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620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冻装置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冷却从散热器输出的冷却剂的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及具有该冷冻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有具备压缩机、散热器及吸热器等的冷冻循环,在上述吸热器中,常见冷却冷却对象的冷冻装置。
作为这样的冷冻装置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共有压缩机和冷凝器的同时并联连接2个吸热器,并切换这些吸热器,相互独立地冷却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冰箱。
然而,在这种冷冻装置中,有时适用具有中间压部的压缩机,例如持有多级压缩机构的压缩机。
当在如上所述的冷冻装置和冰箱中,适用具有这种中间压部的压缩机时,往往通过构筑适合利用该中间压部的冷冻循环,可实现可更高效运行的冷冻装置。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307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适用具有中间压部的压缩机的情况下,可实现高效运行的冷冻装置及具备该冷冻装置的冰箱。
本发明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备具有中间压部的压缩机;与该压缩机的排出侧连接的散热器;和与该散热器的出口侧连接、具备减压机构和吸热器的吸热机构,上述吸热机构的出口侧连接到比上述压缩机的上述中间压部低压的吸入部、的冷冻装置中,将上述散热器的出口侧的冷却剂配管分支,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与上述吸热机构连接,另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与上述压缩机的中间压部连接,同时,在上述另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具备减压机构和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构成为使上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和上述另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可热交换本发明之二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一的冷冻装置中,具备第1热交换器,其构成为使上述吸热机构和上述压缩机的吸入部之间的冷却剂,可与流出上述热交换器后的上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之3中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1或本发明之2所述的冷冻装置中,上述吸热机构具有如下构成具备第1减压机构和第1吸热器的第1吸热机构;和与该第1吸热机构并列设置,具备第2减压机构和第2吸热器的第2吸热机构,上述第1吸热机构及上述第2吸热机构的出口侧合流后,连接到上述压缩机的吸入部。
本发明之4中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3所述的冷冻装置中,具备第1热交换器,其用于将流出上述第1吸热器后的冷却剂,与上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上述热交换器和上述第1减压机构之间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和第2热交换器,其用于将流出上述第2吸热器后的冷却剂,与上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上述热交换器和上述第2减压机构之间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之5中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将用于将流出上述热交换器后的上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与流出上述第1吸热器后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的第4热交换器,和在流出该第4热交换器后的上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连接到第1吸热机构及第2吸热机构,并且具备第5热交换器,其用于将流出连接到上述第2吸热机构的上述第4热交换器后的上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与流出上述第2吸热器后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流出上述第1吸热器后、且流出上述第4热交换器后的冷却剂配管,和流出上述第2吸热器后、且流出上述第5热交换器后的冷却剂配管合流后,连接到上述压缩机的吸入部。
本发明之6中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3至本发明之5所述的冷冻装置中,上述第1吸热机构和上述第2吸热机构选择性地在不同的温度带实施功能。
本发明之7中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6所述的冷冻装置中,上述第2吸热机构方,在比上述第1吸热机构低的温度带实施功能。
本发明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之1至本发明之7中所述的冷冻装置。
本发明之9中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8所述的冰箱中,具备冷藏室;和以比该冷藏室低的温度运行的冷冻室,由上述第1吸热机构冷却上述冷藏室,由上述第2吸热机构冷却上述冷冻室。
本发明之10中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9所述的冰箱中,当上述冷藏室及/或上述冷冻室处于给定温度以上时,使冷却剂流通到上述第1吸热机构及上述第2吸热机构中。
