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5291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塔内上部会常态化的存在窝风区域,影响上升抽力,影响空气阻力,进而影响整个水塔的进风量。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塔筒(1),塔筒底部与集水池(2)连接,集水池内具有人字柱(3),人字柱与所述的塔筒连接,塔筒内最底层为填料层(4),填料层与集水池之间具有淋雨区(5),淋雨区周向具有进风口(6),所述的进风口周向布置具有降噪导向双功能板(7),填料层上部布置喷嘴(9),喷嘴通过管道与上部的配水槽(8)连接,配水槽顶部平面,布置除水器(10),除水器上部布置塔内空气导流装置,塔内空气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11)或空气导轨(12)。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冷却塔空气导流。
【专利说明】
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
[0001 ]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
[0003]【背景技术】:
[0004]冷却塔广泛应用于空调、石化、冶金及电力行业。它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介质(可以是蒸汽、冷却气体或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温度较高的介质通过传热或传质,将废热传给空气并散发到大气中,从而降低介质本身的温度。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营的要求。
[0005]以发电站广泛采用的自然通风冷却水塔为例进行说明;电厂热力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有两个方向,一是提高汽轮机入口蒸汽参数(压力、温度),二是降低汽轮机冷端参数(温度、压力)。冷却水塔就是降低并稳定冷端参数的主要设施。冷却塔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发电效率的高低。据统计和理论分析得知,冷却水塔效率提高5_10%,出塔水温降低1-1.5度,将降低汽轮机排气压力0.4-0.6kpa,降低发电煤耗1-1.5克;研究并提高冷却塔的效率,是有实际意义的;影响冷却塔效率的因素有设计因素、气象因素、运行因素、维护因素;它们之间还互相影响。
[0006]传统水塔设计过程中,在当地气象条件制约下,根据配套发电机组需要的换热容量、冷却水流量和出入塔水温作为基础参数,经计算确定水塔的高度、直径、进风口参数、填料及面积、配水及喷淋装置。传统水塔的填料,一般采用等高,均匀配水的布置方式。这样布置的优点是,简洁、便于安装和维护。但从实际测试和运行的情况看,这种布置方式,塔中心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热交换效率有待改善。
[0007]近十几年来,针对填料等高布置和均匀配水的不足,有的机构和设计单位,对塔内空气不均匀流动与冷却水接触的不均匀性进行研究,提出并试验了填料不等高布置,配水不均匀布置的课题,取得成果;采用不等高布置填料和不均匀配水的实体塔,改善了塔内热交换工况,提高了水塔的冷却效率。
[0008]年实用新型的“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2008年实用新型的“中心区具有空气调节装置的自然通风冷却水塔及调节方法”。优化了水塔进风口,起到了增加水塔进风量和提高塔内空气流稳定、均匀运行的作用。
[0009]通过以上水塔进风口安装导向板(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采用不等高填料和不均匀布水配水技术,传统水塔除水器标高以下的优化技术已经较为完善。进一步提高水塔效率的途径,自然引申到除水器上部的优化可能性上。
[0010]水塔内部位于填料层和除水器上部的空气流动,过去少有研究。这是因为,水塔的热交换过程,主要在填料区,该区间完成的热交换量占水塔总交换量的70%,淋雨区占20%,喷淋装置区占10%。其他区域对水塔效率没有多少影响。这样的统计和分析是客观的,结论也是正确的。但这样的分析,忽略了水塔喷淋层上部运行工况变化对水塔整体运行工况的影响。水塔除水器上部,由于塔内热交换的不均匀性,由于塔顶自然风的作用形成的不稳定性,由于空气上升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塔内上部会常态化的存在窝风区域,影响上升抽力,影响空气阻力,进而影响整个水塔的进风量。进风量的变化,反过来全过程地影响水塔淋雨区、填料区、喷淋装置的效率,虽然它们发挥作用的热交换比重还是20%、70%、10%,基本稳定;但整体效率会随总体进风量的变化发生变化。因而,对水塔除水器上部的运行工况,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关注、重新认识、重新研究。
[0011]【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
[0013]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14]一种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其组成包括:塔筒,所述的塔筒底部与集水池连接,所述的集水池内具有人字柱,所述的人字柱与所述的塔筒连接,所述的塔筒内最底层为填料层,所述的填料层与集水池之间具有淋雨区,所述的淋雨区周向具有进风口,所述的进风口周向布置具有降噪导向双功能板,所述的填料层上部布置喷嘴,喷嘴通过管道与上部的配水槽连接,所述的配水槽顶部平面布置有除水器,所述的除水器上部布置有塔内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的塔内空气导流装置包括采用玻璃钢、pvc塑料、铝合金、钢板或混泥土的导流板或空气导轨。
