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分系统及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071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油分系统及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分系统及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剂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升高。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工作时,部分润滑油会随制冷剂从压缩机中排除,进入油分离器(亦可简称“油分”)。当润滑油不能及时从油分离器返回压缩机时,会导致压缩机损坏。

制冷循环中,压缩机排出气体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和润滑油,排出的制冷剂和润滑油混合物在油分离器中分离。正常运行时润滑油会从油分经回油毛细管回到压缩机。但是低温环境系统中长时间停机后开机,或者化霜结束后运行时,油分中存储有大量润滑油(可能含有部分液态冷媒),此时润滑油处于非常低的温度,特别是油分底部润滑油温度可能接近环境温度。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低温状态下,油分中润滑油粘度特别大,会阻塞回油毛细管,使得润滑油难以通过回油毛细管回到压缩机,造成压缩机缺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油分系统及空气调节系统,用以优化现有油分离器的结构,使得在低温状态下油分离器中的润滑油也能顺利返回压缩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分系统,包括油分离器、油分进管、油分出管以及油分回油管;其中,所述油分进管和所述油分出管至少其中之一的部分管路靠近所述油分离器的下部,所述油分回油管设于所述油分离器的底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

其中,所述油分进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到所述油分离器内部,所述油分出管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所述油分离器,所述油分回油管穿过所述第三开口伸出所述油分离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至少其中之一靠近所述油分离器的下部,所述第三开口靠近所述油分离器的底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油分离器的下部,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所述油分离器的上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所述油分离器的下部,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油分离器的上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都靠近所述油分离器的底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都靠近所述油分离器的上部,所述油分进管和所述油分出管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弯折至所述油分离器下部的部分。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分进管介于所述油分离器内部的端口和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部分全部位于所述油分离器内部或者部分位于所述油分离器的内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分出管介于所述油分离器内部的端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部分全部位于所述油分离器内部或者部分位于所述油分离器的内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分进管包括曲线形的管。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分进管包括波浪形管。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分出管包括曲线形的管。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分出管包括波浪形管。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分进管和所述油分出管至少其中之一的部分管路靠近所述油分离器的底部。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油分系统。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系统的压缩机与所述油分进管连通,所述空气调节系统的四通阀与所述油分出管连通,所述空气调节系统的回油毛细管与所述油分回油管连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油分离器结构,油分进管和油分出管至少其中之一的部分管路靠近油分离器的下部。由于油分进管和油分出管内气体温度高,可加热油分离器中润滑油温度,防止油分离器中的油液因温度过低过于黏稠而导致的回油毛细管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分系统所属空气调节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分系统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分系统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分系统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分系统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分系统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油分离器;2、油分进管;3、油分出管;4、油分回油管;5、压缩机;6、四通阀;7、回油毛细管;8、室外换热器;9、汽分;10、室内换热器;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第三开口;14、过滤器;15、回油电磁阀;111、气体阀门;112、液体阀门;113、电子膨胀阀;114、液管;115、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分系统,包括油分离器1、油分进管2、油分出管3以及油分回油管4。油分进管2、油分出管3以及油分回油管4都安装于油分离器1。其中,油分进管2和油分出管3至少其中之一的部分管路靠近油分离器1的下部,油分回油管4设于油分离器1的底部。

油分进管2和油分出管3位于油分离器1内部的端口都靠近油分离器1的顶部,以使得气体能够正常流入、流出。

本实施例中,油分离器1的下部是以油分离器1处于使用状态时的上、下来说的,即图1中示意的方位。以油分离器1处于使用状态的中线位置为准,中线以上为“上部”,中线以下为“下部”。

进一步地,油分进管2和油分出管3至少其中之一的部分管路靠近油分离器1的底部。底部是指油分离器1处于使用状态时的最低点所在的区域。

参见图1,可选地,油分离器1设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其中,油分进管2穿过第一开口11伸入到油分离器1内部,油分出管3穿过第二开口12伸出油分离器1,油分回油管4穿过第三开口13伸出油分离器1。

