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540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所使用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例如使制冷剂在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即室外机和配置在建筑物的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而且,制冷剂散热、吸热,通过被加热、冷却的空气来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作为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所使用的制冷剂,多使用例如HFC (氢氟碳化合物)类制冷剂。另外,还提出了使用二氧化碳(CO2)等自然制冷剂的装置。另外,在被称为冷机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在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中,生成冷能或热能。而且,在配置在室外机内的换热器中,对水、防冻液等进行加热、冷却,并将其向室内机即风机盘管、板式加热器等输送来进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存在如下装置,在被称为排热回收型冷机的热源机和室内机之间连接4根水配管,同时供给被冷却、加热的水等,在室内机中能够自由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存在如下装置,将I次制冷剂和2次制冷剂的换热器配置在各室内机的附近,并向室内机输送2次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存在如下装置,具有室外机和换热器的分支单元间通过2根配管连接,并向室内机输送2次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另外,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空气调节装置中,存在一种空气调节装置,使制冷剂从室外机循环到中继器,使水等热介质从中继器循环到室内机,由此,使水等热介质在室内机中循环的同时,减小热介质的输送动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5页,图1等)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 8页,图1、图2等)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专利文献5:W010/049998号公报(第3页,图1等)在以往的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所以制冷剂可能泄漏到室内等。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制冷剂不通过室内机。但是,在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需要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并向室内机侧输送。因此,热介质的循环路径变长。这里,要通过热介质输送进行规定的加热或冷却工作的热量时,输送动力等对能量的消耗量变得比制冷剂高。因此,循环路径变长时,输送动力变得非常大。由此可知,在空气调节装置中,只要能够良好地控制热介质的循环,就能够实现节能。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为能够按照每个室内机选择制冷或制热,从室外侧到室内必须连接4根配管,施工性差。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需要在室内机中独立地设置泵等2次介质循环机构,所以不仅成为昂贵的系统,噪音还大,不具有实用性。而且,由于换热器位于室内机的附近,所以不能排除在制冷剂接近室内的场所泄漏这样的危险性。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热交换后的I次制冷剂流入与热交换前的I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所以在连接了多个室内机的情况下,在各室内机中不能发挥最大能力,成为浪费能量的结构。另外,由于分支单元和延长配管的连接使用制冷2根、制热2根合计4根配管,所以结果成为与室外机和分支单元用4根配管连接的系统类似的结构,成为施工性差的系统。在专利文献5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将单一制冷剂或近共沸制冷剂作为制冷剂使用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制冷剂使用的情况下,将制冷剂-热介质间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因为制冷剂的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温度梯度,存在水等热介质冻结这样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节能的同时防止热介质的冻结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制冷剂不循环到室内机或室内机的附近而实现安全性的提高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能够减少室外机与分支单元(热介质转换器)或室内机之间的连接配管并实现施工性的提高,同时能够提高能量效率。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该制冷剂循环回路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热源侧换热器、多个节流装置、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的制冷剂侧流路、切换循环路径的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并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热介质循环回路,该热介质循环回路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利用侧换`热器、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的热介质侧流路,并使热介质循环,在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和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具有旁通所述热介质换热器而使热源侧制冷剂返回所述压缩机的旁通管,将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的至少一个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在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介质间换热器中,在检测到通过该热介质间换热器的热介质的温度成为冻结温度以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的情况下,执行热介质防冻运转,该热介质防冻运转切断热源侧制冷剂向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介质间换热器的流入,并使热源侧制冷剂经由所述旁通管流动。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能够缩短热介质循环的配管,输送动力变小,从而能够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节能。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即使发生了热介质向外部流出的情况下,也是少量的,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中,即使在热介质的温度成为冻结温度以下的情况下,通过切换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也能够有效率地防止热介质的冻结,并能够实现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的概要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要回路结构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6是表示外部空气温度和热介质间换热器的蒸发温度之间的关系的线图。图7是表示防止从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过渡到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热介质间换热器中的热介质的冻结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0是表示防止从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过渡到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的热介质间换热器中的热介质的冻结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3是表示防止从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过渡到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热介质间换热器中的热介质的冻结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的概要图。基于图1说明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该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热介质)循环的制冷循环(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从而使各室内机能够自由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作为运转模式。图1概要地示出了连接多台室内单元3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整体。此外,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室外单元(热源机)I ;多台室内单元3 ;隔设在室外单元I和室内单元3之间的I台中继单元2。中继单元2用于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单元I 和中继单元2通过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通过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而且,室外单元I中生成的冷能或热能通过中继单元2被配送到室内单元3。室外单元I通常被配置在大厦等建筑物9外的空间(例如,屋顶等)即室外空间6,并通过中继单元2向室内单元3供给冷能或热能。室内单元3被配置在能够向建筑物9的内部的空间(例如,房间等)即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并向成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中继单元2作为与室外单元I及室内单元3相独立的框体,能够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及室内空间7相独立的位置,并与室外单元I及室内单元3通过制冷剂配管4及配管5分别被连接,用于将从室外单元I供给的冷能或热能向室内单元3传递。简单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动作。热源侧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从室外单元I向中继单元2被输送。被输送的热源侧制冷剂在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换热器(后述)中与 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并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也就是说,在热介质间换热器中,生成热水或冷水。中继单元2中生成的热水或冷水在热介质输送装置(后述)中通过配管5向室内单元3被输送,并在室内单元3中进行对室内空间7的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可以使用例如R-22、R-134a等的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的近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化学式内含有双键的CF3CF=CH2等的地球变暖系数为较小的值的制冷剂或其混合物,或者CO2或丙烷等自然制冷剂。另一方面,作为热介质可以使用例如水、防冻液、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液、水和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外单元I和中继单元2使用2根制冷剂配管4被连接,中继单元2和各室内单元3使用2根配管5被连接。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用2根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单元1、室内单元3及中继单元2),由此施工变得容易。此外,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中继单元2处于建筑物9的内部但被设置在与室内空间7不同的空间即顶棚里等的空间(以下简称为空间8)的状态。中继单元2除此以外还能够设置在具有升降机等的共用空间等。另外,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室内单元3为顶棚箱式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如顶棚埋入式或顶棚悬挂式等那样地直接或通过管道等向室内空间7吹出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可以采用任意种类的装置。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室外单元I被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室外单元I也可以设置在带有换气口的机械室等的被包围的空间,只要能够利用排气管道将废热排出到建筑物9外,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单元I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在这样的场所设置室外单元1,也不会发生特别的问题。另外,中继单元2还能够设置在室外单元I的附近。但是,从中继单元2到室内单元3的距离过长时,由于热介质的输送动力变得相当大,所以需要留意节能效果变差。