本发明之11中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1至本发明之7所述的冷冻装置及本发明之8至本发明之10所述的冰箱中,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冷却剂。
根据本发明,通过具备对流出散热器的冷却剂进行过冷却的热交换回路,可提供可高效运行的冷冻装置。而且,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以高效率运行的冰箱。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冷冻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剂回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冷冻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的焓(enthalpy)·压力曲线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对冰箱的适用例的大致构成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冷冻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冷却剂回路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冷冻装置的另外其它实施方式的冷却剂回路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冷冻装置的第4实施例的冷却剂回路图。
图中1-压缩机;2-散热器;6-冷却剂导入管;7、52、53-单向阀;10-第1吸热机构;11-第2吸热机构;15-第4热交换器;16-第5热交换器;17-第1热交换器;18-第2热交换器;19-第3热交换器;20-热交换回路;21、41-冷藏室;22、42-冷冻室;30、50、70、90-冷冻装置;31-第3膨胀阀;32-冷却热交换器;40-冰箱;57、58-吸热器;63、64-风扇;65-第1膨胀阀;66-第2膨胀阀;91-三通阀;92-第1毛细管;93-第2毛细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冷冻装置及具备该冷冻装置的冰箱的最佳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根据附图,详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示出了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冻装置的冷却剂回路图。冷却剂装置30,具有压缩机1;与该压缩机1排出侧连接的散热器2;与该散热器2出口侧连接的吸热机构10;与该第1吸热机构10并列设置的第2吸热机构11;和热交换回路20。第1吸热机构10及第2吸热机构11的出口侧与压缩机1的吸入侧连接、热交换回路20的出口侧与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连接,构成冷冻循环。
第1吸热机构10,包括来自分支点9A的冷却剂流通的第1膨胀阀65,和冷藏用吸热器57。而第2吸热机构11,包括如上所述与上述第1吸热机构10并列设置、来自分支点9A的冷却剂流通的第2膨胀阀66;和冷冻用吸热器58,和单向阀52。
所谓第1吸热机构10和第2吸热机构11,以相互选择性不同的温度带实施功能,来自散热器2的冷却剂配管在分支点9A分支,一支路作为第1吸热机构10,另一支路作为第2吸热机构11分别并列连接,自压缩机1的吸入口,在上述合流点9B再合流。
在此,第1膨胀阀65和第2膨胀阀66,可变地构成节流的程度。通过改变该节流的程度,冷却剂至吸热器57、58为止低至给定压力,可控制同吸热器57、58中的冷却剂的蒸发温度,同时,通过完全关闭第1及第2膨胀阀65、66其中之一,可使冷却剂选择性地流通到第1吸热机构10或第2吸热机构11。
而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30,在第1吸热机构10与第2吸热机构11的合流点9B和压缩机1的吸入侧之间,具有单向阀53;和第3热交换器19,设置为可对流出第1及第2吸热器57、58的冷却剂和上述分支点9A跟前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
热交换回路20,是在从散热器2的出口侧的分支点9C分支的冷却剂内,不在上述第1及第2吸热机构10、11中流通的冷却剂流通的回路,包括第3膨胀阀31,和冷却热交换器32。而在冷却热交换器32的出口侧,连接用于将从冷却热交换器32流出的冷却剂导入到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的冷却剂导入管6,同时,在该冷却剂导入管6中具备单向阀7。并且,第3膨胀阀31,可变地构成与上述第1及第2膨胀阀65、66同样的节流程度,通过改变该第3膨胀阀31的节流程度,在冷却剂到冷却热交换器32之前,降低到给定的压力。并且,流出第3膨胀阀31的冷却剂,在冷却热交换器32中,与从分支点9C到第1及第2吸热机构10、12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被变暖,成为气体冷却剂,经由冷却剂导入管6,返回到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
压缩机1是2级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包含1级压缩部1A和2级压缩部1B,在连接1级压缩部1A和2级压缩部1B的上述密闭容器外的冷却剂配管上,具备中间冷却器1C。此外,上述冷却剂导入管6,将流出冷却热交换器32的气体冷却剂,可导入连接到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即中间冷却器1C和2级压缩部1B之间。并且,流出冷却热交换器32的气体冷却剂,由冷却剂导入管6内的压差,如虚线箭头所示导入到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该压缩机1不限定为2级压缩机,例如,如为1级压缩机,则冷却剂导入管6可返回1级压缩机的中间压部。此外,也可是连接多台压缩机的构成。
并且,第1及第2吸热机构10、11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构成,故在例如关闭第2膨胀阀66、打开第1膨胀阀65时,冷却剂仅在吸热器57侧,即第1吸热机构10中流通,相反,在关闭第1膨胀阀65、打开第2膨胀阀66时,冷却剂仅在吸热器58侧,即第2吸热机构11中流通。
