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减震装置的冷暖型变频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279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减震装置的冷暖型变频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暖型变频空调器,即在双向热力膨胀阀作为节流元件的 同时,采用减震装置来降低相关系统管路的震动,属于空调与制冷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外市场上销售使用的变频空调器,普遍地采用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 作为节流元件。变频空调采用毛细管做节流元件时,在额定制冷范围内能适应,但 变频空调运行在其它工况以及不同频率,流量变化相对额定点较大时,会限制变频 空调能效优势的发挥。电子膨胀阀应用于家用空调时,通常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和 控制器反馈信号,控制阀体,但没有压力信号,某个频率某个工况下的蒸发温度只 能近似确定,因此过热度的确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此外,全频域全工况下电子膨 胀阀流量的控制策略较为复杂,开发周期相对较长。
再如下述方案的在先申请专利,专利号为ZL200520014045. 0,名称为热泵型房 间空气调节器的制冷系统,在该专利中使用内感温式双向热力膨胀阀为节流元件。 即在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设有内感温双向热力膨胀阀,双向热力膨胀 阀的下部两端分别与室内、外热交换器相连通,其上部两端分别与四通电磁换向阀 和压缩机相连通。
虽然上述专利方案,可以根据蒸发器负荷(即回气过热度)自动地调节热交换 器的供液量。但是来自压縮机的震动会直接影响到双向热力膨胀阀与回气管路之间 的毛细管连接处的焊接稳定性,易导致焊接点的断裂而造成制冷剂的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减震装置的冷暖型变频空调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 在连接作为节流元件的外感温式双向热力膨胀阀的管路上设置有减震装置,以降低 管路震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减小来自压縮机运行时的震动影响,双向热力膨 胀阀与系统管路之间的焊接点不易断裂,避免制冷剂发生泄漏,同时保证外感温式 双向热力膨胀阀检测或感知回气管压力、温度数据的准确。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带减震装置的冷暖型变频空调器主要包括有
通过冷媒连接管相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在室内机中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 风扇系统和室内控制器.,在室外机中设置有压縮机、四通电磁换向阀、双向热力膨 胀阀、室外热交换器、风扇系统和室外控制器。
所述双向热力膨胀阀的下部两端,分别与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
在双向热力膨胀阀的下部与回气管之间连接一压力传递毛细管,在双向热力膨 胀阀的上部与回气管之间连接一感温毛细管。
压力传递毛细管和感温毛细管,分别通过一夹持箍固定于回气管。
在压力传递毛细管、夹持箍和回气管之间,以及感温毛细管、夹持箍和回气管 之间分别缠绕有固定扎带。
如上述基本特征,压力传递毛细管和感温毛细管的管径较小,为避免压縮机运 行时产生的震动对双向热力膨胀阀与压力传递毛细管之间、以及双向热力膨胀阀与 感温毛细管之间的焊接点产生不利影响,采用上述减震装置即能有效地减小多个部 件之间的共振幅度,降低震动对焊接点的应力破坏。
更为优化的方案是,夹持箍选用橡胶或塑胶等柔性材质,可进一步吸收震动产 生的能量,减震效果更突出。
为进一步加强压力传递毛细管与回气管之间的连接性能,在压力传递毛细管的 管端与回气管之间连接一弯管,弯管的管径大于压力传递毛细管的管径。
在压力传递毛细管的管端套接一个如弯管类的粗管结构,可起到补充阻断震动 的目的。
进一步细化方案是,所述的弯管弯曲成90°。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减震装置的冷暖型变频空调器具有以下优点
1、 在作为节流元件的外感温式双向热力膨胀阀的管路上设置减震装置,能够有效地 降低管路震动,双向热力膨胀阀与系统管路之间的焊接点不易断裂,避免制冷剂 发生泄漏。
2、 保证了外感温式双向热力膨胀阀检测或感知回气管压力、温度数据的准确,优化了变频空调器的能效比。

