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55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传统的制冷系统中,通常是将低压循环桶内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向制冷剂泵进行进液,从而实现供液。然而,采用上述方式,一方面,由于过滤器需要定期清洗,因此过滤器上的保温层需要做成活动型,以便于随时可以拆卸。但是,由于保温层是做成活动型,保温效果无法保证,过滤器上的很多地方就会暴露在环境温度下;或者保温层经过多次的检修,保温层对于过滤器的保温效果也会明显变差,从而导致在过滤器、过滤器与制冷剂泵连接的位置通常容易产生较多的闪发气体,故而在运行时容易产生气蚀现象。

另一方面,当制冷剂泵停止运行的时间越长,在过滤器与制冷剂泵连接的位置处产生的闪发气体就越多。由于国内大部分的冷库为了利用低谷电价,在白天用电高峰期基本上很少开机,只有在晚上用电低谷时才连续开机,通常开机的时间在8~12小时/天,经过白天的长时间停机,在制冷剂泵内积累了大量的闪发气体,因此当夜晚开机的时候在制冷剂泵处也很容易出现气蚀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以解决目前的制冷系统由于过滤器的保温效果不佳及制冷剂泵停开机时间过长而导致出现气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低压循环桶、过滤器、连接管道及制冷剂泵,所述过滤器通过进液管道连接至所述低压循环桶,所述连接管道包括相对设置的起始端开口和末端开口,所述起始端开口与所述过滤器连接,所述末端开口与所述制冷剂泵连接,所述起始端开口的管道直径大于所述末端开口的管道直径,且所述起始端开口沿其径向具有第一起始点,所述末端开口沿其径向具有第一末端点,所述第一起始点在所述起始端开口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末端点在所述末端开口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其中,所述第一起始点为所述起始端开口沿其中心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点,所述第一末端点为所述末端开口沿其中心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所述过滤器以及所述末端开口内产生闪发气体时,所述闪发气体能够经由所述末端开口向所述起始端开口上升,以使所述闪发气体回到所述过滤器内并经由所述进液管道上升至所述低压循环桶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起始端开口还包括第二起始点,所述末端开口还包括第二末端点,所述第二起始点在所述起始端开口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末端点在所述末端开口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其中,所述第二起始点为所述起始端开口沿其中心竖直方向上的最低点,所述第二末端点为所述末端开口沿其中心竖直方向上的最低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道的侧面展开图形为梯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为圆柱形结构,包括进液口及与所述进液口垂直设置的出液口,所述进液管道一体成型于所述进液口,所述连接管道的起始端开口连接于所述出液口,且所述连接管道的起始端开口与所述进液管道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的出液口上一体成型有出液管,所述连接管道的起始端开口连接于所述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用以将所述过滤器内的制冷剂液体输送至所述连接管道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泵上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设有进液口,所述末端开口连接于所述连接法兰的进液口,以将过滤后的所述制冷剂液体输送至所述制冷剂泵内。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道的管道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接管道的起始端开口的管道直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低压循环桶包括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内设置有防涡板,所述防涡板包括顶板及设于所述顶板的下端面的多块分隔板,相邻的两块分隔板呈预设角度连接,所述多块分隔板用以将经由所述低压循环桶的液体出口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分隔成多路液体流入所述进液管道内。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垂直设于所述低压循环桶的液体出口下方,所述进液管道垂直连接于所述低压循环桶的液体出口及所述过滤器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制冷剂泵的连接位置处均可拆卸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液体为氨制冷剂或者是氟利昂制冷剂,所述氨制冷剂及所述氟利昂制冷剂在所述进液管道内的流速在0.2m/s~0.45m/s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相同的预设工作温度下,当所述制冷剂液体为氨制冷剂时,所述低压循环桶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面至所述制冷剂泵的进液中心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m;当所述制冷剂液体为氟利昂制冷剂时,所述低压循环桶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面至所述制冷剂泵的进液中心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5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在过滤器与制冷剂泵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设置连接管道的起始端开口的管道直径大于末端开口的管道直径,并使得起始端开口的第一起始点在起始端开口的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末端开口的第一末端点在末端开口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即,连接管道在起始端开口处的管道直径最大,在末端开口的位置处的管道直径最小。当低压循环桶内的制冷剂液体经由进液管道输送至过滤器内时,若过滤器在与制冷剂泵的连接处产生闪发气体,由于末端开口的管道直径较小,且闪发气体的比重较轻,因此,制冷剂液体连接管道的末端开口向制冷剂泵内输送,而闪发气体则沿沿第一末端点向第一起始点的方向,并经由起始端开口向进液管道输送直至上升至低压循环桶内。采用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地将过滤器、过滤器与制冷剂泵连接的位置处(即,末端开口)产生的闪发气体及时排掉,从而能够避免闪发气体跟随制冷剂液体一起进入制冷剂泵内而导致制冷剂泵产生气蚀现象的情况,延长制冷剂泵的使用寿命,确保制冷系统供液的连续性。此外,采用上述方式,无需额外在制冷剂泵上设置抽气管道来抽掉闪发气体,使得整个制冷系统的结构更为简洁,同时也减少了部件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制冷系统的防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制冷系统的连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制冷系统的连接管道的侧面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制冷系统的连接管道的侧面展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制冷系统的连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能够解决目前的制冷系统由于过滤器的保温效果不佳及制冷剂泵停开机时间过长而导致出现气蚀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100,包括低压循环桶10、过滤器20、连接管道30及制冷剂泵40,过滤器20通过进液管道21连接至低压循环桶10。连接管道30包括相对设置的起始端开口31及末端开口32,起始端开口31与过滤器20连接,末端开口32与制冷剂泵40连接,起始端开口31的管道直径大于末端开口32的管道直径,起始端开口31沿其径向具有第一起始点A1,末端开口32沿其径向具有第一末端点B1,第一起始点A1在起始端开口31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一末端点B1在末端开口32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其中,第一起始点A1为起始端开口31沿其中心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点,第一末端点B1为末端开口32沿其中心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点。

