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706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使用冷冻循环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制热运转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空调装置,能够进行辅助制冷运转, 通过将冷冻循环中的高温高压气体导入蒸发器,并经蒸发器对在空调管道 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对水暖器制热能力进行辅助。上述车辆空调 装置的压缩机根据高压制冷剂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接通和关闭。
专利文献1:特开平5-223357号公报
近年来,兴起了在车辆内安装具有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空调装置,该压 缩机利用控制阀的开度调整,使控制室的压力变化,从而改变其排出容量,
和与输入电流对^地对J^述阀体施力的螺线管。在该空调装置f,使用"可 变容量压缩机的感压机构感测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可变地控制可变 容量压缩机的排出容量,将该压力自主控制为规定值,从而将车内冷气温 度控制为规定值。如果利用冷冻循环的高温高压气体,也能够使具有可变 容量压缩机的空调装置进行制热运转。但是,现有的车载空调装置具有的 可变容量压缩机因为构成为通过可变控制排出容量而将冷冻循环的低压 侧的压力自主控制为规定值,所以,不能通过可变地控制排出容量而将冷 冻循环的高压侧的压力自主控制在规定值,不能实现将车内暖气温度自主 控制在规定值的制热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包括 可变容量压缩机,利用控制阀的开度调整使控制室内的压力变化从而可变 控制排出容量,所述控制阀具有感测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而对阀体施 力的感压机构、和与输入电流对应而对上述阀体施力的螺线管;控制装置,
控制螺线管的通电状态而进行控制阀的开度调整,所述空调装置能够进行制冷运转和使用了冷冻循环中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制热运转之间的切换运 转,能够实现通过可变控制可变容量压缩机的排出容量而将车内制冷温度 控制为规定值的制冷运转、以及通过可变控制可变容量压缩机的排出容量 而将车内制热温度控制在规定值的制热运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可变容量压缩
机,利用控制阀的开度调整使控制室内的压力变化从而可变控制排出容
构、和与输入电流对i而对上'述阀体施力的螺线管;控制装置,控^螺线 管的通电状态而进行控制阀的开度调整,所述空调装置能够进行制冷运转 和使用了冷冻循环中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制热运转之间的切换运转,其特征 在于控制装置控制螺线管的通电状态,从而在制冷运转时响应于感压机 构感测到的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和螺线管的通电量使控制阀动作,在 制热运转时不响应感压机构感测到的制冷剂压力而只响应于控制螺线管 的通电状态使控制阀动作。
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在制冷运转时,控制阀响应于感压机构感测 到的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和螺线管的通电量进行动作,对可变容量压 缩机的排出容量进行可变控制,由此,将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自主控 制为规定值,进而将制冷温度控制为规定值。另一方面,当在制热运转时, 控制阀不响应感压机构感测到的冷冻循环的低压侧压力,而只响应螺线管 的通电量进行动作,由此,将冷冻循环的高压侧的压力控制为规定值,从 而,能够将制热温度控制为规定值。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使螺线管与二极管并联连接,形成同步惯性 电路,控制装置使开关元件按规定的频率进行开闭动作,通过调整作为其 接通/关闭比的占空比来调整螺线管的通电量,在制冷运转时,使用能够 得到同步惯性电路的电流平滑作用的第1频率驱动开关元件,在制热运转 时,使用比第l频率低的、不能得到同步惯性电路的电流平滑作用的第2
频率驱动开关元件。
在制冷运转时,使用能够得到同步惯性电路的电流平滑作用的第i频
率驱动开关元件,通过调整占空比来调整螺线管的通电量,可变控制控制 阀的开度,将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自主控制为规定值,从而将制冷温 度控制为规定值。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转时,使用比第l频率低的、不能 得到同步惯性电路的电流平滑作用的第2频率驱动开关元件,通过调整占空比来调整螺线管的通电量,可变控制控制阀的全开时间和全闭时间之 比,将冷冻循环的高压侧的压力控制为规定值,进而将制热温度控制为规 定值。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控制装置具有检测冷冻循环中的高压侧制冷 剂压力或高压侧制冷剂温度的检测装置,当在制热运转时,以第2频率驱
