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铝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9404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铝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熔铝炉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熔铝炉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这些废气带有很高的热量,因此,在排放废气时,需要对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以提高热利用率。
[0003]目前,对于熔铝炉废气热量回收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为蓄热体方式,其一般有两个烧嘴,同时进风口和出风口需要通过换向阀定时转换,这种方式的整个制作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同时换向阀还要定期更换,这都会增加熔铝炉的制作成本及厂家的售后服务强度。
[0004]另一种在排烟管道上安装热量回收装置(即空气换热器),此方式虽然能对热量进行一定的回收,但是回收效率并不高,经热量回收装置后排放的废气温度还在500°C以上。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热量回收效率高。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熔铝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内壳体和固定在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外壳体设有低温空气输入口,内壳体侧壁的上部开有将内壳体和外壳体的空间连通的开放口,下部设有高温空气回收口,内壳体内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内壳体底壁的高温废气放入口和顶壁的低温废气放出口连接,所述的内壳体内壁的两侧由上至下设有多级相对应的挡板,两侧壁上相对应的档板在垂直方向上相错开,使空气在内壳体中由上至下绕挡板迂回流动。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熔铝炉余热回收装置,由于在内壳体内壁的两侧由上至下设有多级相对应的挡板,并且两侧壁上相对应的档板在垂直方向上相错开,可使空气在内壳体中由上至下绕挡板迂回流动,将气体在内壳体内的流动路径延长,使流动的低温空气能更大幅度地吸收排气管内的废气的热量,进而提高热回收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所述的熔铝炉余热回收装置,安装在熔铝炉的炉体上,其高温废气放入口 13与炉体(图中未表示)的余热回收通道(图中未表示)通连,低温空气输入口 21与鼓风机(图中未表不)相通连,包括内壳体I和固定在内壳体I外侧的外壳体2,外壳体2设有低温空气输入口 21,内壳体I侧壁的上部开有将内壳体I和外壳体2的空间连通的开放口11,下部设有高温空气回收口 12,内壳体I内设有排气管3,排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内壳体I底壁的高温废气放入口 13和顶壁的低温废气放出口 14连接,所述的内壳体I内壁的两侧由上至下设有多级相对应的挡板4、5,挡板4、5与排气管3交汇的位置被排气管3贯穿,两侧壁上相对应的档板4、5在垂直方向上相错开,使空气在内壳体I中由上至下绕挡板4、5迂回流动,工作时,余热回收通道处的高温废气经高温废气放入口 13进入排气管3并沿排气管3上升,外部低温空气则经由鼓风机吹入低温空气输入口 21,接着从开放口 11进入内壳体I并由上至下绕挡板4、5迂回流动,与排气管3内的高温废气进行热交换,温度快速上升最终从高温空气回收口 12流出,而高温废气的温度则快速下降,最终从低温废气放出口14向外排出,实现高温废气的余热回收工作。
[0010]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排气管3与低温空气的热交换面积,以进一步提高热回收率,应尽可能减小排气管的直径,以设置尽可能多数量的排气管3,而高温废气放入口 13和顶壁的低温废气放出口 14的数量则分别与排气管3相对应。
【主权项】
1.一种熔铝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内壳体和固定在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外壳体设有低温空气输入口,内壳体侧壁的上部开有将内壳体和外壳体的空间连通的开放口,下部设有高温空气回收口,内壳体内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内壳体底壁的高温废气放入口和顶壁的低温废气放出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壳体内壁的两侧由上至下设有多级相对应的挡板,两侧壁上相对应的档板在垂直方向上相错开,使空气在内壳体中由上至下绕挡板迂回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铝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管有多根,高温废气放入口和顶壁的低温废气放出口的数量均分别与排气管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铝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内壳体和固定在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外壳体设有低温空气输入口,内壳体侧壁的上部开有将内壳体和外壳体的空间连通的开放口,下部设有高温空气回收口,内壳体内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内壳体底壁的高温废气放入口和顶壁的低温废气放出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壳体内壁的两侧由上至下设有多级相对应的挡板,两侧壁上相对应的档板在垂直方向上相错开,使空气在内壳体中由上至下绕挡板迂回流动。将气体在内壳体内的流动路径延长,使流动的低温空气能更大幅度地吸收排气管内的废气的热量,进而提高热回收率。
【IPC分类】F27D17-00
【公开号】CN204301541
【申请号】CN201420789409
【发明人】黄荣泉
【申请人】黄荣泉, 李洪, 吴得云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