采用上述设计,能将低压循环桶10内的制冷剂液体(未图示)经由进液管道21输送至过滤器20内进行过滤(如图1中的进液箭头方向所示),然后经由起始端开口31向末端开口32将过滤后的制冷剂液体输送至制冷剂泵40内;而当在过滤器20与制冷剂泵40的连接处产生闪发气体22时,即,闪发气体22进入连接管道30内时,由于闪发气体22的比重较轻,制冷剂液体的比重较重,因此,制冷剂液体能够经由末端开口32直接向制冷剂泵40输送,而较轻的闪发气体22则在末端开口32的引导下向起始端开口31上升至过滤器20内(如图1中气体箭头方向所示),并经由进液管道21上升至低压循环桶10内,从而避免了闪发气体22进入制冷剂泵40内而有可能导致制冷剂泵40产生气蚀现象,延长了制冷剂泵4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确保了制冷系统100的供液连续性。

在本实施例中,低压循环桶10可为卧式低压循环桶或者是立式低压循环桶。低压循环桶10包括液体出口(未图示),低压循环桶10的液体出口与过滤器20垂直设置,以使进液管道21垂直连接于液体出口及过滤器20之间,从而有利于制冷剂液体从液体出口向过滤器20输送的同时,也有利于闪发气体22经由进液管道21直接上升至低压循环桶10内。为了便于将气体进行再利用,低压循环桶10可连接至压缩机(未图示),以将闪发气体22输送至压缩机内进行压缩。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低压循环桶10内的制冷剂液体出液时出现涡旋现象,在低压循环桶10的液体出口上设置有防涡板11,该防涡板11用以将制冷剂液体分隔成多路液体,以避免低压循环桶10内的制冷剂液体垂直进入进液管道21内而造成涡旋现象的产生。具体地,防涡板11包括顶板11a及设于顶板11a的下端面的多块分隔板11b,相邻的两块分隔板11b呈预设角度A连接,多块分隔板11b用以将经由低压循环桶10的液体出口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分隔成多路液体进入进液管道21内,从而防止涡旋现象的产生。优选地,顶板11a为圆形薄板,分隔板11b的块数可为三块、四块或者更多块,相邻的两块分隔板11b之间的预设角度A可为90°或者是120°等。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20为圆柱形结构,包括进液口(未标示)及与进液口垂直设置的出液口(未标示),进液管道21一体成型于进液口,连接管道30的起始端开口31连接于出液口,且连接管道30的起始端开口31与进液管道21垂直设置。具体地,过滤器20垂直设于低压循环桶10的液体出口下方,即,进液管道21垂直连接于低压循环桶10的液体出口及过滤器20的进液口之间,从而能够减少低压循环桶10内的制冷剂液体向进液管道21及过滤器20输送时受到的阻力,进而便于过滤器20接收进液管道21从低压循环桶10内输送的制冷剂液体。此外,在过滤器20上及过滤器20与制冷剂泵40的连接位置处可拆卸设置有保温层(未图示),保温层可为泡棉或者珍珠棉等。设置时,可将保温层直接包覆在过滤器20及连接管道30上。

