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806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业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的净化装置,用于借助于一种处理介质如净化剂、蒸汽、压缩空气、热、真空等对物体尤其是加工好的工件进行表面处理,其中,设置至少一个处理用的处理室,为了装料和卸料将处理室置于开启位置,以及将处理室置于闭合位置作为工作位置。
在US-PS 3706317中介绍了一种为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配备的用于洗涤和冲洗食品容器的装置。这种为连续工作设计的装置包括一个排成直排的洗涤室和一个冲洗室,它们分别可用摇门封闭。为了传送食品容器设可移动的挂架,挂架在轨道上移动并借助于一条循环绕行的链条将它们前后排成一列地按规定的时间节奏逐步牵引通过此装置。在此装置中每个挂架有一个钩子,链条有多个彼此隔开间距排列的夹子,挂架带着钩子悬挂在夹子上。夹子相互之间的距离准确地等于循环链条一个传送步长的尺寸,通过一个传送步长将第一个挂架从洗涤室一直传送到冲洗室中以及将第二个挂架送入洗涤室。在那里每个挂架定位在有关室的中央,所以门可以打开或关闭。通过装置的这种设计使挂架在链条上强制移动,所以可以保持要求的间距。挂架在室内的准确定位取决于对链条运动的控制。为了能操纵此装置,必须有一个操作人员从装料侧到卸料侧来回往返,这对于部分负荷运行和与此相同的小型装置在没有干燥阶段的情况下还可认为在经济性方面是正当的。然而在全负荷运行或在工业用的大型设备中,对于这种直线装置从装料到卸料要经过如此长的距离,所以这样使用在经济性方面不再是合理的。
由DE 4220927A1已知一种连续式净化装置,它安装有前后排成一列的洗涤箱,洗涤箱可以被处理介质流过。此已知的净化装置有三个连续排列的处理室,亦即净化室、冲洗室和干燥室。此装置按这样的方式运行,即在净化室中的容器和在冲洗室中的容器以及在干燥室中的容器共同被进一步传送到下一站。
在处理室的进口和出口处装有盖或门,这些室在处理阶段用盖或门封闭。
为便于洗涤箱从一个室向另一个室传送,在处理室内装有滚轮和滑轨,它们构成一个运输线路。在每一个处理室内装有一旋转装置,它承接洗涤箱并能借助于电动机沿处理室的纵向旋转,所以在室内的洗涤箱在处理期间是旋转的。为此,洗涤箱也用盖闭合,这样使被清洗的物品不会掉出。驱动旋转装置的电动机装在处理室的外壁上并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此旋转装置。此外,在处理室旁或室内安装了各个处理室的一些运行装置,如泵、阀、活门、控制和调整器,并通过管网与装置的一些固定设施连接,如净化剂和冲洗剂罐、用于干燥处理物的蒸馏器和鼓风机。
在处理过程中,处理物通过在净化室内安装的喷嘴受洗涤剂流的洗涤,从而清洗掉此洗涤物上粘附的含油或脂的加工残留物。通过旋转洗涤筐实施良好的搅动,所以洗涤物的所有部分可以用洗涤剂润湿。在冲洗室内进行类似的处理步骤,冲洗室内装有喷雾嘴,用洗涤剂润湿的洗涤物被冲洗剂流冲洗,从而冲洗掉在处理物上粘附的洗涤剂残余。在这里也通过旋转过程改善冲洗效果。同理,洗涤物的旋转改善干燥过程。
通过蒸馏连续地制备冲洗剂,多次充分利用由蒸馏过程释放的能量,例如用于加热净化剂和/或冲洗剂或用于加热干燥空气的能量,使此装置配套完备。此外,可以浸洗或喷雾冲洗,处理物品可以用压缩空气吹刷、真空干燥、红外干燥以及使用含水或含碳氢化合物的洗涤剂。
此已知的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已证实是合用的。当然此装置只能有效地使用于将处理物装在处理介质能通过的专用容器内的情况下,例如装在用多孔板或格构杆制的这种传送箱内,因为通常用薄板制的传送箱将处理物与处理介质隔开,也就是说不能进行强烈的对流接触。因此,在此已知的净化装置中要将在普通的传送箱内传送的处理物改装到相应的专用容器内,这样做既麻烦又费时间,因为这样一来不可能连续地处理和继续加工此处理物。
