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角度气液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537发布日期:2018-11-09 20:2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角度气液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内部的气液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可以利用余热、废热和排热等低势热能,耗电少,并且具有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的独特优势,是一种环保和节电产品,被国际上公认为未来制冷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溴化锂制冷机一般由四个换热器组成,按功能分,分别称为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发生器和冷凝器安装在一个封闭空间内(一般是周边焊接的密封真空钢板筒,称为高压筒),吸收器和蒸发器安装在另一个封闭空间内(称为低压筒)。在制冷机正常运行时,发生器内通过降膜换热,使得溴化锂溶液受热蒸发,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要进入旁边的冷凝器进行冷凝,但溴化锂水溶液不能进入到冷凝器中,以防冷剂水污染,造成溴化锂制冷机组性能大幅下降,所以,必须在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安装一个气液隔离装置,使得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只能有水蒸气流通,而不允许有溴化锂溶液进入冷凝器。因此,气液隔离装置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内部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必需的部件。

目前常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气液隔离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由隔板固定板1和设置在两个隔板固定板之间的百叶窗式的气液隔离板2组成,其工作原理见图3所示。溴化锂溶液在发生器3内的发生浓缩先后分成两个阶段,闪发阶段和稳发阶段。闪发阶段时溶液会随水蒸汽在换热管表面剧烈喷射,喷射方向无规律。当喷射方向为俯射①或平射②时,液滴会被倾斜的气液隔离板2阻挡,并沿气液隔离板2下滑,最终落入发生器3一侧。当喷射方向为仰射③时,如果喷射速度大,有可能会直接穿过气液隔离板2从而进入冷凝器4一侧,造成冷剂水的污染。加密气液隔离板2或加大倾斜角度虽然可以减小液滴进入冷凝器4一侧的可能性,但这样做会增大蒸汽流入冷凝器4的阻力,降低冷凝效率。而且只要气液隔离板2仍然是平行平板设置,总有液滴喷射方向与之平行,并可能进入冷凝器4。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角度气液隔离装置,可以将液滴从发生器一侧进入冷凝器一侧的直线角度全部封死,不管是俯射、平射还是仰射,液滴都无法从任何角度直射进入冷凝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角度气液隔离装置,包括隔板固定板,所述隔板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两列弧形板,一列弧形板靠近发生器一侧,另一列弧形板靠近冷凝器一侧,两列弧形板交错放置,并留出蒸汽通道,靠近发生器一侧的弧形板的内弧面朝向冷凝器,靠近冷凝器一侧的弧形板的内弧面朝向发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靠近冷凝器一侧最下面的一个弧形板的底部延伸至发生器一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两列弧形板之间的蒸汽通道大大缩短,减小了蒸汽从发生器一侧流入冷凝器一侧的流动阻力。

2、弧形板的交错对位放置,可以将液滴从发生器一侧进入冷凝器一侧的直线角度全部封死,不管是俯射、平射还是仰射,液滴无法从任何角度直射进入冷凝器。

3、由于液滴只可能喷射到冷凝器一侧弧形板的内弧面,弧形板两端弯向发生器,所以液滴即使被蒸汽流推动,也无法越过弧形板的内弧面,从而滑落至冷凝器。

4、冷凝器一侧最下面的一个弧形板底部延伸至发生器一侧,使得上面所有滑落的液滴都落入该板,最终流回发生器一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气液隔离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A-A剖视图;

图3是现有气液隔离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液隔离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5是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气液隔离装置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隔板固定板;2-气液隔离板;3-发生器;4-冷凝器;5-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照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角度气液隔离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隔板固定板1,在两个隔板固定板1之间从上往下平行设置有两列弧形板5,一列弧形板5靠近发生器3一侧,另一列弧形板5靠近冷凝器4一侧,两列弧形板5交错放置,从而留出蒸汽通道,靠近发生器3一侧的弧形板5的内弧面朝向冷凝器4,靠近冷凝器4一侧的弧形板5的内弧面朝向发生器3。特别地,靠近冷凝器4一侧最下面的一个弧形板5的底部延伸至发生器3一侧。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气液隔离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用两列相对的弧形板5代替百叶窗式的气液隔离板2,两列弧形板5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的较小,从而使得蒸汽通道大大缩短,减小了蒸汽从发生器3一侧流入冷凝器5一侧的流动阻力。

2、弧形板5的交错对位放置,任一列的两个弧形板5之间的间隙刚好对准另一列弧形板5的中心,可以将液滴从发生器3一侧进入冷凝器4一侧的直线角度全部封死,不管是俯射、平射还是仰射,液滴无法从任何角度直射进入冷凝器4。

3、由于液滴只可能喷射到冷凝器4一侧弧形板5的内弧面,弧形板5两端弯向发生器3,所以液滴即使被蒸汽流推动,也无法越过弧形板5的内弧面滑落至冷凝器4。

4、冷凝器4一侧最下面的一个弧形板5底部延伸至发生器3一侧,使得上面所有滑落的液滴都落入该弧形板,最终流回发生器3一侧。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