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管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3765发布日期:2020-11-27 10:0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管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管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一类热工设备,广泛应用于能源系统、动力工程、化工和石油化工等行业,比如火力电站空气冷凝器、空调工程及制冷系统风冷冷凝器等。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多采用在冷凝管的两侧焊接散热板,散热板与冷凝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同时散热板表面的散热下面积小,散热慢,冷却效果不理想,而且散热板与冷凝管之间的焊接部分往往出现虚焊的情形,影响了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丝管冷凝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丝管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由冷凝管和散热丝组成,所述冷凝管为邦迪管在平面内连续反向折弯的波浪形结构,冷凝管的顶端向上折弯并位于冷凝器本体的顶端右侧,冷凝管的底端向上折弯并位于冷凝器本体的左侧,且该垂直段的顶部设置有u型折边,所述散热丝对称设置在冷凝管的两侧,并在冷凝管的水平直线段上线性阵列分布,并与冷凝管的水平直线段通过点焊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的垂直段位于冷凝器本体左端的内侧,且该垂直段与冷凝管的弧形折弯段的最外侧距离为8-12毫米。

优选的,所述散热丝采用钢丝,其直径为1.25毫米。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采用邦迪管折弯成型制成,其直径为4.76毫米,壁厚为0.65毫米。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本体的外侧涂覆有黑色电泳漆。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冷凝管的前后两侧设置阵列分布的散热丝,既可保证散热丝与冷凝管的接触面积,又可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极大提升了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管、2散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丝管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冷凝器本体由冷凝管1和散热丝2组成,冷凝管1为邦迪管在平面内连续反向折弯的波浪形结构,其直径为4.76毫米,壁厚为0.65毫米,冷凝管1的顶端向上折弯并位于冷凝器本体的顶端右侧,冷凝管1的底端向上折弯并位于冷凝器本体的左侧,冷凝管1的垂直段位于冷凝器本体左端的内侧,且该垂直段与冷凝管1的弧形折弯段的最外侧距离为8-12毫米,且该垂直段的顶部设置有u型折边,散热丝2采用钢丝,其直径为1.25毫米,散热丝2对称设置在冷凝管1的两侧,并在冷凝管1的水平直线段上线性阵列分布,并与冷凝管1的水平直线段通过点焊连接,冷凝管本体的外侧涂覆有黑色电泳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丝管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由冷凝管(1)和散热丝(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为邦迪管在平面内连续反向折弯的波浪形结构,冷凝管(1)的顶端向上折弯并位于冷凝器本体的顶端右侧,冷凝管(1)的底端向上折弯并位于冷凝器本体的左侧,且该垂直段的顶部设置有u型折边,所述散热丝(2)对称设置在冷凝管(1)的两侧,并在冷凝管(1)的水平直线段上线性阵列分布,并与冷凝管(1)的水平直线段通过点焊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的垂直段位于冷凝器本体左端的内侧,且该垂直段与冷凝管(1)的弧形折弯段的最外侧距离为8-1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丝(2)采用钢丝,其直径为1.2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丝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采用邦迪管折弯成型制成,其直径为4.76毫米,壁厚为0.6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丝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本体的外侧涂覆有黑色电泳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管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由冷凝管和散热丝组成,所述冷凝管为邦迪管在平面内连续反向折弯的波浪形结构,冷凝管的顶端向上折弯并位于冷凝器本体的顶端右侧,冷凝管的底端向上折弯并位于冷凝器本体的顶端左侧,且该垂直段的顶部设置有U型折边,所述散热丝对称设置在冷凝管的两侧,并在冷凝管的水平直线段上线性阵列分布,并与冷凝管的水平直线段通过点焊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冷凝管的前后两侧设置阵列分布的散热丝,既可保证散热丝与冷凝管的接触面积,又可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极大提升了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茅国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茅国香
技术研发日:2020.02.28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