由DE 19509645A1已知一种洗涤装置,其中洗涤区和冲洗区以及干燥区布置成弧形尤其布置在一个圆内,以及它们通过一运输线路互相连接。此外,在洗涤区和干燥区之间设一装料和卸料区,通过它建立干燥区与洗涤区之间的连系。因此,物品可在装料区安置在运输线路上并沿此圆输送,先后通过装置的洗涤区、冲洗区和干燥区。此物品最后在它们尚未洗涤处于不干净的状态下被置入装置内的地方重新离开此装置。
在圆内设置的滚道或设计为筛或格栅的转台作为运输线路,物品在转台上被传送。因此,物品大体在同一个地方装入装置和重新从装置取出,装料和卸料有一个操作人员就够了。无论如何使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了,因为他不必从装料到卸料走过很长的路。这种适用于手动操纵装置的设计当然也适用于可以组合在生产流水线内成一整体的自动装料和卸料。但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流水线本身并不加长,因为在空间上不是安装在生产线内,而是在其旁边。总体上讲此装置所需空间小,所以即使是在空间狭窄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它安置在车间内或空闲处,例如可以安置在一个角落中。
此装置规定用于连续生产,但不适用于周期性运行。此外,在处理期间物品不能运动,例如转动或使之来回往返运动,以便尽可能使物体的所有地方都能得到处理介质的处理。此外,在运输线路上没有设置物体的支架,所以借助于输送机和操纵器安置在输送线路上的物体在处理过程中它的位置可能改变,所以与装料相比卸料变得更加困难。采用此已知的装置也不可能使处理介质涌入室内,以使物体能被浸没。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净化装置,这种净化装置可以明显地改善处理室,尤其是没有封闭闸板或门也可以使用,同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进行装卸料。
按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第一种净化装置方案和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特征的第二种净化装置方案达到此目的。
按权利要求1和4的实施形式涉及本发明在净化装置有不同结构形式和结构尺寸时的应用,其中以权利要求1为基础的方案主要针对具有一个或两个处理阶段的小型装置,而以权利要求4为基础的方案主要针对大型装置,它设有多个阶段的表面处理装置,例如一个洗涤阶段,一个冲洗阶段和一个干燥阶段。此外还可以设其他一些阶段,如预洗阶段、预冲洗阶段或最精冲洗阶段。对于每个处理阶段可以设一单独的处理室。这样一种具有四个处理阶段的净化装置有利地使用于物体的最终净化,以便例如能将工件供给最后装配工序,而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最好应用于工件的中间净化,以便例如在两道工序之间为工件除去粗大的加工残留物如油、脂或切屑。因此创造了一种小型、紧凑、便于制造以及易于操作的装置。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中,这样一种装置应包含一个固定的部件,它主要由支柱或悬臂式托架组成,在其上端刚性地亦即不可运动地固定处理室的一个部分并能配备一些装置,借助这些装置将处理介质分配到工件上。这些装置可以是净化剂的喷嘴或喷雾嘴,或可以涉及空气喷头,借助于它喷出压缩空气和冲洗工件。若此装置由用于干燥的蒸汽射流喷嘴或加热器构成,则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此固定的部件可与一运动的部件配合工作,运动的部件有用于处理室第二个部分的传送装置,第二部分有用于至少一个工件的安装座。安装座最好设计为可转动或可摆动的并设有驱动装置。处理室可借助于传送装置运动的部分是一个下部;它可以设计为池状或罐状以及通过处理室的第一部分补充完全,第一部分是一个上部并可设计为罩盖状。处理室的下部可借助于传送装置置于装料和卸料位置。在装料和卸料位置,物体(工件)装入安装座内,以及将两个部分(上部和下部)置于互相对齐的位置,借助于传送装置将它们并合和置于工作位置,在工作位置实施物体的处理。若处理结束,下部与上部借助传送装置彼此分开,并将下部带到装料和卸料位置,在此位置将物体从下部取出。这可以手动或自动完成。有利的是,用于一个处理阶段的装置配备一个处理室。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不同处理阶段的多个此类装置可以协同工作,其中可借助于一个装置净化(湿式或干式),借助于另一个装置冲洗以及再借助于一个装置干燥。
