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3966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盐化行业中,随着政策与经济双重要求,盐化企业都需落实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节约国家宝贵的水资源,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有的盐化企业的工业用水通常采用地下水,经过长时间的开采,容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采水不足等现象,特别是长时间不下雨的情况下,工业用水会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生产。

现有的盐化企业的所产生的冷凝水,大部分去排污,造成浪费,没有很好地循环再利用;另外,高温的冷凝水,因电导率不合格而外排,无法回锅炉使用,而锅炉用水需要对清水进行软化、预热才能使用,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它减少了地下的清水开采量及废水排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锅炉房、供水总管、水循环池、汽轮机、锅炉、用于排放冷凝水的蒸喷支管和热水池,包括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第一供水管的输入端汽轮机连接,第一供水管的输出端与热水池连接,第二供水管的输入端与锅炉辅机连接,第二供水管的输出端与热水池连接,热水池内设置有两第一水泵,锅炉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冷却塔,两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冷却塔连接,第一冷却塔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冷水池,冷水池内设置有两第二水泵,两第二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供水总管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第三供水管,第三供水管设置有用于化学水处理的离子交换器,第三供水管的输出端穿过离子交换器与锅炉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循环池设置有第二冷却塔,所述蒸喷支管的输出端与第二冷却塔连接,第二冷却塔内设置有两冷凝水泵,两冷凝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水循环池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蒸喷支管内设置有除沫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却塔与底面的高度为20-60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却塔选用高温型逆流冷却塔或中温型逆流冷却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冷却塔选用玻璃钢冷却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减少了地下的清水开采量及废水排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对高温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供水总管、2-汽轮机、3-锅炉辅机、4-热水池、5-第一冷却塔、6-水循环池、7-第二冷却塔、8-蒸喷支管、9-除沫器、10-冷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锅炉房、供水总管1、水循环池6、汽轮机2、锅炉、用于排放冷凝水的蒸喷支管8和热水池4,包括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第一供水管的输入端汽轮机2连接,第一供水管的输出端与热水池4连接,第二供水管的输入端与锅炉辅机3连接,第二供水管的输出端与热水池4连接,热水池4内设置有两第一水泵,锅炉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冷却塔5,两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冷却塔5连接,第一冷却塔5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冷水池10,冷水池10内设置有两第二水泵,两第二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供水总管1连通。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地下的清水开采量及废水排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对高温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

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第三供水管,第三供水管设置有用于化学水处理的离子交换器,第三供水管的输出端穿过离子交换器与锅炉连接。水循环池6设置有第二冷却塔7,所述蒸喷支管8的输出端与第二冷却塔7连接,第二冷却塔7内设置有两冷凝水泵,两冷凝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水循环池6连通。蒸喷支管8内设置有除沫器9。结构简单体积小,除沫效率高。第一冷却塔5与底面的高度为20-60m。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一冷却塔5与底面的高度为32m。第一冷却塔5选用高温型逆流冷却塔或中温型逆流冷却塔。第二冷却塔7选用玻璃钢冷却塔。该设置通过第一水泵将温度较高的水压至第一冷却塔5内,待冷却后流至地面的冷水池10,通过第二水泵将冷水送入供水总管1进行循环冷却使用。通过离子交换器将处理过的水送往锅炉进行补充用水。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