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287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众所周之,实际建筑物的舒适度是由温度、湿度、CO浓度等空气质量指标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便是温度和湿度。现有技术常常固定设置空调蒸发器蒸发温度在7℃,采用回风温度参数控制空调机组的启停。这是由于本领域普遍认为蒸发器蒸发温度在7℃时能基本满足空调最大负荷时需求。空调负荷是由显热和潜热组成,实际的建筑物中,显热随气候、室内设备状况等的不同发生变化;产湿量随着室内人数变化而变化,导致实际室内显热、潜热负荷比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传统商用空调的蒸发温度是固定的,其通过冷凝除湿处理后的空气,其吸收的潜热、显热比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很难适应实际室内的热湿比;对于这种情况,一般牺牲对湿度的控制,而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理想状态是:当室内温度和湿度不满足设定参数时,空调蒸发器的蒸发温度应该设定在低温下工作,,蒸发温度降低,意味着除湿能力的增加,此时空调器既除湿又降温;当室内温度不满足设定参数而湿度满足设定参数时,空调蒸发器的蒸发温度应该设定在高温工况下工作,蒸发温度提高到高于空气露点温度,此时空调器只降温不除湿。蒸发温度提高意味着系统的能耗降低,这样既保证了室内温度和湿度,又使机组自身能效比提高。即根据房间温度和湿度来灵活调整机组的蒸发温度能达到调节温度、湿度,并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以往常规商用空调机组采用设定固定蒸发温度7℃,通过调节机组启停时间的结构显然是不能达到同时控制温度、湿度和节约能源效果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空调机组,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含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所述高温部分包含高温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高温蒸发器,高温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高温冷凝器,高温蒸发器和高温冷凝器之间包含高温节流阀,高温压缩机的出口通向室内;所述低温部分包含低温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低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低温冷凝器,低温蒸发器和低温冷凝器之间包含低温节流阀,低温压缩机的出口通向室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室内安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安装在同一壳体中,该壳体中包含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为绝热材质。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利用一套控制系统,使得空调机组在高温模式和低温模式下自由切换工作或同时工作,提高了空调机组性能系数COP,降低了机组运行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高温压缩机,2-高温冷凝器,3-高温节流阀,4-高温蒸发器,5-低温压缩机,6—低温冷凝器,7—低温节流阀,8—低温蒸发器,9-机组控制器,10-温湿度双参数控制器,11-室内温度传感器,12-室内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含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所述高温部分包含高温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高温蒸发器,高温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高温冷凝器,高温蒸发器和高温冷凝器之间包含高温节流阀,高温压缩机的出口通向室内;所述低温部分包含低温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低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低温冷凝器,低温蒸发器和低温冷凝器之间包含低温节流阀,低温压缩机的出口通向室内。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高温压缩机1出气口经铜管与高温冷凝器2进气口连接,高温冷凝器2出液口通过铜管经高温节流阀3后与高温蒸发器4的进气口连接,高温蒸发器4的出气口接至高温压缩机1的进气口。低温压缩机5出气口经铜管与低温冷凝器6进气口连接,低温冷凝器6出液口通过铜管经低温节流阀7后与低温蒸发器8的进气口连接,低温蒸发器8的出气口接至低温压缩机5的进气口。本处可选择地能够选用低温部分或者高温部分。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和非必要的拓展,室内安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由温湿度双参数控制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机组控制器组成。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湿度信号输出端输接至温湿度双参数控制器输入端,温湿度双参数控制器调节指令输出端输接至机组控制器的输入端,机组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至高温压缩机1、低温压缩机5的控制输入端。

实际工作中,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利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分别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监控,通过温湿度信号对空调机组的蒸发温度及运行工况进行自行调节。即温湿度双参数控制器根据室内湿度自动实时控制机组控制器对高温压缩机和低温压缩机的启停控制。优先保证室内湿度,根据相对湿度大小调整高温压缩机和低温压缩机的启停;当湿度满足设定参数时,再根据室内温度情况开启高温压缩机适当提高蒸发温度,以达到调节相对湿度和温度、节约能源的目的。上述的控制方式一方面同时保证室内温度、湿度达到设计及舒适性要求,另一方面可在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空调机组蒸发温度,使蒸发温度随之提高,从而达到提升机组性能系统COP以及实现最大限度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当室内湿度过大时,蒸发温度低,湿度适中则根据室内温度适当提高蒸发温度,绝大部分运行期间高于常规商用空调设定的蒸发温度7℃。

本专利运行原理与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一致,即:高温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经排气管路进入高温冷凝器2,制冷剂温度降低后经高温节流阀3降压后进入高温蒸发器4,蒸发器蒸发吸热后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高温压缩机1完成高温工况系统循环。低温压缩机5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经排气管路进入低温冷凝器6,制冷剂温度降低后经低温节流阀7降压后进入低温蒸发器8,蒸发器蒸发吸热后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低温压缩机5完成低温工况系统循环。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温湿度双参数控制商用空调机组正是利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环境温、湿度和室内实际空调效果,对空调机组蒸发温度及运行工况进行自行调节。总体可概括为“温湿度双参数控制,湿度参数控制优先”。即在室内温、湿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时,低温压缩机开启机组将生产温度较低的制冷剂用作制冷和除湿;在温度仍然较高但湿度处于合适范围后,高温压缩机开启机组生产高温制冷剂,用以制冷、并基本维持室内湿度;在环境适宜后,机组停止运行;若室内温度或湿度超出设计范围,温湿度双参数控制器便停止对机组控制器进行参数修正,设定蒸发温度维持手动设置不变。这样一方面能尽可能保证室内温、湿度达到设计及舒适性要求,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提高空调机组蒸发温度,蒸发温度随之提高,从而提升机组性能系统COP。经实际运行测得相关参数表明:温湿度双参数控制空调机组较常规单温度控制空调机组节能约30%,经济效益显著。

综述:本实用新型专利利用一套控制系统,使得空调机组在高温模式和低温模式下自由切换工作或同时工作,提高了空调机组性能系数COP,降低了机组运行能耗。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安装在同一壳体中,该壳体中包含不含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为绝热材质。开创性的利用本壳体实现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能同时安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分隔壁包含凹槽,物品能置于凹槽上,分隔壁的截面为弓字形,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分别位于弓字形两侧的凹槽中,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通过螺钉固定在弓字形两侧的凹槽中。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空调机。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