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258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分离器,特指装设于空调装置的冷媒管路上,用于分离冷 媒所含油份者。
背景技术
空调装置一般具有一压缩机,其用以压缩冷媒使其呈高温高压之气态状,压缩后 的冷媒并透过一冷媒管输送至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其中该压缩机为保持运转顺畅而 使用有润滑油,然而该润滑油容易在压缩过程中混入于冷媒中,且随着冷媒进入并附着于 冷凝器及蒸发器内,造成其热交换效率衰退,因此在自压缩机流出的冷媒一般会先流经一 油分离器,以此过滤油份;现有技术的油分离器,如图3、图4所示,其具有一中空筒体(40),筒体上、下端分 别形成有一开口(41) (42),且筒体(40)内部设有一挡板(43),该挡板(43)上形成有数个 通孔(431),另筒体下端的开口(41)连接有一入流管(44)及一回流管(45),其中该入流管 (44)的一端是进入筒体(40)内且该端的开口朝向于挡板(43)。上述油分离器使用时,是设置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冷媒管上,其入流管(44) 是与连接压缩机之冷媒管相连接,筒体(40)上端的开口(41)是与连接冷凝器的冷媒管相 连接,而该回流管(45)是连接至压缩机,如此,当含有油份的冷媒自压缩机经由冷媒管及 入流管(44)进入筒体(40)内部时,会先喷附于挡板(43)上,此时油份会附着于挡板(43) 上并且逐渐聚集后滴落于筒体(40)底部,再经由回流管(45)回流至压缩机内,而冷媒随后 可通过挡板(43)上的通孔(431)并经由筒体(40)上端的开口(41)流向冷凝器。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油分离器在使用时仍有部分油份会随气态的冷媒直接通过 挡板(43)的通孔(431),因此分离效果不佳,此外,经分离后的油份中可能含有杂质,该些 杂质将堵塞于回流管(45)内,使油份无法回流,如此压缩机内的可用的润滑油量将逐渐减 少,长期使用下便可能造成压缩机内部零件磨耗而损毁。
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油分离器,其分离效果不佳且油份无法顺利回流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进一步增设分离油份及过滤杂质的网层,以此来提升分离效果及过滤杂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其包含 有一筒体,其呈中空,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上开口及一下开口,筒体内依序间隔设有至 少一上滤网、一挡板、一导流板及一下滤网,该上滤网、挡板、导流板及下滤网的周缘是连接 在筒体内壁,该挡板上形成有数个通孔,该导流板上形成有至少一开孔;一入流管,其一端自筒体的下开口进入筒体内,且依序贯穿下滤网及导流板,该端 的开口且朝向所述挡板上未设有通孔处;一回流管,其一端连接于筒体的下开口。[0011]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在挡板的上侧进一步增设至少一层上滤网,如此当冷 媒通过滤网时油份将可附着于上滤网上,是以分离效果较现有技术的油分离器良好,此外, 这些分离后的油份凝聚后会滴落于导流板上,再经由开孔流至下滤网,过滤掉杂质后才流 入回流管,通过本实用新型亦可解决现有技术的油分离器使用时杂质堵塞回流管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分离器的立体透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分离器的剖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分离器的立体透视图。图4为现有技术油分离器的剖视图。