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129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制冷装置,利用较低的能量消耗来获较低的温度。



背景技术:

流体在通过文氏管颈部时突然收缩,流速加快,压能转变为动能,流体压力降低。当流体压力低于自身温度下饱和蒸汽压时,就会气化,降低自身温度,并从环境中吸热,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制冷技术不管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都有大量的应用,而且随着自然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对环境友好的制冷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制冷装置。

一种新型制冷装置,它包括它包括冷却盘管,后真空储液罐,文氏管,前真空储液罐,真空补偿管,活塞泵。

具体连接结构为:

一种新型制冷装置,它包括冷却盘管,后置真空储液罐,文氏管,前置真空储液罐,真空补偿管,活塞泵,后置真空储液罐经文氏管与前置真空储液罐连接,前置真空储液罐经活塞泵的管道与后置真空储液罐连接。

文氏管与前置真空储液罐之间设置有真空补偿管,真空补偿管的高度可调节。

所述的真空补偿管的高度可调范围为0.1~0.8米。

进一步优选为真空补偿管的高度可调范围为0.4米。

后置真空储液罐内设置有冷却盘管。

本实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实现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提供满足一般工业及民用需求的低温。

2、制冷剂仅仅用水,环境非常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冷却盘管1,后真空储液罐2,文氏管3,前真空储液罐4,真空补偿管5,活塞泵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新型制冷装置。它包括连冷却盘管1,后真空储液罐2,文氏管3,前真空储液罐4,真空补偿管5,活塞泵6。后置真空储液罐2经文氏管3与前置真空储液罐4连接,前置真空储液罐4经活塞泵6的管道与后置真空储液罐2连接。文氏管3与前置真空储液罐4之间设置有真空补偿管5,真空补偿管5的高度可调节(调节至0.4m)。真空补偿管的高度根据后真空储液罐2、前置真空储液罐4的真空度差值及文氏管颈部直径设定。

后置真空储液罐2内设置有冷却盘管1。

具体实施过程:

当活塞泵启动后,后置真空储液罐内水量减少,压力下降,前置真空储液罐内水量增加,压力上升。因为压力差,水经过真空补偿管后从文氏管喷出。当经过文氏管的水量同活塞泵的打水量相同后整个系统开始平稳运行,文氏管颈部水气化吸热。气水混合物进入后置真空储液罐,低压水蒸汽经冷却盘管冷却后变为液态。后置真空储液罐压力根据冷却盘管内冷却水的温度对应的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设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