而且,室外单元1、室内单元3及中继单元2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1所示的台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所设置的建筑物9决定台数即可。相对于I台室外单元连接多台中继单元2的情况下,能够将该多台中继单元2星罗棋布地设置在大厦等的建筑物中的共用空间或顶棚里侧等的空间。由此,能够通过各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换热器负担空调负载。另外,能够将室内单元3设置成各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输送装置的输送允许范围内的距离或高度,能够对于大厦等的建筑物整体进行配置。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以下称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要回路结构图。基于图2,对空气调节装置100的结构,也就是说构成制冷剂回路的各执行机构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室外单元I和中继单元2经由中继单元2所具有的热介质间换热器(制冷剂-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制冷剂-水换热器)25b被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经由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被配管5连接。此外,关于制冷剂配管4及配管5,在后面详细说明。[室外单元I]在室外单元I中,通过制冷剂配管4串联连接地搭载有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换热器12和储存器19。另外,在室外单元I中,设置有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通过设置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无论室内单元3要求何种运转,都能够使流入中继单元2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成为恒定方向。压缩机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并压缩该热源侧制冷剂成为高温 高压的状态且向制冷剂循环回路A输送,例如由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即可。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用于切换制热运转时(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时(全制冷运转模式(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及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热源侧换热器1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功能,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的风机供给的空气的流体和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储存器19被设置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贮存由制热运转时和制冷运转时的不同导致的剩余制冷剂、或相对于过渡性的运转变化产生的剩余制冷剂。止回阀13c被设置在中继单元2和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仅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向规定方向(从中继单元2向室外单元I的方向)的流动。止回阀13a被设置在热源侧换热器12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仅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向规定方向(从室外单元I向中继单元2的方向)的流动。止回阀13d被设置在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在制热运转时,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中继单元2流通。止回阀13b被设置在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上,在制热运转时,使从中继单元2返回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压缩机10的吸入侧流通。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用于在室外单元I内连接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止回阀13c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以及止回阀13a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用于在室外单元I内连接止回阀13c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以及热源侧换热器12和止回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此外,在图2中,作为例子示出了设置有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不一定必须设置它们。[室内单元3]在室内单元3中分别搭载有利用侧换热器35。该利用侧换热器35通过配管5被连接到中继单元2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该利用侧换热器35是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的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并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在该图2中,作为例子示出了 4台室内单元3被连接到中继单元2的情况,从纸面上侧开始作为室内单元3a、室内单元3b、室内单元3c、室内单元3d被图示。另外,与室内单元3a 室内单元3d相应地,利用侧换热器35也从纸面上侧开始作为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b、利用侧换热器35c、利用侧换热器35d被图示。此外,与图1同样地,室内单元3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2所示的4台。[中继单元2]在中继单元2中,搭载有2个以上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2个节流装置26、2个开闭装置(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2个泵31、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2个热介质间换热器25 (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是在对于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单元3供给热能时作为冷凝器(散热器)发挥功能,在对于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单元3供给冷能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并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将室外单元I中生成并储存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能或热能向热介质传递。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被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26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之间,并在制冷制热 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另外,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被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26b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之间,并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2个节流装置26 (节流装置26a、节流装置26b)具有作为减压阀或膨胀阀的功能,并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节流装置26a被设置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26b被设置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上游侧。2个节流装置26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例如由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即可。2个开闭装置(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由通过通电能够开闭的电磁阀等构成,用于开闭制冷剂配管4。也就是说,2个开闭装置与运转模式相应地控制开闭,来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开闭装置27设置于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室外单元I和中继单元2的制冷剂配管4中的位于纸面最下段的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29被设置在连接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和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的配管(旁通管20)上。此外,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是能够进行制冷剂流路的切换的装置即可,例如也可以使用能够可变地控制电子式膨胀阀等的开度的装置。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 (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例如由四通阀等构成,与运转模式相应,热介质间换热器25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发挥作用,来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被设置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设置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下游侧。2个泵31 (泵31a、泵31b)用于使在配管5中导通的热介质向热介质循环回路B循环。泵31a被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之间的配管5上。泵31b被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之间的配管5上。2个泵31由例如能够控制容量的泵等构成,能够根据室内单元3中的负载的大小调整其流
量即可。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之间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设置了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此外,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开始图示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 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被图示。另外,对于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完全的切换,还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部分的切换。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之间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设置了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连接,三通之一与利用侧换热器35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此外,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开始作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被图示。另外,对于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完全的切换,还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部分的切换。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由能够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用于控制向配管5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设置了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的一方与利用侧换热器35连接,另一方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即,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通过流入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的温度及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来调整流入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的量,能够向室内单元3提供与室内负载相应的最佳的热介质量。此外,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开始作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被图示。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而且,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且在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和利用侧换热器35之间。而且,在室内单元3中,在不需要停止或温度传感器关闭等的负载时,通过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全闭,能够停止向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供给。
