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5113发布日期:2019-05-22 02:2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空调装置等制冷装置已为人所知。

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冷装置具有一对空气热交换器、和供一对空气热交换器设置的支承基座。一对空气热交换器分别具有当俯视时呈近似u字形排列的三个侧面部。如该文献中的图3及图4所示的那样,两个空气热交换器以各自的开放面相向的方式布置。两个空气热交换器以各自的中央侧面部的外侧面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倾斜。也就是说,两个空气热交换器在侧视图中布置成近似v字形。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13672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将两个空气热交换器立着设置成v字形的结构下,各空气热交换器的两侧侧面部的下端彼此接近而容易产生干扰。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防止这种干扰,将两个空气热交换器的两侧侧面部的宽度设定得比较短。也就是说,在该结构下,在两个空气热交换器之间形成的无助于热交换的部分(例如该文献的图3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的遮蔽板15)的面积变大。其结果是,空气热交换器的总传热面积变小,导致热源单元的能力下降。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能够扩大空气热交换器的总传热面积的制冷装置。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发明以一种空调装置为对象,所述空调装置具有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48、对通过该热交换部48的空气进行运送的风扇17以及从下侧支承所述热交换部48的支承基座70,所述热交换部48具有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和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具有供空气通过的垂直的三个侧面部51、52、53,当俯视时三个所述侧面部51、52、53呈近似u字形排列,所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呈近似平板形状,并具有供空气通过的一个斜面部61,而且以随着接近上方而远离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开放面54的方式倾斜布置。

在第一方面发明中,具有三个侧面部51、52、53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是纵置的,具有斜面部61的近似平板形状的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是斜置的。通过将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设定为斜置,从而与纵置时相比,斜面部61的面积变大。通过使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成对的侧面部51、52延伸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附近,从而能够使所述侧面部51、52的面积形成得比较大。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由于两个空气热交换器50、60之间的无助于热交换的部分形成为近似直角三角形,因此与现有示例(即,无助于热交换的部分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无助于热交换的部分的面积。由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扩大空气热交换器50、60的总传热面积。

第二方面发明在第一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基座70的内部形成有机械室s1、s2、s3、s4,所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以从所述支承基座70的侧面77向外伸出的方式倾斜。

在第二方面发明中,在支承基座70的内部形成有机械室s1、s2、s3、s4。由此,能够在支承基座70的内部设置多个设备。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以从支承基座70的侧面77向外伸出的方式倾斜。因此,能够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下侧确保维修空间。作业人员等能够利用该维修空间访问支承基座70内部的机械室s1、s2、s3、s4。

第三方面发明在第二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基座70的下部,设有向所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所伸出的方向突出的脚部79。

在第三方面发明中,在支承基座70的下部设置有脚部79。由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以向外伸出的方式设置在支承基座70的上侧,因此制冷装置1有可能朝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所伸出的方向翻倒。与此相对,由于支承基座70的脚部79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所伸出的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制冷装置1翻倒。

第四方面发明在第一到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制冷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10,所述制冷剂回路10是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及和该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相对应的第一膨胀阀13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及和该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相对应的第二膨胀阀14而成的,在各所述空气热交换器50、60成为蒸发器的运转下,各所述膨胀阀13、14的开度分别得到控制,以使表示从各所述空气热交换器50、6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的指标分别接近目标值。

在第四方面发明中,在制冷剂回路10中,第一膨胀阀13和第二膨胀阀14并联并且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和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并联。在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成为蒸发器的运转下,对各膨胀阀13、14的开度进行调节,以使表示从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的指标接近目标值。由此,在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中,能够将其整个传热面用于使制冷剂蒸发。还能够可靠地避免液态制冷剂被压缩机12吸入。

第五方面发明在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相向的一对侧面部51、52中的至少一者以与位于中央的侧面部53成钝角的方式向外倾斜。

在第五方面发明中,相向的侧面部51、52中的至少一者以顶端向外展开的方式倾斜而设。由此,能够进一步扩大上述侧面部51、52、53的传热面积。

第六方面发明在第五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具有多个所述热交换部48,多个所述热交换部48以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位于中央的各侧面部51、52、53水平相连的方式相邻排列,一对所述侧面部51、52都以与位于中央的所述侧面部53成钝角的方式向外倾斜,在相邻的两个侧面部51、52之间,形成有宽度随着接近位于中央的所述侧面部53而变宽的空间55。