进一步地,过滤器20的出液口处一体成型有出液管23,连接管道30的起始端开口31连接于出液管23,以实现经由出液管23将过滤器20内的制冷剂液体输送至连接管道30内的目的。具体地,出液管23为水平管,即,出液管23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出液管23的管道长度应尽可能设置最短,以缩短制冷剂泵40至过滤器20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进液管道21的管道直径大于或者等于三倍制冷剂泵40的液体流出管道(未图示)的管道直径,即,进液管道21的管道直径要尽可能选择大一些,以便于闪发气体22的回流,同时也有利于加快制冷剂液体在进液管道21中的流速。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起始端开口31的径向为沿其直径方向,末端开口32的径向为沿其直径方向。第一起始点A1为沿起始端开口31的中心O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点,起始端开口31的中心O竖直方向为图3中的纸面竖直方向Y所示,第一末端点B1为沿末端开口32的中心O’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点,该末端开口32的中心O’竖直方向也为图3中的纸面竖直方向Y所示。在该展开图图4中,△H表示第一起始点A1与第一末端点B1的高度差,即,高度差△H是指起始端开口31与末端开口32之间的直径差。具体地,起始端开口31还包括第二起始点A2,末端开口32还包括第二末端点B2,第二起始点A2在起始端开口31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末端点B2在末端开口32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其中,第二起始点A2为起始端开口31沿其中心O竖直方向上的最低点,第二末端点B2为末端开口32沿其中心O’竖直方向上的最低点。具体地,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第二起始点A2在起始端开口31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等于第二末端点B2在末端开口32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以便于制冷剂液体10a向制冷剂泵40的输送。即,连接管道30沿其中心竖直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也就是说,连接管道30从起始端开口31向末端开口32连接的一个连接面33(第二起始点A2与第二末端点B2的连接面)为平面,优选为水平面(靠近安装平面L设置),另一个连接面33(第一起始点A1与第一末端点B1的连接面)为斜面(远离安装平面L设置)。采用这种方式,当过滤器20内的制冷剂液体10a以及在过滤器20与制冷剂泵40的连接处(即,连接管道30的末端开口32处)的制冷剂液体10a产生闪发气体22时,由于闪发气体22的比重较轻,因此,闪发气体22能够在末端开口32的第一末端点B1的引导下向起始端开口31的第一起始点A1上升,从而使得闪发气体22回到过滤器20内并经由进液管道21上升至低压循环桶10内,从而避免闪发气体22跟随制冷剂液体10a进入制冷剂泵40内而有可能导致制冷剂泵30产生气蚀现象,延长了制冷剂泵40的使用寿命,进而确保制冷系统100供液的连续性。在此过程中,由于制冷剂液体10a的比重较重,因此制冷剂液体10a能够沿着水平面从末端开口32向制冷剂泵40进液。

进一步地,连接管道30的管道长度小于或等于二分之一过滤器20的底面至安装平面L的距离。即,连接管道30的管道长度越短越好,从而能够加快闪发气体22从连接管道30向进液管道21输送的速度,避免闪发气体22在连接管道30内的时间过长。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剂泵40上设置有连接法兰41,连接法兰41上设置有进液口(未图示),连接管道30的末端开口32连接于连接法兰41的进液口,以将过滤后的制冷剂液体输送至制冷剂泵40内。采用在制冷剂泵40上设置连接法兰41的设计,能便于与连接管道30连接,有利于做好防漏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剂液体可为氨制冷剂或者是氟利昂制冷剂,氨制冷剂及氟利昂制冷剂在进液管道21内的流速在0.2m/s~0.45m/s之间。具体地,由于氨制冷剂容易蒸发,因此,当压缩机开启的时间较短时,则氨制冷剂在连接管道30中的流速可设置较低,例如为0.2m/s、0.21m/s、0.22m/s等;而当压缩机开启的时间较长时,则氨制冷剂在连接管道30中的流速可设置较高,例如为0.3m/s、0.31m/s等。而氟利昂制冷剂不容易蒸发,因此,氟利昂制冷剂在压缩机开启的时间越短时,其流速可为0.35m/s~0.45m/s。