在一种反向结构中,装在支柱或悬臂托架上的上部可以在高度上相对于下部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下部不能运动。有利的是两个部分均设置为运动的,亦即上部借助于升降装置可以垂直运动,下部借助于传送装置可以水平移动或转动。这样做的优点是,即使处理室设计为压力或真空密封的也能方便地完成上部和下部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物体的装入和卸出可以使上部和下部置于侧向错移的位置,从而可以轻易地装料和卸料。当物体超出下部的边缘伸出时也不会阻碍处理室的组合。
根据权利要求2,采用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装置可以实施周期性的运行方式。当由下部和上部组合处理室时,第二个下部可以在装料和卸料站进行物体的装或卸。因此可以缩短装置的停车时间。传送装置可以由一双臂式可旋转的支柱组成,下部固定在它的臂上。
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有利的设计可以进一步缩短停车时间。当物体在处理室内处理时,例如用压缩空气喷射,在装料站可以置入另一个物体,以及在卸料站可将已洁净的物体取出。按本发明此传送装置由支柱构成,下部固定在它的臂上。
在具有两个处理室的装置中,也可以利用有三个臂和下部的支柱。在这里多出的下部可以配备给装料和卸料站。四个臂的支柱最好配备两个处理室和单独的装料和卸料站,或配备三个处理室以及一个公共的装料和卸料站。
权利要求4涉及一种具有三个、四个、五个或多个处理室的大设备。
本发明具体设计了一种工件的传送系统,它按周期性运行方式工作。此外,在传送系统的运输线路上设置位置固定的停靠站并且采用分开式的处理室,尤其是设置由两个单独的部分组成的处理室,它由一个池状的下部和一个罩盖式上部组成。处理室的这两个部分在分界边上有密封装置或有与密封装置配合作用的密封面,它们设计成使处理室的所有上部与处理室的所有下部都相配和可彼此互换。
处理室的上部装在传送系统运输线路位置固定的停靠站上,最好在运输线路垂直的上方并可垂直移动。为此在位置固定的停靠站设悬挂装置,上部通过升降装置悬挂在此悬挂装置上。作为升降装置可以采用气动或液压缸,它们通过其外壳与悬挂装置固定连接,并通过活塞杆连接在上部上侧的固定吊耳上。
处理室的下部与传送装置连接,传送装置可使下部周期性地在运输线路上运动。下部最好与传送系统刚性连接并沿一个通过传送系统预先规定的运输线路运动,此运输线路可设计为圆形或直线。
处理室的下部至少装入一个用于至少一个要净化的物体的安装座或支架。安装座设计为可旋转或可摆动的,所以此物体在用处理介质例如净化剂处理的过程中可以运动。
处理室的下部和上部以它们的开口侧互相对准,在停靠站上部和下部可以并合和可转变成工作位置。通过操纵升降装置来实现这一点,升降装置将上部牢牢地压在下部上构成气密连接,或组合成相对于外界环境隔离的状态。
在处理室的工作位置,工件用处理介质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工件运动,从而使处理介质在工件的所有方向均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最好在每个处理室内进行另一种表面处理。例如在第一处理室实施工件的预洗涤。为此,在上部、在下部或在上部和下部装入一些装置,借助于这些装置使处理室用净化剂浇注,以及在此净化剂浴池内通过工件的运动除去粗大的加工残留物。根据选择还可以采用喷雾嘴或喷嘴,净化剂通过它们喷射在工件上。作为预净化也可以规定干洗,在这种情况下工件用压缩空气冲刷。
在另一个处理室内进行最终净化,工件例如用高压净化剂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同时还可以为工件去毛刺。净化剂含有搀入洗涤有效物质的水基除垢剂或碳氢化合物基的溶剂。在另一个处理室中可进行预冲洗,以及在下一个处理室可实行主冲洗,主冲洗可以按浸浴法也可按喷射或喷雾法进行。在这里可从工件上除去仍粘附着的洗涤剂残余。