在第六方面发明中,当使多个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相邻而设时,在相邻的侧面部51、52之间便形成有空间55。该空间55的宽度随着接近中央侧面部53而变宽。因此,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外部的空气容易从该空间进入两个侧面部51、52的顶端侧(里侧)。因此,空气容易通过两个侧面部51、52的整个区域,从而能够充分确保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实质的传热面积。

-发明的效果-

在第一方面发明中,通过将具有三个侧面部51、52、53的纵置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与呈近似平面状的斜置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组合起来,从而能够减小两个空气热交换器50、60之间的无助于热交换的部分的面积,并且还能够充分确保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传热面积。其结果是,相对于设置空间而言,能够扩大热交换部48的整体传热面积。由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呈不具有弯曲部的平板形状,因此能够降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制造成本。

在第二方面发明中,能够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下侧确保维修空间,从而能够通过该空间访问机械室s1、s2、s3、s4。在排列有多个制冷装置1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两个制冷装置之间的维修空间。

在第三方面发明中,能够可靠地避免制冷装置1翻倒。

在第四方面发明中,由于能够在两个空气热交换器50、60中分别使制冷剂可靠地蒸发,因此能够确保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的性能。还能够可靠地避免液态制冷剂被压缩机12吸入。

在第五方面发明中,能够进一步扩大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一对侧面部51、52的传热面积。

在第六方面发明中,能够可靠地将空气引入相邻的两个侧面部51、52之间的空间55,从而能够扩大上述侧面部51、52的实质性的传热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冷却装置的前侧及右侧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示出冷却装置的前侧及左侧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冷却装置的管道系统图。

图4是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沿图4的v-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6是将第一空气热交换器的侧面的一部分放大后示出的结构简图。

图7是将第二空气热交换器的侧面的一部分放大后示出的结构简图。

图8是示出机械室内部的主要设备的布置情况的俯视图。

图9是沿左右方向布置了多个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没有意图对本发明、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

(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制冷装置是利用制冷剂对水进行冷却和加热的冷热水式冷却装置1。如图1及图2所示,冷却装置1是例如由四个热源单元5a、5b、5c、5d排成一列而构成的。

-冷却装置的管道系统-

参照图3对冷却装置1的管道系统进行说明。冷却装置1具有四个制冷剂回路10、一个水回路40、以及与各制冷剂回路10和水回路40连接的两个水热交换器35、36。在各制冷剂回路10中,通过制冷剂循环来进行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从规定的水供给源向水回路40中供给流入水。在水回路40中被加热或冷却后的流出水被供向规定的温度调节对象。需要说明的是,制冷剂回路10、水热交换器35、36及水回路40的数量仅为一个示例,也可以为其他数量。

<制冷剂回路>

各制冷剂回路10是由热源回路11和利用回路30连接起来构成的。四个热源回路11与上述四个热源单元5a、5b、5c、5d一对一对应。由于热源回路11及利用回路30的结构基本相同,因此在图3中示出了第一热源单元5a中的热源回路11的具体结构,而省略了其他热源单元5b、5c、5d中热源回路11的具体结构的图示。

[热源回路]

热源回路1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热源单元5a、5b、5c、5d中。在热源回路11中连接有压缩机12、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第一膨胀阀13、第二膨胀阀14、贮液器15以及四通换向阀16。

压缩机12吸入制冷剂后进行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喷出。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及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为管片式热交换器。在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中,风扇17送来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一膨胀阀13及第二膨胀阀14分别由开度可变的电动阀构成。彼此相邻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及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构成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48。

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及第一膨胀阀13连接在第一并联回路18中,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及第二膨胀阀14连接在第二并联回路19中。第一并联回路18及第二并联回路19构成互为并联关系的制冷剂并联回路。

