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圈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5587发布日期:2021-05-11 14:4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圈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流圈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制冷降温,是把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装在空调器中,再配上风机和一些控制器来实现的,制冷的基本原理按照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分别由四个过程来实现: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与蒸发过程,在冷凝过程中,从压缩机中排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或冷却水后,凝结成液体制冷剂,流向节流装置。

目前空调为提高换热量,外机冷凝器较长,安装时冷凝器左端会超过导流圈,进入通风死角区域,冷凝器超过导流圈的区域风被导流圈阻挡,较大的风阻导致流速很低且出现回流,形成通风死角,因通风量低,冷凝器未能及时换热导致此区域换热量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导流圈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空调中冷凝器超过导流圈的区域风被导流圈阻挡,较大的风阻导致流速很低且出现回流,形成通风死角,因通风量低,冷凝器未能及时换热导致此区域换热量很低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导流圈,所述导流圈上靠近冷凝器一侧开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连通所述导流圈内外两侧。

通过在所述导流圈上靠近所述冷凝器一侧开所述导流孔,对所述冷凝器处的通风死角进行通风,消除了通风死角,所述凸出部对风力进行导流。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导流孔处靠近所述冷凝器一侧。

使所述导流圈外壁面的风力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导流孔之间的夹角处流向所述导流圈的内壁面,对所述导流圈两侧的风力进行引流。

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倾斜设置,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导流圈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α的取值范围为45°≤α≤60°。

在所述凸出部进行导风时,需要综合考虑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导流圈之间形成夹角α对噪音及空调内风场的影响进行设定,当α过小时,空气流过所述凸出部边缘时容易产生啸叫声,噪音较大,当α过大时,空气穿过所述导流孔时,流向所述导流圈内侧时与所述导流圈内侧风场的夹角过大,对所述导流圈内侧风场造成扰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圈上开有多个所述导流孔。

通过在所述导流圈上设置多个所述导流孔,使多个所述导流孔同时对所述冷凝器处的通风死角进行导风,能够更快速的消除所述冷凝器处的通风死角,加速所述冷凝器的换热,确保所述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导流孔的相位夹角为γ,γ的取值范围为20°≤γ≤30°。

对相邻所述导流孔的间距进行限定,所述导流孔设置过于密集时,导致所述导流圈强度下降,所述导流孔置间距过大时,其中一个所述导流孔距离通风死角较远,通风量较低,导风效果较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2)在所述导流圈(1)上形成的弧线对应的圆心角为β,β=γ/2。

对两个所述导流孔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防止所述导流圈因两个所述导流孔设置距离过小而导致强度过低。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在所述导流圈上的轴向宽度为h,h的取值范围为1/4h≤h≤1/3h,其中h为导流孔所在的圆环面在轴向上的长度。

对所述导流孔在所述导流圈上的纵向宽度进行限定,所述导流孔纵向宽度过大时,导致所述导流圈强度较低,所述导流孔纵向宽度过小时,所述导流孔形成狭缝,风力穿过所述导流孔时容易产生噪音,并且同时限定所述导流孔的长度与宽度,防止所述导流孔过大或者过小,所述导流孔过大时,导致所述导流圈强度较低,所述导流孔较小时,空气穿过所述导流孔时噪音较大。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导流孔沿所述导流圈均匀分布,最外侧两个所述导流孔之间的夹角为θ,θ=(n-1)γ,其中n为导流孔的数量。

所述导流孔在所述冷凝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越大,通风量越大,当导流孔距离所述冷凝器越远,其在所述冷凝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越小,通风量越小,因此当θ过大时,最外侧的所述导流孔在所述冷凝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太小,通风量很低,因此将所述导流孔设置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所述导流孔的导风量,并提高所述导流圈的强度。

进一步的,最外侧两个所述导流孔之间的夹角θ≤120°。

进一步的,一种空调器包含前述导流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及空调器具有以下优势:通过在导流圈上设置导流孔消除冷凝器处的通风死角,加强冷凝器的换热,提高冷凝器的利用效率,而且结构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导流圈;2、导流孔;3、凸出部;4、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一种导流圈,所述导流圈1上靠近冷凝器4一侧开有导流孔2,所述导流孔2连通所述导流圈1内外两侧。

在所述导流圈1上靠近所述冷凝器4一侧开所述导流孔2,利用通风时导流圈1两侧压差引流,压差引流依据伯努利原理,等高流动时,流速越大,压力就越小,在外风机工作时,风从导流圈1内壁面流过,内壁面风速远大于导流圈1外壁面风速,形成较大的压差δp=1/2ρv2,其中ρ为空气密度,v为空气流速,所述导流孔2将所述导流圈1内外侧连通,利用压差实现引流,对所述冷凝器4超过所述导流圈1部分进行导风,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在所述冷凝器4超过所述导流圈1的区域的风被所述导流圈4阻挡,较大的风阻导致流速很低且出现回流,形成通风死角,通过在所述导流圈1上靠近所述冷凝器4一侧开设所述导流孔2,使通风死角区域的风流出,消除了通风死角,结构容易实现。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实施例一所述导流圈1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所述导流孔2上设置有凸出部3,所述凸出部3设置在所述导流孔2处靠近所述冷凝器4一侧。

