依次由第一进风管41、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通道以及第二进风管42进入到燃烧室7内。同时,打开送料管21上的送料阀22,燃料存储室2内的燃料经送料管21被输送至燃烧室7内,并通过点火器73将燃料进行点燃,使燃料在燃烧室7内进行燃烧,并对坩埚8进行加热,使坩埚8内的金属逐渐熔化。

燃料在燃烧室7内燃烧的过程中,会持续不断地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这些高温烟气从隔板82上的排烟口83向外排出,并在集烟罩5内的抽风机6的作用下,高温烟气从吸烟口52被吸入集烟罩5内,并从集烟罩5内的支撑板61上的导烟孔62进入到第一导烟管31内,并从换热器3的第二换热通道进入到第二导烟管32,高温烟气内的有害物质在复合过滤层内进行多层过滤后,最终被排放到大气中。

鼓风机4持续地向燃烧室7内鼓入空气,空气流经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通道的过程中,与流经换热器3的第二换热通道的高温烟气发生热交换,将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充分再利用,使空气的温度升高,高温空气由第二进风管42输送至燃烧室7内,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果,使燃烧室7内的热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