贮液器15是纵向长度较长的空心密闭状容器,其构成制冷剂调节器。在贮液器15的内部贮存有多余的制冷剂。

四通换向阀16具有第一阀口到第四阀口。就四通换向阀16而言,第一阀口与压缩机12的喷出部连接,第二阀口与压缩机12的吸入部连接,第三阀口与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的气体端部连接,第四阀口与利用回路30的气体管线31连接。四通换向阀16在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的状态(图3中用实线示出的第一状态)、以及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的状态(图3中用虚线示出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热源回路11中连接有过冷却单元20和制冷剂冷却单元25。

过冷却单元20具有过冷却热交换器21、注入回路22和第一电动阀23。过冷却热交换器21具有与贮液器15连通的第一流路21a、和与注入回路22连接的第二流路21b。注入回路22的流入端连接在贮液器15和过冷却单元20之间,其流出端与压缩机12的吸入部连通。第一电动阀23与注入回路22中的第二流路21b的上游侧连接。第一电动阀23由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构成。在过冷却热交换器21中,流经第一流路21a的液态制冷剂与流经第二流路21b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在过冷却热交换器21中,流经第一流路21a的液态制冷剂得到冷却。

制冷剂冷却单元25具有冷却回路26和传热部件27。冷却回路26的一端分成两个分支部。冷却回路26的两个分支部中的一个连接在第一并联回路18中的位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与第一膨胀阀13之间的部分上。冷却回路26的两个分支部中的另一个连接在第二并联回路19中的位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与第二膨胀阀14之间的部分上。冷却回路26的另一端连接在贮液器15和两个膨胀阀13、14之间。在冷却回路26中连接有例如作为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电动阀28。

传热部件27由例如呈平板状的铝等热传导率较高的材料制成。构成冷却回路26的传热管与传热部件27的一面热接触。电子元器件81a(例如具有开关元件的逆变器基板等)与传热部件27的另一面热接触。由此,制冷剂冷却单元25中的制冷剂被用于对电子元器件81a进行冷却。

在热源回路11中设置有各种传感器。具体而言,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气体端部上连接有第一制冷剂温度传感器29a。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气体端部上连接有第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29b。在压缩机12的吸入部上连接有吸入压力传感器29c。第一制冷剂温度传感器29a对从成为蒸发器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第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29b对从成为蒸发器的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吸入压力传感器29c对被压缩机12吸入的吸入制冷剂(低压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

[利用回路]

利用回路30连接在各热源单元5a、5b、5c、5d和水热交换器35、36之间。具体而言,和第一热源单元5a对应的利用回路30与第一水热交换器35的第一制冷剂侧流路35a连接。和第二热源单元5b对应的利用回路30与第一水热交换器35的第二制冷剂侧流路35b连接。和第三热源单元5c对应的利用回路30与第二水热交换器36的第三制冷剂侧流路36a连接。和第四热源单元5d对应的利用回路30与第二水热交换器36的第四制冷剂侧流路36b连接。

各利用回路30分别具有气体管线31和液体管线32。气体管线31连接在水热交换器35、36的气体端部与四通换向阀16的第四阀口之间。液体管线32连接在水热交换器35、36的液体端部与过冷却热交换器21之间。在液体管线32上连接有例如作为电子膨胀阀的第三膨胀阀33。

<水回路>

水回路40按照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顺序依次具有流入管41、连接管42以及流出管43。流入管41与第一水热交换器35的第一水流路35c的流入端连接。连接管42连接在第一水热交换器35的第一水流路35c与第二水热交换器36的第二水流路36c之间。流出管43与第二水热交换器36的第二水流路36c的流出端连接。在流入管41上连接有运送水回路40中的水的水泵44。

<控制部>

冷却装置1具有控制制冷剂回路10中的各设备的控制部81b。控制部81b具有例如微型计算机和存储器,并控制第一膨胀阀13和第二膨胀阀14的开度。具体而言,控制部81b在后述的加热动作下对第一膨胀阀13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表示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的指标接近目标值。并且,控制部81b在加热动作下对第二膨胀阀14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表示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的指标接近目标值。

-冷却装置的运转动作-

参照图3对冷却装置1的基本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在冷却装置1中,切换着进行对水进行冷却的冷却运转和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运转。

