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节能常压茶水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4966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节能常压茶水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热水炉,是涉及一种能快速加热节能并适用燃煤、柴的茶水炉。
目前已有茶水炉多种,在结构上虽然有双层炉排式,但在燃烧室上大都为一个;炉中加热管在排放上也大部为水平式排放,有的上下排虽进行90°交叉排放,然而这两种加热管的排放设置使热能在流动转换效果不佳,由于以上原因,致使目前的茶水炉热量损失大、转换效率低,使炉中水升温慢,节能效果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目前茶水炉存在的上述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结构在设有多个燃烧室,采用多层和集中燃烧的结构,并使炉体中加热管上下排垂直错位放置,充分利用热能流动中多次交换,能达到快速升温并能节能的常压茶水炉。
附图
是该茶水炉整体示意图。
该茶水炉的炉体主要由第一、二、三燃烧室和予热室四部分组成。该炉由外壳体和内套筒构成夹层,夹层中装水。予热室部分是由炉条28向上至平面底板27与内套筒体形成;该予热室的炉体外壁连装有水箱接头23,回水接头16,除锈门10,炉门25;第一燃烧室由炉条28向上至笼火层6及连接的内套筒体形成;该燃烧室中设有与夹层相连通的加热管9,该加热管每排为水品横向放置,上排与下排垂直错位,即上排每根管放置在下排管的空隙处;第二燃烧室由笼火层6中间孔口处和平面横板1向上至烟道加热管12下端,该燃烧室中设有加热管2同第一燃烧室放法相同,该燃烧室中还设有与内套筒体连通的通水管5、3支固的快速膨胀锅4;该膨胀锅为空心体,上为平面,下为圆弧面,由三根下通水管5、三根上通水管3连通支固;第三燃烧室由烟道加热管12下端向上至烟道口13和与烟道口下端的笼火层及笼火层连接的内套筒体形成,燃烧室中的加热管12为垂直放置;11为底板加强筋,24为炉门,15为除尘门,8为外壳体,7为内套筒,14为除锈门,17为温度计组合,19为浴池接头,18为热水接头,20为安全阀,21为压力表,22为水位计,26为热水接头。
该茶水炉由于采用予热室将没有燃尽煤、柴渣集火热量加以利用,加热炉体中夹层水;在第一燃烧室中加热管上下排垂直错位放置,增加热能转换效果,在第二燃烧室中放置膨胀锅并集中火力加热,使局布温度快速上升,增加热循环效果;在第三燃烧室中利用余热继续加热,充分使热能交换,致使炉烟道口的温度在190℃左右。该炉水升温迅速,烟气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可供取暖,供热水、洗澡、蒸制食品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节能常压茶水炉,它包括炉体外壳体、内套筒、加热管、炉门、炉条、平面底板、水箱接头、除锈口、加强筋、温度计组合、安全阀、压力表、烟道口、水位计、热水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炉的炉体是由予热室、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第三燃烧室四个部分构成其中的予热室是由炉条28向下至平面底板27和内套筒体形成;该予热室的炉体外壳体装有水箱接头23、回水接头16、除锈门10、炉门25、第一燃烧室是由炉条28向上至笼火层6和与笼火层相连的内套筒体及加热横管9构成;第二燃烧室由平面横板1向上至烟道加热管12下端和与内套筒体连通的通水管5、3支固的快速膨胀锅4及加热横管2构成;第三燃烧室由烟道加热管12下端向上至烟道口13和与烟道口下端连接的笼火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水炉,其特征在于第1燃烧室中的加热横管9、第二燃烧室中的加热横管2在排放上,上下排错位放置,上排的每根加热管要放置下排加热管垂直空隙处;第一、第三燃烧室中的笼火层6为弧面形,中间处为圆口;第二燃烧室中的快速膨胀锅4为空心体,上为平面,下为圆弧面,并由三根下通水管5、三根上通水管3连通支固。
专利摘要一种快速节能常压茶水炉,它的炉体是由预热室和第一、二、三个燃烧室组成,在第一、二燃烧室中主要是将上下排的加热管进行错位放置,增加热能转换效果,在第二燃烧室中设有快速膨胀锅,使水温局部升温快,水循环流动快,第三燃烧室是将加热管垂直放置,充分利用尾热,并使气流畅通,该炉具有加热升温快、热量交换充分,热转化率较高,可达80%以上,可使用煤、柴,供燃茶水、取暖、洗浴用。
文档编号F24H1/18GK2062029SQ9020347
公开日1990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3日
发明者胡金昌 申请人:胡金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