此外,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或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中,若使用附加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的功能的装置,还可以省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另外,在中继单元2中,设置有用于检测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出口侧的热介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0 (温度传感器40a、温度传感器40b)。由温度传感器40检测的信息(温度信息)被发送到综合控制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装置50,并被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省略图示的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3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流量的调整等的控制。此外,作为例子示出了控制装置50搭载在中继单元2内的状态,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搭载在室外单元I或室内单元3,或者能够与各单元通信地搭载。另外,控制装置50由微机等构成,基于各种检测构件中的检测信息及来自遥控器的指示,来控制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风机的转速(包含开/关)、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31的驱动、节流装置26的开度、开闭装置的开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切换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的驱动等、以及各执行机构(泵3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节流装置26、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等的驱动部件),执行后述的各运转模式。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连接的部分和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连接的部分构成。配管5根据与中继单元2连接的室内单元3的台数分支(这里是各4分支)。而且,配管5被连接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来决定使来自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还是使来自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

而且,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用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换热器12、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制冷剂流路、节流装置26及储存器19而构成了制冷剂循环回路A。另外,用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热介质流路、泵3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利用侧换热器35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而构成了热介质循环回路B。也就是说,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上分别并列地连接多台利用侧换热器35,并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作为多系统。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室外单元I和中继单元2通过设置在中继单元2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被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通过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被连接。即,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通过使用这样的结构,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实现与室内负载相应的最佳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运转模式]关于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该空气调节装置100基于来自各室内单元3的指示,在其室内单元3中能够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也就是说,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在所有室内单元3中进行相同的运转,并且能够在室内单元3中分别进行不同的运转。在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运转模式中,具有驱动的室内单元3的全部执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驱动的室内单元3的全部执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的制冷负载比制热负载大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及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的制热负载比制冷负载大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以下,关于各运转模式,与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的流动一起进行说明。[全制热运转模式]图3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3中,以在所有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中发生热能负载的情况为例对于全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3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3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图3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I中,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换热器12地流入中继单元2地进行切换。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分别与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切换到制热侧,开闭装置27关闭,开闭装置29打开。

首先,关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中导通,并通过止回阀13d,从室外单元I流出。从室外单元I流出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分支并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分别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26a及节流装置2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这些二相制冷剂合流之后,通过开闭装置29,从中继单元2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单元I。流入室外单元I的制冷剂在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中导通,并通过止回阀13b,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换热器12。而且,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的热源侧制冷剂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从室外空间6的空气(以下称为外部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低温 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此时,节流装置26以作为将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和节流装置26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出口侧的温度之差得到的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控制开度。此外,能够测量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中间位置的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地使用换算了该中间位置的温度而得到的饱和温度。该情况下,不用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以下,关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双方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泵31a及泵31b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31a及泵3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而且,热介质在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中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实施室内空间7的制热。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此时,根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并通过室内单元3从制冷剂侧接受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量的热量,再被吸入泵31a及泵31b。此外,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配管5内,热介质沿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至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方向流动。另外,室内空间7要求的空调负载能够通过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来提供,即,将由温度传感器40a检测的温度或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的温度与从利用侧换热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之差保持成目标值的方式。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出口温度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40a或温度传感器40b中的任意一个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以确保向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 b双方流动的流路的方式被控制成中间的开度或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出口的热介质温度相应的开度。另外,利用侧换热器35原本应以其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差进行控制,但利用侧换热器35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是与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的温度大致相同的温度,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40b能够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执行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由于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 (包含恒温器关闭)流动,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关闭流路,使热介质不向利用侧换热器35流动。在图3中,由于在所有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中都存在热负载,所以有热介质流动,但在没有热负载的情况下,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全闭即可。而且,再次发生热负载的情况下,开放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使热介质循环即可。对此,在以下说明的其他运转模式中也相同。