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壳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778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壳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尤其涉及一种板壳冷凝器,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壳冷凝器又称板壳式换热器,是以板管作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又称薄片换热器。它主要由板管束和壳体两部分组成。将冷压成形的成对板条的接触处严密地焊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包含多个扁平流道的板管(图中)。许多个宽度不等的板管按一定次序排列。板壳式换热器是介于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兼顾了二者的优点:以板为传热面,传热效能好。传热系数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2倍。结构紧凑,体积小。耐温、抗压,最高工作温度可达800℃,最高工作压力达 6.3兆帕。但这种换热器制造工艺较管壳式换热器复杂,焊接量大且要求高,因而它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板壳冷凝器,该板壳冷凝器无需焊接连接,大大简化了制造工艺,而且坚固、散热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板壳冷凝器,包括板管束和壳体,所述板管束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可相互拼接的、由导热石墨片制成的左半壳体和由导热石墨片制成的右半壳体组成,所述左半壳体的连接端面设有拼接凹槽,所述右半壳体的连接端面设有可完全嵌入所述拼接凹槽的拼接凸块,从而可使左、右半壳体形成凹凸式配合连接;所述左半壳体连接端面的上端设有左半凹槽,所述右半壳体连接端面的上端设有右半凹槽,并使得当左右半壳体凹凸式配合连接后,所述左、右半凹槽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凹槽面;所述凹槽面上嵌设有耐高温垫圈,并且所述左右半壳体之间设有弹性连接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所述耐高温垫圈为由耐热胶板制成的耐热胶圈,该耐热胶圈弹性箍设于凹槽面内;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弧形弹性钢圈,该弧形弹性钢圈两侧和所述左、右半壳体上端面形成螺栓结构连接,并且所述弧形弹性钢圈内设有当弧形弹性钢圈和左、右半壳体完全连接后,可压紧所述耐热胶圈的波纹状弹性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模具浇注的半壳拼接和防高温密封的结构,省去了之前外壳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焊接的复杂工艺,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结构坚固、散热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外观结构图;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结构图;

其中:1、板管束;2、左半壳体;3、右半壳体;4、拼接凹槽;5、拼接凸面;6、左半凹槽;7、右半凹槽;8、凹槽面;9、耐热胶圈;10、弧形弹性钢圈;11、波纹状弹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结合图1和图2可知,一种板壳冷凝器,包括板管束1和壳体,板管束1位于壳体内,壳体包括可相互拼接的、由导热石墨片制成的左半壳体2和由导热石墨片制成的右半壳体3组成,在左半壳体2的连接端面设有拼接凹槽4,在右半壳体3的连接端面设有可完全嵌入拼接凹槽4的拼接凸块5,从而可使左半壳体2、右半壳体3形成凹凸式配合连接。

在左半壳体2连接端面的上端设有左半凹槽6,在右半壳体3连接端面的上端设有右半凹槽7,并使得当左半壳体2、右半壳体3凹凸式配合连接后,左半凹槽6、右半凹槽7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凹槽面8;在凹槽面8上嵌设有耐高温垫圈,并且在左半壳体2和右半壳体3之间设有弹性连接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耐高温垫圈为由耐热胶板制成的耐热胶圈9,该耐热胶圈9弹性箍设于凹槽面8内。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弧形弹性钢圈10,该弧形弹性钢圈10两侧和左半壳体2、右半壳体3上端面形成螺栓结构连接,并且弧形弹性钢圈10内设有当弧形弹性钢圈10和左半壳体2、右半壳体3完全连接后,可压紧耐热胶圈9的波纹状弹性片11。

本实用新型的左半壳体2、右半壳体3采用模具浇注一次成型,大大简化了工艺,无需复杂的焊接;导热石墨片具有比一般的金属材料更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更好地用于壳体散热;使用时,只需将左半壳体2、右半壳体3通过拼接凹槽4和拼接凸块5连接后,再将耐热胶圈9嵌入凹槽面8,最后将弧形弹性钢圈10通过螺栓和壳体连接,使波纹状弹性片11压紧耐热胶圈9即可。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模具浇注的半壳拼接和防高温密封的结构,省去了之前外壳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焊接的复杂工艺,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结构坚固、散热性能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