在此,经过吸热器57的冷却剂,经过单向阀53后,在经由第3热交换器19的同时,在该第3热交换器19与流出冷却热交换器32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后,返回压缩机1的吸入口。此外,经过吸热器58的冷却剂,经过单向阀52、53后,在经由第3热交换器19的同时,在该第3热交换器19与流出冷却热交换器32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后,返回压缩机1的吸入口。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经过吸热器57的冷风,经过导管57A,被送至冷藏室21,经过吸热器58的冷风,经过导管58A,被送至冷冻室22。
在此,在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30中,作为冷却剂,考虑环境负荷小、可燃性及毒性等,使用作为自然冷却剂的二氧化碳冷却剂(CO2),作为压缩机2的润滑油的油,使用例如矿物油(mineral oil)、烷基苯油、乙醚油、酯油、PGA(聚二醇)、POE(多元醇酯)等。
根据以上构成,参照图1及图2,对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3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本实施例的冷冻循环的焓·压力(ph)曲线图。
首先,对冷冻运行(例如,-26℃左右),用图2中的实线表示的循环曲线进行说明。还有,该冷冻运行,是使冷却剂在上述吸热器58侧,即第2吸热机构11中流通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若运行,则由压缩机1排出的冷却剂在散热器2中散热、冷却。即,首先,冷却剂按(1)1级压缩部1A的吸入、(2)1级压缩部1A的排出、(3)2级压缩部1B的吸入、(4)2级压缩部1B的排出的顺序流通。其后,冷却剂从(5)散热器2的出口至分支点9C,在此分支,一部分在热交换回路20、其余在第2吸热机构11中流通。
从分支点9C流通到热交换回路20侧的冷却剂,(6)至第3膨胀阀31的出口,成为气体/液体2相混合体。并且,该冷却剂以2相混合体的状态,在冷却热交换器32中,与从分支点9C流通到第2吸热机构11侧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被变暖,成为气体冷却剂,导入到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即中间冷却器1C和2级压缩部1B之间。即,(6)是第3膨胀阀31的出口、冷却热交换器32的入口,(21)是冷却热交换器32的出口,经过这里的冷却剂至(3)的2级压缩部1B的吸入,通过2级压缩部1B被压缩。
另一方面,从分支点9C流通到第2吸热机构11侧的冷却剂,在冷却热交换器32中,如上述与流通到热交换回路20侧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过冷却后,在第3热交换器19进一步被冷却,在分支点9A分支,至第2膨胀阀66。(18)是冷却热交换器32的出口,第3热交换器19的入口,(7)是第3热交换器19的出口、第2膨胀阀66的入口,(8)是第2膨胀阀66的出口,(22)是吸热器58的出口。进入吸热器58的液体冷却剂蒸发、从周围吸收热后,在第3热交换器19中与从冷却热交换器32流出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后,返回到压缩机1的吸入。即,(23)是第3热交换器19的出口,(1)是1级压缩部1A的吸入。
与此对应,冷藏运行时(例如,-5℃左右),形成用图2中的虚线表示的循环。还有,该冷藏运行,是使冷却剂在上述吸热器57侧,即第1吸热机构10中流通的情况。此时,若压缩机1也运行,则由压缩机1排出的冷却剂在散热器2中散热、冷却。即,首先,冷却剂按(9)1级压缩部1A的吸入、(10)1级压缩部1A的排出、(11)是中间冷却器1C的出口、2级压缩部1B的吸入、(12)2级压缩部1B的排出、的顺序流通。其后,冷却剂从(5)散热器2的出口至分支点9C,在此分支,一部分在热交换回路20中、其余在第2吸热机构10中流通。
从分支点9C流通到热交换回路20侧的冷却剂,至(16)第3膨胀阀31的出口,成为气体/液体2相混合体。并且,该冷却剂以2相混合体的状态,在冷却热交换器32中,与从分支点9C流通到第2吸热机构10侧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被变暖,成为气体冷却剂,导入到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即中间冷却器1C和2级压缩部1B之间。即,(16)是第3膨胀阀31的出口、冷却热交换器32的入口,(17)是冷却热交换器32的出口,经过这里的冷却剂至(11)的2级压缩部1B的吸入,在2级压缩部1B中被压缩。
另一方面,从分支点9C流通到第1吸热机构10侧的冷却剂,在冷却热交换器32中,如上述与流通到热交换回路20侧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过冷却后,在第3热交换器19中进一步被冷却,在分支点9A分支,至第1膨胀阀65。(13)是冷却热交换器32的出口、第3热交换器19的入口,(14)是第3热交换器19的出口、第1膨胀阀65的入口,(15)是第1膨胀阀65的出口,(24)是吸热器57的出口。进入吸热器57的液体冷却剂蒸发、从周围吸收热后,在第3热交换器19中与从冷却热交换器32流出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后,返回到压缩机1的吸入口。即,(25)是第3热交换器19的出口,(9)是1级压缩部1A的吸入。冷冻运行、冷藏运行时,冷却剂同时如上循环,状态变化,形成冷冻循环。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冷却剂回路内封入了二氧化碳冷却剂,故在散热器2周围的环境温度、即图2中的(5)散热器2出口中的温度即使在本实施例如+2℃左右的情况下,在使用以往的氟里昂(flon)系列冷却剂和HC系列冷却剂的冷却剂回路,即在紧接散热器2后设置膨胀阀65、66那样的冷却剂回路中,由于流入膨胀阀65、66的冷却剂干度过高,故冷却剂中的气体冷却剂的比例高,难以得到充分冷却的性能。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构成将散热器2的出口侧的冷却剂配管分支,在其一方具有热交换回路20,由该热交换回路20的冷却热交换器32冷却流入第1及第2吸热机构10、11的冷却剂,并且由第3热交换器19进一步冷却,从而即使在采用具有如上述特性的二氧化碳冷却剂的情况下,也可得到高的冷却效果。并且,此时,由于热交换回路20侧的冷却剂作为气体冷却剂导入到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故还可提高压缩机1的压缩效率,更进一步提高冷冻装置30的效率。
