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传热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2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传热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柔性传热元件,这种元件应用于能量转换的各个领域,例如予热温度较低的平面加热,温室中的供暖、环境能量吸收器、或者作为太阳能收集器的基本元件以及用于达到绝热目的。
就各种应用领域来说已有许多由塑料制成的柔性热交换器,这种热交换器在使用二次能量的情况下可用于例如温室供暖。
在DE-OS2406974文献中描述了一种特别用于直接冷凝空气的传热器,这种传热器具有热交换管道,管道由抗拉的薄壁塑料软管组成,塑料软管的厚度小于100微米。这种比较薄的软管铺放在栅格或网眼上,栅格或网眼应该能承受机械负荷。
另一种实施是将薄软管分别用一种网状加固物围起来,上面所描写的传热器的缺点是不能承受来自外部的压力负荷及制造费用昂贵。
如文献DE-OS1926187所描述的那样浇铸和压铸的传热元件的缺点是不能滚动。
已知的传热器的共同缺点是,它们是由单个元件通过粘接和焊接连接在一起的,因而柔韧性受影响。
由薄壁的薄膜软管组成的柔性传热器对机械负荷,例如冲刷和压力负荷是十分敏感的。
众所周知的还有电加热的盖板,它的缺点是受到强力负荷时容易损坏,另外在遵守劳动防护法规方面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采用低成本制造的柔性传热元件从实质上扩展了传热器的应用范围,以便充分利用低温热量,要求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形状,用它能减少拉伸力,压力和摩擦力对用作为载能体的软管的影响,同时提高柔性性和满足绝热的需要。
按本发明解决这个任务的方法是,将传送载热体的软管作为连结元件,像纬线那样纵向或横向捆紥在一个链状织物中,像通常一样,供电电缆及存储容器连接在软管上,链状织物可以是方格网眼组织。
为了保证在该受到压力时仍然很坚固,比较实用的做法是在软管之间加上绳索或细条。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在织物的结构中附加上平面塑性膜层,如吸收薄膜和对流保护薄膜。此外,还可以将弄皱的宽幅薄膜,作为贯穿的横向纬线,平行地安置在一个右/右-链状织物的两侧之间,并且作为连结元件的按纬线纵向捆紥的软管,紧靠着排列在一起,按本发明软管也可以捆紥成一定的花样。
由于软管是以一定的形状紧紧捆紥在链状织物中的,因而它们的几何排列能保证持久不变。链状织物结构能承受拉伸力,并利用软管的重叠对摩擦起保护作用,加上绳索或细条使附加的平面稳定性得以实现,这一点对于承受强大的压力负荷具有特别的意义。
将弄皱的宽幅薄膜平行地紧密排列成行作为贯穿的横向纬线的作法,形成了很大的空气间隙,扩大了容积从而起到良好的绝热作用。这时,对一些特殊应用领域所要求的透明水性仍然存在。
由于软管按一定的花样捆紥,就有可能在传热元件中实现局部的、有差异的热流密度。这样将热能有目的地传到各个物体上,从而更好地利用传热器的能量。
下面用几个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如下
图1是表示有平行排列软管的柔性传热元件,这些软管捆紥在一个方格网眼状的链状织物中。
图2是表示一个有复合织物形式的柔性传热元件,这种元件具有对流保护薄膜和吸收薄膜。
图3是表示图2中的A-A剖面。
图4和5是表示带有各种各样按一定花样加上软管的柔性传热元件。
图6是表示具有纵向捆紥入右/右链状织物内的软管的柔性传热元件,附带加上由宽幅薄膜制成的、很密的横向纬线。
图7是表示图6中B-B剖面的简化图,用以表示横向纬线。
图8是表示横向纬线的另一种实施可能性,同样表示为图6中的B-B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由紫外稳化的约0.4毫米直径的PA-细线制成的,具有网络细条1和纬线部分2,2′的基本链状织物中,在纵向上捆紥入平行排列的软管3,软管可由例如聚氯乙烯制成,其额定内径为10毫米,外径约为12毫米(图1)。
网络细条1的间距b约为15毫米,绑紥在网络细条1上的纬线部分2,2′绷得紧紧地围住加进去的、平行排列的软管3。
纬线部分2,2′的间距例如是25毫米,这样基本网结构呈现的网眼大小为15毫米×25毫米。
在横向上,通过邻接的网络细条截出一定的形状。
在边缘区域4处可以附加上增强的网络5作为紧固元件。
软管端头6按所要求垫子长度的间距接上塑料成形件,用以引入和导出载能体。
此外,在这类网状结构中以约20厘米的间距加上直径约25毫米的坚固的主要由条状纺织品下脚料制成的绳索,这样就能有效地承受外部压力负荷。
如果将垫子用于温室中地面加热时,把植物集装箱捆上去就会产生上述压力负荷。
将垫子悬挂放置,例如作为立壁加热时,绳索就承受此时所产生的拉伸负荷。
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将平行排列的软管横向捆入基本链状织物。这时软管紧绷着被网络所围住,因而避免了横向的移动。在纵向上,通过网络的连结点截出一空的形状。根据具体情况,为了承受压力负荷也可以加上紧固的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用缝纫机编织的复合织物(图2、3中),软管3是以约25毫米的间距排列的,软管的额定内径为12毫米,外径约15毫米,复合织物具有稳定的方格网眼结构,在软管的外侧方向上,用贯穿的纬线9,吸收薄膜11和内流保护薄膜12使软管3保持一定形状。加上边缘条10将复合织物连成一体。按照这种实施方式制成的传热元件,例如可用作为太阳能收集器的基本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将例1中的传热元件卷在一个筛滤转筒上,就形成一个园柱形的、坚实的传热器,由于它的向着空气的一侧具有良好的透过性,雨水又能不受阻碍地到达所有的软管表面,因而可用作为例如环境能量吸收器。它与已知的方法相比,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用水来冲洗时可以毫无困难地清除掉外加热而所受到的大气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相应于图6-8的柔性传热元件是由结构特别粗糙的右/右-链状织物组成的,这种织物可以在双锭织机上用相应尺寸的编织工具制做。网络细棒的间距为20毫米,基本链状织物由宽约40毫米、厚30微米的薄膜带组成,它的编织边之间的间距为25毫米。