<冷却运转>

在冷却运转下,四通换向阀16处于第一状态,进行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成为散热器或冷凝器、且水热交换器35、36成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具体而言,已在压缩机12中被压缩了的制冷剂朝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和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分流。在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中,制冷剂朝室外空气放热而冷凝。已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进行了放热的制冷剂通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第一膨胀阀13。已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中进行了放热的制冷剂通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第二膨胀阀14。已在贮液器15中汇合的制冷剂通过过冷却热交换器21后经第三膨胀阀33减压,然后在水热交换器35、36中流动。在水热交换器35、36中,制冷剂从水回路40的水中吸热而蒸发,使得该水被冷却。已在水热交换器35、36中蒸发了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2吸入后进行压缩。

<加热运转>

在加热运转下,四通换向阀16处于第二状态,进行水热交换器35、36成为散热器或冷凝器、且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成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具体而言,在压缩机12中已被压缩了的制冷剂在水热交换器35、36中流动。在水热交换器35、36中,制冷剂向水回路40中的水放热而冷凝,使得该水被加热。已在水热交换器35、36中冷凝了的制冷剂依次通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第三膨胀阀33、过冷却热交换器21以及贮液器15后,朝第一膨胀阀13和第二膨胀阀14分流。已经第一膨胀阀13减压的制冷剂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蒸发。已经第二膨胀阀14减压的制冷剂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中蒸发。已在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中蒸发了的制冷剂在汇合以后,被压缩机12吸入后进行压缩。

在加热运转下,由控制部81b分别调节第一膨胀阀13及第二膨胀阀14的开度。具体而言,第一膨胀阀13的开度被调节成:使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成为规定值。第二膨胀阀14的开度被调节成:使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成为规定值。在此,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是由例如第一制冷剂温度传感器29a检测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与和吸入压力传感器29c检测出的制冷剂的压力相当的饱和温度之差求出的。同样,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是由例如第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29b检测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与和吸入压力传感器29c检测出的制冷剂的压力相当的饱和温度之差求出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像上文所述的那样直接计算出过热度,而是将制冷剂的温度、压力作为表示过热度的指标直接加以使用。

这样一来,在加热动作下,通过分开控制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及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中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从而能够在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中使制冷剂可靠地蒸发到规定的过热度。也就是说,能够可靠地避免制冷剂以潮湿状态从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中流出、或者制冷剂成为过度干燥状态后从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中流出。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各空气热交换器50、60的蒸发能力。还能够可靠地避免液态制冷剂被压缩机12吸入。

-冷却装置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1~图8对冷却装置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说明中,表示“前”、“后”、“右”、“左”、“上”和“下”的方向的内容原则上是以图1中所示的方向为基准的。

<整体的简要结构>

冷却装置1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有四个热源单元5a、5b、5c、5d。四个热源单元5a、5b、5c、5d按照从前侧朝向后侧的顺序依次由第一热源单元5a、第二热源单元5b、第三热源单元5c、以及第四热源单元5d构成。

各热源单元5a、5b、5c、5d分别具有一个上部壳体46和一个基座部70a、70b、70c、70d。这些基座部70a、70b、70c、70d具有与第一热源单元5a对应的第一基座部70a、与第二热源单元5b对应的第二基座部70b、与第三热源单元5c对应的第三基座部70c、以及与第四热源单元5d对应的第四基座部70d。这些基座部70a、70b、70c、70d在前后方向上相连,从而构成成为一体的支承基座70。

在各上部壳体46与各基座部70a、70b、70c、70d之间,分别设置有构成热交换部48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及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以及覆盖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中间框部65a、65b、65c、65d。

<上部壳体>

上部壳体46设置在热源单元5a、5b、5c、5d的上端部。各上部壳体46形成为扁平的空心矩形箱状。在上部壳体46的内部,分别收纳有风扇17(参照图4)。在上部壳体46的上侧,形成有圆形吹出口46a(参照图1及图2)。当风扇17工作时,两个空气热交换器50、60外侧的空气流入这两个空气热交换器50、60的内部。该空气在两个空气热交换器50、60的内部朝上方流动,然后从吹出口46a朝上方被吹出。

<第一空气热交换器>

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与各热源单元5a、5b、5c、5d和各基座部70a、70b、70c、70d以一对一对应的方式设置。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分别具有供空气通过的第一~第三侧面部51、52、53。第一~第三侧面部51、52、53构成供空气通过的通风部。