此外,在冷冻运行时,与冷藏运行比较,应使流入第2吸热机构11的冷却剂的过冷却更大,而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使热交换回路20的第3膨胀阀31的节流程度可变,故在冷冻运行时可得到比冷藏运行时更大的过冷却,并且,冷冻运行时,通过使用在比冷藏用的吸热器57更低的温度带中实施功能的吸热器58,可进行更高效率的冷冻运行。
如以上详述,在本实施例中,具备热交换回路20,并且通过根据使用温度带选择性地使用吸热器57及吸热器58的构成,在温度带不同的冷冻运行及冷藏运行中,可使用适应其温度的吸热器,可期待各运行的运行效率的提高。
下面,参照图3,对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30的冰箱的适用例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具备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30的冰箱的大致构成图。该冰箱40的构成为上部具有冷藏室41,下部具有冷冻室42。而在各室41、42的里部,分别设置箱内隔板61、62,在由该箱内隔板61、62隔断的风路44内,设置上述吸热器57、58及风扇63、64。在本构成中,随着冷藏运行及冷冻运行的热打开、热关闭,切换如上所述的第1吸热机构10及第2吸热机构11,使冷却剂在任一方吸热器57、58中流动,驱动与此对应的风扇63、64。冷却剂在吸热器57中流动时,向冷藏室41提供冷风;冷却剂在吸热器58中流动时,向冷冻室42提供冷风。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冰箱40由于具有如上的冷冻装置30,故即使在冷却剂中使用二氧化碳的情况下,也可得到高的冷却性能和高效率运行。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30中,在冷冻运行时,关闭第1膨胀阀65、打开第2膨胀阀66,使冷却剂在第2吸热机构11中流通;在冷藏运行时,关闭第2膨胀阀66、打开第1膨胀阀65,使冷却剂在第1吸热机构10中流通,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上述冰箱40中,冷藏室41及冷冻室42在常温时需要快速冷却时,所谓速冻时、压缩机1自运行停止状态开始运行时和高负荷时,还有冷藏室41及冷冻室42为给定温度以上时等,通过将全部第1膨胀阀65及第2膨胀阀66打开到相应需要的开度,使冷却剂在第1吸热机构10及第2吸热机构11的两侧流通,可迅速地冷却各室41、42内。
(实施例2)下面,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图4示出了该情况的冷冻装置50的冷却剂回路图。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1比较时,具有第1及第2热交换器17、18来代替第3热交换器19,这一点不同。即,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在流出吸热器57、58的冷却剂在合流点9B合流前,与流入第1及第2膨胀阀65、66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的构成。并且,当然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50与上述实施例1的冷冻装置30同样,可适用于冰箱。
(实施例3)下面,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另外的其他实施例。图5示出了该情况的冷冻装置70的冷却剂回路图。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1比较时,没有第3热交换器19,首先,流出冷却热交换器32的冷却剂,在分支点9A前,在第4热交换器15与流出吸热器57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这一点,以及仅流入第2吸热机构11侧的冷却剂在第5热交换器16与流出吸热器58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这些点不同。
还有,当然,即使在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70中,也与上述各实施例的冷冻装置同样,可适用于冰箱。
(实施例4)
下面,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图6示出了该情况的冷冻装置90的冷却剂回路图。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1比较时,在分支点9A的位置设置三通阀91,同时,具备第3及第4吸热机构10B、11B来代替第1及第2吸热机构10、11,这些点不同。
第3吸热机构10B包括第1毛细管92和吸热器57,第4吸热机构11B包括第2毛细管93和吸热器58。
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90,通过三通阀91,选择使冷却剂在第3吸热机构10B中流通,或使冷却剂在第4吸热机构11B中流通,通过这样,可选择冷藏运行及冷冻运行。根据上述,在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90中,由于在各吸热机构中,使用毛细管92、93来代替膨胀阀65、66,故可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本发明的冷冻装置。
再者,即使在上述实施例2、3的冷冻装置50、70中,也可适用如本实施例第3及第4吸热机构10B、11B,并且,即使在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90中,也与上述各实施例的冷冻装置同样,当然可适用于冰箱。
以上,通过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实施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在冷却剂回路中封入了二氧化碳冷却剂,但不限于此,还可适用封入其以外的氟里昂系冷却剂等。