[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图4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4中,以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的任意一个中发生热能负载、而在剩余的利用侧换热器35中发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说明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此外,在图4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4中,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图4所示的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I中,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换热器12地流入中继单元2的方式进行切换。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并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发生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之间、和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发生热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之间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被切换到制冷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热侧,节流装置26a全开,开闭装置27关闭,开闭装置29关闭。首先,关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并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中导通,并通过止回阀13d,从室外单元I流出。从室外单元I流出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并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2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26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从而冷却热介质。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流出,并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从中继单元2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单元I。流入室外单元I的低温 低压的二相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b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换热器12。而且,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从外部空气吸热,而成为低温 ·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低温 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此外,节流装置26b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出口制冷剂的过冷(过冷却度)成为目标值的方式控制开度。此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26b全开,利用节流装置26a控制过冷。以下,关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泵3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的热介质通过泵31a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31a加压并流出的冷却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流入发生了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6,被泵3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流入发生了热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此时,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是制热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及泵31b的方向,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是制冷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泵31a的方向。即,能够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将向室内单元3供给的热介质切换到制热用或制冷用。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实施通过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而进行的室内空间7的制冷运转,或者通过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而进行的室内空间7的制热运转。此时,根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被用于制冷运转且通过利用侧换热器35而温度稍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并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再被吸入泵31a。被用于制热运转且通过利用侧换热器35而温度稍降低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并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再被吸入泵31a。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热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及泵31b的方向,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冷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泵31a的方向。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根据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作用,不混合地分别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载、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由此,在制热运转模式下使被利用的热介质作为制热用途从制冷剂流入提供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并在制冷运转模式下使被利用的热介质作为制冷用途流入制冷剂接受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并再次分别与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之后,向泵31a及泵31b输送。此外,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都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至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方向流动。另外,在制热侧以将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的温度和从利用侧换热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并在制冷侧以将从利用侧换热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和由温度传感器40a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负担室内空间7要求的空调负载。[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图5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5中,以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任意一个中发生热能负载、且在剩余的利用侧换热器35中发生冷能负载 的情况为例说明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此外,在图5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5中,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在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过程中,室外单元I内的热源侧换热器12成为蒸发器,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在外部空气的温度(外部空气温度)低的状态下,在执行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热源侧换热器12的蒸发温度变得更低。其结果,跟随(依赖)热源侧换热器12的蒸发温度,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流入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蒸发温度变得更低。因此,作为热介质使用水或冻结温度高的介质的情况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内,热介质有可能冻结。为了防备这样的情况,空气调节装置100将图5所示的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作为运转模式之一设置。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是在执行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过程中,为防止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的热介质冻结的运转模式(热介质防冻运转)。图5所示的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I中,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换热器12地流入中继单元2地进行切换。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发生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之间、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发生热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之间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被切换到制冷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热侦牝节流装置26a为全闭,开闭装置27为关闭,开闭装置29为打开。首先,关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低温 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并成为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a中导通,通过止回阀13d,从室外单元I流出。从室外单元I流出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2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通过开闭装置29从中继单元2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单元I。也就是说,节流装置26a成为全闭,低温 低压的二相制冷剂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流入室外单元I的低温 低压的二相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b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换热器12。而且,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从外部空气吸热,而成为低温 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低温 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此外,节流装置26b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出口制冷剂的过冷(过冷却度)成为目标值的方式控制开度。以下,关于热 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泵3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不进行热交换的状态下,热介质通过泵31a在配管5内流动。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冷却的热介质被泵31a加压并流出,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流入发生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6,被泵3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流入发生热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此时,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热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及泵31b的方向,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冷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泵31a的方向。即,能够通过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根据室内单元3的运转模式将向室内单元3供给的热介质切换成制热用或制冷用。