第一侧面部51和第二侧面部52是彼此相向的一对侧面部。第一侧面部51构成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前侧面,第二侧面部52构成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后侧面。第三侧面部53是连接在第一侧面部51和第二侧面部52之间而形成的位于中央的侧面部,并且构成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左侧面。四个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以第三侧面部53沿水平方向(前后方向)相连的方式彼此相邻而设。

如图5所示,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构成为:当俯视时各侧面部51、52、53排列成近似u字形。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没有各侧面部51、52、53的侧面形成有开放面54。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是各侧面部51、52、53垂直的纵置式空气热交换器。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各侧面部51、52、53的周围,没有设置部件等。因此,当风扇17工作时,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周围的空气分别通过各侧面部51、52、53后,流入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内部。

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第一侧面部51及第二侧面部52排列成当俯视时近似“八”字形。也就是说,第一侧面部51及第二侧面部52被布置成顶端向外展开,并且彼此之间的间隔随着接近各自的侧端部而变宽。换言之,第一侧面部51和第二侧面部52以与第三侧面部53成钝角的方式朝外侧(前后方向)倾斜。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沿着第一侧面部51延伸的假想平面p1与沿着第三侧面部53延伸的假想平面p3所形成的角度θ1大于90度。此外,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沿着第二侧面部52延伸的假想平面p2与沿着第三侧面部53延伸的假想平面p3所形成的角度θ2大于90度。

如图5所示,在前后相邻的一对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之间,分别形成有可供空气流通的流通空间55。当俯视时,流通空间55的宽度随着接近第三侧面部53而变宽。这样一来,通过使流通空间55的开口侧的宽度变宽,从而使得空气容易流入流通空间55的内部。

<第二空气热交换器>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以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右侧开放面54相向的方式布置。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整体外形形成为近似平板状。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整个区域形成有斜面部61,该斜面部61形成为近似平面,且在左右方向上产生倾斜。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或斜面部61以随着接近其上端而远离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开放面54的方式产生倾斜。

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上端的高度位置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上端的高度位置大致一致。此外,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下端的高度位置大致一致。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布置成:覆盖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开放面54的整个区域。

<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和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

如图6所示,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在空气的通过方向(第一翅片56的宽度方向)上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路径数)为三列。相对于此,如图7所示,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中,在空气的通过方向(第二翅片62的宽度方向)上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路径数)为四列。也就是说,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比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第一翅片56的宽度和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第二翅片62的宽度大致相等。

如图4所示,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以其流出面朝向风扇17一侧的方式倾斜着布置。因此,与使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纵置时相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流出面更接近风扇17,从而使得空气容易顺畅地进行流动。也就是说,通过使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倾斜布置,从而能够减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与风扇17之间的流路阻力。因此,通过使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比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多,从而能够充分确保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通风量,同时能够扩大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整体传热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相等(例如三列)。

<中间框部>

如图5等所示,四个中间框部65a、65b、65c、65d由与第一热源单元5a对应的第一中间框部65a、与第二热源单元5b对应的第二中间框部65b、与第三热源单元5c对应的第三中间框部65c、以及与第四热源单元5d对应的第四中间框部65d构成。中间框部65a、65b、65c、65d布置成覆盖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四个中间框部65a、65b、65c、65d分别具有沿着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倾斜的框板66。框板66形成为从外侧覆盖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框状,并且在其内部形成有空气的通风开口66a(参照图1)。也就是说,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斜面部61通过框板66的通风开口66a朝外部露出。

如图1、图5等所示,在第一中间框部65a的前侧形成有第一遮蔽板67。第一遮蔽板67从第一中间框部65a的框板66的前端开始形成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第一侧面部51的侧端部附近。由此,第一遮蔽板67防止空气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第一侧面部51和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之间通过。第一遮蔽板67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随着接近下方而变窄的倒梯形或者直角三角形。

如图5所示,在第四中间框部65d的后侧形成有形状与第一遮蔽板67大致相同的第二遮蔽板68。第二遮蔽板68从第四中间框部65d的框板66的后端开始形成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第二侧面部52的侧端部附近。由此,第二遮蔽板68防止空气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第二侧面部52和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之间通过。第二遮蔽板68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随着接近下方而变窄的倒梯形或者直角三角形。

