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8421发布日期:2020-06-20 16:0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机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为高炉炼铁提供原料。烧结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焦炭等化石能源和电能,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中低品位余热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而白白排空浪费。目前每年雨季时,入炉焦炭水分波动大,特别是连续几天下雨后,焦炭特别湿给炼铁成本及高炉炉况热制度调剂造成不利的影响。然而烧结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被钢铁系统中的入炉焦炭充分利用,同时烧结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烟尘较多,难以去除。因此,提供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现有烧结高温烟尘回收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除尘箱和高温烟气输送管,集气罩的进气口设置在烧结机机尾上部,所述集气罩上设置有除尘箱,集气罩的出气口与高温烟气输送管的进气口连通,高温烟气输送管的出气口与高炉热风入口连通,所述高温烟气输送管上设置有引风机;

所述除尘箱内部设置有烟尘分离器、气泵和支撑架,所述烟尘分离器通过支撑架固定在除尘箱内部,所述烟尘分离器为倒圆锥状的腔室,所述烟尘分离器上部一侧设置有烟尘进口,所述烟尘进口沿烟尘分离器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烟尘进口可使得烟尘分离器中的烟尘呈螺旋向下运动;

所述集气罩一侧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一端与集气罩连通,所述吸尘管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烟尘进口连通,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气泵,所述烟尘分离器顶部设置有气体排出口,所述气体排出口伸出除尘箱顶面与高温烟气输送管连通,所述烟尘分离器底部设置有烟尘出口,所述烟尘出口设置在除尘箱底面上方。

所述集气罩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挡烟除尘罩、烟气输送罩和烟气收集罩,所述挡烟除尘罩为大口朝下的喇叭状通道,所述烟气输送罩为圆筒形,所述烟气收集罩为大口朝下的喇叭状通道,所述挡烟除尘罩上端口与高温烟气输送管连通,所述挡烟除尘罩下端口与烟气输送罩上端口连通,所述烟气输送罩下端口与烟气收集罩的上端口连通,所述烟气收集罩上端口直径与烟气输送罩的直径相同,所述挡烟除尘罩下端口直径与烟气输送罩的直径相同。

所述吸尘管设置在挡烟除尘罩上。

所述烟尘分离器与吸尘管成对设置,若干个吸尘管均匀分布在集气罩一周。

所述高温烟气输送管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可将烧结机产生的高温烟尘输送至高炉中,给高炉中的焦炭提供大量热量,同时在输送的过程中,除尘箱中的烟尘分离器对高温烟尘进行除尘收集,实现烟尘和高温气体的分离,使得无尘高温气体进入高炉中,使得烧结高温烟尘得到充分回收利用,实用性能更强。

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烟气收集罩的喇叭状开口可充分大量收集高温烟尘,高温烟尘经过烟气输送罩进行增压后,再进入挡烟除尘罩,挡烟除尘罩对烟尘进分阻挡缓冲,而且在挡烟除尘罩上设置多个吸尘管,使得集气罩的烟尘可以充分收集至除尘箱内部,提高了该集气罩的集气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尘箱和集气罩的结构连接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中1为集气罩,2为除尘箱,3为高温烟气输送管,4为引风机,8为吸尘管,11为挡烟除尘罩,12为烟气输送罩,13为烟气收集罩,21为烟尘分离器,22为气泵,23为支撑架,24为烟尘进口,25为气体排出口,26为烟尘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1、除尘箱2和高温烟气输送管3,集气罩1的进气口设置在烧结机机尾上部,所述集气罩1上设置有除尘箱2,集气罩1的出气口与高温烟气输送管3的进气口连通,高温烟气输送管3的出气口与高炉热风入口连通,所述高温烟气输送管3上设置有引风机4;

所述除尘箱2内部设置有烟尘分离器21、气泵22和支撑架23,所述烟尘分离器21通过支撑架23固定在除尘箱2内部,所述烟尘分离器21为倒圆锥状的腔室,所述烟尘分离器21上部一侧设置有烟尘进口24,所述烟尘进口24沿烟尘分离器21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烟尘进口24可使得烟尘分离器21中的烟尘呈螺旋向下运动;

所述集气罩1一侧设置有吸尘管8,所述吸尘管8一端与集气罩1连通,所述吸尘管8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烟尘进口24连通,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气泵22,所述烟尘分离器21顶部设置有气体排出口25,所述气体排出口25伸出除尘箱2顶面与高温烟气输送管3连通,所述烟尘分离器21底部设置有烟尘出口26,所述烟尘出口26设置在除尘箱2底面上方。

所述集气罩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挡烟除尘罩11、烟气输送罩12和烟气收集罩13,所述挡烟除尘罩11为大口朝下的喇叭状通道,所述烟气输送罩12为圆筒形,所述烟气收集罩13为大口朝下的喇叭状通道,所述挡烟除尘罩11上端口与高温烟气输送管3连通,所述挡烟除尘罩11下端口与烟气输送罩12上端口连通,所述烟气输送罩12下端口与烟气收集罩13的上端口连通,所述烟气收集罩13上端口直径与烟气输送罩12的直径相同,所述挡烟除尘罩11下端口直径与烟气输送罩12的直径相同。

所述吸尘管8设置在挡烟除尘罩11上。

所述烟尘分离器21与吸尘管8成对设置,若干个吸尘管8均匀分布在集气罩1一周。

所述高温烟气输送管3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高温烟尘先通过烟气收集罩13大量收集高温烟尘,然后高温烟尘经过烟气输送罩12进行增压后,再进入挡烟除尘罩11,挡烟除尘罩11对烟尘进行部分阻挡缓冲,在挡烟除尘罩上设置多个吸尘管8,吸尘管8将烟尘输送至除尘箱2内部,剩余的高温烟气进入高温烟气输送管3;

进入吸尘管8的烟尘通过气泵22的作用进入烟尘分离器21内部,带有烟尘的空气依靠气流切向在烟尘分离器21中呈螺旋向下运动,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烟尘颗粒甩向外壁从烟尘出口26排出进入除尘箱2,同时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向烟尘分离器21的中心部分流入,形成向心的径向气流,这部分气流就构成了旋转向上的内旋流,内旋流即洁净高温气体,内旋流从气体排出口25排出进入高温烟气输送管3,从而实现了烟尘与洁净高温气体的分离,集尘箱9将烟尘收集起来,人工定期清理除尘箱2中的烟尘,进而洁净高温气体输送至高炉中,给高炉中的焦炭提供大量热量,提高了烧结机尾气的利用率。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