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实施通过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而进行的室内空间7的制冷运转、或者通过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而进行的室内空间7的制热运转。此时,根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被用于制冷运转且通过利用侧换热器35而温度稍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再被吸入泵31a。被用于制热运转且通过利用侧换热器35而温度稍降低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再被吸入泵31a。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热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及泵31b的方向,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冷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泵31a的方向。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作用,不混合地分别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载、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由此,在制热运转模式下使被利用的热介质作为制热用途流入从制冷剂提供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在制冷运转模式下使被利用的热介质作为制冷用途流入制冷剂接受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再次分别与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之后,被输送到泵31a及泵31b。此外,虽然制冷运转模式中被利用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但为防止热介质的冻结,使制冷剂不流入,而在不进行制冷剂和热介质的热交换的状态下被输送到泵31a。在执行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图4)的过程中,在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外单元1,通过了止回阀13b之后,在热源侧换热器12内进行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此时,为了使在热源侧换热器1 2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温度需要比外部空气温度低。由此,从中继单元2内被输送的制冷剂成为具有加上了被制冷剂配管4的长度影响的压力损失量的压力的低温制冷剂,通过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制冷剂也同样地成为低温。因此,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蒸发温度根据外部空气温度而被决定降低或上升。图6表不外部空气温度(横轴)和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蒸发温度(纵轴)的关系。从图6可知,通过外部空气温度降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蒸发温度也降低。因此,作为热介质使用冻结温度高的热介质时,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内,热介质有可能冻结。图7是表示从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过渡到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防止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的热介质冻结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基于图7,关于从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切换到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从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开始图7的流程图。在执行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过程中,控制装置50判断为满足规定的条件时,结束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并向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过渡(步骤S11)。规定的条件是指,(I)检测到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例如-4 [°C]以下)的情况,(2)在一定时间(例如10 [s]以上)内检测到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是比⑴中的预先设定的温度高的温度(例如-3 [°C]以下)的情况,(3)检测到通过了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例如5 [°C]以下)的情况等。此外,以结束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上述条件中的、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进行检测的情况下(上述(I)或(2)的条件的情况),通过了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例如I [°C])以上的情况下,不结束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而使其继续进行。也就是说,以上述(I)或(2)的条件进行判断的情况下,不仅上述(I)或(2)的条件,通过了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的温度也作为条件之一,由此能够更适当地判断从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向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过渡处理。从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向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过渡时,控制装置50首先为确保制冷剂流路,使开闭装置29为打开(步骤S12)。然后,控制装置50使节流装置26a为全闭(步骤S13)。由此,能够切断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制冷剂,使制冷剂通过开闭装置29。此外,作为开闭装置29也可以使用节流装置。该情况下,根据节流装置的开口部调整速度,使开度为全开,或者确保与节流装置26a的开口面积同等的开口面积一定时间之后,使节流装置26a为全闭,来确保制冷剂流路即可。由此,从第一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向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切换完成。[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图8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8中,以所有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都发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说明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此外,在图8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8中,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图8所示的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I中,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地进行切换。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分别与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冷侧,开闭装置27成为打开,开闭装置29成为关闭。首先,关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而且,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向外部空气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单元I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由开闭装置27之后被分支并在节流装置26a及 节流装置2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分别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并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由此,冷却热介质的同时,成为低温 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之后合流并从中继单元2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单元I。流入室外单元I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c并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此时,节流装置26以使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和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之差得到的过热(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控制开度。以下,关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双方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冷却了的热介质通过泵31a及泵31b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31a及泵3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而且,热介质在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中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实施室内空间7的制冷。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b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此时,根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并将通过室内单元3从室内空间7的空气接受的量的热量向制冷剂侧提供,再被吸入泵31a及泵31b。此外,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配管5内,热介质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至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方向流动。另外,通过将由温度传感器40a检测的温度或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的温度与从利用侧换热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之差保持成目标值地进行控制,能够负担室内空间7要求的空调负载。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出口温度也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40a或温度传感器40b的任意一方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为确保向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双方流动的流路,被控制成中间的开度、或者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出口的热介质温度相应的开度。[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图9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9中,以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的任意一个中发生热能负载、且在剩余的利用侧换热器35中发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说明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此外,在图9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9中,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在空气调节装 置100执行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的过程中,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由此,通过节流装置26a及节流装置26b的节流操作,成为低温 低压的制冷剂的温度有可能过渡性地变得更低。其结果,作为热介质使用水或冻结温度高的介质的情况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内,热介质有可能冻结。为了防备这样的情况,空气调节装置100将图9所示的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作为运转模式之一设置。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是在执行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过程中,用于防止热介质间换热器25中的热介质冻结的运转模式(热介质防冻运转)。