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柜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892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柜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柜机包括壳体及两风轮,所述壳体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室,两所述风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腔室内,两所述腔室均具有一将所述壳体的前面板贯通的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具有一出风口,两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壳体的风洞,所述风洞自上向下延伸。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大大增加了空调柜机的出风量。
【专利说明】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落地式空调柜机的出风口设置在机身的上半部分,换热器位于机身上半部 分的内部,并且换热器呈面朝出风口的倾斜设置。机身的下半部分内设置有离心风轮,当空 调器运行时,离心风轮将外部的空气导入空调柜机的内部并向上吹向换热器,与换热器进 行热量交换后由出风口吹出。
[0003] 在此过程中,风从离心风轮到出风口的路径较长,沿程阻力大,风量的衰减较大; 另外,对于多排形式的换热器,气流在流经前一排时如果发生分离、产生涡流,对后排的换 热器的有效气体流量也会造成较大的衰减。综合上述两点,现有技术中的落地式空调柜机 在运行时,出风量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柜机,旨在增加空调柜机的出风量。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壳体及两风轮,所述壳体包 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室,两所述风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腔室内,两所述腔室均具有 一将所述壳体的前面板贯通的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具有一出风口,两所述出风口之间 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壳体的风洞,所述风洞自上向下延伸。
[0006] 优选地,两所述出风口的宽度均为U,位于所述风洞前端的风洞出口的宽度为L2, 0.3<L2/Li<2〇
[0007] 优选地,1 SlVLd 1.2。
[0008] 优选地,两所述出风口宽度均为U,两所述风轮的直径均为1.35。
[0009] 优选地,位于所述风洞的前端的风洞出口的宽度为L2,两所述风轮的直径为D,0.4 <L2/D< 1.4。
[0010] 优选地,所述风洞包括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 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后端而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自后向前保 持不变,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自后向前逐渐增加。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为L3,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前端风洞出口的宽度为L2,1 <L2/L3<2〇
[0012] 优选地,1.2<L2/L3< 1.5。
[0013] 优选地,所述风洞前端的端面与所述出风风道前端之间的距离为T,两所述风轮的 直径均为D,0<T/D<0.7。
[001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外机,以及空调柜机,所述空调柜机 包括壳体及两风轮,所述壳体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室,两所述风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两 所述腔室内,两所述腔室均具有一将所述壳体的前面板贯通的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具 有一出风口,两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壳体的风洞,所述风洞自上向 下延伸;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柜机,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板上设置两出风口,以及在两出风口之间设置一 将壳体前后贯通的风洞,当空调器运行时,风轮运转,外部空气进入腔室内并从两出风口流 出;如此,风洞前端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风洞后端与风洞前端就存在压强差,位于风 洞后端的空气自后向前运动,并与两出风口流出的空气汇流,从而大大增加了空调柜机的 出风量。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8] 图2为图1中中空调柜机的侧视图;
[0019] 图3至图5为图1中空调柜机沿A-A线的剖视图。
[0020] 附图标号说明:
[0021]
[002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5]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柜机。
[0027] 参照图1至5,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中空调柜 机的侧视图;图3至图5为图1中空调柜机沿A-A线的剖视图。
[00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空调柜机1包括壳体10及两风轮30,壳体10包括左右间 隔设置的两腔室100,两风轮30分别对应设置于两腔室100内,两腔室100均具有一将壳体10 的前面板11贯通的出风风道110,出风风道110具有一出风口 111,两出风口 111之间设置有 沿前后方向贯通壳体10的风洞120,风洞120自上向下延伸。
[002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板上设置两出风口 111,以及在两出风口 111之间 设置一将壳体10前后贯通的风洞120,当空调器运行时,风轮30运转,外部空气进入腔室100 内并从两出风口 111流出;如此,风洞120前端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风洞120后端与风 洞120前端就存在压强差,位于风洞120后端的空气自后向前运动,并与两出风口 111流出的 空气汇流,从而大大增加了空调柜机1的出风量。
[0030] 具体地,前面板11上可以开设一开口,两出风风道110均与该开口连通;也可以是 前面板11上单独开设两间隔设置的出风口 111,两出风口 111分别对应与两出风风道110对 接。壳体10外壁开设的进风口 130可以设置在背板12上,也可以是设置在侧板13上,当然还 可以是设置在背板12与侧板13的交汇处,在此,进风口 130的位置不作限制。形成该腔室100 的结构包括侧板13、背板12及蜗壳;风洞120是将前面板11和背板12贯通的,从而该风洞120 具有风洞进口 121和风洞出口 122。当然,该风洞120的上、下、左、右均可以设置导风板,也可 以不设置导风板,在此不作限制。
[0031] 当空调柜机1运行时,驱动风轮30的电机开始运转,并带动风轮30开始旋转,外部 空气从进风口 130进入该腔室100而与换热器20换热,而后风轮30将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 111导出,导出的空气在风洞120前端形成气流,从而使风洞120前后两端形成压强差,如此, 风洞120内的空气就会向前运动,而与出风口 111吹出的空气汇集。在此,由于出风口 111吹 出的风的温度较低(以空调器实施制冷功能为例),而室温相对较高,从风洞120流出的空气 与出风口 111流出的空气聚集形成汇流体,该汇流体的温度不会过低,风感比较柔和。