最后,再在另一个处理室内可实施工件的干燥。这可以通过引入空气流最好热空气流、通过装入的辐射加热装置例如红外加热器或通过真空干燥器来完成。所有这些处理方式均是已知的并可应用在按本发明设计的净化装置中,当然也可以规定其他的处理方法,例如蒸汽净化或蒸汽干燥或最精冲洗。根据处理阶段的类型和范围确定处理室的数量。
工件从一个站到下一个站的传送最好周期性控制和同时进行。若在各处理室内的处理阶段结束,则用于处理室运行的所有设备全部停止工作,处理介质从处理室排出以及造成一种可能发生的压力平衡,可以操纵升降装置使上部与下部分开也就是说提升上部脱开连接。之后,传送系统起动工作并将所有的下部连同工件传送到下一个位置固定的站。
然后在此安全的位置操纵处于此位置固定的站上的上部并将其置于工作位置。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至工件通过净化装置的第一站到最后一站。在停靠站可以为下部进行工件的装和卸,这些停靠站用于下部以及在运输线路上不为它们配设上部。这种设计特别有利地适用于圆形或U形运输巷道,在U形的边自由端安置用于装料和卸料的空站。
在一种设计为“回路”亦即有圆形运输线路的传送系统中,装料和卸料插在有上部的两个位置固定的站之间。为此设置上面已说明的空站。在这种情况下传送系统有比在位置固定的停靠站处的上部多两个的下部,亦即一个空站用于工件装料,一个空站用于工件卸料。这两个空站最好处于直接并列的位置。
装料站和卸料站可按有利的方式连接在一个按周期性运行方式控制的工件生产流水线上,工件也可能涉及大型的机器零件,例如发动机体,它们必须在各加工阶段后或各加工阶段之间进行清洗必要时接着干燥,以便除去粘附的含油或含脂类的加工残留物或固体的金属或非金属颗粒如切屑。“圆形转子”还有附加的优点,即,将它组合在生产流水线中不会导致生产流水线在空间上明显地加长,而是可以侧向错开地安置在生产流水线的旁边,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流水线被断开,生产流水线相应的端段按功能应连接在装料站上以及生产流水线相应的起始段应连接在卸料站上。借助于适用的操纵器或机器人可以完成从生产流水线取出并传送给净化装置以及从净化装置取出并传送给生产流水线。
有利的是将传送系统设计为单柱装置,它有从支柱伸出的等长和彼此按等距排列的臂或托架,其数量与存在的下部数量对应。在臂或托架的自由端固定处理室的下部。至少一根轨道最好同心地围绕支柱铺设,在轨道上下部支承在滚轮上。因此通过上部传递的力至少可由轨道承受一部分。传送系统的驱动可通过支柱在中央实现或通过滚轮的各驱动装置实现。作为替换方案,臂或托架可以能运动地装在支柱上并借助于升降装置上和下摆动,以便组成完整的处理室。
为了使工件能在各处理过程中运动,在下部中的工件安装座可分别与一外部的驱动装置连接。为此,在每个位置固定具有上部的停靠站安装带连接件的驱动装置,它们在下部的静止位置与安装座的外部连接件在工作上连接起来。这可以自动完成。
为了从处理室排除处理介质或为了排出处理介质,在位置固定具有上部的站装有收集槽。下部有用于排空到收集槽内的可封闭的排放接管。
处理介质例如净化剂可从收集槽通过管道放出并为了处理工件可重新供入处理室。这最好通过一个制备装置作为中间连接进行。
下面借助于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附图中表示

图1 净化装置示意图;图2 另一种净化装置实施形式的俯视图;图3 图2的A-B剖面。
图中示意表示的净化装置规定用于工业的工件1,例如发动机零件诸如发动机体、尤其是曲轴箱、离合器壳体、气缸盖等的表面处理,如洗涤、冲洗和干燥。
附图中仅仅表示了净化装置的零件,这些零件对于理解本发明是必不可少的。所有这些零件均可以具有公知的结构,因此不在赘述。在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功能相同的零件。
图1示意表示一种紧凑式净化装置,它有处理工件1的处理室8,处理室可由上部26和下部13组成,在图1中表示的是它的开启位置。这些部分设计为上部26和下部13。上部26固定在升降装置38伸出的臂37上并有装入的用于供入处理介质的装置30。它可涉及喷溅或喷洒净化剂的喷嘴或喷雾嘴,或涉及一个或多个空气喷头,借助于空气喷头在处理室8处于工作位置时用压缩空气喷射工件1。