图9所示的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I中,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地进行切换。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分别与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冷侧,开闭装置27成为打开,开闭装置29成为关闭。首先,关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而且,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向外部空气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单元I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由了开闭装置27之后,通过开闭装置29,从中继单元2流出。从中继单元2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单元I。也就是说,此时,节流装置26a、节流装置26b成为全闭,从室外单元I被输送的制冷剂不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而且,流入室外单元I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c,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被吸入压缩机10。以下,关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中,由于热源侧制冷剂不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双方,所以在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下被冷却的热介质不与制冷剂热交换地通过泵31a及泵31b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31a及泵3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而且,热介质在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中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实施室内空间7的制冷。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b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此时,根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 利用侧换热器35d。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并在保有通过室内单元3从室内空间7接受的量的热量的状态下,再被吸入泵31a及泵31b。此外,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配管5内,热介质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至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方向流动。另外,以将由温度传感器40a检测的温度或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的温度与从利用侧换热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之差保持成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负担室内空间7要求的空调负载。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出口温度也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40a或温度传感器40b中的任意一方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为确保向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双方流动的流路,被控制成中间的开度或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出口的热介质温度相应的开度。图10是表示从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过渡到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的防止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的热介质冻结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基于图10,关于从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切换到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在执行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图8)的过程中,通过节流装置26a及节流装置26b的节流操作,成为低温 低压的制冷剂的温度有可能过渡性地变得更低。如果这样,则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蒸发温度降低,作为热介质使用冻结温度高的介质时,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内,热介质有可能冻结。从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开始图10的流程图。在执行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的过程中, 控制装置50在判断为满足规定的条件时,结束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向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过渡(步骤S21)。规定的条件是指,(I)检测到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例如-4 [°C]以下)的情况,(2)在一定时间(例如10 [s]以上)内检测到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是比(I)的预先设定的温度高的温度(例如-3 [°C]以下)的情况,(3)检测到通过了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热介质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例如5 [°C]以下)的情况等。此外,以结束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的上述条件中的、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进行检测的情况下(上述(I)或(2)的条件的情况),通过了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热介质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例如I [°C])以上的情况下,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不结束地继续进行。也就是说,以上述(I)或(2)的条件进行判断的情况下,不仅上述(I)或(2)的条件,通过了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热介质的温度也作为条件之一,由此能够更适当地判断从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向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的过渡处理。从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向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过渡时,控制装置50首先为确保制冷剂流路,使开闭装置29成为打开(步骤S22)。然后,控制装置50使节流装置26a、节流装置26b成为全闭(步骤S23)。由此,能够切断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制冷剂,使制冷剂通过开闭装置29。此外,作为开闭装置29也可以使用节流装置。该情况下,通过节流装置的开口部调整速度使开度全开,或者确保与节流装置26a、节流装置26b的开口面积同等的开口面积一定时间之后,使节流装置26a、节流装置26b成为全闭,来确保制冷剂流路即可。由此,从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向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的切换完成(步骤 S24)。另外,在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定期地检测从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向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的切换条件,只要有一次不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步骤S25),就返回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此外,此时的动作顺序与从第一全制冷运转模式向第二全制冷运转模式切换的情况相反地实施即可。[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图11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11中,以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的任意一个发生冷能负载、且在剩余的利用侧换热器35中发生热能负载的情况为例说明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此外,在图11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11中,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图11所示的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I中,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地进行切换。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发生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之间、以及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发生热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之间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被切换到制冷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热侧,节流装置26a成为全开,开闭装置27成为关闭,开闭装置29成为关闭。

首先,关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而且,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向室外空气散热的同时冷凝,成为二相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二相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单元I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二相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2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26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由此,冷却热介质的同时,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从热介 质间换热器25a流出,并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从中继单元2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单元I。流入室外单元I的热源侧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c,并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此外,节流装置26b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出口制冷剂的过热(过热度)成为目标值的方式控制开度。此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26b成为全开,利用节流装置26a控制过热。以下,关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泵3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的热介质通过泵31a在配管5内流动。被泵31a及泵3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及利用侧换热器35b。此时,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热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及泵31b的方向,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冷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泵31a的方向。即,能够通过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将向室内单元3供给的热介质切换成制热用或制冷用。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实施由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而产生的室内空间7的制热运转、或者由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而产生的室内空间7的制冷运转。此时,根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被用于制热运转且通过利用侧换热器35而温度稍降低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再被吸入泵31b。