动开关元件且改变占空比进行驱动,使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在规定区域内。
当制热运转时,通过将冷冻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压力或高压侧制冷剂 温度控制在规定区域内,可以得到暖和舒适的制热。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当制热运转时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达到从设定 区域偏离到高压侧或高温侧的上限值时,控制装置控制开关元件的占空 比,使压缩机的排出容量最小,或者使压缩机停止工作。
当制热运转时,当冷冻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压力或高压侧制冷剂温度 达到从设定区域偏离到高压侧或高温侧的上限值时,控制装置控制开关元 件的占空比使压缩机的排出容量最小,或者使压缩机停止工作,由此,可 以确保控制装置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当制热运转时,若规定值以上的占空比连续 出现规定时间,则控制装置改变占空比,使其小于上述规定值。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当制热运转时,若规定值以上的占空比连续 出现规定的时间,则控制装置控制占空比使压缩机的排出容量最小,或者 <吏压缩枳/[亭止工作。
当规定值以上的占空比连续出现规定的时间时,控制装置改变占空比 使其小于上述规定值,或控制占空比使压缩机的排出容量最小,或者使压 缩机停止工作,由此,可以将螺线管的温度上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检测冷冻循环过程中的高压侧制冷剂压力或 高压侧制冷剂温度的检测装置配设成比对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进行切换 控制的制冷剂电路切换阀靠上游。
若按照上述构成,因无论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下,都可以使用高压 侧制冷剂压力或高压侧制冷剂温度的检测装置,故空调装置的构成简单。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在可变容量压缩机的排出路径中配设止回 阀,检测高压侧制冷剂压力的检测装置检测止回阀上游的压力。通过在可 变容量压缩机的排出路径中配设止回阀,可以防止空调停止工作时高压侧 制冷剂向停止了工作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回流、液体制冷剂存留在压缩机内的事态发生。因检测高压侧制冷剂压力的检测装置检测比止回岡靠上游的
压,从而一能够避免有损空调^置的安全性P的事k发生。 A 1 、'
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当制冷运转时,控制阀响应于感压机构感测 到的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和螺线管的通电量进行动作,对可变容量压 缩机的排出容量进行控制,由此将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自主控制为规 定值,从而将制冷温度控制为规定值。另一方面,当制热运转时,控制阀 不响应感压机构感测到的冷冻循环的低压侧压力,而只响应于螺线管的通 电量进行动作,由此将冷冻循环的高压侧的压力控制为规定值,进而将制 热温度控制为规定值。


图l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具有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具有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排出容量 控制阀的结构图,(a)是整体剖面图,(b)是开阀时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c)是除阀体之外的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具有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流过图3的控制阀的电磁线圈的、利用脉宽调制方式控制 的电流值的图。
图6是表示图3的排出容量控制阀的控制特性式的图。 图7是表示图3的排出容量控制阀的控制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控制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装置。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车辆空调装置1具有第1制冷剂循环回路(以下称冷冻 回路)10、笫2制冷剂循环回路(以下称热气体旁通回路)11和切换冷 冻回路IO及热气体旁通回路11的第1电磁阀12、第2电磁阀13。冷冻 回路IO是使从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口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依次通过第1电磁阀12、冷凝器14、贮存器15、止回阀16、膨胀阀17、 蒸发器18、储蓄器19再回流至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热气体旁通回路11是使从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口排出的高温高压 气体制冷剂顺序通过第2电磁阀13、固定节流孔20、蒸发器18、储蓄器 19再回流至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当第1电磁阀12打开第2电磁阀关闭时,制冷剂在冷冻回路10中循 环,当第1电磁阀12关闭第2电磁阀13打开时,制冷剂在热气体旁通回 路11中循环。