采用上述方案,油分进管2、油分出管3以及油分回油管4通过各自的开口与油分离器1连接,更便于设置油分进管2、油分出管3以及油分回油管4。

参见图2、图3、图5、图6,作为一种可选方式,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至少其中之一靠近油分离器1的下部,具体可靠近底部,即位置可以更低。第三开口13靠近油分离器1的底部。

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至少其中之一靠近油分离器1的下部,具体包括下述三种方式:参见图3、图5,只有第一开口11靠近油分离器1的下部;参见图2,只有第二开口12靠近油分离器1的下部;参见图6,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同时靠近油分离器1的下部。

下面详细介绍上述第一种方式:第一开口11靠近油分离器1的下部,具体可位于底部;第二开口12靠近油分离器1的上部,具体可靠近油分离器1的顶部,具体参见图3和图5。当然,亦可第二开口12靠近油分离器1的中部。

下面详细介绍上述第二种方式:第二开口12靠近油分离器1的下部,具体可位于底部;第一开口11靠近油分离器1的上部,具体可位于顶部,具体参见图2。

下面详细介绍上述第三种方式: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都靠近油分离器1的下部,具体可位于底部,参见图6。

参见图1和图4,作为另一种可选方式: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都靠近油分离器1的顶部,油分进管2和油分出管3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弯折至油分离器1底部的部分。

油分进管2和油分出管3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弯折至油分离器1底部的部分是指下列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参见图4,油分出管3具有弯折至油分离器1底部的部分。

第二种情况:参见图1,油分进管2具有弯折至油分离器1底部的部分。

第三种情况:油分进管2和油分出管3都具有弯折至油分离器1底部的部分。该情况未在图中示意。

上述各种设置方式中,油分进管2都可采用下述方式:油分进管2介于油分离器1内部的端口和第一开口11之间的部分全部位于油分离器1内部或者部分位于油分离器1的内部。图5示意了第一开口11位于下部时,部分管路位于油分进管2外部的情形,需要说明的是图2至图6中油分进管2也可采用类似的管结构。

上述各种设置方式中,油分进管2都可采用下述方式:油分进管2包括曲线形的管。曲线形的管可以位于油分离器1下部,这样能较好地加热油分离器1内的油液。

具体来说,油分进管2包括波浪形管。波浪形管较佳位于油分离器1下部,这样加热效果更好。

上述各种设置方式中,油分出管3都可采用下述方式:油分出管3介于油分离器1内部的端口和第二开口12之间的部分全部位于油分离器1内部或者部分位于油分离器1的内部。具体可参照图5中油分进管2的结构。

上述各种设置方式中,油分出管3都可采用下述方式:油分出管3包括曲线形的管。曲线形的管可以位于油分离器1下部,这样能较好地加热油分离器1内的油液。

具体来说,油分出管3包括波浪形管。波浪形管较佳位于油分离器1下部,这样加热效果更好。

上文给出的几个具体实施例,各实施例都通过改变油分进管和/或油分出管的流路,可以实现保证油分离器分离制冷剂和润滑油效果不变的同时,加热油分离器内部的润滑油温度。

图1、图3、图5通过调整油分进管流向,实现加热油分离器内部的润滑油温度;图2、图4通过调整油分离器出管的流向,实现加热油分离器内部的润滑油温度;图6同时调整油分进管和油分出管的流向,实现加热油分离器内部的润滑油温度。

如上油分系统的特点是,油分离器的油分进管或油分出管经过油分离器内部,由于油分离器进管和出管均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可以对油分中润滑油进行加热,以保证低温环境时润滑油温度。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油分系统。

在一种具体空气调节系统中,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连接:空气调节系统的压缩机5与油分进管2连通,空气调节系统的四通阀6与油分出管3连通,空气调节系统的回油毛细管7与油分回油管4连通。

参见图1,在上述的空气调节系统中,室外换热器8、汽分9、室内换热器10、气体阀门111、液体阀门112、电子膨胀阀113、液管114、气管115的连接关系与已有方式相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