[0015]所述的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的塔内导流板安装在除水器上端,所述的导流板形状为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菱形,所述的导流板的横剖面采用翼形或平板模式,所述的导流板的长度取除水器标高处水塔内径的0.05-0.4,所述的导流板的宽度相当于水塔进风口高度0.05-0.75,所述的导流板与水塔中心直径方向成O?65°或O?-65°,所述的导流板与所述的除水器上层平面成15?80°。
[0016]所述的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的空气导轨安装在塔筒内壁,所述的空气导轨为螺旋形,所述的空气导轨高度为除水器平面半径的0.01?0.2,所述的空气导轨螺旋的螺距为半径的0.6?I。导轨数量根据水塔直径大小,可选择2?8根,所述的空气导轨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0017]—种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其组成包括:集水池,所述的集水池上端具有淋雨区,所述的淋雨区周向具有降噪导向双功能板,所述的淋雨区上端具有填料层,所述的填料层上端具有配水管,所述的配水管通过管路与所述的集水池连接,所述的配水管上安装有一组喷头,所述的配水管上端具有除水器,所述的除水器上端安装有玻璃钢、pvc塑料、铝合金、钢板或混泥土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形状为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菱形,所述的导流板的横剖面采用翼形或平板模式,所述的导流板的长度取除水器标高处水塔内径的0.05-
0.4,所述的导流板的宽度相当于水塔进风口高度0.05-0.75,所述的导流板水塔中心直径方向成O?65°或O?-65°,所述的导流板与所述的除水器上层平面成15?80°。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无论是塔内空气导流装置单独使用,还是与冷却塔进风口导向装置“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配合使用,都能引导塔内空气有规则运动,形成稳定的旋流,减少了阻力,在相同的设计、气象、运行、维护条件下,增加进风量3_8%(在环境风速为0-3m/s条件下)。环境风速大于3m/S时,相对于没有加装塔内导向装置的冷却塔,进风量差异会大于
8% ο
[0020]本实用新型塔内空气导流装置与冷却塔进风口导向装置“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配合使用,使进风口的空气流动与填料层上部的空气导流作用互相配合、互相影响;既降低了自然风的不利影响,增加了冷却介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还提高了进塔和塔内空气流动的均匀性及稳定性,增加了进风量,提高了气水比(在相同的设计、气象、运行、维护条件下,在环境风速为3m/s条件下,增加进风量5-8%以上),获得了综合提高冷却塔冷却效率的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塔内空气导流装置技术,可以单独在任何冷却塔内部布置和使用。也推荐与冷却塔进风口“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配合使用,使进风口导向板的数量、角度、高度和宽度与塔内导流装置相耦合,获得比单独使用单一技术更好的效果;在相同的设计、气象、运行、维护条件下,增加进风量8%以上,提高冷却塔效率8%_30%。
[0022]【附图说明】:
[002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应用于自然通风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导轨应用于自然通风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应用于机械通风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4是附图1中1-1剖面图。
[0027]附图5是附图1中I1-1I剖面图。
[0028]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板可选形状示意图。
[0029]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的剖面图。
[0030]附图8是附图4的II1-1II剖面图。
[0031]【具体实施方式】:
[0032]—种如附图1所述的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其组成包括:塔筒I,所述的塔筒底部通过人字柱与集水池2连接,所述的集水池内具有人字柱3,所述的人字柱与所述的塔筒连接,所述的塔筒内部底层为填料层4,所述的填料层与集水池之间具有淋雨区5,所述的淋雨区周围具有进风口 6,所述的进风口具有降噪导向双功能板7,所述的填料层4上部布置喷嘴9,所述的喷嘴,通过管道与配水槽8连接,所述的除水器与空气导流装置连接,所述的空气导流装置包括以玻璃钢、pvc塑料、铝合金、钢板或混泥土为主材的导流板11或空气导轨
12ο
[0033]实施例2:
[0034]如附图1所述的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的导流板安装在除水器上端,所述的导流板形状为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菱形,所述的导流板的横剖面采用翼形或平板模式,所述的导流板的长度取除水器标高处水塔内径的0.05-0.4,所述的导流板的宽度相当于水塔进风口高度0.05-0.75,所述的导流板与水塔中心直径方向成O?65°或O?-65°,所述的导流板与所述的除水器上层平面成15?80°。
