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动力变换器及具有该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746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动力变换器及具有该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动力变换器及具有该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目前的制冷装置大都是机械压缩式,由电动机带动制冷压缩机运行,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中放出冷凝热后成为常温高压液体,再进入节流装置降压,然后进入蒸发器吸收房间热量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再进入压缩机循环。一般情况下,制冷装置满负荷工作一段时间后,房间温度会逐渐下降,冷负荷也随之降低,对于采用变频压缩机的制冷装置来说,可通过调低电源频率以降低压缩机转速,从而达到减小压缩机排气量的目的,以实现节能。然而对目前占绝大部分的定频压缩机来说,因其排气量是固定的,只能靠制冷装置的开停来调节制冷量。众所周知,压缩机的启动电流较大,频繁开停会影响压缩机的寿命,也不利于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需频繁开停压缩机就能实现制冷量调节的流体动力变换器及具有该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制冷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流体动力变换器,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包括腔体、喷嘴、排出接口、叶轮、内转子磁体、外转子磁体和从动轴,所述喷嘴与所述叶轮相对,所述喷嘴与所述排出接口设置在所述腔体上,所述叶轮与内转子磁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叶轮、内转子磁体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外转子磁体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内转子磁体对应,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外转子磁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包括叶轮片和叶轮轴,所述叶轮片与所述喷嘴相对设置,所述叶轮轴与所述内转子磁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其还包括轴承,所述叶轮轴通过轴承支撑在腔体内。本技术还进一步提供具有该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制冷装置。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系统连接管,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及第二换热器由系统连接管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 其还包括前述的流体动力变换器,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通过系统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制冷循环回路上。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两个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一端均连接在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从动轴上,所述传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风扇或者第二换热器的风扇。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两个皮带轮及跨接在所述皮带轮上的皮带,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与所述从动轴机械连接,另一个所述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风扇或者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喷嘴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排出接口通过所述系统连接管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与所述压缩机形成的循环回路与所述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及第二换热器由系统连接管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并联。。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喷嘴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排出接口与所述压缩机吸气口通过系统连接管连通,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形成的循环回路与所述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及第二换热器由系统连接管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并联。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喷嘴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排出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系统连接管连通,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形成的循环回路与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及第二换热器由系统连接管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并联。下面对本发明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通过从压缩机中抽出部分此时已属多余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射到流体动力变换器上,将高压热湿流体的内能在喷射中变成高压热湿流体的动能,随之动能又转变为机械能。避免压缩机的频繁开停。提高制冷装置的使用寿命,利于环保节能。2.利用制冷装置中的部分制冷剂蒸汽带动换热风扇工作,减少了制冷装置中的电动机数量,简化了动力配置,系统简单实用,降低了产品成本。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风扇也可以为水泵。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原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体动力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原理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第一换热器,3、系统连接管,4、节流装置,5、第二换热器,6、风扇轴, 7、风扇,8、皮带轮,9、皮带,10、流体动力变换器,11、喷嘴,12、轴承,13、腔体,14、叶轮片, 15、排出接口,16、叶轮轴,17、内转子磁体,18、外转子磁体,19、从动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5、节流装置 4、系统连接管3,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节流装置4及第二换热器5由系统连接管3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制冷装置还包括流体动力变换器10,流体动力变换器10设置于冷循环回路上。,流体动力变换器10包括有喷嘴11、叶轮、内转子磁体17、外转子磁体18和从动轴19,喷嘴11与叶轮相对,叶轮与内转子磁体17固定连接并置于腔体13内,外转子磁体18设置在腔体13的外部并与内转子磁体17对应,从动轴19与外转子磁体18固定连接。具体的,叶轮包括叶轮片14和叶轮轴16,叶轮片14与喷嘴11相对设置,叶轮轴16与内转子磁体17固定连接。流体动力变换器还包括腔体13,喷嘴11设置在腔体13上,腔体13上还设置排出接口 15。制冷装置还包括两个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一端均连接在流体动力变换器10的从动轴19上,传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风扇或者第二换热器5的风扇。