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水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49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贮水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加热器,特别是一种浸没加热元件的贮水加热器。
为使贮水加热器中的贮水箱能即时补充因热水流走后所需增补的冷水,贮水箱进水管在加热器工作过程一直处于常开状态。这样,当自来水供水系统出现断水失压时,如不及时关闭进水阀,就会发生贮水箱内贮水从进水管倒流回管路系统的现象,从而导致浸没式加热元件在缺水状态下加热干烧,如此轻则烧毁加热元件以及相关零部件,重则酿成火灾以及造成因加热元件烧毁漏电而电击洗浴者的现象。
为防止这种倒流现象的发生,现有技术中曾有过在进水管中加置单向阀的设计,但由于单向阀中一些零部件耐用性差,易出故障(如橡胶圈老化等)而导致单向阀失效,令人头痛的是,由于用户无法从外在使用效果中察觉这种失效现象,因此,也就不能及时解决,这样,上述的倒流及干烧现象仍将不能避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倒流安全装置结构简单,又可有效杜绝因贮水箱内贮水倒流而发生加热元件干烧现象的贮水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贮水加热器,包含贮水箱,安装在贮水箱内腔中的加热元件以及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是一种出水口朝下的弯管,具有倒流安全装置,其结构要点为所说的倒流安全装置是一种贯穿进水管管壁的通孔,通孔位置高于加热元件在贮水箱中所处的位置。
这样,因虹吸倒流而使贮水箱中的水位低于通孔时,贮水箱中的空气得以从通孔中进入进水管,虹吸现象被破坏,贮水箱中的内贮水停止倒流。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
通孔直径最好为进水管内径的1/4~1/12。
相对进水管内径较小的通孔直径,可减少或杜绝进水时,从通孔出去的分流量,以保证绝大部分的水流从进水管出水端出去。
通孔最好位于进水管弯头顶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倒流安全装置结构及其简单,可靠性强,几乎不会发生故障,故本实用新具有如下优点使用安全,可有效杜绝因贮水箱内贮水倒流而发生加热元件干烧的现象。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贮水加热器,包含贮水箱1,安装在贮水箱1内腔中由电加热器作为的加热元件2以及进水管3和出水管,进水管3是一种弯管,其出水端位于贮水箱1内腔底部,而弯头则位于贮水箱1内腔上部,进水管3上的倒流安全装置31是一种贯穿进水管3管壁的通孔,它位于进水管3弯头顶部,故其所处位置高于加热元件2在贮水箱1中所处的位置。通孔直径为进水管3内径的1/10。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权利要求1.贮水加热器,包含贮水箱(1),安装在贮水箱(1)内腔中的加热元件(2)以及进水管(3)和出水管(4),进水管(3)是一种出水口朝下的弯管,具有倒流安全装置(31),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倒流安全装置(31)是一种贯穿进水管(3)管壁的通孔,通孔位置高于加热元件(2)在贮水箱(1)中所处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通孔直径为进水管(3)内径的1/4~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通孔位于进水管(3)弯头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贮水加热器。包含贮水箱1,安装在贮水箱1内腔中的加热元件2以及进水管3和出水管4,进水管3是一种出水口朝下的弯管,并具有一种贯穿进水管3管壁的通孔,通孔位置高于加热元件2在贮水箱1中所处的位置。由于倒流安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故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H9/20GK2270936SQ96221370
公开日1997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4日
发明者蔡钟坤 申请人:蔡钟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