[0035]实施例3:
[0036]如附图2所述的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的空气导轨安装在塔筒内壁,所述的空气导轨为螺旋形,所述的空气导轨高度为除水器平面半径的0.01?0.2,所述的空气导轨螺旋的螺距为半径的0.6?I ο导轨数量根据水塔直径大小,可选择2~8根,所述的空气导轨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0037]实施例4:
[0038]—种如附图3所述的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其组成包括:集水池13,所述的集水池上端具有淋雨区14,所述的淋雨区周围具有降噪导向双功能板15,所述的淋雨区上端具有填料层16,所述的填料层上端具有配水管17,所述的配水管通过管路与所述的集水池连接,所述的配水管上安装有一组喷头18,所述的配水管上端具有除水器19,所述的除水器上端安装有玻璃钢导流板20,所述的导流板形状为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菱形,所述的导流板的横剖面采用翼形或平板模式,所述的导流板的长度取除水器标高处水塔内径的
0.05-0.4,所述的导流板的宽度相当于水塔进风口高度0.05-0.75,所述的导流板与水塔中心直径方向成O?65°或O?-65°,所述的导流板与所述的除水器上层平面成15?80°。
[0039]实施例5:
[0040]—种冷却塔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在传统冷却塔内部,在填料层和除水器上部,沿水塔壁内侧,布置一定数量的空气导向装置,对传统的冷却塔,采用导流板方式;导流板的形状,可以矩形,选择玻璃钢材料,导流板横剖面,为平板,每块导流板的长度,相当于除水器标高处水塔内径的0.12,宽度相当于水塔进风口高度0.2;导流板与水塔中心直径方向成25度;同时,导流板还与除水器顶部平面成70度角。
[0041 ] 实施例6:
[0042]—种冷却塔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在传统冷却塔进风口,安装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同时在冷却塔内部,在填料层和除水器上部,沿水塔壁内侧,布置一定数量的空气导向装置。对已有的冷却塔,采用导流板方式;导流板的形状选为矩形,选择玻璃钢材料,导流板横剖面,为平板;导流板的长度,等于除水器标高处水塔内径的0.12,宽度等于水塔进风口高度0.2。导流板与水塔中心直径方向成25度角;同时,导流板还与除水器顶部平面成70度角。
【主权项】
1.一种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其组成包括:塔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塔筒底部与集水池连接,所述的集水池内具有人字柱,所述的人字柱与所述的塔筒连接,所述的塔筒内最底层为填料层,所述的填料层与集水池之间具有淋雨区,所述的淋雨区周向具有进风口,所述的进风口周向布置具有降噪导向双功能板,所述的填料层上部布置喷嘴,喷嘴通过管道与上部的配水槽连接,所述的配水槽顶部平面布置有除水器,所述的除水器上部布置塔内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的塔内空气导流装置包括采用玻璃钢、PVC塑料、铝合金、钢板或混泥土的导流板或空气导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塔内导流板安装在除水器上端,所述的导流板形状为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菱形,所述的导流板的横剖面采用翼形或平板模式,所述的导流板的长度取除水器标高处水塔内径的0.05-0.4,所述的导流板的宽度相当于水塔进风口高度0.05-0.75,所述的导流板与水塔中心直径方向成O?65°或0—65°,所述的导流板与所述的除水器上层平面成15?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导轨安装在塔筒内壁,所述的空气导轨为螺旋形,所述的空气导轨高度为除水器平面半径的0.01?0.2,所述的空气导轨螺旋的螺距为半径的0.6?I,导轨数量根据水塔直径大小,可选择2?8根,所述的空气导轨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4.一种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其组成包括:集水池,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水池上端具有淋雨区,所述的淋雨区周向具有降噪导向双功能板,所述的淋雨区上端具有填料层,所述的填料层上端具有喷头,所述的喷头与配水管连接,所述的配水管上端具有除水器,所述的除水器上端安装有玻璃钢、pvc塑料、铝合金、钢板或混泥土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形状为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菱形,所述的导流板的横剖面采用翼形或平板模式,所述的导流板的长度取除水器标高处水塔内径的0.05-0.4,所述的导流板的宽度相当于水塔进风口高度0.05-0.75,所述的导流板水塔中心直径方向成O?65°或O?-65°,所述的导流板与所述的除水器上层平面成15?80°。
【文档编号】F28F25/12GK205642065SQ20162027350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5日
【发明人】赵康雄, 于建宇
【申请人】哈尔滨宇神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