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590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新风机、辐射板和均压风道;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新风机用于向均压风道送风,辐射板设置在均压风道的出风口处,辐射板上设置与房间连通的送风孔;第二换热器通过新风机与均压风道连通或/和第二换热器连通辐射板的毛细管;辐射板的毛细管为半椭圆形,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辐射板温升温降更加灵敏,温度更加均匀,辐射板大大提高空调能效,微孔送风能大大降低室内噪声。
【专利说明】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空调系统末端多为嵌入式、挂壁式、散流器等形式,按送风形式又分为全新风,一次回风,风机盘管加新风,二次回风等形式,但是每种分类方法的空调都有自身局限性。都不得不考虑风速的影响,有风速就存在噪声问题。辐射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很多,其本身具有的优点节能降噪,孔板置换送风模式的空调只有高空气质量等级的场合才能用至IJ,而家用空调应用此项送风方式更是人们致力研究的一项工作。同济大学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张旭博士的《辐射吊顶空调技术特性及应用》中阐述了辐射空调在欧美等国家的应用还有在中国发展情况。查阅相关文献专利辐射空调大多是在辐射板的材料上等方法解决凝露问题,而且多用于商用大型场合的空调。但是模块化生产及在家用方面的应用很少。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辐射板温升温、降温更加灵敏,温度更加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新风机、辐射板和均压风道;
[0005]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
[0006]所述新风机用于向所述均压风道送风,所述辐射板设置在所述均压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辐射板上设置与房间连通的送风孔;
[0007]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均压风道连通或/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
[0008]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为半椭圆形,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
[0009]较优地,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设置两条独立的流路,分别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用作所述制冷回路中,所述第二流路依次串联水箱和水泵连接至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所述第二流路、水箱、水泵和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形成循环回路。
[0010]较优地,所述第二换热器为表冷器,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均压风道连通。
[0011]较优地,所述第二换热器还连通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
[0012]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串联第一电磁阀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器;
[0013]所述毛细管的第一端口串联第二电磁阀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所述毛细管的第二端口,使得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并联设置在所述制冷回路中。
[0014]较优地,所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加湿器,所述加湿器设置在所述新风机的风管内。[0015]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为超声波加湿器,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置于所述新风机的吹出端。
[0016]较优地,所述均压风道的内壁顶部设有均压板。
[0017]较优地,所述均压板与所述辐射板所在平面垂直。
[0018]较优地,所述送风孔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部分所述送风孔为锥形孔,另一部分所述送风孔为圆形孔,所述锥形孔与所述圆形孔交替阵列布置。
[0019]较优地,所述送风孔的直径为lmm-10mm。
[0020]较优地,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均压风道采取柔性扩口连接,从而使得风速均匀分布。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辐射板的毛细管为半椭圆设计,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使得辐射板温升温降更加灵敏,温度更加均匀。辐射板大大提高空调能效,微孔送风能大大降低室内噪声;辐射板的锥形孔和圆形孔交替阵列布置,圆形孔实现送风,锥形孔则能将气流均匀的吹向辐射板,解决凝露问题;增设超声波加湿器,实现家用空调的恒温恒湿,室内环境得到改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辐射板仰视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辐射板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一实施例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节流元件5、第一换热器3 (室外机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新风机9、辐射板11和均压风道10。
[0030]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3、节流元件5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新风机9用于向均压风道10送风,优选地,新风机9与均压风道10采取柔性扩口连接(即喇叭口状),从而使得风速均匀分布。
[0031]辐射板11设置在均压风道10的出风口处,辐射板11上设置与房间连通的送风孔14 ;送风孔14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部分送风孔14为锥形孔,另一部分送风孔14为圆形孔,锥形孔与圆形孔交替阵列布置。圆形孔实现送风,锥形孔则能将气流均匀的吹向辐射板解决凝露问题。送风孔14的直径为Imm-lOmm。
[0032]第二换热器通过新风机9与均压风道19连通或/和第二换热器连通辐射板11的毛细管;均压风道10的内壁顶部设有均压板12。均压板12与辐射板11所在平面垂直,一般情况下,辐射板11水平设置,均压板12竖直设置。