上部26刚性地固定在臂37上并可通过升降装置38沿双向箭头的方向调整。升降装置38设计为悬臂支柱,它可以加长和缩短。升降装置可涉及一种可液压或气动调整的支柱。处理室8的下部13在图1中处于一个与上部26对齐的位置。若操纵升降装置38,则上部26降落在下部13上,从而使这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处理室8。上部26与下部13的边可以有互补的密封面,它们导致处理室气密封闭。在下部13内装入工件1的安装座18,它设计为可旋转或可摆动的,并与一个装在传送装置9;10上的驱动装置39连接。
传送装置9;10由支柱9和两个沿直径伸出的臂10组成。它与驱动装置11连接并能旋转。在臂10上分别固定一个各有一个安装座18的下部13。每个安装座18与一驱动装置39连接,驱动装置装在传送装置9;10上。图1表示传送装置9;10的一个位置,在这一位置,下部13如已提及的那样处于一个与上部对齐的位置,以及另一个下部13被置于装料和卸料位置。在装料和卸料位置的区域内设计有一装料和卸料站7a;7b,在这里工件1从生产流水线的一条没有在图上进一步表示的带如输送带或传送带装入安装座18内。若工件1在处理室8内的处理结束以及处理室8处于图1所示的开启位置,则工件1可从带置入安装座18并接着令传送装置9;10旋转180°。因此未经处理的工件1在旋转后的位置处于处理室8的闭合位置,已处理的工件1从处理室8取出置于装料和卸料位置并可卸到另一条传送带上。通过操纵升降装置38闭合处理室8并置于工作位置。处理室8的两个下部13在底部有一排放接管17,它有一个图中未表示的关闭阀。用过的处理介质如净化剂通过接管17排入收集槽33,收集槽位于在升降装置38处的处理室8下方。净化剂可通过管道32供入上部26,最好有一个对用过的净化剂进行再处理的设备作为中间连接装置。处理室8的下部13可以设计为相同的。
在按图2和3的净化装置中,工作1从生产流水线上的带2借助于未表示的操纵器或机器人提取并装入净化装置中。在净化装置出口,工件1借助于上述操纵器取出并重新供给生产流水线的带3。
净化装置各个部分装在一个有承载能力的机架结构4上。净化装置具体而言由工件1的传送系统5组成,它可按周期性的工作方式控制并有在传送系统5运输线路6上位置固定的停靠站7。此外设有四个分开式处理室8,在这些处理室内实施各个处理步骤。
如图2所示,传送系统5规定用于一种圆形的运输线路6并设计为单柱系统。在可旋转地支承着的支柱9上装有六个沿径向伸出的长度相同并互相按60°角距排列的臂10。支柱9由传动电机或步进电动机11驱动。在第一种情况下,传送步骤或传送周期通过电动机的开和停(例如借助终端开关)来控制。运输线路6由两根同心地围绕支柱9铺设的有规定轨距的轨道12组成。臂10在轨道12上方规定的高度处装在支柱9上,并以其自由端大体延伸到内轨12处。
从支柱9中央出发观察,位置固定的停靠站7环形地围绕运输线路6布置。总共有六个停靠站7,它们处于与六个臂10重合的分度面内,所以所有的臂10通过每一个工作周期可以准确地控制在停靠站7内。有四个是用于工件1表面处理的位置固定的停靠站7,有两个站作为装料站7a和卸料站7b。显然,可以设置更多或较少的停靠站。停靠站7的数量根据处理阶段的类型和范围确定。
在臂10的端面刚性固定处理室8的下部13并借助支撑增强。所有的下部13可以设计成相同的。下部13设计为开口的槽或池并各配有一个底部14和与底部相对的开口侧15,开口侧有一直的构成密封面16的边。底部14内装有一根排放接管17,它有一图中未表示的关闭阀,如后面还要进一步说明的那样,处理介质可通过排放接管17排出。
下部13内装有工件1的安装座18。安装座18有图中没有进一步表明的工件1支架,它将工件1在传送或在处理期间固定住。
如图2所示,安装座18沿臂10的延长方向装在下部13中并有在图中未进一步表示的支承边,它们平行于下部13对置的侧壁和与之相隔一定距离地延伸,并通过两个支承颈19可转动地支承在下部13中。为此可在下部13的侧壁上设有支承颈座,或支承颈19可以密封地穿过侧壁向外延伸,一侧支承在臂10端部的轴承中,另一侧支承在装在侧壁外部的支承颈座20中。支承颈19以其端部从支承颈座20伸出并有一连接件21。在停靠站7处各安装一个驱动装置22,它带有一个与连接件21相配的连接件23。驱动装置22可在停靠站7内与安装座18连接,并能使安装座作旋转运动或摆动。