被用于制冷运转且通过利用侧换热器35而温度稍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再被吸入泵31a。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热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及泵31b的方向,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冷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泵31a的方向。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根据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作用,不混合地分别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载、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由此,使制热运转模式中被利用的热介质作为制热用途流入从制冷剂提供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使制冷运转模式中被利用的热介质作为制冷用途流入制冷剂接受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再次分别与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之后,被输送到泵31a及泵31b。此外,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都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至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方向流动。另外,以在制热侧将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的温度和从利用侧换热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之差保持成目标值、且在制冷侧将从利用侧换热器3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和由温度传感器40a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成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负担室内空间7要求的空调负载。[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12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12中,以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的任意一个发生热能负载、且在剩余的利用侧换热器35中发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说明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此外,在图12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12中,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在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过程中,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因此,通过节流装置26a的节流操作,成为低温 低压的制冷剂的温度有可能过渡性地变得更低。其结果,作为热介质使用水或冻结温度高的介质的情况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内,热介质有可能冻结。为了防备这样的情况,空气调节装置100将图12所示的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作为运转模式之一设置。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是在执行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过程中,用于防止热介质间换热器25中的热介质冻结的运转模式(热介质防冻运转)。图12所示的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I中,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地进行切换。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发生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之间、以及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发生热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之间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被切换到制冷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热侧,节流装置26a成为全闭,开闭装置27成为关闭,开闭装置29成为打开。首先,关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低温 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并成为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 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而且,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向室外空气散热的同时冷凝,成为二相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二相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单元I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二相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26b中膨胀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开闭装置29从中继单元2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单元I。也就是说,节流装置26a成为全闭,低温 低压的二相制冷剂不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流入室外单元I的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c,并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存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此外,节流装置26b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出口制冷剂的过冷(过冷却度)成为目标值的方式控制开度。以下,关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泵31b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第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不进行热交换的状态下,热介质通过泵31a在配管5内流动。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中被冷却的热介质被泵31a加压并流出,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流入发生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6,被泵3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流入发生热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此时,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热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 器25b及泵31b的方向,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冷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泵31a的方向。即,通过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能够根据室内单元3的运转模式,将向室内单元3供给的热介质切换成制热用或制冷用。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实施通过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而进行的室内空间7的制冷运转,另外,还实施通过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而进行的室内空间7的制热运转。此时,根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被用于制冷运转且通过利用侧换热器35而温度稍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再被吸入泵31a。被用于制热运转且通过利用侧换热器35而温度稍降低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再被吸入泵31a。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热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及泵31b的方向,在被连接的室内单元3为制冷运转模式时,被切换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泵31a的方向。在此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作用,不混合地分别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载、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由此,使制热运转模式中被利用的热介质作为制热用途流入从制冷剂提供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使制冷运转模式中被利用的热介质作为制冷用途流入制冷剂接受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再次分别与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之后,被输送到泵31a及泵31b。此外,虽然制冷运转模式中被利用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但为防止热介质的冻结,使制冷剂不流入,所以在不进行制冷剂和热介质的热交换的状态下被输送到泵31a。图13是表示从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过渡到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防止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的热介质冻结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基于图13,关于从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切换到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在执行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图11)的过程中,通过节流装置26a的节流操作,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的温度有可能过渡性地变得更低。如果这样,则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蒸发温度降低,作为热介质使用了冻结温度高的介质时,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内,热介质有可能冻结。空气调节装置100从执行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开始图13的流程图。在执行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过程中,控制装置50判断为满足规定的条件时,结束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向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过渡(步骤S31)。规定的条件是指,(I)检测到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例如-4 [°C]以下)的情况,(2)在一定时间(例如10 [s]以上)内检测到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是比(I)的预先设定的温度高的温度(例如-3 [°C]以下)的情况,(3)检测到通过了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例如5 [°C]以下)的情况等。此外,以结束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上述条件中的、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进行检测的情况下,通过了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例如I [°C])以上的情况下,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不结束地继续进行。也就是说,不仅上述(I )或(2)的条件,通过了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的温度也作为条件之一加入,由此,能够更适当地判断从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向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过渡处理。从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向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过渡时,控制装置50首先为确保制冷剂流路,使开闭装置29成为打开(步骤S32)。