在相邻的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之间,分别设置有形状与第一遮蔽板67、第二遮蔽板68大致相同的中间遮蔽板69。也就是说,中间遮蔽板69的位置及形状保证:当从主视角度观看时该中间遮蔽板69形成与第一遮蔽板67及第二遮蔽板68大致相同的投影面。多个(在本示例中为三个)中间遮蔽板69的右端被固定在相邻的框板66的侧端上。各中间遮蔽板69的左端延伸到相邻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一对侧面部51、52的侧端部附近。中间遮蔽板69防止:在相邻的热源单元5a、5b、5c、5d之间,一个热源单元5a、5b、5c、5d内部的空气向另一个热源单元5a、5b、5c、5d产生偏流。

<支承基座>

支承基座70形成为前后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近似长方体状。支承基座70具有第一~第二横框71a、71b、第一~第四纵框72a、72b、72c、72d、以及第一~第六中间框73a、73b、73c、73d、73e、73f。

第一横框71a布置在支承基座70的右端,第二横框71b布置在支承基座70的左端。第一横框71a和第二横框71b形成为彼此平行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棒状。

第一纵框72a固定在第一横框71a的前端,第二纵框72b固定在第一横框71a的后端。第三纵框72c固定在第二横框71b的前端,第四纵框72d固定在第二横框71b的后端。

第一~第三中间框73a、73b、73c固定在第一横框71a的中间部,并沿前后方向排列。第四~第六中间框73d、73e、73f固定在第二横框71b的中间部,并沿前后方向排列。第一~第六中间框73f形成为从各横框71a、71b的中间部开始朝上方延伸的纵向长度较长的棒状,并且彼此平行地布置。

在支承基座70的上端设有一个基部74。基部74被第一~第四纵框72d和第一~第六中间框73f支承住。基部74形成为前后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板状或长方体状,并与各横框71a、71b平行地延伸。在基部74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空气热交换器50、60(热交换部48)以及中间框部65a、65b、65c、65d。

前面板75以垂直状态设置在支承基座70的前面部。前面板75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一纵框72a和第三纵框72c上。后面板76以垂直状态设置在支承基座70的后面部。后面板76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二纵框72b和第四纵框72d上。

在支承基座70的右侧形成有第一基座侧面77。第一基座侧面77位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开放面54的下侧。第一基座侧面77包括垂直的第一~第四侧面板77a、77b、77c、77d。第一侧面板77a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一纵框72a和第一中间框73a上。第二侧面板77b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一中间框73a和第二中间框73b上。第三侧面板77c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二中间框73b和第三中间框73c上。第四侧面板77d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三中间框73c和第二纵框72b上。

在支承基座70的左侧形成有第二基座侧面78。第二基座侧面78位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下侧。第二基座侧面78包括垂直的第五~第八侧面板78a、78b、78c、78d。第五侧面板78a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三纵框72c和第四中间框73d上。第六侧面板78b可装卸地安装在第四中间框73d和第五中间框73e上。第七侧面板78c可装卸地安装在第五中间框73e和第六中间框73f上。第八侧面板78d可装卸地安装在第六中间框73f和第四纵框72d上。

在支承基座70的第一基座侧面77与第二基座侧面78之间,划分出第一~第四机械室s1、s2、s3、s4。第一~第四机械室s1、s2、s3、s4分别由呈长方体状的空间构成,并且沿前后方向排成一列。具体而言,在第一侧面板77a与第五侧面板78a之间划分出第一机械室s1,在第二侧面板77b与第六侧面板78b之间划分出第二机械室s2。在第三侧面板77c与第七侧面板78c之间划分出第三机械室s3,在第四侧面板77d与第八侧面板78d之间划分出第四机械室s4。