当制冷剂在冷冻回路10中循环时,蒸发器18起冷却用热交换器的作 用,使从膨胀阀17流入的低温气液两相制冷剂蒸发,从而使通过的空气 冷却,当制冷剂在热气体旁通回路11中循环时,蒸发器18起加热用热交 换器的作用,利用从固定节流孔20流入的高温气体制冷剂对通过的空气 进行加热(辅助制热装置)。
如图2所示,可变容量压缩机100包括具有多个缸镗孔101a的缸体 101、设在缸体101的一端的前壳体102、和隔着阀门板103设在缸体101 的另一端的后壳体104。
横跨由缸体101和前壳体102划分出的曲轴室105内地配置有驱动轴 106。驱动轴106贯通于斜板107。斜板107经连接部109与固定在驱动 轴106上的转子108结合,并由驱动轴106支撑,使其倾角可变。在转子 108和斜板107之间配设了螺旋弹簧110,对斜板107向倾角减少方向施 力。隔着斜板107,在螺旋弹簧110的相反一侧配设螺旋弹簧111,螺旋 弹簧111对处于最小倾角状态下的斜板107向倾角增加方向施力。
驱动轴106的一端贯通前壳体102的凸出部102a而延伸到室外,不 经由电磁离合器而经未图示的动力传送装置与未图示的车辆发动机直接 连接。在驱动轴106和凸出部102a之间配设轴封装置112。
驱动轴106利用轴承113、 114、 115、 116在径向和轴向对其进行支撑。
在缸镗孔101a内配设活塞117,放置在活塞117—端的凹部117a内 的一对滑靴118能够相对滑动地夹持斜板107的外周部。驱动轴106的旋 转通过斜板107和滑靴118变换成活塞117的往复运动。
在后壳体104形成吸入室119和排出室120。吸入室119经在阀门板 103上形成的连通孔103a和未图示的吸入阀而与缸镗孔101a连通,排出室120经未图示的排出阀和在阀门板103上形成的连通孔103b而与缸镗 孔101a连通。吸入室119经吸入口 104a和配管与空调装置1的储蓄器19 连接。
在缸体101的外侧配设了消声器121。消声器121通过经由密封部件 接合在立设于缸体101的外表面的筒状壁101B上,形成相对缸体101来 说分体设置的有底筒状盖部件122。在盖部件122上形成排出口 122a。排 出口 122a经配管与空调装置1的电磁阀12、 13连接。
使消声器121与排出室120连通的通路123沿缸体101、阀门板103 和后壳体104形成。消声器121和通路123形成在排出室120和排出口 122a之间延伸的排出路径。检测排出室120内的制冷剂压力的压力传感 器124安装在后壳体104内。
对消声器121的与通路123连接的上游侧开口进行开闭的止回阀200 配设在消声器121内。当阀体的前后压差小于规定值时,止回阀200关闭 上述上游侧开口,将在排出室120和排出口 122a之间延伸的排出路径隔 断,当阀体的前后压差大于^见定值时,止回阀200打开上述上游侧开口, 使排出路径开放。
前壳体102、缸体IOI、阀门板103和后壳体104通过未图示的垫圈 邻接,使用多个贯通螺栓组装成一体。
在后壳体104内安装了容量控制阀300。容量控制阀300调整排出室 120和曲轴室105之间的连通路125的开度,控制排出制冷剂气体向曲轴 室105的导入量。曲轴室105内的制冷剂气体经由轴承115、 116和驱动 轴106之间的间隙、形成在缸体101中的空间126、和在阀门板103中形 成的节流孔103c流入到吸入室119。
利用容量控制阀300,可变控制曲轴室105的内压,从而可变控制可 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容量。容量控制阀300根据外部信号调整对内置 的螺线管的通电量,可变控制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容量,使吸入室 119的内压为规定值,此外,通过断开对内置的螺线管的通电量,强制开 放连通路125,将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容量控制到最小。
如图3所示,排出容量控制阀300的构成包括波紋管303,配设在 形成于阀壳301中的感压室302内,通过连通孔301a和连通路127接受 吸入室119内的压力(以下称作吸入压力),内部形成真空并配设有弹簧, 起感压装置的作用;阀体304, —端部配设在形成于阀壳301中的阀室312内,在受到曲轴室105内的压力(以下称作曲轴室压力)的同时对配设在 排出室120和曲轴室105之间的连通路125中的阀孔305a进行开闭,另 一端部由阀壳301的支撑孔301b可滑动地支撑,且与波紋管303连接; 阀座形成体305,形成阀孔305a和阀座305b,压入并固定在阀壳301的 收容孔301c中;螺线管杆304a,和阀体304 —体形成, 一端压入并固定 有可动铁心306;固定铁心307,其中内插螺线管杆304a,隔开规定的间 隙与可动铁心306对置配置;弹簧308,配设在固定铁心307和可动铁心 306之间,对可动铁心307向开阀方向施力;筒状部件310,其中内插固 定铁心307和可动铁心306,并固定在螺线管箱309上;电磁线圏311, 将筒状部件310包围并放置于螺线管箱309。