附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筒体(11)上开口[0018](12)下开口(13) (14)上滤网[0019](15)挡板(151)通孔[0020](16)导流板(161)开孔[0021](17)下滤网[0022](20)入流管[0023](30)回流管[0024](40)筒体(41) (42)开口[0025](43)挡板(431)通孔[0026](44)入流管(45)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的油分离器,其包含有一筒体(10)、一入流管(20)以及一回 流管(30),其中如图2所示,该筒体(10)呈中空,两端呈渐缩状且分别形成有一上开口(11)及一 下开口(12),筒体(10)内依序间隔设有两上滤网(13) (14)、一挡板(15)、一导流板(16)及 一下滤网(17),该两上滤网(13) (14)、挡板(15)、导流板(16)及下滤网(17)的周缘是连接 于筒体(10)内壁,其中上滤网(13) (14)呈凹弧状且其弧突部朝向上开口(11)侧,另下滤 网(17)呈凹弧状且其弧突部朝向下开口(12),该挡板(15)上邻近周缘处形成有数个通孔 (151),该导流板(16)上形成有数个开孔(161);该入流管(20)的一端自筒体(10)的下开口(12)进入筒体(10)内,且依序贯穿下 滤网(17)及导流板(16),该端的开口且朝向于所述挡板(15)上未形成有通孔(151)处;该回流管(30) —端连接于筒体(10)的下开口(12)处。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器使用时,是设置于一空调装置内的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冷 媒管上,并且呈上开口(11)朝上而下开口(12)朝下的纵向设置,其入流管(20)是与连接 压缩机的冷媒管相连接,而筒体(10)上端开口是与连接冷凝器的冷媒管相连接,且该回流 管(30)是连接至压缩机;当含有油份的冷媒自压缩机依序经由冷媒管及入流管(20)进入筒体(10)内部时,会先喷至挡板(15)上,随后通过挡板(15)上的通孔(151),并依序通过两层上滤网
(13)(14)后流向上开口(11),再经由冷媒管流向冷凝器,其中冷媒在喷至挡板(15)时,重 量较重的油份会附着于挡板(15)上,因而除去一部分油份,随后冷媒在通过两上滤网(13)
(14)时,残存的油份可再进一步附着于上滤网(13)(14)上,并且同时过滤所含杂质,因此 本实用新型除了分离效果优于现有技术的分离器外,尚具有过滤冷媒中杂质的作用,此外, 该两上滤网(13) (14)中,位于上层的上滤网(13)的网目直径可小于位于下层的上滤网 (14)的网目直径,据以提高过滤杂质的效果; 从冷媒分离的油份,在凝聚后会滴落于导流板(16)上,经由开孔(161)流经下滤 网(17)而流至筒体(10)底部,再经由回流管(30)回流至压缩机内,由于下滤网(17)可滤 除杂质油份中的杂质,是以本实用新型也可解决现有技术的分离器使用时有杂质堵塞回流 管(30)造成油份无法通过回流管(30)流至压缩机之缺点。
权利要求一种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筒体,其呈中空,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上开口及一下开口,筒体内依序间隔设有至少一上滤网、一挡板、一导流板及一下滤网,该上滤网、挡板、导流板及下滤网的周缘是连接于筒体内壁,该挡板上形成有数个通孔,该导流板上形成有至少一开孔;一入流管,其一端自筒体的下开口进入筒体内,且依序贯穿下滤网及导流板,该端的开口朝向所述挡板上未设有通孔处;一回流管,其一端连接于筒体的下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中所述上滤网呈凹弧状且其弧突部朝向上开口 侧,而所述下滤网呈凹弧状且其弧突部朝向下开口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分离器,其中所述挡板上的通孔是形成于邻近周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油分离器,其中所述筒体的两端呈渐缩状。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分离器,其包含有两端分别形成一开口的中空筒体,筒体内依序间隔设有至少一上滤网、一挡板、一导流板及一下滤网,该挡板及导流板上分别形成有通孔及开孔;一入流管,其一端自筒体的一端开口进入筒体内,贯穿导流板及下滤网且朝向挡板;一回流管,其设置相邻于入流管且一端连接于筒体开口;本实用新型用于空调装置内,其入流管与连接压缩机之冷媒管连接,筒体另一端开口与连接冷凝器之冷媒管连接,且回流管连接至压缩机,通过挡板与上滤网可有效过滤冷媒中的油份,且该些油份流至回流管之前可通过下滤网滤除杂质,避免堵塞回流管。
文档编号F25B43/02GK201653016SQ20092027925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洪灿淙 申请人:洪灿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