就支承基座70而言,用于划分第一机械室s1的部件构成第一基座部70a,用于划分第二机械室s2的部件构成第二基座部70b,用于划分第三机械室s3的部件构成第三基座部70c,用于划分第四机械室s4的部件构成第四基座部70d。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第二横框71a、71b、基部74作为用于划分各基座部70a、70b、70c、70d的机械室s1、s2、s3、s4的部件共用。不过,也可以将第一~第二横框71a、71b、基部74分割成与各机械室s1、s2、s3、s4或各基座部70a、70b、70c、70d相对应的部分。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各基座部70a、70b、70c、70d与各热源单元5a、5b、5c、5d一起单独移动(例如举起)。

<脚部>

如图1、图2及图4等所示,在上述支承基座70的下端设置有两个脚部79。一个脚部79固定在前面板75的下端,另一个脚部79固定在后面板76的下端。各脚部79从第一基座侧面77的下端朝右侧水平延伸。也就是说,各脚部79的突出部分位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或中间框部65a、65b、65c、65d的下侧。脚部79的数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如图4所示,当从主视角度观看时,冷却装置1的整体外形形成为近似倒l字形。也就是说,在冷却装置1中,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及其周围的部件比第二基座侧面78朝外侧(右侧)伸出。因此,冷却装置1有可能朝右侧翻倒。相对于此,脚部79从支承基座70的下端朝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所伸出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述翻倒。

<机械室中主要设备的布局>

接着,参照图8对机械室s1、s2、s3、s4内部的主要设备的布局情况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省略了用于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管道的图示。

[布局的概要]

在各机械室s1、s2、s3、s4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压缩机12、一个贮液器15以及一个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各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中设置有向所对应的压缩机12供电的逆变器基板等电子元器件81a。此外,在各机械室s1、s2、s3、s4中,分别设有用于冷却各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中的各电子元器件81a的上述制冷剂冷却单元25(在图8中省略了图示)。此外,在各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中,设置有对所对应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第一膨胀阀13及第二膨胀阀14进行控制的控制部81b。

在第一机械室s1中设置有操作用电子元器件箱82。在操作用电子元器件箱82中,设有用于操作制冷装置的运转的操作部82a。在第二机械室s2中设置有第一水热交换器35。在第三机械室s3中设置有第二水热交换器36。在第四机械室s4中设置有水泵44。

[抽出底板]

在各机械室s1、s2、s3、s4中分别各设置有一个抽出底板83。抽出底板83形成为前后方向上横向长度稍长的矩形形状,并且构成所对应的机械室s1、s2、s3、s4的底部。抽出底板83可朝着维修空间85滑动地被安装在支承基座70上,该维修空间85形成在支承基座70的右侧。

[第一机械室]

在第一机械室s1中,设置有压缩机12、贮液器15、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以及操作用电子元器件箱82。压缩机12布置在第一机械室s1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且靠第一基座侧面77(靠维修空间85)的位置上。在第一机械室s1中,在比压缩机12靠前侧(靠前面板75)的位置布置有操作用电子元器件箱82。在第一机械室s1中,在比压缩机12靠后侧(靠后面板76或第四机械室s4)的位置布置有贮液器15。在第一机械室s1中,在贮液器15的左侧布置有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

[第二机械室]

在第二机械室s2中,设置有压缩机12、贮液器15、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及第一水热交换器35。在第二机械室s2的靠第一基座侧面77的位置,从前面侧向后面侧依次设置有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压缩机12、以及第一水热交换器35。也就是说,在第二机械室s2中,在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和第一水热交换器35之间布置有压缩机12。连接管42和流出管43的各一部分布置在第二机械室s2中。连接管42和流出管43布置在第二机械室s2的靠第二基座侧面78的位置处。

[第三机械室]

在第三机械室s3中,设置有压缩机12、贮液器15、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及第二水热交换器36。在第三机械室s3的靠第一基座侧面77的位置,从前面侧向后面侧依次设置有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压缩机12、以及第二水热交换器36。也就是说,在第三机械室s3中,在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和第二水热交换器36之间布置有压缩机12。流入管41、连接管42和流出管43的各一部分布置在第三机械室s3中。流入管41、连接管42和流出管43布置在第三机械室s3的靠第二基座侧面78的位置处。在第三机械室s3中,在连接管42和流出管43、与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之间布置有贮液器15。

[第四机械室]