如图3所示,下部13在两个相对侧通过滚轮24支承在轨道12上。轨道12的轨距等于滚轮24彼此的距离。有一个滚轮24装在有关臂10的端部,有一个滚轮24装在支承颈座20处。为此设有图中未进一步表示的滚轮支架。传送系统5有一个用于下部13的驱动装置11和在停靠站7内各有一个安装座18用的驱动装置22。通过驱动装置11可以将下部13按步进方式从一个站传送到另一个站,安装座18的驱动装置22可以接合,使之转动或摆动。
在机架结构4上的停靠站7处有悬挂装置25,处理室8的上部26固定在它们上面。上部26设计为罩盖并可通过升降装置27沿高度调整,也就是说它们可以下降和提升。固定在悬挂装置25上的气动或液压缸用作升降装置27。如图3所示,上部26通过罩盖连接在升降装置27上并以其开口侧28面朝下部13的开口侧15。开口侧28同样有如下部13那样的直边,直边有与下部13的密封面16相配的密封装置29。部分13;26的配合可以导致一种不透水的连接,如可拦堵喷雾水、滴水、涌浪水、空气以及灰尘和压力或热,具体要按照工件1处理类型的要求。这种连接装置只需要一个,但能满足各种类型的密封。
重要的是部分13;26相配并互补为一个完全的净化室。在停靠站7下部13和上部26的开口侧15;28彼此相对地对齐。在这种情况下,上部26起先处于一个等待位置,在等待位置下部13与上部26之间存在一个距离,这一距离大到可以将一个工件1方便地装入下部13中,或使得从下部13的边伸出的工件1不会与上部26发生冲突。
通过操纵升降装置27,这些上部26可同时从等待位置下降,与下部13组合并形成处理室8的工作位置。在上部26装入用于供入处理介质的装置30。它可以涉及一些配件,如喷嘴或喷雾嘴,用于引入洗涤剂或冲洗剂或用于引入干洗用的压缩空气射流或用于引入干燥用的空气流,或涉及电加热器、涉及蒸汽喷嘴、或涉及真空抽吸阀等。如图3所示,左边处理室8的上部26内装入用于喷溅或喷洒净化剂的配件。这些配件通过管道31和泵站32连接在一个净化剂或冲洗剂用的固定在停靠站7处的收集槽33上。按照图2,为另一些停靠站7同样设泵站32,它们通过管道31a;31b与收集槽33连接。有一种方案图中没有表示,它注意将收集槽33通过管道与一个对用过的净化剂或冲洗剂进行处理的设备连接起来,以便使在收集槽33中的净化剂或冲洗剂再生,或将来自处理设备的已处理过的净化剂或冲洗剂重新直接供入处理室8内。图3还表示,在右边的处理室8的上部26内至少装入一个设计为空气喷头30的装置,它用于干燥工件1。空气喷头通过空气通道34经由加热器35与鼓风机36连接,鼓风机造成空气流,借助空气流干燥工件1。空气通道34和管道31;31a;31b最好设计为柔性的,以便能补偿上部26的升降运动。
按图2,此净化装置有一根六臂支柱9和四个带有上部26的位置固定的停靠站7,支柱9有六个按60°角距分布的下部13,上部26与四个下部13可组合成完整的处理室8。设有两个空站7a;7b,它们没有上部26。在这里,两个相邻上部26的最大间距相当于六臂支柱9的三倍分度(180°)。空站7a用于将工件1从带2装入下部13,空站7b用于将工件从下部13卸到生产流水线的带3上。装料站7a和卸料站7b彼此相邻地按六臂支柱9的一个60°分度相互分开地布置,以及分别与下一个位置固定的停靠站9相距一个60°分度。
净化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图2表示在处理循环的过程中当前的状态。正好从带2将一个工件1装入了在装料站7a处的下部13中,在卸料站7b则正好将一个工件1从下部13卸到带3上。在停靠站7中工件1的处理结束,上部26均置于出口位置。仍在下部13中的净化剂储存在收集槽33内。驱动装置22脱开。支柱9沿箭头方向继续旋转一个工作行程。卸料站7b的空的下部13处于装料站7a,来自装料站7a的工件1处于第一个位置固定的停靠站7,在这里实施预洗涤阶段。原先在第一站7的工件1现在处于第二个停靠站7,在这里完成主洗涤过程。原先在第二站7的工件1现在处于第三个停靠站7,在这里完成冲洗过程,以及原先在第三站7的工件1现在处于第四个停靠站7,在这里进行干燥。原先在第四站7的工件1现在到达卸料站7b。这一工作周期结束,从带2可以重新向现在是空的下部13装料以及将工件1从卸料站7b卸到带3上。
权利要求
