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5335发布日期:2020-08-14 20:0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冶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矿冶加工为矿业行业常见的作业,矿石开采后,经过矿冶流程,如矿石运输、破碎、研磨、加热、粉碎、筛选等工序,最终得到不同种类的矿石物料。其中,矿石加工,消耗的外界能量巨大,涉及到煤能、电能等,其过程中能量散失率同样高,现有企业逐步探索设计热能的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回收矿冶加工的余热时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从此降低热量散失率而控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带主控闸门的矿冶余热采集管,主控闸门连接有第一绝热管节,第一绝热管节连接有通流管,通流管上设有带一对对置分流头的热流过滤装置,左侧的对置分流头上连接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右侧的对置分流头上通过气管连接有热气收集泵;热流过滤装置连接有第二绝热管节,其上设有手动控制流量阀,手动控制流量阀连接有节流阀,节流阀连接有带出风口的热源鼓风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余热分级回收利用流程,将余热进行过滤后多层次进行利用,设置多功能余热利用设施,余热能够循环利用到矿冶加工中和应用于其他设备利用,从此降低热量散失率而控制成本。具体的,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带主控闸门的矿冶余热采集管,矿冶加工流程中的余热通过鼓风机或者热流收集设备集中到矿冶余热采集管中,集中回收,主控闸门作为第一处阀门来控制余热收集气流的主流开关。主控闸门连接有第一绝热管节,输送余热气流,第一绝热管节连接有通流管,通流管同样为绝热材料,但作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的多功能管道,其上同样设置外置钢管保护,避免热辐射散失量能,在通流管上连接安装有热流过滤装置,热流过滤装置上带一对对置分流头,因矿冶加工中的余热气流带有矿粉、矿渣等杂质,热流过滤装置将经过通流管的余热气流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参与回收利用、堵塞管道,对置分流头作为过滤气体的分流装置,左侧的对置分流头上连接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右侧的对置分流头上通过气管连接有热气收集泵,余热循环利用系统连接矿冶加工系统,继续参与原来的矿冶流程,热气收集泵收集过滤热流,储存后,能够作为打气泵的热流供应装置;热流过滤装置连接有第二绝热管节,采用绝热材料,其上设有手动控制流量阀,手动控制流量阀能够方便矿冶使用人员快速关闭、调节下述的热流鼓风流量,手动控制流量阀连接有调节压力的节流阀,节流阀连接有带出风口的热源鼓风设备,热源鼓风设备内置鼓风机,能够将热流加速吹出出风口,作为风干、清洗等设备设施的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余热分级回收利用流程,将余热进行过滤后多层次进行利用,设置多功能余热利用设施,余热能够循环利用到矿冶加工中和应用于其他设备利用,从此降低热量散失率而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矿冶余热采集管,2、主控闸门,3、第一绝热管节,4、气管,5、热气收集泵,6、出风口,7、热源鼓风设备,8、节流阀,9、连接阀,10、手动控制流量阀,11、第二绝热管节,12、对置分流头,13、热流过滤装置,14、余热循环利用系统,15、通流管,16、余热分口采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实用新型,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带主控闸门2的矿冶余热采集管1,主控闸门2连接有第一绝热管节3,第一绝热管节3连接有通流管15,通流管15上设有带一对对置分流头12的热流过滤装置13,左侧的对置分流头12上连接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14、右侧的对置分流头12上通过气管4连接有热气收集泵5;热流过滤装置13连接有第二绝热管节11,其上设有手动控制流量阀10,手动控制流量阀10连接有节流阀8,节流阀8连接有带出风口6的热源鼓风设备7。

本实用新型采用余热分级回收利用流程,将余热进行过滤后多层次进行利用,设置多功能余热利用设施,余热能够循环利用到矿冶加工中和应用于其他设备利用,从此降低热量散失率而控制成本。具体的,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带主控闸门2的矿冶余热采集管1,矿冶加工流程中的余热通过鼓风机或者热流收集设备集中到矿冶余热采集管1中,集中回收,主控闸门2作为第一处阀门来控制余热收集气流的主流开关。主控闸门2连接有第一绝热管节3,输送余热气流,第一绝热管节3连接有通流管15,通流管15同样为绝热材料,但作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的多功能管道,其上同样设置外置钢管保护,避免热辐射散失量能,在通流管15上连接安装有热流过滤装置13,热流过滤装置13上带一对对置分流头12,因矿冶加工中的余热气流带有矿粉、矿渣等杂质,热流过滤装置13将经过通流管15的余热气流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参与回收利用、堵塞管道,对置分流头12作为过滤气体的分流装置,左侧的对置分流头12上连接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14、右侧的对置分流头12上通过气管4连接有热气收集泵5,余热循环利用系统14连接矿冶加工系统,继续参与原来的矿冶流程,热气收集泵5收集过滤热流,储存后,能够作为打气泵的热流供应装置;热流过滤装置13连接有第二绝热管节11,采用绝热材料,其上设有手动控制流量阀10,手动控制流量阀10能够方便矿冶使用人员快速关闭、调节下述的热流鼓风流量,手动控制流量阀10连接有调节压力的节流阀8,节流阀8连接有带出风口6的热源鼓风设备7,热源鼓风设备7内置鼓风机,能够将热流加速吹出出风口6,作为风干、清洗等设备设施的能源。

进一步地,通流管15连接有余热分口采集管16。矿冶余热采集管1作为主要的矿冶末端收集口,为避免余热回收单一,通流管15连接有余热分口采集管16,设置多处,适应矿冶系统,增大余热收集范围。

进一步地,手动控制流量阀10与节流阀8之间还设有连接阀9。连接阀9作为管道的安装连接阀门,便于安装后续的节流阀8。

进一步地,节流阀8为滑套式节流阀。滑套式节流阀开启轻便,适合高压差,高压力,空化等条件苛刻的场合,矿冶加工环境较差,更适用,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第一绝热管节3和第二绝热管节11材质为硅酸铝纤维或硅纤维。硅酸铝纤维或硅纤维材料作为绝热材料,承载高温极。

显然,本实用新型采用余热分级回收利用流程,将余热进行过滤后多层次进行利用,设置多功能余热利用设施,余热能够循环利用到矿冶加工中和应用于其他设备利用,从此降低热量散失率而控制成本。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