感压室302和波紋管303构成感测吸入压力且对阀体304施力的感压 机构300A,螺线管杆304a、可动铁心306、固定铁心307、筒状部件310、 电磁线圈311和螺线管箱309构成与输入电流对应地对阀体304施力的螺 线管300B。弹簧308在螺线管300B消磁时强制地使阀体304打开。
在阀壳301上沿与阀孔305a正交的方向形成的连通孔301 d与收容孔 301c交叉,并且经连通^各125与排出室120连通。因此,阀孔305a与连 通孔301d经收容孔301c连通。与波紋管303连结的阀体304的另 一端被 收容孔301c隔断,并净皮排出室120隔断。阀室312经连通孔301e和连通 ;洛125而与曲轴室105连通。连通孔301d、收容孔301c、阀孔305a、阀 室312和连通孔301e形成排出室120和曲轴室105之间的连通3各125的 一部分。
车辆空调装置1具有控制装置400。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400与车载电池500连接。当车辆发动机的点 火开关接通时,从车载电池500向控制装置400供给直流电。
从在使用冷冻回路10的制冷才莫式和使用热气体旁通回路11的辅助制 热运转之间切换空调模式的模式切换开关401、将车内的温度设定为所要 的温度的温度设定开关402、指示可变容量压缩机100工作或停止的空调 开关403、和切换蒸发器18的风扇的送风量的风量切换开关404等向控 制装置400输入指令信号。此外,从检测车内温度的车内温度传感器405、 检测外界温度的外界温度传感器406、检测射入车内的日光的光量的日照 传感器407、检测刚通过蒸发器18的空气的温度的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08、 -险测流入热水器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的冷却水温度传感器409和检测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室120内的压力(以下称作排出压力)的压力 传感器124向控制装置400输入检测信号。
从控制装置400向未图示的空气混合门、吹气口切换门、内外气体切 换门、冷凝器14的送风电机、蒸发器18的送风电机、第1电磁阀12、 第2电磁阀13和控制阀300的电磁线圏311供给控制电流。
向电磁线圈311供电的供电线通过与电》兹线圈311并联配设二极管 410来形成同步惯性电路411。电磁线圈311的供电线的终端接地。配设 了检烦'J流过同步惯性电路411的电流值的电流传感器412 。电流传感器412 的检测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400。
向电磁线圏311的供电通过未图示的开关元件进行。使上述开关元件 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接通/关闭,通过改变接通/关闭比即占空比的所谓脉宽 调制方式(PWM控制),控制向电磁线圏311供给的电流值。
说明车辆空调装置1的动作。
当接通车辆发动机的点火开关而起动车辆发动机时,向与车辆发动机 直接连结的可变容量压缩机100传送驱动力,车载电池500向控制装置 400供给直流电。
当使用模式切换开关401选择制冷运转模式时,控制装置400打开第 1电磁阀12、关闭第2电磁阀13,使冷冻回路IO处于能工作的状态。
若根据来自各开关的指令信号和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使压缩机 工作的条件成立,则控制电路400使开关元件以400Hz的频率进行接通/ 关闭。在400Hz附近的频域,即使开关元件接通,因电磁线圏311的电感, 流过电磁线圏311的电流也不会立即上升,在电流值达到最大值之前,开 关元件仍然为关闭。另一方面,即使开关元件关闭,电流也会通过二极管 410回流到电磁线圏311,在电流值变成零之前,开关元件接通。其结果, 像图5所示那样的平滑后的直流电流在同步惯性电路411中循环流动。通 过可变控制占空比,使电流在同步惯性电路411中循环流动,进而,能够 可变控制流过电磁线圏311的平滑后的直流电流的电流值。因此,在400Hz 附近的频率频域,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控制阀300作为响应于作用于感 压机构300A的吸入压力和流过螺线管300B的电流进行动作的开闭阀而 起作用。这时,控制阀300具有图6的式(1 )所示的吸入压控制特性。 因此,如图7所示,可以改变电流、使排出容量变化,从而可变控制吸入 压力。在式(l)中,因Sv比Sr只大一点点,故控制阀300具有几乎不受排出压力Pd的影响的吸入压控制特性。
控制装置400接收来自各开关的指令信号和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 且为了将蒸发器18的出口侧的空气温度控制在规定值而对目标空气温度 进行设定。控制装置400将蒸发器传感器408的检测值与目标空气温度进 行比较,根据两者之差设定目标控制电流值。控制装置400将来自电流传 感器412的检测信号与目标控制电流值相比较,根据两者之差调整开关元 件的占空比,再调整流过电磁线圏311的电流值,对可变容量压缩机IOO 的排出容量进行反馈控制,使该电流值变成目标控制电流值,进一步使吸 入压力变成目标吸入压力,最终,使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08的检测值变成 目标空气温度。