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两个皮带轮8及跨接在皮带轮8上的皮带9,其中一个皮带轮8与从动轴19机械连接,另一个皮带轮8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风扇7或者连接第二换热器5的风扇。 当然的传动装置也可以连接水泵,可以依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流体动力变换器10的喷嘴11与压缩机1相连通,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出来的高压热湿流体中引出一部分,从喷嘴11处用一定的速度喷到流体动力变换器10的叶轮片14上,使叶轮片14旋转并带动叶轮轴16和内转子磁体17旋转,形成旋转磁场驱动外转子磁体18转动并带动从动轴19旋转,从动轴19通过皮带轮8、皮带9和风扇轴6再带动换热风扇7旋转。当工质经过腔体13的内腔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 然后通过流体排出接口 15和系统连接管3直接回到压缩机1的吸气口。也可以在循环回路中设置电磁阀对从压缩机出来的气体进行速度、流量的控制。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风扇也可以为水泵。下面对实施例的优点做进一步的说明1、通过从压缩机中抽出部分此时已属多余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射到流体动力变换器上,将高压热湿流体的内能在喷射中变成高压热湿流体的动能,随之动能又转变为机械能。避免压缩机的频繁开停。提高制冷装置的使用寿命,利于环保节能。2.利用制冷装置中的部分制冷剂蒸汽带动换热风扇工作,减少了制冷装置中的电动机数量,简化了动力配置,系统简单实用,降低了产品成本。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流体动力变换器10的喷嘴 11与第一换热器2相连通,排出接口 15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通过系统连接管3连通。流体动力变换器10、第一换热器2、压缩机1形成的循环回路与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节流装置4及第二换热器5由系统连接管3依次连接形成的制冷循环回路并联。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流体动力变换器10的喷嘴 11与第一换热器2相连通,流体动力变换器10的排出接口 15与第二换热器5通过系统连接管3连通。流体动力变换器10与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5形成的循环回路与压缩机 1、第一换热器2、节流装置4及第二换热器5由系统连接管3依次连接形成的制冷循环回路并联。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动力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包括腔体、喷嘴、排出接口、 叶轮、内转子磁体、外转子磁体和从动轴,所述喷嘴与所述叶轮相对,所述喷嘴与所述排出接口设置在所述腔体上,所述叶轮与内转子磁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叶轮、内转子磁体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外转子磁体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内转子磁体对应,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外转子磁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力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叶轮片和叶轮轴, 所述叶轮片与所述喷嘴相对设置,所述叶轮轴与所述内转子磁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动力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轴承,所述叶轮轴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腔体内。
4.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系统连接管,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及第二换热器由系统连接管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动力变换器,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喷嘴与排出接口通过系统连接管与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两个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一端均连接在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从动轴上,所述传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风扇或者第二换热器的风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两个皮带轮及跨接在所述皮带轮上的皮带,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与所述从动轴机械连接,另一个所述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风扇或者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风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喷嘴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排出接口通过所述系统连接管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与所述压缩机形成的循环回路与所述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 节流装置及第二换热器由系统连接管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并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喷嘴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排出接口与所述压缩机吸气口通过系统连接管连通,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形成的循环回路与所述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及第二换热器由系统连接管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并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喷嘴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的排出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系统连接管连通,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形成的循环回路与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及第二换热器由系统连接管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并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动力变换器及具有该流体动力变换器的制冷装置,所述流体动力变换器包括有喷嘴、叶轮、内转子磁体、外转子磁体和从动轴,所述喷嘴与所述叶轮相对,所述叶轮与内转子磁体固定连接,所述内转子磁体设置在所述外转子磁体的内部,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外转子磁体固定连接。通过制冷装置的压缩机中抽出部分已属多余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射到流体动力变换器上,将高压热湿流体的内能在喷射中变成高压热湿流体的动能,随之动能又转变为机械能间接带动换热风扇工作。避免压缩机的频繁开停,简化了动力配置,提高制冷装置的使用寿命,利于环保节能。
文档编号F25B1/00GK102410235SQ20111039051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苏宇贵 申请人:苏宇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