1.工业用净化装置,用于借助于一种处理介质如净化剂、蒸汽或压缩空气对工件(1)进行表面处理,其中,规定在一处理室(8)内实施工件的处理,处理室有供入处理介质的装置(30)和至少一个工件(1)的安装座(18),处理室(8)是分开式的并由两个单独的通过开口侧(15;28)相配的部分(13;26)组成,其中一个部分(26)装在一个位置固定的站(7)处,而另一部分(13)借助于传送装置(9;10)可从装料和卸料站(7a;7b)送至位置固定的站(7),在站(7)内处理室(8)的这些部分(13;26)可置于一个互相对齐的位置并可转变为工作位置,其特征为处理室(8)可借助于传送装置(9;10)运动的部分(13)设置有两个部分(13),在这两个下部中装入各至少一个工件(1)用的安装座(18),这两个部分(13)与传送装置(9;10)这样运动、转动或摆动,一个下部(13)处于装料和卸料站(7a;7b),而另一个下部(13)处于与装在位置固定的站(7)处的处理室(8)上部(26)对齐的位置,并在设在位置固定的站(7)的部分(6)处转变为处理室(8)的工作位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可借助于传送装置(9;10)运动的下部(13)存在三个部分(13),它们有安装座(18),以及,当处理室(8)处于工作位置时,一个下部(13)在装料站(7a),另一个下部(13)在卸料站(7b)。
3.一种用于处理工件(1)表面的工业用净化装置,用于借助于一种处理介质如净化剂、蒸汽或压缩空气在处理箱(8)中对工件(1)进行表面处理,设有用于引导处理介质的装置(30),其中,在位置固定的站(7)上设有一个部分(26),而另一部分(13)借助于传送装置(9;10)可从装料和卸料站(7a;7b)送至位置固定的站(7),在站(7)内处理室(8)的这些部分(13;26)可置于一个互相对齐的位置并可转变为工作位置,其特征为存在多个处理室(8),这些处理室(8)由两个通过开口侧(15;28)相配的部分(13;26)组成,其中的一个部分(13)有装入的各用于至少一个工件(1)的安装座(18),这些部分彼此相隔同样的距离固定在传送装置(9;10)上,可以同时和逐步运动,另一个部分(26)安装在运输线路(6)位置固定的站(7)上,可借助于传送装置(9;10)传送的部分(13)在与位置固定的站(7)上的部分(26)对齐的位置可以移动、可以转动或可以摆动,装在位置固定的站(7)处的部分(26)可转变为处理室(8)的工作位置,以及,可借助传送装置(9;10)传送的部分(13)有至少比装在位置固定的站(7)处的部分(26)多一个的部分(13),以及,装料和卸料站(7a;7b)设在多出的那个部分(13)的站(停靠站)处。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安装座(18)设计为可旋转或可摆动的。
5.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处理室(8)的上部(26)至少可沿其高度位置相对于部分(13)运动。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在装在位置固定的站(7)处的处理室(8)部分(26)内装入用于供入处理介质的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处理室(8)的分界面沿水平延伸。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处理室(8)由一罐状或池状的部分即一个下部(13)以及一个作为上部(26)的罩盖式部分组成,其中池状的下部(13)固定在传送装置(9;10)上,罩盖式上部(26)装在位置固定的站(7)处。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处理室(8)可借助于传送装置(9;10)运动的部分(13)设计成相同的。
10.按照权利要求3至9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处理室(8)借助于传送装置(9;10)传送的部分(13)有比在位置固定的站(7)处存在的处理室(8)的上部(26)多两个的部分(13),以及,装料站(7a)和卸料站(7b)设在多出的部分(13)的站(停靠站)处。