当使用模式切换开关401选择辅助制热运转模式时,控制装置400关 闭第1电磁阀12、打开第2电磁阀13,使热气体旁通电路11处于能够工 作的状态。
控制装置400若根据来自各开关的指令信号和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判断使压缩机工作的条件成立,则使开关以10Hz的频率进行接通/关闭。 在10Hz附近的频域,当开关元件接通时,电流值上升至由车载电池500 的电压和电磁线圏311的电阻值决定的最大电流。这时,螺线管300B的 电磁力最大,控制阀300的阀体304与作用于波紋管303的吸入压力无关, 而向全闭方向移动。然后,当开关元件关闭时,电流值降至零。结果,螺 线管300B^:消^磁,阀体304与作用于波紋管303的吸入压力无关,因弹 簧308的作用而向全开方向移动。因此,在10Hz附近的频率区域,控制 阀300起接通/关闭的2档控制开闭阀的作用,变成接通/关闭的占空比控 制阀。
当控制阀300起接通/关闭占空比控制阀的作用时,全开时间和全闭 时间的比随着占空比而变化。当占空比为0%时,控制阀300始终全开, 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容量最小,当占空比为100°/。时,控制阀300 始终全闭,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容量最大。因此,通过可变控制占 空比在0%和100%之间变化,能够控制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容量使 其在最小和最大之间变化。
控制装置400接收来自各开关的指令信号和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 且为了将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压力控制在规定值而设定目标排出 压力。控制装置并400将压力传感器124的检测值与目标排出压力相比较,根据两者之差调整开关元件的占空比,再调整控制阀的全开时间和全闭时 间之比,对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容量进行反馈控制,使压力传感器
124的检测值变成目标压力。结果,将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压力控 制在规定值,并将蒸发器18的出口侧的空气温度控制在规定值。
接着,参照图8说明辅助制热模式下空调装置1的控制流程。设螺线 管驱动频率-10Hz,占空比初始值二DTO,驱动控制阀300。若压力传感器 124的检测值Pd为Pdl<Pd<Pd2,则不改变占空比,维持排出容量不变, 若Pdl>Pd,则使占空比增加规定值APd,驱动控制阀300,使排出容量 增加,排出压力上升,若Pd>Pd2,则使占空比减少规定值APd,驱动控 制阀300,使排出容量减小,排出压力降低。结果,使排出压力维持在 Pd 1 <Pd<Pd2的区域内,将蒸发器18的出口侧的空气温度控制在规定区域 内,保持舒适的车内温度。
因压力传感器124配设在第1电磁阀12、第2电磁阀13的上游,故 无论制冷工作还是制热工作都可以使用。结果,简化了空调装置1的构成。
因压力传感器124配设在止回阀200的上游,故当止回阀发生故障打 不开时,能尽早地检测出上游侧的异常高压,可以避免有损空调装置安全 性的事态发生。
实施例2
也可以配设保护装置,当Pd偏离区域PdKPcKPd2而跑到高压侧Pd3 (Pd3>Pd2)时,占空比为0%,对螺线管300B进行消磁,使可变容量 压缩机100的排出容量最小。这样,可以确保空调装置1的安全性。
为了扩大吸入压力的控制范围,电磁线圈311的电阻值常温时被设定 在IOQ以下。因此,当在辅助制热模式下使用时,有可能长时间维持在 相互连续通电的状态,这样螺线管300B的温度上升,螺线管300B恐怕 会很快老化。为了抑制螺线管300B老化,在辅助制热模式下,当规定的 占空比持续规定的时间时,也可以优先进行高压控制,使占空比小于上述 规定值,或者立即将占空比控制为0%以使可变容量压缩机100的排出容 量为最小^直。
当经电磁离合器使可变容量压缩机100与车辆发动机连接时,当在辅 助制热才莫式下Pd偏离区域PdKPd〈Pd2而跑到高压侧Pd3 (Pd3>Pd2) 时,断开电磁离合器,使可变容量压缩机IOO停止工作来确保空调装置1 的安全性,或者当在辅助制热模式下规定的占空比持续规定的时间时,断开电磁离合器,使可变容量压缩机100停止工作,这样,能够抑制螺线管
300B的老化。
也可以取代压力传感器124而配设检测排出室120内的制冷剂温度的 温度传感器,对控制阀300进行占空比控制,从而在辅助制热模式下,使 排出制冷剂的温度Td为Tdl<Td<Td2。这时,也可以配设保护装置来确 保空调装置1的安全性,从而当Td偏离区域TdKTcKTd2而跑到高压侧 Td3 (Td3>Td2)时,占空比为0%,对螺线管进行消磁,使可变容量压 缩机100的排出容量最小。此外,当经电磁离合器使可变容量压缩机100 与车辆发动机连接时,也可以这样来确保空调装置1的安全性,即当在辅 助制热模式下Td偏离区域Tdl<Td<Td2而跑到高压侧Td3 ( Td3 > Td2 ) 时,断开电磁离合器,使可变容量压缩机IOO停止工作。
本发明可应用于以下空调装置。
1. 组装有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空调装置,该压缩机具有控制阀,该控 制阀具有与低压侧和高压侧2地点之间的压差对应地动作的感压机构。
2. 组装有用电机驱动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空调装置。