并且,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第3膨胀阀31及上述实施例1、2及3的膨胀阀65及66,根据需要可变更为毛细管。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冻装置,具备具有中间压部的压缩机;与该压缩机的排出侧连接的散热器;和与该散热器的出口侧连接、具备减压机构和吸热器的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的出口侧连接到比所述压缩机的所述中间压部低压的吸入部,将所述散热器的出口侧的冷却剂配管分支,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与所述吸热机构连接,另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与所述压缩机的中间压部连接,同时,在所述另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具备减压机构和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构成为使所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和所述另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可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热交换器,其构成为使所述吸热机构和所述压缩机的吸入部之间的冷却剂,可与流出所述热交换器后的所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机构具有如下构成具备第1减压机构和第1吸热器的第1吸热机构;和与该第1吸热机构并列设置,具备第2减压机构和第2吸热器的第2吸热机构,所述第1吸热机构及所述第2吸热机构的出口侧合流后,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吸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热交换器,其用于将流出所述第1吸热器后的冷却剂,与所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第1减压机构之间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和第2热交换器,其用于将流出所述第2吸热器后的冷却剂,与所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第2减压机构之间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第4热交换器和在流出该第4热交换器后的所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连接到第1吸热机构及第2吸热机构的冷冻装置中,其中该第4热交换器用于将流出所述热交换器后的所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与流出所述第1吸热器后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具备第5热交换器,其用于将流出连接到所述第2吸热机构的所述第4热交换器后的所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与流出所述第2吸热器后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流出所述第1吸热器后、且流出所述第4热交换器后的冷却剂配管,和流出所述第2吸热器后、且流出所述第5热交换器后的冷却剂配管合流后,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吸入部。
6.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吸热机构和所述第2吸热机构选择性地在不同的温度带实施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吸热机构方,在比所述第1吸热机构低的温度带实施功能。
8.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冷冻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冷藏室;和以比该冷藏室低的温度运行的冷冻室,由所述第1吸热机构冷却所述冷藏室,由所述第2吸热机构冷却所述冷冻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冷藏室及/或所述冷冻室处于给定温度以上时,使冷却剂流通到所述第1吸热机构及所述第2吸热机构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冷冻装置及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冷却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适用具有中间压部的压缩机的情况下,可实现高效运行的冷冻装置及具备该冷冻装置的冰箱。冷冻装置(30),具备具有中间压部的压缩机(1);与该压缩机(1)的排出侧连接的散热器(2);具备与该散热器2的出口侧连接的减压机构(65、66)和吸热器(57、58)的吸热机构(10、11)。在上述吸热机构(10、11)的出口侧连接到比上述压缩机(1)的上述中间压部低压的吸入部的同时,将上述散热器(2)的出口侧的冷却剂配管分支,其一方的冷却剂配管连接到上述吸热机构(10、11),另一方冷却剂配管连接到上述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同时,在上述另一冷却剂配管中,具备减压机构(31)和热交换器(32),该热交换器(32)构成为使上述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和上述另一方的冷却剂配管中的冷却剂可热交换。
文档编号F25D11/02GK1815106SQ20061000475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
发明者今井悟, 斋博之, 向山洋, 大竹雅久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