11.按照权利要求3至10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净化装置有两个带有处理室(8)上部(26)的位置固定的站(7),它们与在传送装置(9;10)上的三个处理室(8)下部(13)配合工作。
12.按照权利要求3至10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净化装置配备有三个带处理室(8)上部(26)的位置固定的站(7),它们与在传送装置(9;10)上的五个处理室(8)下部(13)配合工作。
13.按照权利要求3至10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净化装置配备有四个带处理室(8)上部(26)的位置固定的站(7),它们与在传送装置(9;10)上的六个处理室(8)下部(13)配合工作。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传送装置(9;10)设计为圆形转子。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处理室(8)的部分(13)固定在伸出的臂(10)上或支柱(9)的托架上。
16.按照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在可借助于传送装置(9;10)运动的处理室(8)的部分(13)内装入用于引走用过的处理介质的装置(17)。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在位置固定的站(7)处设有净化剂的收集槽(33)。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收集槽(33)通过管道(31;31a;31b)与处理室(8)的上部(26)连接。
19.按照权利要求17和18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收集槽(33)通过管道连接在对用过的净化剂进行处理的设备上。
20.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处理室(8)可借助于传送装置(9;10)运动的部分(13)分别通过至少一个轮子或滚轮(24)支承。
21.按照权利要求15或20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滚轮(24)在一个同心地围绕支柱(9)设置的轨道(12)上运行。
22.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装在处理室(8)的部分(13)内的安装座(18)可分别与一个设在位置固定的站(7)处的驱动装置(22)连接。
23.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处理室(8)的部分(26)固定在升降装置(38)伸出的臂(37)上。
24.按照权利要求1、3或4之一所述的工业用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安装座(18)分别与一个装在传送装置(9;10)上的驱动装置(39)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用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室(8),该处理室可以处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工作位置)。为了易于给处理室加载和卸载以及便于适应非连续的生产线(2,3),将处理室分成至少一个下部(13)和至少一个上部(26)。下部(13)可以固定在一个具有许多臂的转动柱(9)上,上部(26)可以固定在固定站(7)并且可以调整其高度。在所述的固定站(7)中通过升降装置(38)连接上、下部分(26,13)并使其在工作位置运动。
文档编号F26B15/04GK1246082SQ98802190
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30日
发明者维尔纳·迈斯纳 申请人:Mob梅尔基施表面装置及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