3. 组装有涡旋式、叶片式和摆动板式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空调装置。
4. 不使用现在的R134a而使用C02或R152a作为制冷剂的空调装置。
5. 具有热泵式制热模式的空调装置。
6. 车辆空调装置之外的空调装置。
7.不用压力传感器124而配设了检测高压侧的制冷剂温度或蒸发器 18的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空调装置。
权利要求
1. 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可变容量压缩机,利用控制阀的开度调整改变控制室内的压力从而可变控制排出容量,所述控制阀具有感测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而对阀体施力的感压机构、和与输入电流对应地对上述阀体施力的螺线管;控制装置,控制螺线管的通电状态并进行控制阀的开度调整,所述空调装置能够进行制冷运转和使用了冷冻循环中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制热运转之间的切换运转,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控制螺线管的通电状态,从而在制冷运转时响应于感压机构感测到的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和螺线管的通电量使控制阀动作,在制热运转时不响应感压机构感测到的制冷剂压力而只响应于控制螺线管的通电量使控制阀动作。
2. 权利要求1记载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线管与二极管并联 连接,形成同步惯性电路,控制装置使开关元件以规定频率开闭,通过 调整开关元件的接通/关闭之比即占空比来调整螺线管的通电量,在制冷 运转时,以能够获得同步惯性电路的电流平滑作用的第l频率驱动开关 元件,在制热运转时,以比第1频率低且不能够获得同步惯性电路的电 流平滑作用的第2频率驱动开关元件。
3. 权利要求2记载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具有检测冷运转时以第2频率且改变占空比地驱动开关元件,从而使检测装置的检 测值处于设定区域。
4. 权利要求3记载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制热运转时若检测 装置的检测值达到从设定区域偏离到高压侧或高温侧的上限值,则控制 装置控制开关元件的占空比使压缩机的排出容量最小,或者使压缩机停 止工作。
5. 权利要求2至4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制 热运转时,当规定值以上的占空比连续地持续规定时间时,控制装置将 占空比变更为小于上述规定值。
6. 权利要求2至4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制 热运转时,若规定值以上的占空比连续地持续规定的时间,则控制装置 控制占空比使压缩机的排出容量最小,或者使压缩机停止工作。
7. 权利要求3至6的任何一项记载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 冷冻循环中的高压侧制冷剂压力或高压侧制冷剂温度的检测装置配设 在比对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进行切换控制的制冷剂回路切换阀更靠上游。
8. 权利要求7记载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可变容量压缩机的 排出路径中配设止回阀,检测高压侧制冷剂压力的检测装置检测止回阀 上游的压力。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能够在制冷运转和使用了冷冻循环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制热运转下切换工作,能够在制冷运转下通过可变控制可变容量压缩机的排出容量将车内制冷温度控制为规定值,而在制热运转下通过可变控制可变容量压缩机的排出容量将车内制热温度控制为规定值。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包括可变容量压缩机,利用控制阀的开度调整改变控制室内的压力从而可变控制排出容量,所述控制阀具有感测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而对阀体施力的感压机构(300A)、和与输入电流对应地对上述阀体施力的螺线管(300B);控制装置(400),控制螺线管(300B)的通电状态并进行控制阀的开度调整,所述空调装置能够进行制冷运转和使用了冷冻循环中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制热运转之间的切换运转,其中,控制装置(400)控制螺线管(300B)的通电状态,从而在制冷运转时响应于感压机构(300A)感测到的冷冻循环的低压侧的压力和螺线管(300B)的通电量使控制阀动作,在制热运转时不响应感压机构(300A)感测到的制冷剂压力而只响应于控制螺线管(300B)的通电量使控制阀动作。
文档编号F25B1/02GK101416003SQ20078001211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6日
发明者田口幸彦 申请人: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