连续贯穿的横向纬线9平行地放在两个编织边之间,纬线材料是厚25微米、宽400毫米的宽幅薄膜。将宽幅薄膜从静止的捲緾体的顶部取出来,就形成如图7所示那样包含了许多空气结构,它的特征在于里面部分是皱的,外面部分的螺旋形的。
另一种结构形如图8所示,例如借助一个片面喷嘴弄皱的宽幅薄膜是用狭窄的薄膜带围住的,这种带可以用例如漏斗形缝纫机进行围缠,为了避免水的渗入可以附加地将这种外层焊起来。横向纬线9的这两种结构形式保证不接受或只接受很少的水份,这样,即使有水的作用,也能保持很好的绝热能力。
在紧靠着横向排列的纬线9的一侧安置了软管3,这些软管用针织编成的网的分股线来捆紥。这时,由绷紧的合成材料形成的软管3的部分重叠,同时起到保护软管不受摩擦的作用,作为基本链状织物的材料,也可用合成细丝代替薄膜。
与承受水份能力比较低的情况相反,绝热层的透水性很好,这种性能随着使用目的不同可以有很大的意义。
带有绝热层的柔性传热元件例如可用于复盖混凝土部件。这时,可以将柔性传热元件作成例如2×3米的尺寸,然后使绝热层向上盖在要保护的混凝土面上,需要时,可以喷洒上水,水能够毫无困难地在横向纬线9之间透过绝热层。
另一个应用领域类似例,所述,是供暖房使用。使用时把传热元件的绝热层向下,然后在地面下展开,再将植物集装箱放在上面,用这种方法,由于和地面隔离而将热传递集中在植物集装箱上。相反,由于浇灌而落下的水,可以不受阻碍地渗入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由此外稳定的,0.4毫米直径的PA细线制成的,具有网络细棒1和纬线部分2的基本链状织物中,额定内径10毫米的软管捆紥成一定的花样。花样的形式和应用相适应。图4中表示的形式可放在植物集装箱13下而作为加热垫,集装箱以一定距离排列成行,这时,热能的释放几乎只局限在植物根部的范围内,从而将能量消耗降低到所所需的最小值。
类似的方式也可用于对有目的的工作位置加热。
具体实施方式 就一系列温室中土生土长的栽培物(例菊花)来说,常在较低的高度上张一个网作为保护支架,使用按本发明制做理传热元件可以使这张网同时作为加热而起作用,这时,把基本链状织物做成方格形眼网。软管3的捆紥可以采用例如图5所示的那种方式,这里,把植物的位置空出来,在它们的中间铺上释放热能的软管3。采用这种方法在植物附近创造一个温度较高的环境,在总的室内平均温度下,这点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按本发明的传热元件可用于予热温度较低的平面加热,也可用于绝热目的,作为环境能量吸收器或者作为太阳能收集器的基本元件。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采用低成本制造的柔性传热元件大大地扩展了传热器的应用范围,从而更充分利用低温热量,办法是采用一种特殊的结构,以减少拉伸力、压力和摩擦力对用作为载能体的软管的影响,同时提高柔韧性并且满足绝热的需要。
按本发明将传递载热体的软管作为连结元件,像纬线那样纵向或横向捆紥在一个链状织物中,链状织物有方格网眼结构,为了保证在受到压力时仍然很稳定,可以在软管间加上绳索或细棒。可以附加捆紥上平面物体,如吸收薄膜和对流保护薄膜,也可捆紥上由弄皱的宽幅薄膜组成的横向纬线。软管也能以一定花样捆紥在链式织物中。
权利要求
1、柔性热传元件,在其中安放了传递载热体的软管,在软管的端头连结供电电缆及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软管(3)作为连结元件像纬线那样纵向或横向捆紥在一个链状织物中。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柔性传热元件的特征在于链状织物具有方格网眼结构(8)。
3、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柔性传热元件的特征在于在软管(3)之间加上绳索或细条。
4、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柔性传热元件的特征在于在织物结构中附加捆上平面物体,如吸收薄膜(11)和对流保护薄膜(12)。
5、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柔性传热元件的特征在于由异皱的宽幅薄膜组成的贯穿横向纬线(9),平行地在一右1右-链状织物的两个织物边之间,和作为连结元件的纬线纵向捆紥的软管(3),紧靠着排列在一起。
6、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柔性传热元件的特征在于软管(3)捆成一定花样。
专利摘要
一种柔性传热元件。其中放置传递载热体的软管,在软管的端头连接供电电缆及存储容器,软管象纬线那样纵向或横向捆扎在一个链状织物中。
文档编号F28D1/06GK85103543SQ85103543
公开日1986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85年5月6日
发明者罗尔夫·阿诺尔德, 彼得伯姆尔·马丁·布赫讷, 汉斯-霍尔贝巴斯, 安妮-玛利亚巴尔特, 赫尔穆特埃本霍赫, 迪特尔布莱紫米德, 罗尔夫哈尔比克, 汉斯米勒, 曼弗雷德雅尼 申请人:国营海登澳绳网联合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