在第四机械室s4中,设置有压缩机12、贮液器15、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以及水泵44。在第四机械室s4的靠第一基座侧面77的位置,从前面侧向后面侧依次布置有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压缩机12、以及水泵44。也就是说,在第四机械室s4中,在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与水泵44之间布置有压缩机12。流入管41和流出管43的各一部分布置在第四机械室s4中。流入管41和流出管43布置在第四机械室s4的靠第二基座侧面78的位置处。在第四机械室s4中,在流入管41和流出管43、与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之间布置有贮液器15。流入管41的流入部从第四机械室s4开始贯穿第二基座侧面(第四侧面板77d)后,向外部延伸。流出管43的流出部从第四机械室s4开始贯穿后面板76后,向外部延伸。

<维修构造>

如图8所示,冷却装置1的前面板75及第一基座侧面77构成主要的维修面。若拆下前面板75,则操作用电子元器件箱82便通过前面维修口86朝外部露出。由此,能够容易地接触到操作用电子元器件箱82。若拆下构成第一基座侧面77的第一~第四侧面板77a、77b、77c、77d,则各机械室s1、s2、s3、s4中的压缩机12、第二~第四机械室s4中的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就通过侧面维修口87朝外部露出。由此,能够容易地接触到各机械室s1、s2、s3、s4中的压缩机12、第二~第四机械室s4中的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在将第五侧面板78a(参照图2)拆下后接触到第一机械室s1内的系统用电子元器件箱81。

此外,通过拆下第一~第四侧面板77a、77b、77c、77d(参照图1),就能够将各抽出底板83抽到维修空间85一侧。由此,能够在将压缩机12、其他设备抽到维修空间85后再进行作业。

如图9所示,有时还会沿左右方向设置多个冷却装置1。在该情况下,使相邻的两个冷却装置1中的一个冷却装置1的第一基座侧面77与另一个冷却装置1的第二基座侧面78相向而设。在该情况下,在相邻的支承基座70之间,能够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下侧确保较大的维修空间85。因此,能够在使多个冷却装置1的间隔变窄的同时,对各设备进行维修。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使具有三个侧面部51、52、53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纵置,并在其开放面54一侧使呈平面形状的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斜置。由此,能够使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一对侧面部51、52延伸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下端部附近,从而能够使两个空气热交换器50、60之间的遮蔽板67的面积形成得比较小。因此,与现有示例的结构相比,能够扩大每个设置空间的热交换部48的总传热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制冷装置1的冷却能力和加热能力。而且,由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呈不需要对传热管进行弯曲加工的简单的平板形状,因此能够谋求热交换部48的低成本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下侧确保维修空间85,从而能够通过该空间访问机械室s1、s2、s3、s4。在该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将多个制冷装置1沿左右方向排列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相邻的制冷装置1之间确保维修空间85。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支承基座70的下部设置了沿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所伸出的方向延伸的脚部79,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制冷装置1翻倒。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以其流出面朝向风扇17的方式倾斜而设,因此能够减小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到风扇17的流路阻力。与此相应,使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比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制冷剂流路c的列数多。因此,能够充分确保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空气流量,并且能够进一步扩大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0的传热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中,如图5所示,由于相向的两个侧面部51、52斜着布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扩大上述侧面部51、52的传热面积。此外,在相邻的两个侧面部51、52之间,形成有宽度随着接近两个侧面部51、52的基部而变宽的流通空间55。因此,能够将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外部空气引入到该流通空间55的里侧,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各侧面部51、52、53的传热面积。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一空气热交换器50的相向的一对侧面部51、52都斜着布置。不过,也可以仅使上述侧面部51、52中的一者倾斜,并使另一者与位于中央的侧面部53成直角,还可以使上述侧面部51、52都与位于中央的侧面部53成直角。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制冷装置很有用。

-符号说明-

1制冷装置

10制冷剂回路

13第一膨胀阀

14第二膨胀阀

17风扇

48热交换部

50第一空气热交换器

51第一侧面部

52第二侧面部

53第三侧面部

54开放面

55流通空间(空间)

60第二空气热交换器

61斜面部

70支承基座

77第一基座侧面(侧面)

79脚部

s1第一机械室

s2第二机械室

s3第三机械室

s4第四机械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