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气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749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冷气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冷气循环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液态及气态的分子撞击来产生低压的气态冷媒,进而可降低压缩机负载以达到节能省电功效的冷气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非常重视环境的舒适性,因此目前冷气循环装置为常见的电子设备,其可提供冷暖气至一空间中,使该空间中的温度能维持于使用者感觉舒适的温度。

如图1所示,其为其中一种习知技术的冷气循环装置的示意图。该习知的冷气循环装置包含有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复数个过滤器4及电子膨胀阀5,且冷凝器2与蒸发器3分别接设一风扇马达6。其中,电子膨胀阀5装设在蒸发器3的入口端,其可用以将液态冷媒转换成气态样,并可减低冷媒的压力,以使进入蒸发器3的冷媒可在低压状况下易于蒸发。然而,虽然电子膨胀阀5可达到冷媒转换及降压的功用,但其仅可用以将纯液态的冷媒转换成气态,使得压缩机1仍需提供大量的压缩气体予冷凝器2,再由冷凝器2将压缩气体形成高压的液态冷媒,如此一来,压缩机1不但无法减轻其负载,亦将使得该冷气循环装置较为耗能耗电。

此外,另有一种习知的冷气循环装置采用毛细管来进行冷媒转换及降压,然而该毛细管同样具有仅可将液态的冷媒转换成气态的缺点,使得压缩机无法降低运作负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习知技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利用液态及气态的分子撞击来产生低压的气态冷媒,进而可降低压缩机负载以达到节能省电功效的冷气循环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冷气循环装置,其包含一压缩机、一冷凝器、至少一蒸发器、一储液器、至少一撞击区、至少一第一管路及至少一第二管路。压缩机的入口端衔接蒸发器的出口端,压缩机的出口端衔接冷凝器的入口端,冷凝器的出口端衔接储液器,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的一端衔接储液器,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衔接撞击区,且撞击区衔接蒸发器的入口端。其中,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插入至撞击区中并形成一特定夹角,当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分别将储液器中的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输送至撞击区时,撞击区中的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相互分子撞击以产生一泡沫状饱和气态冷媒并输出至蒸发器。

较佳地,上述特定夹角可为45度至185度。

较佳地,上述特定夹角可为85度至185度。

较佳地,上述特定夹角可为90度至180度。

较佳地,上述特定夹角可为45度。

较佳地,上述特定夹角可为90度。

较佳地,上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于撞击区中的管口距离可为0至8mm。

较佳地,上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于撞击区中的管口距离可为0至5mm。

较佳地,上述特定夹角可为180度。

较佳地,上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于撞击区中的管口距离可为1至8mm。

较佳地,上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于撞击区中的管口距离可为1至5mm。

较佳地,此冷气循环装置更包含至少一第三管路,且撞击区、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的数量可为复数个,其中,各撞击区分别配接一个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且二个的撞击区之间衔接一个第三管路。

较佳地,此冷气循环装置更包含一滤网,衔接设置于冷凝器与储液器之间。

较佳地,此冷气循环装置更包含一液气分离器,衔接设置于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

较佳地,冷凝器及蒸发器分别配接一风扇马达。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技术的冷气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配接至撞击区的第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配接至撞击区的第二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配接至撞击区的第三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配接至撞击区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10压缩机

2、20冷凝器

3、30蒸发器

4过滤器

5电子膨胀阀

6、100风扇马达

40储液器

50撞击区

60第一管路

70第二管路

80滤网

90液气分离器

200第三管路

a、b阀门

c管口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主要利用储液器来储存冷凝器产生输出的液态冷媒及气态冷媒,再由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分别将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导流至撞击区,使得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在撞击区中得以相互分子撞击以产生泡沫式饱和气态冷媒,进而提供蒸发器进行潜热变化的所需,其中,本发明透过储液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撞击区的组成来取代习知常见使用的电子膨胀阀、毛细管等构件,除了可执行冷媒形态转换与降压的功能外,由于其可利用液态加上气态的高压冷媒来进行转换成低压泡沫气态冷媒,而非习知仅可将液态转换成气态冷媒,这不但可将压缩机的运作负载降低,还可同时减少冷凝器的热排放。

本发明详细的结构,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并请同时参阅图4、图5及图6,其分别为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第一管路及第二管路配接至撞击区的第一示意图、第二示意图及第三示意图。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主要包含有压缩机10、冷凝器20、蒸发器30、储液器40、撞击区50、第一管路60及第二管路70,压缩机10的入口端衔接蒸发器30的出口端,压缩机10的出口端衔接冷凝器20的入口端,冷凝器20的出口端衔接储液器40,第一管路60及第二管路70的一端衔接储液器40,第一管路60及第二管路70的另一端衔接撞击区50,且撞击区50衔接蒸发器30的入口端,进而形成一套冷气循环回路。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含有滤网80、液气分离器90及风扇马达100,滤网80衔接设置于冷凝器20与储液器40之间,其可用以进行杂质过滤,而液气分离器90衔接设置于压缩机10与蒸发器30之间,二个风扇马达100则分别配接至冷凝器20及蒸发器30。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储液器40、撞击区50、第一管路60及第二管路70共构形成一冷媒转换及降压系统,藉以可取代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其中,第一管路60与第二管路70的一端分别插入至撞击区50中并形成一特定夹角,当第一管路60与第二管路70分别将储液器40中高压的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输送导流至撞击区50时,撞击区50中的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将会相互分子撞击以产生一低压的泡沫状饱和气态冷媒,再由该撞击区50将该泡沫状饱和气态冷媒输出至蒸发器30,让蒸发器30可藉由该泡沫状饱和气态冷媒达到较佳的吸热效果。

上述中,第一管路60与第二管路70于撞击区50中所形成的特定夹角可为45度至185度,或可为85度至185度,亦或是较佳可为90度至180度;例如,在图4及图6中,第一管路60与第二管路70的夹角分别形成90度与45度,且其中,第一管路60与第二管路70于撞击区50中的管口距离c可为0至8mm,较佳可为0至5mm;在图中5,第一管路60与第二管路70的夹角则可形成180度,且其中,第一管路60与第二管路70于撞击区50中的管口距离c可为1至8mm,较佳可为1至5mm。

接续,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并请同时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配接至撞击区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的撞击区50、第一管路60及第二管路70的数量可为复数个,各撞击区50分别配接一个第一管路60及第二管路70,而各撞击区50则可分别进一步配接一个蒸发器,如此一来,即可形成一对多的冷气系统。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还可包含至少一第三管路200,藉由控制阀门a或阀门b使其任一关闭时,该第三管路200可衔接在二个撞击区50之间,如此一来,透过该第三管路200可增加各撞击区50的分子撞击磨擦,进而提升冷媒形态转换的效果。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管路60与第二管路70、第三管路200的夹角分别可为90度,而第二管路70与第三管路200的夹角可为180度,如第7图所示,且第一管路60与第二管路70的管口之间所形成的分子撞击区与第三管路200的管口的距离可为0至8mm,较佳可为0至5mm。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冷气循环装置透过储液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撞击区的组成来取代习知所使用的电子膨胀阀与毛细管具有下列多数个优点。

1、可降低压缩机负载,以达到节能省电的功效。

2、冷凝器可减少热排放,进而可降低排碳量。

3、提升潜热交换,使蒸发器吸热效果更佳。

4、可提升冷气循环装置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压缩机及冷凝器。

5.冷气循环装置系统压力较低时,减少安装施工泄漏冷媒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