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719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板式蒸发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其中的制冷剂通常采用氟利昂,氟利昂对谁的溶解度小,当蒸发器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阀或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的蒸发器中可能会进入水分,影响制冷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板式蒸发器,包括左端盖4和右端盖2,在左端盖4和右端盖2之间依次设有换热区1和干燥区3,所述换热区1主要由堆叠的换热片组成,干燥区3为一内部设有空腔的板片,在空腔内设有干燥通道,在干燥区3靠近换热区1的一侧设有第一流体入口31,另一侧设有第一流体出口32,第一流体入口31和第一流体出口32通过干燥通道连通; 在干燥区3上还开有一贯穿孔33,贯穿孔33不与干燥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板式蒸发器,在左端盖4上设有第二流体入口41和第二流体出口42,右端盖2上设有第三流体入口21和第三流体出口22,贯穿孔33与第三流体入口21连通,第一流体出口32与第三流体出口22连通,流体B从第二流体入口进入,经换热区换热后从第二流体出口流出,流体A先经过节流阀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的低温流体A进去第三流体入口,通过贯穿孔进入换热区与流体B换热,换热之后的高温流体A从第一流体入口进入干燥区干燥,干燥后从第一流体出口、第三流体出口流出,再进入节流阀节流或排出。

本实用新型板式蒸发器,所述干燥通道为波浪形,在干燥通道外填充有干燥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干燥区来将换热器中的制冷剂进行干燥,而且还可循环干燥,保证不会对低温系统产生影响,而且干燥区中残留的水分还可在不适用时,通过其他流体带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干燥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板式蒸发器,包括左端盖4和右端盖2,在左端盖4和右端盖2之间依次设有换热区1和干燥区3,所述换热区1主要由堆叠的换热片组成,干燥区3为一内部设有空腔的板片,在空腔内设有一条波浪形的干燥通道,在干燥区3靠近换热区1的一侧设有第一流体入口31,另一侧设有第一流体出口32,第一流体入口31和第一流体出口32通过干燥通道连通,在干燥通道外填充有干燥剂等用于干燥的材料;在干燥区3上还开有一贯穿孔33,贯穿孔33不与干燥通道连通。所述左端盖4上设有第二流体入口41和第二流体出口42,右端盖2上设有第三流体入口21和第三流体出口22,贯穿孔33与第三流体入口21连通,第一流体出口32与第三流体出口22连通,流体B从第二流体入口进入,经换热区换热后从第二流体出口流出,流体A先经过节流阀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的低温流体A进去第三流体入口,通过贯穿孔进入换热区与流体B换热,换热之后的高温流体A从第一流体入口进入干燥区干燥,干燥后从第一流体出口、第三流体出口流出,再进入节流阀节流或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干燥区来将换热器中的制冷剂进行干燥,而且还可循环干燥,保证不会对低温系统产生影响,而且干燥区中残留的水分还可在不适用时,通过其他流体带出,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