具体的,使所述导流圈1外壁面的风力从所述凸出部3与所述导流孔2之间的夹角处流向所述导流圈1的内壁面,对所述导流圈1两侧的风力进行引流,所述凸出部3对部分风力进行引流,利用所述凸出部3对所述导流圈1外壁面一侧的风力引流至所述导流圈1内壁面,并且对通过所述凸出部3进行调节,防止风力通过所述凸出部3时产生较大的啸叫声,同时防止所述导流圈1外壁面风力在进入所述导流圈1内壁面时因角度过大导致风场发生紊乱。

优选的,所述凸出部3倾斜设置,所述凸出部3与所述导流圈1之间形成夹角α,α的取值范围为45°≤α≤60°,在所述凸出部3进行导风时,需要综合考虑所述凸出部3与所述导流圈1之间形成夹角α对噪音及空调内风场的影响进行设定,当α过小时,空气流过所述凸出部3边缘时容易产生啸叫声,噪音较大,当α过大时,空气穿过所述导流孔2时,流向所述导流圈1内侧时与所述导流圈1内侧风场的夹角过大,对所述导流圈1内侧风场造成扰动。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实施例一所述导流圈1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所述导流孔2为方形孔、半圆孔、半椭圆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可以在所述导流圈1上开设不同形状的所述导流孔2,所述导流孔2形状的选择可以根据生产工艺的需求进行确定,同时需要对所述导流圈1的强度进行考虑。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实施例一所述导流圈1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所述导流圈1上开有多个所述导流孔2,

具体的,通过在所述导流圈1上设置多个所述导流孔2,使多个所述导流孔2同时对所述冷凝器4处的通风死角进行导风,能够更快速的消除所述冷凝器4处的通风死角,加速所述冷凝器4的换热,确保所述冷凝器4的换热效率。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导流孔2的相位夹角为γ,γ的取值范围为20°≤γ≤30°,对相邻所述导流孔2的间距进行限定,所述导流孔2设置过于密集时,导致所述导流圈1强度下降,所述导流孔2设置间距过大时,其中一个所述导流孔2距离通风死角较远,通风量较低,导风效果较差。

优选的,所述导流孔2在所述导流圈1上形成的弧线对应的圆心角为β,β=γ/2。

对两个所述导流孔2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防止所述导流圈1因两个所述导流孔2设置距离过小而导致强度过低,所述导流孔2在所述冷凝器4上的投影长度为l,l=πrβ/180°,其中r为导流圈1半径。

优选的,所述导流孔2在所述导流圈1上的轴向宽度为h,h的取值范围为1/4h≤h≤1/3h,其中h为导流孔2所在的圆环面在轴向上的长度。

对所述导流孔2在所述导流圈1上的纵向宽度进行限定,所述导流孔2纵向宽度过大时,导致所述导流圈1强度较低,所述导流孔2纵向宽度过小时,所述导流孔2形成狭缝,风力穿过所述导流孔2时容易产生噪音,并且同时限定所述导流孔2的长度与宽度,防止所述导流孔2过大或者过小,所述导流孔2过大时,导致所述导流圈1强度较低,所述导流孔2较小时,空气穿过所述导流孔2时噪音较大。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实施例一所述导流圈1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多个所述导流孔2沿所述导流圈1均匀分布,最外侧两个所述导流孔2之间的夹角为θ,θ=(n-1)γ,其中n为导流孔2的数量。

具体的,使多个所述导流孔2均匀分布在所述导流圈1上,防止所述导流圈1上的多个所述导流孔2因过于密集的设置导致所述导流圈1的强度降低。

优选的,最外侧两个所述导流孔2之间的夹角为θ≤120°,所述导流孔2在所述冷凝器4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越大,通风量越大,当导流孔2距离所述冷凝器4越远,其在所述冷凝器4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越小,通风量越小,因此当θ过大时,最外侧的所述导流孔2在所述冷凝器4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太小,通风量很低,因此将所述导流孔2设置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所述导流孔2的导风量,并提高所述导流圈1的强度。

空调为提高换热量,外机所述冷凝器4较长,安装时所述冷凝器4左端会超过所述导流圈1,进入通风死角区域,在外风机工作时,风从所述导流圈1内壁面流过,所述导流圈1的内壁面风速远大于外壁面风速,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所述导流圈1外壁面压力较大,所述导流圈1内壁面压力较小,形成较大压差,在所述导流圈1上开设所述导流孔2,所述导流孔2将所述导流圈1内外两侧连通,利用压差实现引流,消除通风死角,同时在所述导流孔2上设置所述凸出部3,利用所述凸出部3对风力进行引流,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导流圈,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排风机、电热器、蒸发器、冷凝器等常规空调器制冷/制热部件。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