现结合下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图1是所述冷暖型变频空调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室外机部分结构的示意如图1和图2所示,压縮机l,四通电磁换向阀2,室内热交换器3,双向热力 膨胀阀4,室外热交换器5,储液罐6,回气管7,压力传递毛细管8,感温毛细管9, 截止阀IO,截止阀ll,消音器12,夹持箍20,弯管3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暖型变频空调器,其包括有 通过冷媒连接管相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
在室内机中,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3、风扇系统和室内控制器。
在室外机中,设置有压縮机l、四通电磁换向阀2、双向热力膨胀阀4、室外热 交换器5、风扇系统和室外控制器。
双向热力膨胀阀4的下部两端,分别与室内热交换器3和室外热交换器5相连 通。在双向热力膨胀阀4的下部与回气管7之间连接一压力传递毛细管8。在双向热 力膨胀阀4的上部与回气管7之间连接一感温毛细管9。
在双向热力膨胀阀4与室内热交换器3之间连通一截止阀10,在双向热力膨胀 阀4与截止阀10之间连通一消音器12,消音器12的管径大于其两端所连接的管路 尺寸。
如图2所示,压力传递毛细管8通过夹持箍20连接于回气管7,感温毛细管9 通过另一个夹持箍20连接于回气管7。
夹持箍20具有允许回气管7、压力传递毛细管8和感温毛细管9通过其本体的 弧形夹持槽,从而弹性地将压力传递毛细管8、感温毛细管9分别夹持在回气管7的 侧部。
夹持箍20可以选用橡胶或塑胶等柔性材质,以进一步增强吸收震波能量的减震 效果。在压力传递毛细管8、夹持箍20和回气管7之间,以及感温毛细管9、夹持箍 20和回气管7之间分别缠绕有固定扎带。
在压力传递毛细管8的管端与回气管7之间连接一个弯曲成90°的弯管30,弯 管30的管径大于压力传递毛细管8的管径。
压縮机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依靠上述减震装置加以吸收和阻断,在双向热力膨 胀阀与回气管之间的毛细管焊接处的震动。
具体地包括有,双向热力膨胀阀与压力传递毛细管之间、双向热力膨胀阀与感 温毛细管之间的焊接点。以及,回气管与压力传递毛细管之间、回气管与感温毛细 管之间的焊接点。
上述多处焊接点的稳定性得以提高,压縮机的震动不会引起上述部位的断裂而 造成制冷剂流失。
权利要求1、一种带减震装置的冷暖型变频空调器,包括有通过冷媒连接管相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在室内机中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3)、风扇系统和室内控制器,在室外机中设置有压缩机(1)、四通电磁换向阀(2)、双向热力膨胀阀(4)、室外热交换器(5)、风扇系统和室外控制器;所述双向热力膨胀阀(4)的下部两端,分别与室内热交换器(3)和室外热交换器(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双向热力膨胀阀(4)的下部与回气管(7)之间连接一压力传递毛细管(8),在双向热力膨胀阀(4)的上部与回气管(7)之间连接一感温毛细管(9);压力传递毛细管(8)和感温毛细管(9),分别通过一夹持箍(20)同定于回气管(7);在压力传递毛细管(8)、夹持箍(20)和回气管(7)之间,以及感温毛细管(9)、夹持箍(20)和回气管(7)之间分别缠绕有固定扎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减震装置的冷暖型变频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压力传递毛细管(8)的管端与回气管(7)之间连接一弯管(30),弯管(30)的管径大于压力传递毛细管(8)的管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减震装置的冷暖型变频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30)弯曲成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减震装置的冷暖型变频空调器,在连接作为节流元件的外感温式双向热力膨胀阀的管路上设置有减震装置,以降低双向热力膨胀阀与回气管路之间的毛细管连接处的震动。空调器包括有通过冷媒连接管相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在室外机中设置有压缩机、四通电磁换向阀、双向热力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风扇系统和室外控制器。所述双向热力膨胀阀的下部两端,分别与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相连通。在双向热力膨胀阀的下部与回气管之间连接一压力传递毛细管,在双向热力膨胀阀的上部与回气管之间连接一感温毛细管。压力传递毛细管和感温毛细管,分别通过一夹持箍固定于回气管。在压力传递毛细管、夹持箍和回气管之间,以及感温毛细管、夹持箍和回气管之间分别缠绕有固定扎带。
文档编号F25B41/06GK201396860SQ20092015452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4日
发明者月 康, 娟 杨 申请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