[0032] 对于该空调柜机1,两出风口 111和风洞120的高度一般均在700mm~800mm之间,出 风口 111的宽度一般在100mm~300mm之间。风轮30(直径在80mm~120mm)通过电机驱动,下 面均以相同功率(30w~40w)的电机作为基准,通过对出风口 111、风轮30直径和风洞120的 尺寸作适应性调节,来衡量空调柜机1的出风量K(103m3/h)的大小,以得出相应的比率关系。 [0033] 出风口 111的宽度SLKmm),风洞出口 122的宽度SL2(mm),风洞120入口的宽度为 L3(mm),风轮30直径为D(mm) 〇
[0034] 在一实施例中,L#PL2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当二者比例恰当时,可以使空调柜机1 的出风量进一步增加。
[0035] 表1是出风口的宽度取100mm时风洞出口的宽度与柜机出风总量的对应值
[0036]
[0037] 上述两表中均是以L3和D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测定的。由此可见,当30 200时, 总出风量κ值较大且变化比较平缓,此时0.3 < L2/U < 2。
[0038] 另外,从表1还可以看出,当100<L2< 120时,总出风量K值比较大,由此可见,当1 SU/LiS 1.2时,可以将出风量K值最大化。
[0039]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LjPD2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当二者比例恰当时,也可以 使空调柜机1的出风量得到增加。具体参照表2。
[0040] 表2是风轮30直径取80mm时出风口宽度与柜机出风总量的对应值
[0041]
[0042]从表2可以得出,当55 < U < 108时,出风总量K值较大,且其变化相对较平缓。此时 0.68<Li/D< 1.35。
[0043]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0和1^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当二者比例恰当时,可以使 空调柜机1的出风量进一步增加。
[0044] 表3是风轮直径取80_时风洞出口宽度与柜机出风总量的对应值
[0045]
[0046] 从表3可以得出,当32<L2< 112,风总量K值较大,且其变化相对较平缓。此时0.4 <L2/D< 1.4。
[0047] 风洞进口 121的宽度和风洞出口 122的宽度存在一定的比率关系,如果二者比率关 系恰当,可以使风洞120内的空气流通更顺畅,可以进一步加强空调柜机1的出风总量。在一 实施例中,参照图4,风洞120包括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 二通道在图总均为标示出),第一通道的前端连接第二通道的后端而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 通道的宽度自后向前保持不变,第二通道的宽度自后向前逐渐增加。
[0048]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表4,以风轮30直径为D = 98mm,Li = 100mm,L3 = 100mm对风洞 出口 122宽度L2作适应性调节,L2和L3最佳比率。
[0049] 表4是风洞进口宽度取100mm时风洞出口宽度与柜机出风总量的对应值
[0050]
[0051 ]由表4可知,当100 < L2 < 200时,空调柜机1的出风总量K较大,且其相对较平缓。所 以,L2和L3较佳比率1 < L2/L3 < 2。并且,当120 < L2 < 150时,Κ值均可达到1.30以上,所以L2和 L3 的最佳比率 1.2<L2/L3< 1.5。
[0052] 上述实施例中讨论了0儿1儿2儿3之间的比率关系,但是影响空调柜机1出风总量1( 值大小还存在其他因素。在其他因素一定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风洞出口 122 与出出风风道110前端之间的距离为T,两风轮30的直径均为D,0 < T/D < 0.7。
[0053] 表5是风轮直径取80mm时T与K的对应值
[0054]
[0055] 由此可见,当0< T < 56时,K值均大于或等于1.30,如此,0 < T/D < 0.7为较佳实施 例。
[0056] 进一步地,当18 < T < 40时,K值均大于或等于1 · 38,如此,0 · 3 < ΤΛΚ 0 · 5为最佳实 施例。
[005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参照图1,包括空调器室外机,以及上述任一实施 例中的空调柜机1,空调器室外机连接空调柜机1。
[0058] 由于本空调器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柜机1,因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 空调柜机1的所有有益之处本空调器也应当一应具有,在此不一一赘述。
[0059]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 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两风轮,所述壳体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 室,两所述风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腔室内,两所述腔室均具有一将所述壳体的前面板 贯通的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具有一出风口,两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 所述壳体的风洞,所述风洞自上向下延伸。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出风口的宽度均为L1,位于所述风 洞前端的风洞出口的宽度为L 2,0.3 < L2A1 < 2。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I < L2A1 < 1.2。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出风口宽度均为L1,两所述风轮的 直径均为0,0.68<1^/0<1.35。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风洞的前端的风洞出口的宽度 为L2,两所述风轮的直径为D,0.4 < L2/D < 1.4。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包括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 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后端而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自后向前保持不变,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自后向前逐渐增加。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为L3,位于所述第二 通道前端风洞出口的宽度为L 2,l <L2/L3<2。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1.2 < L2/L3 < 1.5。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前端的端面与所述出风风道 前端之间的距离为T,两所述风轮的直径均为D,0 < T/D < 0.7。10. -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器室外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 空调柜机,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柜机。
【文档编号】F24F13/08GK205481628SQ201521143608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发明人】蔡序杰, 刘阳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