进一步地,在相同的预设工作温度下,当制冷剂液体10a为氨制冷剂时,低压循环桶10内的制冷剂液体10a的液面至制冷剂泵40的进液中心的高度H为大于或等于2m;当制冷剂液体10a为氟利昂制冷剂时,低压循环桶10内的制冷剂液体10a的液面至制冷剂泵40的进液中心的高度H为大于或等于1.5m。即,在相同的预设问题条件下,氨制冷剂液体在低压循环桶10内的液面至制冷剂泵40的进液中心的高度H大于氟利昂制冷剂在低压循环桶10内的液面至制冷剂泵40的进液中心的高度,这是由于氨制冷剂的密度大于氟利昂制冷剂的密度所致。限制低压循环桶10内的制冷剂液面至制冷剂泵40的进液中心的高度,主要是为了限制低压循环桶10与制冷剂泵40的安装高度,以进一步减少在低压循环桶10阶段产生闪发气体,进一步避免气蚀现象的产生。

进一步地,上述的预设工作温度为蒸发温度。在不同的预设工作温度下,低压循环桶10内的制冷剂液体10a的液面至制冷剂泵40的进液中心的高度H的取值不同。如下表1所示,下表1中示出了在不同的预设工作温度条件下,不同的制冷剂液体10a的液面至制冷剂泵40的进液中心的高度H的取值情况。

表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制冷系统100,通过设置连接管道30包括起始端开口31及末端开口32,并使得起始端开口31的管道直径大于末端开口32的管道直径,利用起始端开口31来连接过滤器20,末端开口32来连接制冷剂泵40,从而能够实现将低压循环桶10内的制冷剂液体经由过滤器20及连接管道30输送至制冷剂泵40。而当在过滤器20以及过滤器20与制冷剂泵40的连接处(即,连接管道30的末端开口32处)产生闪发气体22时,由于闪发气体22的比重较轻,因此,闪发气体22可在末端开口32的第一末端点B1的引导下向起始端开口31的第一起始点A1输送,直至经由进液管道21输送至低压循环桶10内,从而避免闪发气体22跟随制冷剂液体进入制冷剂泵40内而有可能产生气蚀现象,延长了制冷剂泵4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制冷系统中的连接管道3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制冷系统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制冷系统100的区别之处在于:

起始端开口31的第二起始点A2沿水平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末端开口32的第二末端点B2沿水平方向上的高度。即,连接管道30的侧面展开图为等腰梯形,也就是说连接管道30的结构形状为中空的圆台结构,此时,连接管道30的起始端开口31的中心与末端开口31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采用这种方式,在连接管道30的侧面展开图中,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面34及第二侧面35,第一起始点A1及第一末端点B1分别为第一侧面34沿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点,第二起始点A2和第二末端点B2分别为第二侧面35沿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点,此时,比重较轻的闪发气体22能够经由第一侧面34的引导向起始端开口31输送,而比重较重的制冷剂液体10a则能够经由第二侧面35从起始端开口31向末端开口32输送,从而能够避免闪发气体22经由末端开口32向制冷剂泵40输送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在过滤器与制冷剂泵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设置连接管道的起始端开口的管道直径大于末端开口的管道直径,并使得起始端开口的第一起始点沿水平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末端开口的第一末端点沿水平方向上的高度,即,连接管道在起始端开口处的管道直径最大,在末端开口的位置处的管道直径最小。当低压循环桶内的制冷剂液体经由进液管道输送至过滤器内时,若过滤器在与制冷剂泵的连接处产生闪发气体,由于末端开口的管道直径较小,且闪发气体的比重较轻,因此,制冷剂液体连接管道的末端开口向制冷剂泵内输送,而闪发气体则沿沿第一末端点向第一起始点的方向,并经由起始端开口向进液管道直至上升至低压循环桶内。采用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地将过滤器、过滤器与制冷剂泵连接的位置处(即,末端开口)产生的闪发气体及时排掉,从而能够避免闪发气体跟随制冷剂液体一起进入制冷剂泵内而导致制冷剂泵产生气蚀现象的情况,延长制冷剂泵的使用寿命,确保制冷系统供液的连续性。此外,采用上述方式,无需额外在制冷剂泵上设置抽气管道来抽掉闪发气体,使得整个制冷系统的结构更为简洁,同时也减少了部件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制冷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