[0033]辐射板11的毛细管为半椭圆形设计,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从而使得辐射板11的温升温降更加灵敏,温度更加均匀。辐射板内的毛细管直径根据介质不同而不同,毛细管上的换热丝为铝合金,作为热桥使得导热更为充足。
[0034]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不,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6,板式换热器6内设置两条独立的流路,分别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流路用作所述制冷回路中,第二流路依次串联水箱7和水泵8连接至辐射板11的毛细管,第二流路、水箱7、水泵8和辐射板11的毛细管形成循环回路。运行时由板式换热器6制备冷/热水,进入水箱7内,水流经过辐射板11内的毛细管进行辐射而制冷/制热,新风机9只负责将室外的新风鼓入室内,与排风机13联动工作。
[0035]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二换热器为表冷器16,表冷器16通过新风机9与均压风道10连通。空调系统还包括加湿器15,加湿器15设置在新风机9的风管内。优选地,加湿器15为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置于新风机9的吹出端。运行时由表冷器16提供冷热,新风负担室内冷热负荷,辐射板11为蓄能板,在接受新风冷/热量后进行能量的储存,缓慢释放。达到压缩机间歇运行快速制冷/制热实现高能效运行,同时也可以实现能量的转接,达到蓄能空调的效果。增加的超声波加湿与室内传感器联动设备能够完成房间内加湿。优选地,如图3所示,表冷器16还连通辐射板11的毛细管,表冷器16的第一端口串联第一电磁阀17连接至第一换热器3;辐射板11的毛细管的第一端口串联第二电磁阀18连接至第一换热器3,表冷器16的第二端口连接辐射板11的毛细管的第二端口,使得表冷器16和辐射板11的毛细管并联设置在所述制冷回路中。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增设两个电磁阀,通过两个电磁阀的开启实现房间温度的快速升降。当室内符合增大后,第一电磁阀17和第二电磁阀18同时开启,这样就可以实现表冷器16和辐射板11双重降温(升温),快速将环境温度降至或升至设定值。
[0036]在需要新风较多的环境下可以只开启新风机9 ;当须维持较久的温场时可以,间歇性开起第二电磁阀18,实现温场恒定。
[0037]如图4所示,均压风道10的内壁包括保温材料20和蓄热辐射材料22,均压风道10的内壁表面设有防辐射涂层19,辐射板11的毛细管作为水通道21,辐射板11可以在墙壁暗装,排风孔也同样设置在墙壁侧,实现置换通风模式,这样使得室内环境处于高舒适性状态,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睡眠质量。新风段设置高效过滤器等空气过滤设施,能实现超洁净送风,营造高标准卫生环境。
[0038]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辐射板的毛细管为半椭圆形设计,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使得辐射板温升温降更加灵敏,温度更加均匀。辐射板大大提高空调能效,微孔送风能大大降低室内噪声;辐射板的锥形孔和圆形孔交替阵列布置,圆形孔实现送风,锥形孔则能将气流均匀的吹向辐射板,解决凝露问题;增设超声波加湿器,实现家用空调的恒温恒湿,室内环境得到改善。
[00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新风机、辐射板和均压风道; 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 所述新风机用于向所述均压风道送风,所述辐射板设置在所述均压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辐射板上设置与房间连通的送风孔; 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均压风道连通或/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 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为半椭圆形,且在管与管之间设有换热丝建立管间热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设置两条独立的流路,分别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用作所述制冷回路中,所述第二流路依次串联水箱和水泵连接至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所述第二流路、水箱、水泵和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形成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器为表冷器,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均压风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器还连通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串联第一电磁阀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器; 所述毛细管的第一端口串联第二电磁阀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所述毛细管的第二端口,使得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辐射板的毛细管并联设置在所述制冷回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加湿器,所述加湿器设置在所述新风机的风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器为超声波加湿器,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置于所述新风机的吹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压风道的内壁顶部设有均压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压板与所述辐射板所在平面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孔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部分所述送风孔为锥形孔,另一部分所述送风孔为圆形孔,所述锥形孔与所述圆形孔交替阵列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孔的直径为Imm-lOmm。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均压风道采取柔性扩口连接,从而使得风速均匀分布。
【文档编号】F25B41/06GK203672004SQ20132087086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罗永前, 肖芳斌, 熊军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