然后,控制装置50使节流装置26a成为全闭(步骤S33)。由此,切断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制冷剂,能够使制冷剂通过开闭装置29。此外,作为开闭装置29也可以使用节流装置。该情况下,通过节流装置的开口部调整速度,确保开度为全开或与节流装置26a的开口面积同等的开口面积一定时间之后,使节流装置26a全闭,来确保制冷剂流路即可。由此,从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向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切换完成(步骤S34)。另外,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定期地检测从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向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切换条件,只要有一次不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35),就返回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此外,此时的动作顺序与从第一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向第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切换相反地实施即可。[制冷剂配管4]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几个运转模式。在这些运转模式中,热源侧制冷剂在连接室外单元I和中继单元2的制冷剂配管4中流动。[配管5]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所执行的几个运转模式中,水或防冻液等的热介质在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的配管5中流动。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仅发生制热负载或制冷负载的情况下,使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成为中间开度,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双方中流动。由此,能够将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双方用于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从而传热面积变大,能够进行效率好的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另外,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混合地发生制热负载和制冷负载的情况下,将与进行制热运转的利用侧换热器35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切换到与加热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连接的流路,将与进行制冷运转的利用侧换热器35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切换到与冷却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连接的流路,由此,在各室内单元3中,能够自由地进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通过三通阀等的切换三通流路的装置、和组合两个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装置等来切换流路即可。另外,也可以将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装置、和组合两个电子式膨胀阀等使二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装置等作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使用。该情况下,还能够防止因流路的突然开闭产生的水锤。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为二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具有三通流路的控制阀也可以与使利用侧换热器35旁通的旁通管一起设置。另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使用能够以步进电机驱动式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的装置即可,也可以是封闭二通阀或三通阀的一端的装置。另外,作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也可以使用开闭阀等的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装置,反复打开关闭来控制平均流量。另外,示出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为四通阀,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多个二通流路切换阀或三通流路切换阀,使制冷剂同样地流动。另外,在利用侧换热器35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只连接了一个的情况下,当然也同样地成立,而且,作为热介质间换热器25及节流装置26设置多个进行相同工作的装置,当然也没有问题。而且,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内置于中继单元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 也可以内置于室内单元3,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也可以分体地构成。作为热介质,可以使用例如盐水(防冻液)、水、盐水和水的混合液、水和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单元3向室内空间7泄漏,由于使用了安全性高的热介质,所以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含有储存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设置储存器19。另外,一般来说,在热源侧换热器12及利用侧换热器35中安装有风机,通过送风促进冷凝或蒸发的情况多,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换热器35也可以使用利用了辐射的板式加热器这样的装置,作为热源侧换热器12也可以使用通过水或防冻液使热量移动的水冷式的装置。也就是说,作为热源侧换热器12及利用侧换热器35,只要是能够散热或吸热的构造,无论是何种类都能够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利用侧换热器35设置4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个数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设置2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当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冷却和/或加热热介质地构成,设置几个都可以。而且,泵31a、泵31b不限于分别设置一个,也可以并联地连接多个小容量的泵。以上,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不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到室内单元3或室内单元3的附近,不仅能够实现安全性的提高,还能够有效率地防止热介质的冻结,能够执行安全性高的运转,并能够可靠地提高能量效率。另外,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缩短配管5,从而能够实现节能。而且,空气调节装置100减少了室外单元I与中继单元2或室内单元3之间的连接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能够提高施工性。附图标记的说明I室外单元,2中继单元,3室内单元,3a室内单元,3b室内单元,3c室内单元,3d室内单元,4制冷剂配管,4a制冷剂用连接配管,4b制冷剂用连接配管,5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换热器,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止回阀,13d止回阀,19储存器,20旁通管,25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热介质间换热器,26节流装置,26a节流装置,26b节流装置,27开闭装置,2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9开闭装置,31泵,31a泵,31b泵,3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4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5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b利用侧换热器,35c利用侧换热器,35d利用侧换 热器,36利用侧换热器,40温度传感器,40a温度传感器,40b温度传感器,50控制装置,100空气调节装置,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具有: 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热源侧换热器、多个节流装置、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的制冷剂侧流路、切换循环路径的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并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 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用热介质配管连接泵、利用侧换热器、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的热介质侧流路,并使热介质循环, 在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中,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和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具有旁通所述热介质换热器并使热源侧制冷剂返回所述压缩机的旁通管, 将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的至少一个作为蒸发器使用时, 在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介质间换热器中,在检测到使通过该热介质间换热器的热介质的温度成为冻结温度以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的情况下, 执行热介质防冻运 转,该热介质防冻运转切断热源侧制冷剂向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介质间换热器的流入,并使热源侧制冷剂经由所述旁通管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全制热运转模式,在该全制热运转模式中,所有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都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全制冷运转模式,在该全制冷运转模式中,所有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都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制冷制热运转混合运转模式,在该制冷制热运转混合运转模式中,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的一部分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的一部分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所述热介质防冻运转在所述全制冷运转模式或所述制冷制热运转混合运转模式的运转过程中被执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介质间换热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依赖于所述热源侧换热器的蒸发温度,根据外部空气温度决定所述热源侧换热器的蒸发温度时, 所述热介质防冻运转在所述制冷制热运转混合运转模式中的制热负载比制冷负载大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运转过程中被执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介质间换热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蒸发温度通过所述节流装置的节流操作而降低时, 所述热介质防冻运转在所述全制冷运转模式或所述制冷制热运转混合运转模式中的制冷负载比制热负载大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运转过程中被执行。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源侧换热器收容在室外单元中, 将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所述节流装置、所述泵收容在中继单元中, 将所述利用侧换热器收容在室内单元中, 所述室外单元、所述中继单元和所述室内单元分体地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100),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中,检测到通过该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热介质的温度成为冻结温度以下的热源侧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的情况下,切断热源侧制冷剂向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流入,使热源侧制冷剂向旁通管(20)流动,并执行热介质防冻运转。
文档编号F25B1/00GK103229003SQ20108007031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
发明者本村祐治, 山下浩司, 森本修, 田中航祐, 竹中直史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